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百拙墓志铭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三二、《太仓稊米集》卷七○
余友郑君知柔字仁父,百拙翁其自号也。
后余一年而生,常呼余为兄。
余始生之年岁在壬戌,而仁父自言生于癸亥
仁父家素贫迁徙无定居,其后徙家委巷,即数椽为厅,设星祠壁间,标其上曰:「某生行年岁在庚申」。
余见之惊曰:「乃先我而生,我当以君为兄,而君顾兄我,何为见绐」?
仁父笑曰:「仆不肖幸辱与君游。
平生自谓才出君下,讵敢一日之齿而先于子乎?
傥以告焉,必拒我,故久不言尔」。
再拜谢曰:「固知长者,然亦何至以我为贤」?
十年,仁父下世,其子惟肖书来告我:「余先君窀穸亦既有日愿为之铭」。
仆曰:「士为知己者死况于铭乎?
何以辞」?
乃叙而铭之。
君世宣城人曾大父曰某,大父曰某,父曰某。
仆为儿时犹及识之父。
杜门不妄交游往来里巷步趋可数。
门舍欹倾,掖以巨木,虽风雨可虞未尝以此屈于人。
进士举,终不第,议者以报在其子。
不变父守,益折节自若尤工于贫,通《毛氏诗》,善属文,亦终不第。
乡人之如惜其父也。
为人专尚信义
少时与余诣大府,期以黎明俱至,方五鼓紞如,余入宾庑,闻有人声,曰:「此必吾仁父也」。
视之果然
问其谒,则在介绍久矣
有期,盖未尝不尔
与人交,久益可亲,人有过,必正色责以大义使自愧。
赴人之难,奋不顾身
有善,称之吃吃不离口,往往终身不忘。
有兄,使酒无赖,方居贫时,赒之甚力,少不当其意辄毁辱之,甚者唾骂之。
笑而不较,有田数十亩,举以与之。
卒岁饥色尽割己田与之。
人谓曰:「无田将不饱,奈何」?
曰:「不尔何以见吾先人地下」?
兄亡,儿女子累然,为抚育之,嫁娶以时,不先己子。
绍兴二十年春三月九日既夕命家秉烛易衣,与妻孥语如平时,付以家事大率仁人之言。
有负千缗者,诈称子钱非贷也而昏之,君命焚其券弗取。
已乃危坐而逝。
乡人欲用浮屠法,士大夫为之赋诗作文以纪其异,而其家卒用新仪以殡焉,礼也。
捐馆惟肖孝谨可称,能世其业。
二人:其一先君而亡,次事同郡士潘大有
二人:曰慎修,曰性修,皆所自名。
某年某月某日葬于某乡之原。
铭曰:
厚于为仁而身无寸名勇于为义而禄无斗粟
岂非予之齿者去其角,傅之翼者两其足。
此愚者弗知而智者必烛,闻之风可励薄俗
百岁之后,有君子过君之墓而式焉,则造物之于亦云笃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