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张义姑 明 · 凌必正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粤西诗载卷十九
从来伟节立孤难,闺阁程婴智力殚。
甘谢桃夭百岁好,苦扶棠棣一枝残。
母慈父教皆姑任,祖德孙谋藉女完。
庆衍宫花几半壁,问谁风雨护巢安。
伍府君墓志铭宝庆二年九月 南宋 · 袁甫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四二、《蒙斋集》卷一七
余求友于四方,见有质茂美而志恢张者,心甚敬焉。
朅来柯山,得友曰伍清之。
挹其貌,庄而和;
听其言,平而实;
考其行,乡闾称为佳士;
叩其志,沛乎勇决而莫之禦也。
呜呼!
是余所谓质茂美而志恢张者耶?
是其门户当兴而然耶?
一日,清之泣请于余,曰:「不肖孤将以九月甲申奉先考柩葬于东山之麓。
惟是德铭未立,敬叙先世梗概,敢顿首以请」。
余览之,拱曰:「积善之家也,是宜有后」。
按伍氏之先本楚人,自英烈以存吴著伟节,殁为明神,大江以南,往往立庙祀之。
子孙散处吴、楚、闽、越间,汉晋迄唐,代有可录。
考《国朝登科记》,题名馀五十人。
临汀者独盛,而占籍于衢者,犹未著也。
君讳总,字子寿,世为西安人
曾祖熹,醇厚有古人风。
家雄于财,然喜施与,贳贷者率折券,曰:「积而能散,义也」。
祖侁,考机,俱以善人称,退然自守,与物无竞,然生理视旧则不复振矣。
君奋自植立,竭力以奉甘旨。
与人交,笃于信义,然耿介不苟合,门无杂宾。
尤以教子为急,家务靡密,躬自任之,不以累诸子。
闻四方有明师良友,亟使就正焉。
已而清之预乡书,入太学,岁率再归,归必止之。
又三年,补内舍生,君遗以书,且举山谷诗「但得新年胜旧年,即如常在郎罢前」,曰:「专而学业,孝莫大焉」。
以是清之得一意于学。
嘉定十有六年,清之擢奉常第,归拜膝下,教忠之训,讫不离口。
时双亲在堂,䌽衣团栾,其乐无涯。
越二年而皇考殁,又明年,妣蘧氏殁。
积忧熏心,号恸成疾,六阅月而终,宝庆二年四月二十有八日也,寿才五十有二。
娶王氏。
子三人:长维寅,修职郎、新衡州司户参军清之也;
次维新,后其叔麟孺;
维允,先卒。
孙三人:源孙、还孙、闻孙。
铭曰:
人谁不死,而君有子。
人谁无子,而子令只。
东山之阳,吉人之藏。
子孙绵绵,伍氏其昌。
陈夫人挽词(予妻母) 南宋 · 王十朋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伟节声名盖一时,夫人淑德最相宜。
便甘布素从高隐,不惜花钿拯众饥。
萱草未乾堂下土,杨花已应梦中诗。
如今多少王孙饿,进食哀怜复有谁(自注:贾公梦中尝得诗云:洞房人不见,相望摘杨花。)
贺运使加职 宋 · 廖刚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九七、《高峰文集》卷九
光被殊恩,荣加秘职。
凡在庇庥之下,学深欢忭之情。
恭惟某官业履高明,风期俊迈,荐膺使选,皆出上知。
伟节之公忠,蔼通才之强敏。
裕民足国,不劳四赋之经;
考实论功,宁俟三载之陟。
繄宠光之载锡,谅眷遇之弥隆。
要任所阶,佥评惟允。
某侧闻加命,倍剧忻悰。
望森戟以诚驰,阻崇墉之庆谒。
再和1119年 北宋 · 苏过
 押词韵第四部 创作地点: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
吾君如汤仁,常为无灾惧。
一夫恐不获,贸贸悲辑屦。
二斗东南忧,诏书走晨暮。
陈陈发囷廪,粒食不待诉。
知公经纶手,故以民社付。
汪然叔度陂,不见伟节怒。
德星所临次,民瘼消朽蠹。
祝祠往无愧,飞雨来半路。
耕犁及二麦,浸灌休老圃。
何人执笔书,为瑞非虚语。
应言颍川凤,未要猫相乳。
益欣狱讼少,三尺略细故。
丞掾从歌呼,讴谣入章句。
谢公未赋归,赤子犹待哺。
思堂 北宋 · 章炳文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一○、光绪《虞城县志》卷八
设官分职,以民为基,必其所先,守令为重。
亲密风俗,训迪里闾,上以承当宁之恩,下以达震雷之命者,令尤迩焉。
古今之格虽殊,贤否之辨一贯。
才当其任,则服采以遵路;
力不逮政,宜内疾而饮冰。
禄以代耕,素餐何取?
当黾勉以示戒,扩精忠而有为。
辟沽名擅誉之心,去设键利机之意。
如中天之日而不私普光,类大海之流而曷择瘠土。
严为之怙以逐恶,若鹰鹯奋击于脩林;
慈为所恃以育善,如螟蛉始祝于蜾蠃。
可施漏泉之泽,无忧暗室之欺。
居则缙绅以义推,去则黔黎以德慕。
虽前后政之异代,示分别而岂穷!
李锡以温润之资、清雅之操,掩既暴之骨,变作苦之泉,化未斋戒之恶人,涤已衰残之弊俗,存三以勿剪,揭巨碑而表能,洒落太白之文,华伟数世之后。
因循湮没,曷慰黎民?
偶承乏以滥居,绍义风于在昔。
揭堂皇以去思之号,峙泉碑于左右之区。
焕若士心,轮焉大厦,非因燕申以增广,敢示奢侈而僝工?
践迹激昂,继尘鞭策,何必浚仪之配食,讵先裴子之去思?
刘昆可惭其止风,贾彪固赧于拾盗。
蔑尔破鸡之智,微乎鞭丝之明。
俾闻实以副华,知卓茂而莫及。
尚冀后贤之泽,无忘前哲之光。
聊纪岁时,以备稽考。
何润夫副都以其老友穆君熙卿诗卷相示辄用卷中韵奉题一首庚子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押麌韵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十二
诗人何多穷,馀勇尚可鼓(贾、鼓,古字通用。)
始虽福泽悭,终以文章补。
达夫过四十,阿婆念三五。
台感威斗移,堂看德星聚。
散花携朝云,拾橡对宗武。
那能思鲈羹,幸免作蚌脯。
拜鹃泪犹吞,作茧丝更吐。
赖有范希文,能怜尹师鲁
凤如致尧清,虎比伟节怒。
子瞻子由,士禄共士祜(谓副都与令弟子宽。)
颇哀臣朔饥,未让史迁腐。
主客真二难,风流足千古。
春痕陇梅妍,诗味岕茶苦。
不著鵔鸃冠,还为鸲鹆舞
岂但拨阴何,方将朝左侮(左言、侮食,皆《王会》篇国名。)
泛舟鉴湖赵来叔子泰赵叔问联句 宋 · 程俱
春风卷三江,雨雹暗秦望
今晨风日佳,远目聊一放致道
人情暂愉悦,天宇亦清旷。
逝将一叶舟,远破万里浪叔问
澄波拨寒醅,叠巘展新障致道
飘摇过馀芳,容与瞩孤漾。
停云冒山巅,新绿浮天上。
枯杨吐轻黄,倚岸抹晴涨。
远水没轻鸥,羁禽变圆吭。
鉴湖清可啜,蕺菜柔堪饷来叔
时当祓禊友,路指兰亭向。
岂无谪仙杯,聊举剡溪叔问
吟笺洒馀研,茶灶发新炀。
徜徉写幽忧,萧爽绝纤坱。
年华自繁秾,世故足悽怆致道
吊古意虽遐,感时心自亮来叔
雄涛折东南,旧牒分霸王
梅梁寄遗灵,禹迹疑可访。
星分九土毛,带挽百川洚。
胼胝识神奸,玉帛来崛强。
规模至今存,形势亦云壮致道
胆尝信焦思,金范徒审象。
当年浣纱人,绛缕起穷巷。
姑胥失层台,榛棘绕青嶂。
彼姝者谁子,婉娈固难忘。
抚事即元龟,终古可惩创叔问
永怀文靖公,造厦得良匠。
平生沧海志,顾岂矜岫幌。
笑谈遣诸儿,百万皆胆丧。
晚节终自完,流言一何妄。
安知彼天游,中有无尽藏致道
触目发长谣,怀人独惆怅来叔
入木想八分,登山知几两。
风流四明客,投老志蓬阆。
玄熊殊梦间,鸲鹆比狂尚。
慇勤览陈迹,忼慷有馀怏致道
云雷正经纶,兵甲相磨荡。
虎貔驱七萃,鹅鹳张两广。
帅维丞相度,饷倚晋公滉
足食(原作餐,据四库本改)伫流钱,宣恩同挟纩。
顾惭已么么,安处官冗长。
短拙竟何裨,恩私诚谬降。
犹能乐闲适,深恐遭谴让叔问
故应方虎间,不乏廉蔺将。
秘计走阏氏,奇功收跳荡。
无烦秦庭哭,坐使(原作流,据四库本改)楚军张。
何当濯龙津,归拥云台仗
官仪见炎灵,王气盖芒砀。
专车戮防风,掩骼收鲁项致道
禄山终自焚,仆固胡能诳来叔
雍容两宫还,娱乐天下养。
弁会肃凫越,花深度鸡唱叔问
马牛纵山林,弓矢戢櫜韔致道
钱镈待丰盈,壶箪更劳迋。
周室已再安,汉业欣重创来叔
返予绵上耕,酌我兵厨酿致道
昂昂妙高叟,辞藻舍人样。
方为东山起,朝论深倚仗。
金昆固神秀,独立起辈行。
深严职右府,折中归至当。
伊予最畸孤,艰阨随所傍。
几惊虎尾履,分委鱼腹葬。
偶然还一处,已幸神所相。
矧复陪清游,快饮吸长江叔问
深惭抗尘容,岂敢窥雅量。
文衡久已持,宗盟从此亢。
騄骥正腾骧,驽骀徒颉颃。
雄笔扫千军,荣光高万丈。
清朝尊陛廉,群枉窒户向。
伟节素推高,嘉言行更谠。
定应谢逋客,终冀宽俗状。
常贫固吾道,共约税归鞅来叔
中兴百六掾,麟趾岂神况。
便便饱经史,婉画正所仰。
勤劬照青,豪俊嗤帐绛。
如何艰危中,肮脏容跌宕。
轩裳欲吹齑,文字堪覆酱。
数奇岂无双,妄发坐少憃。
逍遥漆园庄,澹泊竹林向。
重来缚尘缨,夜鹤空蕙帐。
会蒙子云嘲,未免王戎致道
翻思京国游,几作榆枋抢。
无聊每过君,摅豁资直谅。
朝野时欢娱,金石日击撞。
月迁惟佞幸,朝奏坐诬谤。
寝薪积忧思,把酒亦怆悢(原作恨,据四库本改)
斯须失和平,占候奏天棓。
狂澜翻四冥,覆蒉安得抗。
颠冥今几年,失喜问无恙叔问
岂期愕鲸波,复此言轻飏来叔
谈追正始音,句属郢中唱致道
融金无留矿,探珠惊老蚌来叔
更须月团团,迨此春盎盎。
还携玉色醪,共理黄篾舫致道
清文韵韶濩,雅好罗觚鬯。
振衣蹑崇山,一濯惠风畅来叔
感寓 其二十四 明 · 王称
 押词韵第七部
以芗见焚,膏以明自煎。
高才信非美,贤智成祸愆。
龚生蹈伟节,楚老有遗言。
清风虽可希,惜哉夭天年。
施氏节行碑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八八、雍正《浙江通志》卷二六六
孺人施氏,四明人,故府君周公讳良史之妻,故宣德郎、赠少师讳弁之母。
今台之宁海县东四十里,有岙介于数山之间,清溪周其前,大海环其外,水石参错,桑麻杂植,其中多周氏居,盖其故第也。
施氏于四明为望族,孺人有容色性行,其家慎择所配。
府君虽不事官学而以能文称,居乡慷慨有器度,喜周给,人颇推长老,故施氏以归之。
周之先尝纵大舶出海上,府君至府,不肯离其家。
孺人之明年,侍其父适日本国,去二月而生少师,后七年而府君哀讣至。
少师生,府君既不及见,而孺人年二十二,孀居家贫,其父母欲夺而嫁之,毅然守志不可回。
先此闾里未知读书,而孺人始教其子。
有怜之者则曰莫若使田,富贵焉可必;
有诮之者则曰是见钱迟,其穷可立待也。
孺人则自信不疑而教之愈笃。
乃遣就舅家,求良师友以训诲之。
少师少苦疮疡,累年不能疗,孺人亲自抚视,至达旦不寐。
方是时,家惟四壁,而孺人一寡女子,倚少师为命,而少师又多病,人莫不为孺人危之。
少师每学于他郡,或驰赴京师,行之日,饭素祷于家,俟其还无恙,乃为肉食。
自学以至仕,装橐悉自办,不取诸邻里,至鬻衣奁以资之。
有宾客至,必亲为之执爨具食,无少倦。
少师益得以结贤士大夫,就成其业。
年十八,荐于乡,三荐登进士第
先是台州进士者旷岁不得一人,至少师而以文章取高第,于是乃知孺人为善教子也。
嘉祐六年少师释褐主越州会稽簿,迁建之松溪、婺之武义、黄之黄陂县令,得以禄及其亲者十有九年。
孺人元丰三年七月初五日卒于黄陂之官舍,享年七十有四。
后十三年,宣德郎卒于官,诸孙始迁孺人之柩与少师葬于江宁府上元县金陵乡紫金岭。
政和三年冬,孙炳、炜援元圭霈恩,叙孺人起家本末,乞封于朝廷。
朝廷审其不诬,加以今号,乃降训词曰:「朕天景贶,嘉与宇内共承兹休。
汝胚胎吉祥,庆钟来裔,二孙沥恳,祈涣异恩。
朕方笃孝治以一天下,锡此命书,其克歆享」。
呜呼!
孺人夙有淑德,中外所知,郁而不彰,存殁为恨。
一旦朝廷恩逮九泉,发徽音于数十载之后,命下之日,闻者荣之。
孺人性刚,动有法度,接宗族乡里以和孝闻。
饬身俭约不妄,孀居五十馀年,未尝出闺阁。
而家悉自主之,不以累其子,使得悉志于学。
少师登第,孺人年五十六矣,犹教诸孙亹亹不已,而炳、炜最早被诲育,以故同年登第。
炳任左中大夫、知琼州军州事,炜任右中大夫、知汾州军州事。
炤、琼、灿、爟,皆举进士
炬,右迪功郎池州青阳主簿
曾孙道,右承议郎、知化州军州事。
造,右朝请大夫、知泉州军州事。
苯,文林郎抚州司士曹事
芊,右从事郎真州六合主簿
萃,右承直郎、监杭州军资库两浙东路安抚准备差使
庠,右迪功郎建州松溪县
蓁,右从事郎、监潭州南岳庙
玄孙彭,右从事郎黄州军事判官
彤彰、之美,右迪功郎
其馀举进士者又二十馀人。
源深流远,子孙诜诜,久而益盛,实由孺人起艰难、守节义,慨然保育其孤,以致今日。
异哉!
孺人生有伟节,没有荣闻,刊之琬琰,垂之简册,可以劝慈母而励节妇矣。
然不得鸿儒大笔,表千载殊特之遇,则埋光泉壤,何以诏天下后世!
是用备述孺人显著之迹,与夫宗族之景仰称道者,以俟异时史氏之所采择。
庆元二年春三月
明州重刊徐骑省文集后序绍兴十九年十一月 南宋 · 徐琛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七五、《爱日精庐藏书志》卷三○、《皕宋楼藏书志》卷二六、《徐公文集》附(景宋明州刻本)
《骑省徐公文集》三十卷,天禧间尚书都官员外郎胡君克顺编录刊行,且奉表上进。
章圣皇帝降诏奖谕,参知政事陈公彭年为之序引,丞相晏元献公复为后序。
骑省江南有重名,仕天朝为近侍,以文翰忠直在当时诸公先。
既殁,丞相赵郡李文正公实志其墓,所以称述推尊之者甚至。
距今且二百年,其英名伟节得以不泯而为后学法者,繄《文集》是赖。
年世夐远,兵火中厄,鲜有存者。
偶得善本,使公库镂板以传。
绍兴十九年十一月十日右朝议大夫、充敷文阁待制、知明州军州事、提举学事赐紫金鱼袋徐琛跋。
苏翁本末记 宋 · 宋自适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一○、《游宦纪闻》卷三
苏翁者,初不知其何许人。
绍兴兵火末,来豫章东湖南岸,结庐独居。
待邻右有恩礼,无良贱老稚,皆不失其欢心。
故人爱且敬之,称曰苏翁,犹祖翁、妇翁云。
身长七尺,美须髯,寡言笑,布褐草履,终岁不易,未尝疾病。
筋力数倍于人,食啖与人亦倍。
巨锸长柄,略与身等,披荆棘,转瓦砾,辟废地为圃,或区或架,或篱且塍,应四时蔬菜,不使一阙。
艺植耘芟,皆有法度,灌注培壅,时刻不差。
虽隆暑极寒,土石焦灼,草木冻死,圃中根荄芽甲,滋郁畅茂。
以故蔬不绝圃,味视它圃蔬为最胜。
市鬻者利倍而售速,每先期输直,不二价,而人无异辞。
昼尔治圃,宵尔织屦。
屦坚韧,革舄可穿,屦不可败。
织未脱手,人争贸之以馈远,号曰苏公屦
薪米不至匮乏,且有馀羡。
喜周急,人有贷假,随力所及应之,负偿一不经意。
闭门高卧,或危坐终日,人莫测识。
先是高宗南渡,急贤如饥渴。
时张公浚为相,驰书函金币,且移书属豫章漕及帅曰:「余乡人苏云卿,管、乐流亚,遁迹湖海有年矣。
近闻灌园东湖,其高风伟节,非折简所能屈。
幸亲造其庐,为我必致之」。
漕、帅密谕物色,彼人曰:「此有灌园苏翁者,无云卿也」。
漕、帅即相与变服为游客,入其圃,翁运锄不顾。
二客前揖与语,翁良久问客何从来,乃延入室。
土锉竹几,辉光溢然。
地无纤尘,案上留《西汉书》一册。
二客神融意消,恍若自失。
默计曰:「此为苏云卿也,必矣」。
既而汲泉煮茗,意稍款接。
客遂扣曰:「翁仙里何地」?
徐曰:「广汉」。
客曰:「张德远,广汉人,翁当识之」。
曰:「识之」。
客遂泛问张公世系材品,翁历历陈叙,且曰:「不知张今何官」?
盖其初不料张公使其访己,而欲致之也。
二客遂笑谓翁曰:「某等备乏漕、帅,实非游者。
张公秉相权,令某等造庐,以礼致公,共济大业」。
出书函金币于其案上。
翁色遽变,喉中隐隐有声,似怨张公暴己者。
至是,始知翁广汉人,即云卿是已。
然终不知云卿其字邪?
抑名邪?
继旌旗填委,坚请翁同载以归。
再三谢,不可,许诘朝上谒。
越夕,遣吏迎伺,则扃户阒然。
从他径排闼入,惟书币留案上,俨然如昨日。
室空,而人不可得见矣。
形迹辽绝,莫知所终。
邹道乡公墓文 南宋 · 王遇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七二
嘉定二年己巳,知常州王遇
惟公大忠伟节,为我宋之直臣;
谠论嘉谟,备元符之谏疏。
晚以紫荷之橐,归于绿野之庐。
傅说骑箕,工比星辰之列;
周公葬毕,第留丘陇之藏。
陈迹宛然,清芬如在。
某职明宣化,礼尚尊贤。
念飨祭既肃于学宫,而洒扫宜严于茔域。
卜此清明之前日,率诸黉校之诸生,敬以荐馐,款兹窀穸。
庶过而下马,人皆知汉相之贤;
惟酹以只鸡,我独愧乔公之敬。
按:《思贤录》卷三,光绪刊本。
昆侯淳熙五年三月 宋 · 曹冠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九四
神人无异心,幽显无二理。
有功于民者,为神而庙食,功书祀典者,亘古而长存。
噫,鬼神之为德也,其盛矣乎!
聪明正直,依人而行,幽赞无方,克诚是享。
感而必通,捷乎如枹鼓之应也;
不宰而速,歘乎而影响之随也。
《祭法》所谓有其举之莫敢废者,由此之故欤!
东阳,婺之望县,地广民繁,国朝累圣怀柔百神,咸秩无文,协气旁魄。
吾邑西乡之祠,惟昆侯为盛。
谨按梁将军刘侯讳昆,东阳人也。
受命征伐,屡立奇功。
天监五年,舍宅建天宫寺
天台智者大师七世之孙,尝尸是刹,衲子云集,是为七祖道场,今之般若寺也。
《太平寰宇记》云,昆山顶上有孤石,其形如甑,即甑山也。
东阳志》云,甑山之下有天宫寺梁时刘昆所建盖,昆山以刘侯之讳而得名也。
侯生为将,殁为明神,血食此邦,千载不泯。
祈雨旸,弭疫疠,应诚昭格,煇煇著人耳目。
英风伟节,凛然如生,足以动义槩而激雄心,感忠怀而增壮气者矣。
邑人王奎董役是乡,蒙神之佑,修葺祠宇,伐石请记,以侈神休。
余嘉其用心,乃稽本末,以告来者。
时淳熙五年三月望日记。
按:道光东阳县志》卷二三,道光十二年刻本。
龙筋庙碑跋淳熙二年七月 南宋 · 翟畋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二、《珊瑚木难》卷七
畋谬丞帅府,将及二载,护使客往反,凡十拜祠下。
其碑刻之所传,蔑有存者。
偶家藏元章真迹,著伟节足以律人者,己不敢私,谨摹刻置于郡丞官舍,使后世有考焉。
淳熙乙未七月既望,虔亭翟畋题。
乙巳十月廿二日,书于玉峰景德寺僧舍。
未知壬申 清 · 袁枚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卷八
未知汉口江夏,容否当年祢正平
张敞治豪蒙密荐,贾彪解难竟西行。
是非那畏三长史,得失何争一老兵。
莫道咸阳天府,修身侬亦有金城。
发举谢乡帅(一) 南宋 · 孙应时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八三、《烛湖集》卷二
献赋秋闱,惭非饱学;
登名天府,猥预荐书。
顾揣己以何堪,实知恩之有自。
切以朝廷广至公之路,诚乐取于台莱;
郡国有大比之常,惧或遗于草野。
考其来之自古,皆藉此以得人。
在周家则贤能俊造之宾兴,至汉氏而茂异孝廉之岁举,无非本平生践履之素,是以成天下纯实之风。
有如进士之名科,号为后世之重选
虽文章决一日之胜,然规模亦三代之遗。
自唐世以相高,迨国朝而尤盛。
窃观前辈,历数钜公,宏才实学,涵养于未试之先;
元勋伟节,发挥于可为之日。
非若悠悠世俗之志,苟遂区区利名之私。
士而未及于古人,心岂无愧于兹举。
矧今天子振非常之烈,深诏执事求有用之才。
六经之学,孰深造于圣门;
三策之条,孰兼通于世务。
凡在持衡之下,宜无滥吹之容。
如某者诗礼家传,簪绅世旧。
宣献以来,源流学术之粹;
顾春明之望,冷落艰难之馀。
铭心愿复于青毡,束发粗勤于黄卷。
慨馀风之未远,顾童子以何能。
强习雕虫,敬出诸先生之后;
敢图荐鹗,乃玷乡大夫之知。
兹盖伏遇某官为国近臣,当今硕望。
解喉舌中朝之任,分股肱辅郡之忧。
适三年劝驾之时,助九重求士之切。
淬励作成,既出于寻常之外;
甄收简拔,不遗于尺寸之长。
致兹光荣,及于么么。
某敢不力思远大,深自激昂。
进所学于未能,坚其志以有立。
阶梯今日,傥不坠先世之名;
鞭策他年,亦以为门下之报。
赴东六首(已下著雍涒滩 其一 明末清初 · 顾炎武
 押词韵第五部 出处:亭林诗集卷之四
莱人姜元衡讦告其主黄培诗狱株连二三十人又以吴郡陈济生忠节录二帙首官指为余所辑书中有名者三百馀人余在燕京闻之亟驰投到颂系半年竟得开释因有此作
人生中古馀,谁能免尤悔。
况余庸驽姿,侧身涉危殆。
窫窬起东嵎,长鲸翻渤澥。
斯人且鱼烂,士类同禽骇。
禀性特刚方,临难讵可改。
伟节不西行,大祸何繇解(后汉书贾彪延熹元年党事起太尉陈蕃争之不能得朝廷寒心莫敢复言谓同志曰吾不西行大祸不解乃入雒阳说城门校尉窦武尚书霍谞等使讼之桓帝以此大赦党人)
立秋日贾胶侯斋中 明末清初 · 龚鼎孳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定山堂诗集卷二十一
五陵游侠旧知名,击筑相过古凤城
季布讲能行四海,贾彪谋独著西京
秋生韦杜衔杯早,佩有兰蘅入座清。
不为云门胶漆重,何人悬榻待狂生。
赠贾叔烺 明末清初 · 龚鼎孳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定山堂诗集卷二十九
秦邮城外水连天,尚记寒星送客船。
床下敢当高士拜,花时喜共酒人眠。
贾彪入雒名原盛,中散题书病可怜。
东观勿辞同异对,即知文彩重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