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雍州贤能刺史 南梁 · 萧纲
 出处:全梁文卷九
冀州朱穆之象,太丘陈寔之画,或有留爱士氓,或有传芳史籍。
越王镕金,尚范蠡,汉军染画,犹高贾彪,矧彼前贤,宁忘景慕,可并图象厅事,以旌厥善(《艺文类聚》五十二)
韩持国1087年10月 北宋 · 苏轼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韩氏三虎秉枢极,中有一虎似伟节
端居隐几学无心,夙驾入朝常正色。
犯时独行太㟪𡾊,回天不忌真药石。
辇致归来二圣,推排使至有众力。
吾侪小人但饱饭,不有君子何能国。
西湖醉卧春水船,如何为人作丰年。
三贞篇寄纳琳哈喇参政幕下僚友 元末明初 · 王逢
 出处:梧溪集卷三
梧西女陈氏,颜色绝胜玉。
阿耶灯窗下,古传常暗读。
义须嫁宦(作官)人,麻枲心所足。
兵麾忽东指,烽火蔓平陆
鱼鳖遭颠连,鸡狗同迫迎(作逐)
猰㺄哆其口,反噬机上肉。
母子泣相誓,宁死不汝辱。
春辉黯门楣,寒日照鬼录。
皇天实鉴临,家庙为惨肃(陈氏母曾宋直讲确之七世孙女)
髽妇(惠妇吴俱县人一作里人)亦在难,自判受命独。
臂血溅贼衽,贼叹为敛缩。
差差白刃间,伟节惊耳目。
荒野云雪暮,缅想会深竹。
水流风悲鸣,星迸万羽镞。
回首陷没地,何限委沟渎。
大参行当来,恤典具简牍。
前湖百世祀(谓五代时烈女何氏),明妆俨车服。
从以双素鸾,配享畴敢黩。
孤蓬任漂转,馀齿寄草木。
倡兹三贞篇,庶用矫浮俗。
县令 其一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西河集卷一百七十二
江县桑枝秀,山城柳色新。
贾彪真似父,邺令宛如神。
俸薄稀随吏,庭閒少讼人。
置身琴鹤侣,早晚得相亲。
汝宁奉赠金太守镇一十四韵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七言排律 押尤韵 出处:西河集卷一百八十四
郎官出守本风流,况复雄藩是豫州
下吏尽如新息长,专城原属富波侯
九田作赋推中等,千骑看君居上头。
招得牛医来馆舍,梦将女子渡河洲。
高车拔地熊随轼,翠羽当风隼作斿。
自愧攀辕河上过,真成蹑屩颍中游。
桑花制酒村前醉,蒲叶如鞭泽畔抽。
宿堠顿惊茅店晓,入关刚值木陵秋。
无才岂敢依羊陟,入耳唯闻诵贾彪
大府此中犹露冕,思乡何处更登楼。
晚来择木乌无定,春到迁枝鸟有求。
三老怀钱终自献,十年借寇恐难留。
他时列棨霜垂戟,此日褰帷月在钩。
但愿屡携青鹊印,终然一御黑貂裘
赠善画龙虎吴伯原杂言 宋末元初 · 方回
荀氏八龙,慈明无双。
岂有头与角,可以模形容。
贾氏三虎,伟节最怒。
岂有毛与皮,可以析毫缕。
古人画马非画马,借此绘写英雄姿。
东方角龙西奎虎,天有之人亦有之。
善书画意不画像,妙在托兴如声诗。
点睛飞去果有许,烈裔顾凯亦未奇。
卧龙未飞,睡虎不吼。
一飞鳞虫附之皆上升,一吼百兽闻之悉窜走。
人见此图指点爪牙然不然,我得此图屈伸语默观圣贤。
次韵答禹功兼简周国振时禹功一夕泛舟归郡不及话离 其二 北宋 · 李彭
 押词韵第四部
苍苔映槿墉,商飙薄庭树。
方期著屐来,遽作张帆去。
择交如择金,披沙歘相遇。
慈明畏无双,伟节惭最怒。
消寒第二会汪庶子学金趣园座上追赋嘉庆戊午四月编辑娄东诗派成为诸诗老设供建水陆道场用瑜伽荐度法并考生平行诣分上中下三坛别设闺秀一坛七日乃竣分赋得柏梁体一首 清 · 洪亮吉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沪渎消寒集
玲珑水上飞千灯,东海璧月同时升。
佛香妙处翻大乘,扫屋更结坛三层。
一坛别设列采缯,云鬓飞入皆鬅鬙。
天人丰格不敢譝,净名居士智力宏。
佐以百六高功僧,娄东词客繁名称。
恒河沙数量不胜,诗编大小束以絙。
平生慧业此可徵,魂魄化去心神凝。
光采尚若燔薪蒸,灵车鬼马空际腾。
一一彼岸祈同登,否亦尚冀天衢升。
仙人心空鉴亦澄①,品第甲乙殊兢兢。
空中垂问空中应,忠如龙比孝闵曾。
陈雷朱范笃友朋,贾彪郭泰李膺
拄世风骨真棱棱,就中节义尤所矜。
生可模楷没豆登,列上上乘皆日应。
其馀稍或寓劝惩,亦不以爱不以憎。
原心略迹目匪瞢,大邦齐鲁小𣏌鄫。
州蓼随绞邾薛滕,次等亦复难加增。
灌夫骂坐肆轹輘,楼护结客多依冯。
胸中鳞甲手葛藤,甚或遇事全模棱。
谏垣瑟缩嗤冻蝇,酷吏忮猛同苍鹰。
亡身破家刺史澄,降胡负汉都尉陵。
品列下下无能升,知人论世最足凭。
不以文笔相誇淩,大弦稍缓幺弦縆。
笔法直似朱丝绳,定论无用参疑丞
此邦前代尤崚嶒,后先七子称代兴。
两王(荆石相国弇洲尚书事业世所称,各有祠庙罗肴脀。
迪功集若云霞烝,日观哕凤天池鹏
梅村祭酒绪复承,此道亦属三折肱
历年二百留云礽,流光疾若矢射堋。
琅邪太原坛坫仍,品题直到骕与騬。
语简而当争钞胆,我于彼法习未曾。
服此论断非儚儚,忠贤奸佞各列棚。
竟若二水分淄渑,学仙学佛纵不能。
何必苦判沟与塍,山云欲冻海欲冰。
万丈雪霰愁难夌,归装幸有十束绫,敬录一本随行幐。
从弟去盈墓志铭679年 初唐 · 杨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五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古者皇帝轩辕氏没。帝喾高辛氏作。
幼而徇齐。长而敦敏。
则天下之人用其教者百年。忠肃恭懿
宣慈惠和则天下之人谓之才者八子。
赤乌流而白鱼跃。有周武之兴王。
彤弓一而卢矢千。有晋文之启霸。
隐公逊位。哀侯失国。
而文之昭也。武之穆也。
司徒为五教之官。有社稷焉。
有黎人焉。丞相临万几之职。
崤函鼎盛。赫奕于朱轮。
河洛台阶。昭彰于白玉。
积善馀庆。信而有徵。
国子进士杨去盈。字流谦
宏农华阴人也。曾祖讳初
周大将军宗正卿常州刺史顺阳公。
皇朝左光禄大夫华山郡开国公食邑本乡二千五百户。
唐虞之稷契。魏晋之裴王。
晏婴可以事百君。皋陶为之谟九德。
麾盖兵马。人知牧伯之尊。
名山大川。地积公侯之气。
王考讳安。伪郑王充遥授二十八将。
封鄫国公。寻谋归顺。
所害。皇朝赠大将军
旌忠烈也。陶谦雅尚。
祖逖雄心。会天子之蒙尘。
见诸侯之释位。虽陈平去就。
潜怀仗剑之谋。而石勒凶残。
遂及推墙之祸。父某。
润州句容遂州长江县令朝散大夫邓州司马。文武兼备。
清明在躬。人无间言。
位不充量。四方取则。
孔宣父之践中都。百里非才。
庞士元之登别驾。若夫庭生玉树。
身带金镮。有卫玠之风神。
张良之容貌。蒋琬之讥盛允。
责在司空陈蕃之对薛勤。
志清天下。观其昏定晨省
立身扬名。怪草蔚其休徵。
神鱼会其冥感。庄公独叹。
颍叔之纯深。有道相推。
茅容之尽礼。则闺门雍穆。
以孝闻也。辅仁会友。
合志同方。晏平仲之善交。
鲍叔牙之知我。张堪死日。
妻子唯托于朱晖刘惔生平。
风月每思于元度。则朋友之德。
若兰芬也。朱穆好学。
终日忘餐。谯周研精
欣然独笑。张华四海之内。
若指诸掌。班固百家之言。
无不穷究。钩深致远。
悦邱坟也。八音繁会。
五色章明。动天地而感鬼神。
序人伦而成孝敬。阳台并作。
楚襄王赐云梦之田。上林同时。
汉武帝尚书之笔。则琼敷玉藻。
未足多也。自摄齐东序
撰杖西胶。唯宰我之能言。
颜回之有德。成如麟角。
道尊于璧水之前。翼若鸿毛。
俯拾于金门之下。方将咫尺宣室。
扈从明庭。申贾谊之忠谠。
扬雄之规谏。豫章七载。
擢修干而耸长条。有鸟三年。
搏积风而运沧海。岂期数有迍否
天无皂白。苗而不秀。
秀而不实。盖有是夫。
古人有言。没而不朽者。
此之谓也。春秋二十有六。
上元三年五月二十二日。殁于京师胜业里。
呜乎哀哉。至仪凤四年十二月二日
归葬于华阴之某原。不忘本也。
山河郁郁。苍苍。
骨肉闭兮归后土。魂魄游兮思故乡。
三荆摇落。五都悲凉。
痛门户之无主。悼人琴之两忘。
呜乎哀哉。铭曰。
高掌远蹠。浊泾清渭。
天子诸侯。司空太尉
星辰鼓舞。山泽通气。
道在者尊。德成为贵。
贾家三虎。伟节最怒。
荀氏八龙。慈明无双。
剑光冲斗。璧气浮江。
据于道德。闻于家邦。
子之承亲。温席扇枕。
子之友悌。同舆共寝。
朝歌不入。盗泉不饮。
垂露崩云。繁纮缛锦。
明经太学。射策鸿都。
扬名天子。高揖司徒
鳞翮将运。波涛不虞。
子之丧也。良可悲夫。
瞻望不及。伫立以泣。
唯见黄埃。心伤以摧。
踯躅兮徘徊。呜乎兮哀哉。
长夜漫漫何时旦。魂兮魂兮归去来
贞烈殷氏行 清 · 徐金楷
扶舆正气凝津水,巴台十丈云中起。
惨绝千秋殷氏操,西风一哭崩垣垒。
十六梳头丽且庄,菱荷制佩芙蓉裳。
楚楚蓁蓁花下萼,纷纷人说郁金堂
施衿何意遭嚚恶,穿墉穿屋纷相度。
击碎珊瑚心不渝,炙燔任肆千般虐。
爆爆炖炖肌尽残,屹然劲节无盘跚。
众愤徵歌写幽恨,香风脉脉透琅玕。
卓哉太守真英灼,亟遣官司讯帷箔。
烂额焦头衽席间,九死余生犹婉若。
漫为好语谢长官,鸨羽籧筱终讳却。
八龙蜿蜿扶云车,几日升皇别城郭。
我闻古来贞烈焕坛壝,惟拚一死全纲维。
谁复夜夜深闺月,洒遍残红泣子规,叹息氏年方弱小,珠辉玉洁全贞皎。
钳口珍谈淋烙凶,从容完璞归青杳。
不须哭赴海门潮,不须愤藉新城𢁕。
不须匕首觅夫人,不须鸩羽藏清醥。
但冀吾生释罪愆,忍令尊亲逢指眺。
终始孤芳秘自珍,亭亭净植出泥沼。
凄其一片泣幽明,轻寒五月燕山绕。
姓氏从教丽泰华,参天伟节中逵表。
郡符一夜到城来,裁诗结伴相喧豗。
或欲陈刍瞻外椁,或欲镌石树瑶台。
我思风化从来起闺无,拍案为呼真节苦。
仁厚存心铁石肠,大白不涅谁能伍。
窈忽精魂郁森碧,蟠天匝地鸣金鼓。
舆论蓬蓬塞太虚,广陵调绝哀言谱。
神镜尤凭司牧贤,寒江月冷香魂吐。
青冢烟迷贞不埋,剑花弹放春花腐。
含毫洒泪写幽光,悲歌屡起酬清酤。
极目殊恩沛自天,特表芳徽传万古。
唐故翊麾副□置同正骑都尉薛君塔铭 唐 · 薛钧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三
龙集协洽月□于皋朔巳亥日辛酉。君奄然卒于西京太平里之第。
春秋廿八。惜也。
人到于今悲之。草木衰。
日月逝。睹天地之萧瑟。
感幽冥之惨戚。欲见之不可得。
将舍之不可得。爰起兹塔。
因志于行。是谓百二之论也。
君讳良佐字尧臣
河东闻喜人。盖上古轩皇之华裔。
经国诸侯之令绪。具在诸谱。
吾将略焉。曾祖待聘。
右千牛通事舍人
祖麟。朝散大夫皇北都司法
父谔。朝散大夫右监门卫长史
并疑谋必割。乱政斯理。
覆车之后。当革前弊。
文翰以饰之。道术以华之。
贤良代有。秀异间出。
诞我君子。克彰前闻。
君即长史之次子也。才逾捧雉之年。
已有食牛之气。始过龙女之岁。
早怀成佛之因。乃乘轩静边。
为国侵地。胡寇载殄。
皇恩是班。以功授官勋焉。
由是日崇法门。专精释诰。
行深般若。而种善根。
五阴皆空。六尘不染。
无上之士。君其谓乎。
不然者。何以子时右胁而没。
月维徂暑。日在东井
寒泉沸。岁木乾。
君小敛在床。自生而尽。
三旬乃出。肤不改常。
百日开空。色不渝旧。
信有金刚之坚。岂无我净之理。
由前劫之未睹。塈□代之一闻者也。
昆良道。季良史。
痛三武之丧伟节。哀五常之凋白眉。
敬崇法因。乃遵所请。
以来年闰二月十四日。建塔于终南山施陀林善知识之次。
其实天宝二祀也。铭曰。
□□东注。流景西驰。
天长地久逝者如斯
焱从悟发。惠逐□为。
塔建何所。终南之垂。
寿李仲明同知 宋末元初 · 陆文圭
 押支韵
新息贾彪南阳母杜诗。
束吏如官奴,护民如婴儿。
李侯妙政术,千古同襟期。
高寒月半弓,清粹玉一规。
掘菜朝为齑,脱粟暮作糜。
但闻读书声,不闻儿啼饥。
褚衣敝再浣,枥马瘦莫骑。
今朝侯生辰,父老持酒卮。
厨传寂如水,不知侯所之。
介寿古有言,此意亦复辞。
独立古下,遥赴天仙期。
陈茂卿兴国教授 宋末元初 · 陆文圭
 押词韵第七部
彭城陈师道,三州一学官
高文曾苏敬,伟节章赵叹。
百世有斯人,嫡孙承后山。
君材中梓漆,壤错与菅。
藻芹味苦淡,辄当粱肉餐。
莫终三釜养,竟堕一毡寒。
荣枯数前定,出处身两难。
腐鼠或青冥,枳棘栖孔鸾。
升高足易蹶,恬处寝亦安。
逆君散花洲,西上捲雪滩。
睹比第一义,子佩正聚观。
士方从北学,音已变南冠。
俎豆器疑朴,诗书味转酸。
何人力不变,此道独追还。
金溪有陆叟,昔仕乾淳间(自注:陆曾为兴国教。)
世德铭 中唐 · 权德舆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九十五
肃肃我祖,元鸟自天。
天乙革夏,武丁相贤。
手文命子,开国于权。
肇荒南荆瓜瓞绵绵
爰暨周衰,征伐下颛。
凌暴纷纷,遇楚而颠。
嬴吞四方,我邦用迁。
乃宅陇坻,乃封甘泉。
汉魏之际,德业相继。
或仁或哲,亦夷亦惠。
图谍葳蕤,十有三世。
伊川其戎,晋化为东。
九州辐裂,苻有关中。
明明安邱,濡迹匪躬。
二纪清夷,明谟之功。
元魏以降,苴茅继封。
宜昌鄜城,仍世仪同
洸洸平凉,策勋于隋。
乃破公祏,尅其枚回。
运偶圣时,土田载开。
仗节建旄,自东徂西。
才子六人,承家钟庆。
百里同休,南宫并命。
自时厥后,德煇愈盛。
不享大官,世名文行。
我曾王父,弱岁观光。
声轶太学,名登奉常
伟节三虎,联华并芳。
翰苑春生,士林凤翔。
迨至王父,保和居易
人文独步,天爵自贵。
展禽下位,贾生不试。
至今德声,尚耸清议。
郁郁世范,先子承之。
大节明义,人伦宗师。
极忠孝,道冥希夷。
卷舒无方,焯耀当时。
曰予无状,龀岁而孤。
不知义方,藐尔惷愚。
亦既羁丱,甫习诗书。
以直为师,与时浸疏。
琅琅清风,皦皦士则
及兹顽童,是玷是辱。
聿修之诫,大惧不克。
夙夜以思,敢铭世德。
泉州重建州学绍兴八年三月 北宋 · 张读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六二、《闽中金石略》卷八
清源郡,以绍兴丁巳闰十月甲申重建,越明年戊午三月乙丑讫功。
教授正录率生徒,连镳方驾,惠访蓬荜。
读疲惫岑寂,初不知何以取此,倒屣迎肃,方汗骍间,乃辱属记新学之本末。
顾气衰才尽,避席再四,不克让辞,谨采摭而叙之。
学官之建,在州城南之东。
门直于庚,以阚通衢,擅山川之壮气,践袭衮,元勋伟节,世有名人。
厥后太守高侯逞私憾迁而西之,衣冠遂减畴昔,鼓箧来游者,每愤惋焉。
舍法之初,斥养士之额。
厥地褊迫,不足以容冠屦。
大观三年乡先生龙图公述解组还第,徇枌榆之舆情,审之故址,乃扣州牧,自西而东,今学是也。
然广轮虽延袤,而基失庳下,时雨浸淫,坏屋壁者屡矣。
加之行门隙地已给编户,未仍旧贯,生徒讻讻,至兴狱讼,竟以居民高资沮格不行,不获己,径委巷而出。
士气伊郁,积年于兹。
绍兴丙辰冬,富沙刘公子羽以忠孝名家,清华重望,抗请乡邦便养,来曳泉山之绂。
坐席未温,已大播桃李裤襦之谣。
铃斋馀暇,解榻优贤。
适以上丁,从事于学,前期斋瀹,裴回周览,悯馆舍之颓隘,进诸生而告之曰:「学校不修,太守之责也。
时虽间关,讵忘俎豆乎」?
遂有经营之意。
会有甘泉庵没财,鸠工市木,命浮屠惠胜等掌之,委教授戴纬、驻泊张谨董其事。
增庳而高凡二尺馀,殿俨其中,螭蟠翚展,从祀脩廊,以翼左右。
为堂二,以集讲论;
斋十有二,以分肄习,职事位亦如之。
御书有阁,祭器有库。
祠旁燕亭,宾次庖廪之属,一新轮奂。
又赎庚门旧地,以揖紫帽之峰,横跨石桥,因溪支流入自巽方,遂凿长河,浚青草池,内潮汐于桥之下,则学宇告备矣。
教官廨舍在学之右,乃衿佩函丈之地,亦广而新之。
阅十旬毕工,靡金钱五万馀缗,公帑民力无丝豪扰,父老士民乐输金以犒役。
既成,车盖填壅,万口一词,以为东南壮观。
璧沼贤关,规摹不专美也。
先是,兴役之际,熊轼屡临,趣工弥切,至忘寝食,因感微恙。
而方技之流,谓岁星日直,薄有咎澄。
公慷慨敢为,初不涓择,以招无妄。
神介正直,指日视事,而公力匈宫祠
士子愿借留,不克从欲。
无由报万一,营生祠于讲堂之左,岩岩清峙,庶几朝夕景仰焉。
读尝闻鲁侯修泮宫,当时有史克颂之,郑侨不毁乡校,后世有韩愈颂之,并能流芳古今,学者慕尚。
矧惟雄伟不常之功,超鲁跨郑,芜累匪工。
辄希二颂遗文以揄扬之,因托名不泯,谨蘸笔作颂云。
颂曰:
赫赫清源,甲于闽山。
有屹其巘,有澄其渊。
地灵人杰,龙虎旧传。
荖肩蕴藻,炜烨青编。
龙兴,化被幅员。
兹惟望郡,首建学官
卜云其吉,雉城东偏。
公卿纷遝,誉蔼中原。
逞憾,乃西徂迁。
中虽克复,未正门阑。
士气不振,殆几百年。
韪矣刘公,忠义蝉联。
辍自紫橐,来拥朱轓。
雍容才刃,视牛无全。
钧礼韦布,载笑载言。
时惟上丁,斋戒吉蠲。
顾盻廊庑,蠹楹圮砖。
恻然淡色,予职承宣
学校不修,又谁咎焉。
屡入意匠,乃趣工班。
材如云委,杞梓楠楩。
百堵俱兴,如飞如翰。
门直于西,前揖紫烟。
石梁雄跨,虹卧清涟。
江山增丽,亘古无前。
青衿感概,淬砺龙泉
鹏抟鹍化,春榜拿先。
遵周蹈孔,密勿朝端。
何以报之?
绘像岩岩。
我公之德业兮拂日戾天,我公之福履兮方至犹川。
我公之眉寿兮超万弥千,漫叟作颂兮托青瑶镌。
寄理左从事郎充州学教授戴纬立,刘师岳摹镌。
广州行方伯胡公 明末清初 · 韩上桂
踰岭以南多高山,形势大类函谷关
天生列嶂真奇绝,苍梧大庾如连环。
连环翠削芙蓉片,千山万水开乡县。
析水津通牛女躔,牂牁道绕南溟甸。
广州地势沃且平,石羊永奠桑麻成。
春风蚤到尉佗郭,旭日朝看陆贾城。
陆贾城中十万家,尉佗郭里七香车
闾阎扑地流清吹,观阁连天带彩霞。
彩霞下湛胥江浒,紫气远薄东南土。
当年左纛竞繁华,至今越秀盘歌舞。
烟市繁华宛洛同,如花越女何丰茸。
扶留嚼后唇如血,茉莉妆残髻转慵。
二月斗春草,惜芳人美好。
五月竞龙舟,靓服盼中流。
东连浴日观,西上弄珠楼
看花问虞苑,沉钓引金牛。
丹荔黄橙珍果错,蔗浆密饵银盘络。
西樵茗煮碧云泉,罗浮春动红螺杓。
江边鼓吹何喧阗,商航贾舶相往旋。
珊瑚玳瑁倾都市,象齿文犀错绮筵。
合浦明珠连乘照,日南火布经宵燃。
别有声名照寰宇,人物中州堪比数。
张崔伟节耀星辰,丘梁瑰业雄终古。
悲歌慷慨眇燕齐,委佩从容袭邹鲁。
郁水神洲岂偶然,乡里衣冠不乏贤。
投笔岂无定远志,请缨还拟终军年。
愚生僻处东南隅,因攀八桂滞番禺
勿言泽国无奇士,愿附鹏飞达汉衢。
次韵和吴侍郎喜令弟学士请告归省1052年 北宋 · 宋庠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秋来遥说洒烦襟,季虎昆龙伴啸吟。
弓影奋疑临酒释,荆枝欢意恋丛深。
仙山校籍催归传,宿馆销魂警曙砧。
我亦白头思共被,非君谁照急难心(自注:时子京方北守常山,不得枉道见省。)
江村杂述 其六 明末清初 · 钱澄之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田间诗集卷第二
勿进王孙饭,逢人许报恩。
也知季布勇,且闭贾彪门。
博浪奇功少,柴桑雅志存。
休文慎交接(谓沈惕庵。),天道正难论。
朝奉大夫右文殿修撰孙公墓志铭 南宋 · 许翰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一五、《襄陵文集》卷一一
宣和五年冬十二月甲申朝奉大夫右文殿修撰尉氏孙公卒,其侄棆、橚以书来讣且乞铭,其子婿范寅秩状公始终,躬抵余舍曰:「孙公葬卜已食,维是远日无几,今朝夕得铭,驰归琢石,尚冀及事,愿勿复礼辞」。
余昔取友天下,恨得公晚,今又以婚姻之故来属余铭,念虽疾甚,不可不力。
即日遂论次之曰:公讳宗鉴字少魏,其先盖河外人,国初以钜族徙实畿甸。
曾祖讳文通,祖讳士门,皆不仕世。
父讳振,以公故赠朝请
时家益微,尝筑室得金钱以亿万计,即反之土不取,祝曰:「将为孙氏祥者,不若有子」。
已而公生,盖秀异绝伦,年十一岁以诗赋从有司试,发策援毫,气陵老壮。
元丰三年进士第,调颍昌府户漕参军,未赴,连试宏词学官,皆中高选。
真定府知录,改滁州教授,又改滨州
尚书范公镗太原,遂辟以为河东经略司勾当公事
公少孤,鞠于兄嫂,长衔其德,以所以事父母之道事之。
既受辟,属嫂疾卒,遂哭之不行。
岁馀起为澶州教授,还,授擢开封府学博士
异方游学多冒籍甸内,公以为此坏士俗,力务变之,言者用是论公不当莅官乡党,罢去,复为教授海州
公教诸生不专为场屋事,以故从公学者往往能道春秋秦汉古文,尚义概,为然诺。
海之士有兄弟争财者,兄怨怒,辞其母去,十年不复。
公为嫁其女,敦诲其弟,使反其兄仪真,遂复为家如初。
同僚许安礼母老子幼,疾棘奄奄不绝,公驰入见,呼之曰:「子岂以后世为念邪?
请得以身任之」。
安礼睨公,颔之而卒。
公果不复资人,独举其丧,无一不饬,观者叹之。
凡其所教人及其躬行,大意如此。
辟雍直学,会法变,罢为东京平货场,勤恤纤介,不敢以其职为纷浊。
岁馀乃为武学博士,迁太学,改宣教郎
政和四年雅乐始兴大司成檄公为乐,教辟雍士,月馀,士皆弦歌金石,和一庄整。
有旨,大臣临阅,既奏于庭,群鹤来翔,小大虚耸,用是迁奉议郎,遂除荆湖北路提举学事
未行,改湖南转运判官,始得赐对,奏事上前,英亮开决。
上说,欲留以为御史,而执政议不同,故寝。
到官,禁吏非江皋之不采,所从出必避屋庐坟墓,以故民知修贡而已,吏无敢为奸骚动。
明年移北路,用捕斩叛獠黄安俊功进秩二等,升提点刑狱,奏谳多所平反。
明堂之役,公受诏斩材沅州,即具牛酒召诸溪洞酋豪,抚待以意,手酌饮之,与为期约,人人大悦愿尽力,以故险阻奇材尽出,视他路省县官缗钱十二。
朝廷材之,加直秘阁
因兄老,请以閒职反室,提点南京鸿庆宫。
未阅岁,太师鲁公引为道史检讨,数日,权符宝郎,始转朝奉大夫
次年夏迁明堂颁事,盖宣和之初元也。
至秋七月,遂召试中书舍人,赐三品服,时论以为得人,无异辞者。
大河齧广武,外都水张悫以危棘闻,诏遣近臣往视,以为无有,得罪。
已而上知奏不妄,即诏复之,公极论近臣欺罔有状当坐,若此有实则彼不当复,竟褫其官。
明年坐缴除目不申省,以修撰罢,知复州
下车即罢公帑之入不应法者,更定市价增其直,曰:「僚寀虽不悦,吾民安矣」。
部使者责郡县购石,令甚急,景陵陂泽无珍产,民以为苦,公奏罢之。
是岁得疾,即请老卧家俟报。
廉访使者建请并江故堤外益筑层堤,以防馀浸。
,郡境屯数万众,阴雨寒冻,怨嗟无成劳。
时寇方警吴越,公念役不亟罢且生变,即强起视事,以便宜罢之而躬待罪,掾吏皆震,朝廷果不问。
既去,父老流涕,思之至今。
还第三岁而终,享年四十有七。
平生常自言三朝德业吾尊韩忠献,四海文章慕苏东坡,皆画其像,事之私室。
养其兄既老寿,及见公为符宝而亡,丧之毁甚。
及跻禁近,每悲伤绝,叹恨其兄之不我待也。
兄有三子相次沦丧,公抚诸孤如己子,得任子恩先官其长孙棆,及请老又将以其官与橚,有司执却其奏,乃以与子。
其笃交旧族姻,逮其子孙不衰,贫窭恃公以生者甚众。
其为大吏,与宾佐接,谈笑衎衎,不见崖异,至其与大臣言,是是非非要必有补。
尝与鲁公言方今太师富贵宠乐寿康蕃祉,种种为世第一,可谓至足无求矣,惟阴功隐德使日加于天下,此则天之所培、神之所劳,福禄将绍至而不穷。
因论山东妖狱,连逮骚动诬陷者众,词气闿切,鲁为动色,遣使覆按,脱其死者过半。
盖自是益奇公,始骤荐用,而公亦一意于其门,不以进退废兴变化。
既退居,号其山林曰「东皋」,客至辄与之饮酒赋诗其中,轩渠自放,风流如晋魏间人。
晚益为文雅健雄富,无疾病衰落之气。
一夕与子秉烛剧谈,赋四绝句,语慨然若自怜悼其身世者,绝笔病作,夜漏未尽而逝。
呜呼异哉,其有以知之也耶?
前兹数日,手自条别其文为百卷,号《东皋集》,又有《外制》五卷,《诸经讲议》三十卷,诗话、史辨等杂录十卷,皆藏于家。
陈留阮氏,封令人,先公四年卒。
二子:曰解,将仕郎,始十三岁;
曰泰,三岁,未命也。
三女,适范氏者其长也,中许李垣,少许通仕郎晋卿
冯霍之原,从先兆域。
铭曰:
鸿文壮丽,伟节殊尤。
吞云梦,光参斗牛。
堂堂有此,百志不雠。
去如吹毛,陨○山丘。
谓天废材,胡为生此;
谓将兴之,孰禦而止?
宫宅掩幽,精诚化碧。
何以慰之,深此珉刻。
酬开少 其二 明末清初 · 钱澄之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藏山阁诗存卷四
汉廷党祸几人馀,国覆君亡禁甫除。
北寺已成元礼狱,西行谁上贾彪书。
淮南幕启借前箸,武水壁深开后车。
二竖至今为国祟,埋轮不问欲何如(开少与予同被钩党,开少游于准镇,予亡命武水。万死来归,诸奸尚挟强藩以自重,朝廷贳前罪不问,且赐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