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刘伯宣尚书 宋末元初 · 俞德邻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八一、《佩韦斋文集》卷一○
太原刘公亭刑江右之二年,政成化洽,治最上闻,遂以大宗伯召。
去之日,耋艾攀车,童稚卧辙,学士大夫相率为歌诗以饯。
盖自混一以来,士之仕于南者,未始有也,而公也独得此于带牛珥笔之俗,其必有道矣。
廉洁之实,忠利之教,憯怛之心,其洽于民也深,故民之德于公也至,是殆非可以声音笑貌为也。
「邑然不乐,思我刘君
何时复来,安此下民」?
东都之谣,西江之颂,均一至诚之感应而已。
然则公之归亦荣矣哉!
《易》之象,内君子而外小人则为泰,内小人而外君子则为否。
曩者权憸用事,奸蘖凶竖布满要津,其流落而不偶者皆君子也。
幸而阴霾汛扫,皦日昭融,端士正人,茹连茅拔,是正开泰之一机也。
致隆平,颂清庙,跂予望之。
而三数年来,楮币日以轻,物价日以踊,民生日以困,奸贪日以肆,盗贼日以滋,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日以呈露,是岂贤者之无益于人国哉?
意必有其故矣。
公归本朝,于君相聚精会神之时,百执事同寅协恭之际,盍孜孜矻矻,日夜讲求其所以然之故而弥缝之,则有小往大来之亨,而无城复于隍之患,庶乎天下后世知君子之果可与有为也。
不然,为尔寂寂,彼小人者亦将笑君子于地下矣。
何哉?
天下之事误于小人,则君子议之;
误于君子,万世谓何?
此古人所以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者,正恐为小人之议,而贻千万世之羞也。
德邻辱知于公最深,故饯公之行,以规而不以颂。
牛子明 宋末元初 · 俞德邻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八一、《佩韦斋文集》卷一○
余往岁识牛君子明于扬,识其面,未识其心也。
异时从御史李君汉卿及今尚书刘公伯宣游,其于子明盛有所称引,余于是知其非庸庸众人矣,然亦未详其素所韫积者也。
既而交愈久,往来愈熟,见其质厚少饰,端介不阿,余于是爱之且敬之矣。
岁甲申,浙右苦旱,子明沿宪司檄来润,行阡陌,问民疾苦。
公事毕,访余于蓬荜之下,出句曲山中诸诗。
清旷简远,得骚人胜士之趣,于是又知子明之力于学而工于诗也。
居亡何,仕不得志,投劾走江淮,困顿流离,二年于此,余甚怜之。
然其气未始馁,而其学亦未始废也。
近忽来顾,谓将如武昌,为外台主吏掾,语已欲别,余叩之,曰:「居閒久,资用乏绝,无以为达官贵人、故交旧友之贽,今将称子本,倩善工模《瘗鹤铭》、《华阳洞碑》,藉手以见」。
余哑然笑曰:「子明恶用是哉!
『辇金帛,可侯伯。
府诗书,止腐儒』,世尝有是言矣。
子明恶用是哉!
且吾闻之,昔士有游方之外者,归而媚其妇曰:『吾富矣,吾富矣』!
其妻喜,亟发其箧视之,惟李庭圭墨半丸,欧阳公《五代史》稿数幅而已。
妻怫然而怒。
今欲以是而媚时贵,得无类是乎」?
子明曰:「世安有尽如兹妇者邪」?
余曰:「然则姑行矣」。
子明彳亍不悦。
余又曰:「今御史申屠君清修雅重,有为有守,兹方以台命留湖湘间,盖识子明,且知子明者。
君在亟往,虽不假是为贽,余意君必能延子明之誉而张之。
子明亦恶用是哉」!
于是忻然曰:「吾可以行矣」。
遂书以为序。
跋曹唐弼通济仓记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七五、《西山文集》卷三六、《西山题跋》卷三、《永乐大典》卷七五一四、同治《宜黄县志》卷四五
太史黄公之诗,有曰「能与贫人共年谷,定有明月生蚌胎」,世知诵其言而未必深信之也。
抚之宜黄有曹君尧咨者,自其先世欲仿建昌吴氏为社仓,未果。
君嗣成父志,即其家立庾六,计所有之田,岁收亩六升以入之,遇年饥则发以粜,量必宽,价必平,于是一方之人赖以全活者甚众。
君平生力学工文,名不一挂乡大夫之籍。
其子锡敏悟绝人,方应举时,制名未定,里人吴君盟仕衡山,梦君子侄三人皆荐送而锡与焉,遂易今名。
是年举进士,明年擢奉常第。
夫名不以他而以锡,是天昭然示以畀予之意也。
绍定二年冬,盗发邻封,宜黄人亦随和而起,环邑数乡攻剽燔僇无免者,过君之居,独曰是家能平粜以惠乡里,相戒使勿犯。
及乱定,君家庐舍邸墅皆全。
汉唐之季,盗不入康成表圣之闾,世传以为异事,今于君见之。
顾君本心不过谓邻里有相赒之义耳,非有所觊幸而为之也。
及久而不懈,天与之,人诵之,虽凶强不道如盗贼,亦知毋负君之德,然则谓天道远而人性恶者,于此可以悟矣。
字晋伯,其中第予实取之。
后使江东,又邀至幕下
时方讲行荒政,晋伯宣力最多,用是缙绅称其材。
今官奉议郎,前知宁都县事,业骎骎未艾也。
予读君所作《通济仓记》,叹仰久之,谨书其后,以警世之为富不仁者,俾知希慕其万一云。
君字唐弼,德善之详,见于李侯刘所为墓志。
蛾眉亭 元 · 赵孟頫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天门日涌大江来,牛渚风生万壑哀。
青眼故人携酒共,两眉今日为君开。
苍崖直下蛟龙吼,白浪横空鹅鹳回。
南眺(一作望)青山怀李白,沙头官渡苦相催(时与刘伯宣尚书同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