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汧阳县龙泉山普济禅院碑铭(并序 大中祥符三年 北宋 · 阎仲卿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七、《金石萃编》卷一二九、汧阳述古编、道光重修《汧阳县志》卷一○、金石苑
伟哉,大雄氏之设教也!
始自周昭,降乎西土,绛传汉度,乃遍中华。
群生得悟于三乘,万化爰归于一印
超腾圣果,变金地而有因;
指救迷涂,周沙界于无际。
于是人寰之内,梵刹倾依;
尘网之间,法轮常转。
上以助皇王之异政,下以鼓洪海之长澜。
历代承宗,空门相望,并蓍龟而取鉴,酌善恶以歧分。
□无古以无今,知有名而有统。
栖禅聚学,庄严须辑于祇园;
行道司时,翕习勤瞻于佛相。
普天之下,真风揔持;
率土之滨,清净求本。
探龙宫而何极,穷花藏以尤深,齐日月以争辉,共乾坤而可久。
陵谷迁易,难摇于四洲;
风雨晦明,常登于五位。
阐扬解脱之理,寻除烦恼之根,亿万斯年,人天作会。
圆通了义,瑞应弥彰。
噫!
上士勤行之者,其孰能与于此乎!
汧阳县龙泉山普济禅院,起自唐武德中创建。
迩后因时而毁,鞠为茂草,形胜基搆,宛尔在焉。
直至开平四年,丰德山僧鉴幽届此参游,企慕灵迹,曰:「栖足之地,贤圣择之,化俗之方,资缘可已」。
负畚插,就岩谷之平□;
是板是筑,架台殿以浮光。
修竹丛林,乍迎春景,缁流梵唱,岂异仙居
同光二年,完葺未周,有天盖山宏表禅师惠然而来,移住于此,于广顺元年奄化,付门人进明,仅四十馀载。
显德中废置,建隆内存留。
开宝元年赐紫僧进词又继明以居之,经营度财,弗遑宁息,重叠兴替,益增感□。
太平兴国三年,方降敕改为普济禅院
今之院主僧定庄,克嗣其裔,恳志虔恪,续世五代,联绵永昌,踰时百年,光景如昨。
观其峻宇高下,飞泉浅深,据汧陇之东陲,面宝鸡之南极。
古木转虬龙之状,霞张绮绣之辉。
金磬初闻,似传声于碧落;
朱楼半出,疑接影于清凉。
非凡喜喻于王城,安众靡殊于鹫岭
晨昏动止,俱生十智之心;
岁月香灯,对守八关之禁。
前走长安之道,高连吴岳之云。
其□异也,可以攀七叶岩;
其虚广也,可以召千罗汉。
凋楹刻桷,妙用神机,曲槛回廊,丹青绝笔。
比往之制度,十倍其功;
当今之规模,独处其上。
若夫太华之陟屺,樊川花岩天台之国清,中条之万固,皆幽奇贯绝,车盖罕到之处,而或列于兹境者,亦未许同日而论耳。
曾何必琼瑶玛瑙,凝□于阶除;
琉璃旃檀,累成于龛室。
然后以言其真净福利也,惟达识而能议之,于以见主斯院者,夙夜而不怠其事焉。
其定庄早厌烦笼,坚持法□,绍分流之派,滋连叶之荣,□披粪扫之衣,式报真如之愿。
察其举措,谅足多焉。
至于蔬圃新畦,松萝旧坞,彩绘塑像,金碧盈堂。
道俗咸钦,檀施馀积,率从心匠,匪曰天成。
是使戒聚之徒,寻访以如织,吉祥之誉,欢惬而动人。
仲卿景德四载冬,罢守于郑,来牧陇右。
汧阳路次之北,赏其山之郁秀,或对曰:「龙泉山院」。
明年秋,奉上旨给假西都迁祔,乃纡步以登于是焉,其塽垲雅致,则精微万态,目不能舍,任铺舒而罔及也。
忽有定昭、定晖率群僧进言,谓院之得额,而实无碑,情激再三,不敢固请。
仲卿以其脱洒拔尘,事状可录,式因公馀,含毫尽澄。
理而摭实,复为铭曰:
惟此南洲,尊崇佛事。
传由西土,森罗汉寺
现白毫相,布黄金地
代历几千,法称不二(其一)
天地覆载,圣教攸先。
日月临照,梵刹相连。
禅宗有觉,沙界无边。
清净之化,声色之缘(其二)
高悬慧日,下烛重昏。
尘劳解网,方便开门。
修持之道,布施之源。
体若夫子,记诸善言(其三)
庄严多般,种种供养。
珍宝穷奢,重重瞻仰。
其神自通,其文弥广。
鉴戒足徵,报应宁爽(其四)
汧阳指东,龙泉居北。
院宇隆盛,岚烟登陟。
园林蔽空,云霞隐色。
基搆□旋,嘉名永得(其五)
峨眉西顾,彩凤东邻。
门临四达,势接三秦。
风清销暑,地暖涵
显兹胜槩,贻之后人(其六)
殿阁孤摽,工巧增饰。
中座󷳝󷳝,飞檐翼翼。
树老飘红,潭腥涌黑。
安乐道场,何往弗克(其七)
端齐鹤树,俨若莲宫。
诸漏已尽,空王大宗
美哉灵迹,厥扬真风。
一垂贞范,将播无穷(其八)
武威安文㻮刻字。
大中祥符三年岁次庚戌十一月丙子朔九日甲申建。
上尊号第一表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二二、《苏魏公文集》卷三六
臣等伏闻道被四表,必享尊高之美名;
恩浃群生,当膺亿兆之大奉。
盖君人者,以含容为广;
而报上者,以爱戴为公。
是故延鸿轩、昊之称,睿哲圣神之号,或以配其盛德,或以昭其成功。
若古皇王以来,无废厥命;
惟我祖宗之世,咸备斯文。
属逢泰定之期,辄效推崇之举。
臣等诚恳诚切,顿首顿首。
伏惟皇帝陛下天锡勇智,日新健刚。
绍五圣之重光,不忘于钦翼;
当百年之盛际,益戒于盈成。
若乃法乾之始亨,则物蒙其美利;
象春之布德,则时播于中和。
建号纪年,协广帝安人之训;
推天校历,谨求端颁治之程。
斯可谓之奉元矣。
万几听断之间,群臣进对之际,非典训之言不道,惟治乱之本是咨。
讲论六艺之文,则日昃而匪懈;
收合诸儒之议,则躬行而弗违。
斯可谓之宪道矣。
制宏远之规模,孚温雅之号令。
经纬礼律而大备,罔罗幽逸而毕升
正朝位之仪,则九宾以肃;
躬郊丘之报,则群祀用修。
此合乎周人之文也。
憺威四方,矫正群枉。
奋神灵之独断,成天德之高明。
问罪西垂,不劳兵师而狡羌请吏;
怀徕绝域,靡待文告而属国内朝。
此类乎成汤之武也。
发敖庾之,以息转徙之艰;
罢河防之役,以宽追胥之急,访高年之人,而赐以爵命;
功臣之世,而授以秩官。
虽唐尧之仁无以过也。
三年无改于先帝之道,一日不废乎两宫之朝;
封爵以厚乎艺祖之昭,收族以正乎宗室之叙。
虽大舜之孝,有若是乎?
所谓治定功成,冠百王而称首;
备道全美,包四大而独高。
方斯之时,有生之类,靡不游泳于德泽,鼓舞于祥风,咸欲上荐鸿名,表章茂烈。
万众俯伏而勤请者数四,陛下退托而不从者弥年。
且人谋不可以固违,而国典不可以久阙,敢缘前议,率吁群情。
臣等不胜大愿,谨昧死请上尊号曰奉元宪道文武仁孝皇帝
伏惟陛下体至公之行,察舆望之久,不以道大而薄其礼,不以谦尊而抑于人。
浚发德音,诞受徽册。
如此则群公庶尹得尽倾输之诚,百姓黎元共安归往之义。
臣等无任。
玉楼春 当涂解印后一日,郡中置酒,呈郭功甫1102年6月18日 北宋 · 黄庭坚
 押词韵第十七部 创作地点: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
凌歊台上青青
姑熟堂前馀翰墨。
暂分一印管江山,稍为诸公分皂白。

江山依旧云空碧。
昨日主人今日客。
谁分宾主强惺惺,问取矶头新妇石
成都府别敕中和六祖禅师劝请文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四○、《山谷全书·外集》卷二四
尽大地一只正眼,遍十方四面无门。
有趣有宗,难信难解。
譬如琵琶琴瑟,必资妙手,乃发至音;
凤凰麒麟,出以其时,方为上瑞。
范公道人,衲僧命脉,古佛心宗。
如净月轮,出则万波分影;
吹毛剑,用则千里无人。
而乃自埋于民,聊以卒岁。
成都重臣之镇,实为护法之金汤;
两川多士之渊,必且参微于云室。
来兴法雨,今正是时。
当使邪见稠林,风行草偃;
波旬坚阵,瓦解土崩。
心佛众生,三轮普现;
森罗万象,一印顿圆。
六祖秘园,粥足饭足。
淫坊酒肆,即是道场;
枯木寒灰,不妨独笑。
愿膺佛记,莫閟雷音。
宋故赠承议郎陈公墓志铭宣和四年 宋 · 晁说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一九、《嵩山文集》卷二○
丞相文忠陈公长子师古,尚书都官郎中,知七郡,有政绩。
生子知章大理评事,幼有大才,日诵万馀言,落笔数千字,在须臾间。
尝行役,下马道傍,读古碑二千馀言,归覆之,一字不谬
谢希深手书启事上尊府,廷评随众目在傍,胡恢乃携启本去,廷评取纸平空细字写一通如初。
夏英公雅重其诗文,数来问典故及奇字
卒年二十有四。
殿中丞贾守文之女,参知政事之孙。
生子造,字公甫,其生四月而孤。
曾祖母邠国太夫人宋尚无恙,深怜抚之。
仁宗邠国以异礼,出入广内,称呼如家人。
既薨,上震悼之,乃特录孤曾孙以太庙斋郎
既冠,调黔州司户参军,寻罢去,复司户戎州,兼录司法参军
不以门地自慢,遇事如老于为吏者。
国朝自丞相贾公、枢密副使吴公庆历八年上《编敕》二十卷后,逮公之出仕,几二十年,不复设官编敕。
其下郡国者,虽稀简而必具起请申明若奏可本末,写成大轴,非若其后一事一印纸,日沓至,虽数纸不厌也。
以故敕令压架弥栋,尘垢莫可触,壤鼠糜烂,不能文字。
吏幸以轻重出入为利,况在戎州远徼?
公视而笑曰:「乃今可为矣」。
白郡守武侯曰:「无斧斤则失凿枘,愿以《编敕》后所降依门次第之。
上奉朝廷之命,下绝吏为民奸,幸甚」。
于是未半年书成。
居数年,是谓嘉祐七年丞相韩公上《编敕》三十卷颁之。
以勘公之私书,其异同者两条,馀如同绳墨尺寸出也。
戎人杨三尊者,黠骜自异,喜生事渔猎,其酋长亦惮畏之。
公一见嫉之,曰:「豺虺也,留之异日必贻患于人」。
无几何,三尊被轻系,公乃发其前后杀人死罪数十,立以法诛之,戎塞悦伏,以公为神明,而戎汉赖公以宁居者数十年。
州将一旦率官属登城楼,语非所宜言者,为人告之,一郡官悉就逮。
公初未尝从之楼上,乃领州事。
久之,益得尽其才。
贾夫人感疾,公帆江下三峡,谒殿中丞单骧,其劳万里。
夫人疾愈,去为扬州节度推官
王君玉侍郎扬州,以声誉老成自高,待公忘年,每与论《新唐书》牴牾,而不吏之也。
韩丞相玉汝员外郎,年甫三十馀,来知州事,风棱,人不敢喘息。
晨坐得盐贼付狱,日未午,督案具甚急,公乃故迟之,心知其非真盗也。
韩公怒,取囚由大书杖脊二十下。
未几,真盗得,而韩公为公惭焉。
自是韩公之威少霁,而多与公议事。
江都宰者,地寒而贤,后太守朱大监以私意欲罪去之,公率郡官廷辩曰:「江都宰无罪且才之」。
公在扬州四年,晚权江都,时散青苗钱之初也,公视可与者与之,不以殿最为己事,卒无一人妄请者,而刑戮赖之以省,非他县比。
三司使举监广利门,初罢使臣门官,而新城门设水扉,创格令,条禁甚密。
所谓三司使者,一时风力人也。
多从公之建明,至今人赖之以不苛。
宿州观察推官,未行,王丞相荆公用以便籴河北
丁贾夫人忧,免丧,臞然叹曰:「吾少举进士,而卒不得一第,每更一官归,当改秩,而举将之格必亏。
其尚黾俛于斯世者,吾母待养也。
今既不得终养,则吾何用禄为」?
乃屏居阳翟涧上,菜饭不肉者十年,日诵佛经宴坐,间则往来嵩少,穷山水之娱。
且尝得法于天衣之门人法清
既感疾,弥年不问医,卒年四十有六,元丰五年二月一日也。
娶阮氏,自有志铭。
子五人:长恬,海内知名士也,起处士,今为奉议郎,遇郊恩赠公承议郎
次绎思、近思、惟、恺,四人皆早卒。
女三人,婿曰文林郎吴偕张文定公诸孙彦之、鞠待制之曾孙正彦。
孙男三人:昌邦、昌谔、昌裔
女二人,长适邯郸,一幼。
公骨相甚伟,能与人交,而不忘规过。
葬两叔父及其舅氏,嫁孤女数人,皆尽力。
其才识文艺,不减其父,而不自多也。
恬以建中靖国元年五月二十四日葬公于新郑世墓之次,不及铭。
后二十有一年,因祔阮夫人,乃得铭于恬之友嵩山晁说之
铭曰:
昭陵之时无穷士,何夫子之杰才骏识早声闻,而辱下僚兮。
敕令刺于私室,而虺戎诛以独见,乃未老而涧滨藜藿与嵩高兮。
相门之初必复,其难去斯世,而有觉者以超超兮。
有祖有父之风烈,而有子以景烁,则吾之幽篆昭昭兮。
答投子通和尚 北宋 · 释慧勤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六一、《缁门警训》卷八
某启上:比闻瓶锡赴缘投子,四方归德,翕然钦承,无有间者,则其同风异庆,又可知也。
伏承来书,以法属见呼,良难当克。
审禅师得法果嗣何人,若汾阳的派、临济正宗,何幸加焉。
从上先祖各有密传宗旨,以辨正邪,为之验人,关肘后印,三世诸佛,六代祖师,万象森罗,有情无情,以海印三昧,一印印定。
普天匝地,更无丝毫渗漏。
百丈大智禅师以下,递代相承,至于汾阳,有三种狮子句:一超宗异目,二齐眉共躅,三影响音闻。
超宗异目,见过于师,方为种草。
若齐眉共躅,减师半德,不堪传授
若影响不真,狐狼猥势,异类何分?
慈明传之,遂云:「掌上握乾坤,千差都一照」。
杨岐传之,则以金刚圈、栗棘蓬以验正邪。
铁围山可透,金刚圈不可透;
大海水可吞,栗棘蓬不可吞。
若吞得一蓬,百千万亿蓬,吞之无碍;
若透得一圈,百千万亿圈透之无碍。
自杨岐传之白云端师翁,师翁传之五祖先师,先师传之于新戒。
递代相传,若当勘辨邪正,切须子细,恐滥宗乘,有误后学。
某自授先师印可,握柄太平,据令全提,明投暗合,高低一顾,万类齐彰,邪正洞然,不敢草次。
是以千差万别,公案誵讹,不出金刚圈、栗棘蓬,一时摄尽。
若能吞一蓬、透一圈,则百千万亿蓬圈,悉皆无碍无疑。
俟容披晤,款曲勘同。
倘若符合无差,即幸甚矣。
如或未然,不敢从命。
谨此奉闻,伏希见察。
不宣。
印禅师语录序 北宋 · 邹浩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三七、《道乡集》卷二八、《四明文献考》第四二八页
雪窦古道场,住持多名人,莫盛于明觉禅师重显之时。
方衲子,争走席下,如佛出现,因以得法甚众。
天衣义怀怀传净慈宗本
之所传,不知其几,而四明慧印实为嫡嗣。
嗣法以来,五迁大刹,盖尝即明觉之丈室而居焉。
光续祖灯绍隆胜会,纵无碍辩,谈不二门
有时截断众流,莫测其所以异;
有时随波逐浪,莫测其所以同。
声声妙在于机先,闻闻迥超于言外。
非昔雪窦,是昔雪窦;
是今雪窦,非今雪窦。
泯然三世,悉归一印
乎,文彩已彰,不可得而掩也,览者得之。
示谐知浴 宋 · 释克勤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一四
此个大法,三世诸佛同證,历代祖师共传,一印印定,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语句,谓之教外别行单传心印。
若涉言诠路布,立阶立梯,论量格外格内,则失却本宗,辜负先圣。
要须最初入作,便遇本分人,直截根源。
退步就己,以铁石心,将从前妄想见解,世智辩聪,彼我得失,倒底一时放却直下。
如枯木死灰,情尽见除。
到净裸裸、赤洒洒处,豁然契證,与从上诸圣不移易一丝毫许。
谛信得及,明见得彻,此始为入理之门。
更须教一念万年,万年一念,二六时中,纯一无杂。
才有纤尘起灭,则落二十五有,无出离之期。
抵死谩生咬教断,然后田地稳密。
圣凡位中收摄不得,始是如鸟出笼,自休自了处,得坐披衣,真金百炼,举动施为,等闲荡荡地。
根尘生死,境智玄妙,如汤沃雪。
遂自知时,更无分外底,名为无心道人。
以此修證,转开未悟,令如是履践,岂不为要道哉!
古人为此一段因缘,岂止忘餐废寝,至舍头目髓脑,断臂负舂,动是三二十年。
只如岩头、雪峰、钦山,虽同历涉丛林,各执一务。
效勤九度,洞山三到,投子凡所至处,未尝放过一宵一霎,必递相举较,互相切瑳,邃契新丰,豁存领旨。
德峤观其跂步体裁,可谓法门龙象。
后学之人,可以仰其陈躅,无使虚弃光阴,有忝昔贤耳。
天台韶国师少负俊才,游丛林,所至投机,已领师席。
最后抵金陵清凉大法眼禅师会下,已倦咨参,唯勉进随侍之者,抠衣筹室。
一日随众僧参,有问:「如何是曹源一滴水」?
答云:「是曹源一滴水」。
闻之,前之證解涣若冰释,方为得大安稳。
是知学解因人所领,十言一句,一机一境,只益多闻,到究竟至实之处,须是桶底子脱始得,此事断定不在言句中。
若执著记忆,以为己见,如画饼岂可充饥
然大达之士,超證谛实,及至投机于语句间,迥出涂辙,机境筌蹄笼罗他不住。
只如石头问药山:「你在此作什么」?
对云:「一物不为」。
头云:「如此则闲坐也」?
对云:「闲坐则为也」。
石头又问:「子道不为,不为个什么」?
对云:「千圣亦不识」。
石头乃以颂赞云:「从来共住不知名,任运相将只么行。
自古上贤犹不识,造次凡流岂可明」!
似此岂不是彻證底人语话,机量言句,何曾拘束得他。
若理地不明,胸次有物,问著如毡上拽猫儿。
是故祖师道:「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
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
丛林兄弟参问,最初的有正因,于善知识边,自陈生死事大,己事未明。
推此所言,岂是汎汎为名为位,为我能我胜?
若始终一贯,常持此心,不忧己事不明。
及更亲近稍久,自己分上未有毫末相应处,便论量,如之若何。
彼见解长短,增长我见,觅个出头处。
他时一瓣香,不敢辜负和尚
殊不知失却元初正因,却堕在魔界去。
古人道:「设有眷属庄严,不来自至」。
既是一等蹋破草鞋,宜应了却初心,期脱透生死,最为至要。
时不待人,各宜勉力。
按:《佛果圆悟真觉禅师心要》卷上终。
示坚道者 宋 · 释克勤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一
佛祖妙道径截,唯直指人心,务见性成佛尔。
但此心源本来虚静明妙,初无纤毫隔碍,而以妄想翳障于无隔碍,自生染障,背本逐末,枉受轮回。
若具大根器,更不外求,于自脚跟,脱然独證,恶觉浮翳既消,本来正见圆妙,谓之即心即佛。
从此一得永得。
如桶底子脱,豁然契合。
无一法当情,觌体纯静,受用无疑,则一了一切了。
及至闻说非心非佛,并亲临违顺好恶境界,则一印印定,何有彼我异同种种混杂知见耶?
是故古德于一机一境,一语一默,投诚入理,千门万户,了无差殊。
譬百千异流,同归大海。
自然居之既安,用之透彻,作个无为无事绝学道人去也。
二六时中,不生别心,不起异见,随时饮啖衣著,万境万缘,无不虚凝,虽千万年不移易一毫发许。
处此大定,岂非不可思议大解脱耶?
唯要长时无间断,不堕内外中间,有无染净,直下休歇去。
见佛众生,等无差殊,乃是十成安乐之地也。
今既已有趣向,只在长养令纯熟,煅来煅去,如百炼精金,方成大法器也。
按:《佛果圆悟真觉禅师心要》卷上终。
黄太尉钤辖 宋 · 释克勤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二
此道幽邃,极于天地未形,生佛未分,湛然凝寂,为万化之本。
初非有无,不落尘缘,炜炜烨烨,莫测涯际。
无真可真,无妙可妙,超然居意象之表,无物可以比伦。
是故至人独證颖脱,泯然净尽,彻此渊源,以方便力直下单提,接最上机,不立阶级,所以谓之宗乘。
教外别行,以一印印定,遂拨转关捩,不容拟议。
至于拈花微笑,投针举拂,植杖抵几,瞬目扬眉,悉出窠窟理道,语言路布。
如击石火,似闪电光,瞥然迅急,万变千化,曾无依倚,透顶透底,截断笼罗。
许俊流,不论懵底,正要具杀人不眨眼气概,一了一切了,一明一切明,然后特达,绝死出生,超凡入圣。
蕴远见高识,居常不露锋铓,等闲突出,则惊群动众。
盖深根固蒂,觑破威音王已前空劫那畔,与即今日用无异无别。
既能行持有力,堪任重致远,得大自在,促三祇,为一念,衍七日,作一劫,犹是小小作用。
况掷大千于方外,纳须弥于中,乃家常茶饭尔。
裴相国得旨于黄檗杨大年受印于广慧,维摩手搏妙喜界,庞老一口吸西江,岂难事哉!
唯直领此大因缘而已。
既有此道之基本,时中能不听人处分,略操勇猛,向应酬指呼之际著眼,运快机利智,转一切万有,回自己掌握,舒卷纵擒,则与上来大达,抱道蕴德,践履纯熟之士,岂有异耶?
但使源源相续无间断,便是长生路上快活人也。
祖师云:「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
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
才于转变处得幽深之旨,向流动时彻见本性,超出二边,不居中道,安可更存违顺、忧喜、爱憎,令挂碍自受用哉?
以心传心,以性印性,如水入水,似金博金,乐易平常,无为无事,遇境逢缘,不消一劄。
德山行棒,临济用喝,云门、睦州,风旋电转,何远之有!
唯不徇情转,盖色骑声,超今越古,向百头,快行剑刃上事。
所以道,拨开向上一窍,千圣齐立下风。
鸟窠吹布毛,俱胝一指头。
赵州三吃茶,禾山四打鼓。
云门须弥山,洞山麻三斤。
镕瓶盘钗钏为一金,搅酥酪醍醐为一味。
不出至微至奥,无上道妙矣。
严阳尊者问赵州:「一物不将来时如何」?
州云:「放下著」。
复徵:「既一物不将来,教某放下个什么」?
州云:「看你放不下」。
渠即大悟,岂不是灵利解?
言下返照,直截透彻,忘怀绝念,大解脱根源,蹋著本地风光,契合本来面目。
以此一句證却,则千句万句根尘俱谢。
默契心宗,便非他物。
后来便伏毒蛇,降猛虎,显不可思议灵验,岂不为殊特哉!
按:《佛果圆悟真觉禅师心要》卷下始。
示灯上人 宋 · 释克勤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四
要直截透脱,须先深信自己根脚下有此一段。
辉腾今古,迥绝知见,净裸裸,没依倚,常在目前,无毫发相,宽同太虚,明逾杲日。
天地万物有成坏,此个无变无移。
古人谓之不与万法为侣底人,亦号如来正遍知觉。
但谛实承当,使一念不生,彻透本来,元不动摇,长时无间,若行若住百种作为,初不妨碍,历历孤明,一机一境,一句一言,皆含法界,称本真如,情想计度无起灭处。
以此正印一印印定,自然随方逐圆,悉非二种。
他自古明见佛性,得道之士,运用作为,未尝不在观尘缘境界。
无尘缘可得,鞠归一真实际。
如此退步,一日之功便抵一劫。
是故南泉道:「王老师十八上便会作活计,不是揭搦强为,盖任运腾腾,宽通自在,天龙鬼神觅他起心行处不得」。
此无心人行履,直下深严。
若能休歇知见解碍,将来便有彻證之分,亦解作活计去。
要须揭志勉强,然后无行不圆,于曹溪路上,得无间力用也。
按:《佛果圆悟真觉禅师心要》卷下终。
偈颂七十八首 其五十二 北宋 · 释正觉
 押东韵
空劫有真宗,声前问己躬。
赤穷新活计,清白旧家风。
的的三乘外,寥寥一印中。
却来行异类,万派自朝东。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九十三 北宋 · 释正觉
寒箸苍山之骨,雪压老松之颠。
形气清而有像,心迹泯而亡缘。
诸尘不受,一印周旋。
大大小小兮方方圆圆。
神观湛湛,和气津津。
玉涧流月,琼林发春。
恰恰相融也何此何彼,堂堂不在也夺境夺人。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九十六 北宋 · 释正觉
 押微韵
默默有得,灵灵无依。
妙穷出没,照彻离微。
万像齐收一印,三昧遍在群机。
而今恁么相随去,终日如愚不我违。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二百九十四 北宋 · 释正觉
 押东韵
皮苍老松,色暗焦桐。
微尘尘破,一印印空。
大千经卷钟出碍,三世佛口谷吞风。
六门了用,双眉有功。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三百三十九 北宋 · 释正觉
 押侵韵
兀坐涧阴,潭空月沉。
三乘乘外,一印印心。
师子循行师子吼,旃檀围绕旃檀林
诸尘说法诸尘听,莫道无人为赏音。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三百四十四 北宋 · 释正觉
 押东韵
一印印空,三乘莫穷。
智了离微句,身分函盖同。
弥勒驾来楼阁外,文殊家住觉城东。
随身干木,到处家风。
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 其九 纪德十一首1121年10月 宋 · 邓肃
 创作地点: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
结交要在相知耳,趣向不殊水投水。
请看丘侯对谢公,箭锋相契无多子。
丘侯平日论律人,详及谢公喜与嗔。
一得新诗即传借,许久誇谈今见真。
车马争看纷不绝,新诗那简茅檐拙。
脱腕供人嗟未能,安得毕升二板铁。
送茶头并化士 其九 南宋 · 释慧空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当阳一印妙无文,惭愧东山有子孙。
是圣是凡齐印定,不妨持钵扣人门。
送化主(时在吉山) 其五 南宋 · 释慧空
昔人遣化曾垂示,三步五步一蹙鼻。
从缘入得即不无,七佛之仪殊未备。
今日吉山分化人,岂在途中方瞥地。
千差一印靡有遗,万善同归宁自利。
不自利,非利他,家家门启通霄路,处处莲开火里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