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邝中伯北上二首 其二 明 · 黎民表
 押词韵第十五部
征车何皇皇,念子如騑服。
严霜被中野,大气凄以肃。
我守衡门雌,子骋高衢足。
望望登君门,悠悠渐平陆
献赋争光辉,夹毂相驰逐。
朝同楼护游,暮就主父宿。
时俗徇异同,明月袭鱼目。
去矣慎所投,慰我忘薖轴。
西汉三名儒赞 北宋 · 刘敞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九四、《公是集》卷四九、《皇朝文鉴》卷七五、《文章辨体汇选》卷四六四、同治《新喻县志》卷一四
余读《西汉书》,爱董仲舒、刘向、扬雄之为人,慕之。
仲舒好言灾异,几陷大刑。
向铸伪黄金,亦减死论。
雄仕王莽,作《剧秦美新》,复投阁求死。
皆背于圣人之道,惑于性命之理者也。
以彼三子,犹未能尽善,才难,不其然欤?
然其善可师,其过可警也。
为三赞以自览焉。
仲舒先觉,承秦绝学,进退规矩,金玉其璞。
发明《春秋》,大义以修。
旁及五经,博哉优优。
世莫能庸,黜相诸侯。
仁义所渐,易刚以柔。
茫茫大道,在昔圣考。
盖有不闻,奚究奚讨?
主父掎之,步舒诡之。
嗟若先生,有以启之,惩违告休,不预世忧。
著作孔多,后世是遒。
嗟尔君子,克遵厥猷。
子政翼翼,简易正直。
博览百家,以充其德。
黄金之伪,智由信惑。
臲𡰈邪世,身居困阨。
不为俗儒,茍取拘拘。
略其威仪,忠质之符,疾邪救危,著论上书。
同姓之仁,贤哉已夫。
虽不三事,其文实章。
以迄于今,日月之光。
嗟我后人,庶几不忘。
子云清虚,自有大度。
非圣不观,耻为章句。
拟仿六经,其文孔明
隐隐谹谹,实为雷霆。
世世不迁,知命理神。
胡为投阁,剧秦美新?
君子之缺,众儒有言。
盖天绝之,亦何必然。
末世之人,以道邀利,或徇耳目,得之弗愧。
嗟尔君子,能勿此畏?
粤中歌送沈嵎谷还西粤幕府 明 · 蔡汝楠
 出处:粤西诗载卷八
箫鼓发通津,搴舟遇故人。
故人充省使,来自粤溪滨。
早岁青袍同里闬,适粤经年不相见。
落日他时频梦思,春风此日增欢恋。
忆昔明庭徵士时,东南贵胄聚京圻。
不随主父纡边策,便学弦高犒晋师。
绾鱼衣绣长安陌,谁是湘西远行客。
骚人胜事古来多,为问湘中定若何。
苍梧白云深杳杳,朱袖云和真缥缈。
江临桂水暮猿愁,岭过熊飞秋雁少。
岸树森沈古洞寒,诸溪回合万峰攒。
平洲堪赋蘋花白,古庙犹看荔子丹。
迩来征战连炎海,贡锦飞刍竞填委。
驰逐宁违幽素怀,栖迟不觉星霜改。
可堪舟楫暂时同,西归余亦向江东
也知桃杏栽天上,且敛声华赴幕中
王天章河北都运启 北宋 · 黄庶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一二、《伐檀集》卷下
某启:伏审内辍论议,出应烦剧,未即大用,盖郁舆望。
恭以天章都运,柱石之姿,自结日月,暮召主父,叹息见晚,亟登侍从,莫不谓宜。
大河以北,旱饥之后,水荐为患,鸡猪为鱼,草不得生,民无以食。
老幼散亡,未轻得复;
兵师在边,仰口待足。
赋敛缓急,死生所系,区处之难,非材曷依。
安北爱,公实此行。
一方之病,视公为医。
某拙愚无能,爱遇最厚。
西来之人,坐听欢诵,旦夕眷召,心实踊跃。
忧国之重,良食为右。
不宣。
谨启。
黄景微西游 北宋 · 黄庶
 押词韵第十七部
先生古肝脾,久恨不得识。
唯闻公卿家,要作门下客。
千载卞和泪,争磨荐书墨。
姓名落四海,履杂车马迹。
尘埃十年衣,几度改颜色。
纷纷九衢中,拭眼见圭璧。
敝褐埋众人,胸肺无丈尺。
从来饥渴心,既见转不释。
斗酒听语论,今古吐白黑。
秋入汴柳枝,买马欲西适。
虏方豺狼骄,似汉子弟国。
予知弱诸侯,必得主父策。
又贺周枢密 南宋 · 卫博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三五、《定庵类稿》卷三
伏审显膺睿简,宠正元枢
中外竦闻,兵民相庆。
咸谓国家以硕大无朋之福,全付畀于弘毅任重之臣。
从容声气而为世重轻,慷慨论议而制时予夺。
风采所向,奸宄自销。
上方兼注于安危,一士信贤于百万。
国之卫也,天实为之。
恭惟某官卓然公辅之姿,加以圣贤之学。
危言正论,盖尝撄神龙而批其鳞;
愤世嫉邪,几欲挫虓虎而夺之气。
器博固难于近用,道大何病于不容。
张汤败而长孺之言乃闻,主父见而天子至为太息。
侧闻于明目张胆之地,所进皆忧国爱君之谋。
知无不为,言底可绩;
纲纪百度,勤劳四方。
来君叔俱安两义,不有其功;
邓将军深有大度,乃授以略。
盖大器莫先自治,而上兵所贵好谋。
将措泰山四维之安,必建金城不拔之策。
充国上便宜之计,以逸致劳;
李牧为收保之谋,成功在久。
惟公造膝,与世维心
遂垂竹帛之勋,进列公卿之位。
某属将使传,阻拜省庭。
舒一绠于千仞之渊,夙荷生全之赐;
持左引于群材之地,亲逢器使之公。
幸会居多,依归莫喻。
齐威王来朝 南宋 · 林之奇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拙斋文集》卷一二
诸侯朝于天子,礼也。
东迁而后,此礼废,故诸侯莫有朝于周。
虽齐桓、晋文之贤,犹莫有举此者,况其他乎?
桓公葵丘之会,但能率诸侯尊宰周公,而未闻其朝天子也。
晋文公践土之盟,虽能朝王,然召王以朝,非其正也。
孔子变迁其文而为之讳,曰:「天王狩于河阳」。
其能率诸侯以朝王,是特因会诸侯于践土而朝之,非其本心也;
非其本心者且犹取之,况其能以礼而朝王者乎?
威王之贤,东迁以来未之有也。
世多谓战国以来无贤君,某尝求之,得二人焉,曰齐威王、赵武灵王。
威王不以周室之微,独能以侯礼而朝王,此威王之贤犹可取也。
至于赵武灵王之时,秦初称王,韩、魏亦称王,独武灵王不肯,曰:「无其实,安敢取其名乎」?
令国人谓己曰君。
此二主者,尚知有君臣上下之分,使其得孔孟而为之臣,庶乎可以为周之文王
论攻韩劫天子恶名 南宋 · 林之奇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八、《拙斋文集》卷一三
世之说者往往以谓周于战国之时不能复兴。
盖当是时,周之为国特有百里,其地则不大于曹、滕,其民则不众于邾、莒、果何以能兴哉?
然以吾观之,其实有可兴之理也。
威烈王之时,诸侯不朝于周,而威王独能率诸侯以朝之。
显王之时,韩、魏皆称王,而赵武灵王独不肯称王。
是周之名分犹存,安在其不可兴者哉!
然所以终不能兴者,以其无能兴之人故也。
如楚欲用兵破韩、魏,以窥周鼎。
武公楚王曰:「今子将欲诛残天下之共王,居三代之传器,吞三翮六翼,以高世主,非贪而何」?
于是楚计辄不行。
张仪之说秦下兵三川,以临二周之郊,司马错以谓今攻韩、劫天子,恶名也,惠王乃止。
武公以居天下之传器、吞三翮六翼以高世主为非;
司马错以攻韩劫天子为恶名,周之为周,实有可兴之理矣。
其所以不能兴者,是东西周无可兴之人也。
周文王之兴特百里矣,安在其地广乎?
淮南省王安中北上安中曾为今上说书秀才 元 · 成廷圭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说书妙选近丹墀,名姓曾为帝所知。
主父徒嗟相见晚,长卿毋谓不同时。
淮南曹事称仁恕邺下民谣纪去思。
自古长才须大用,诸公久待凤凰池
送菜徐秀才 其三 北宋 · 李新
六言诗 押先韵
黄精末有积雪,晚菘犹带寒烟。
虽辜主父九鼎,不减何郎万钱。
打剥牡丹 北宋 · 李新
 押支韵
大芽如茧肥,小芽瘦如锥。
我今取去无厚薄,不欲气本多支离。
绿尖堕地那复数,存者屹立珊瑚枝
姚黄魏紫各王后,肯许阘冗相追随。
姬周祧庙曾祖祢,主父强汉疏宗支。
昔人立朝恶党盛,败群杂莠何可知。
一母宜男竟衰弱,岂有如许宁馨儿
吾惧生蛇为龙祸,又畏百工无一师。
故今披剥信老手,如与造化俱无私。
明年春归乃翁出,空庭还闭绝代姿。
风雨大是遭白眼,酒炙谁复来齐眉。
衡门一锁略安分,幽谷待赏几无时。
寄根王谢自得地,燕子归来汝莫疑。
主父之事 北宋 · 张舜民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一六、《皇朝文鉴》卷一三一
近岁渭南县有田父,得宿藏于土中,凡七瓮。
水银者二,金银者五。
金银皆刻主父字。
按汉主父偃以金败,而至于杀其身,灭其家。
今日乃知偃之死,非谬也。
《中庸》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荀卿曰:「声无远而不闻,行无微而不彰」。
当偃之死,于今久矣,徒观其事而不见其迹,犹未足以为信。
何以暴其数千年之后?
今之人,结交于户牖之间,托物于苞苴之内,期于无人之境,投于夜半之时。
欲人之不我知,真愚也哉。
归来乎 元 · 刘鹗
归来乎,既不能如田千秋一言悟主生封侯。
又不能如主父偃,奏书直上黄金殿。
君臣千载遇合难,饭牛长夜何漫漫。
胡为久客众公间,进退俯仰多腼颜。
归来乎,孟尝君,不可作,平原君,骨亦枯。
买丝欲绣空模糊,迩来卿相不好儒,客且无履安得珠。
虽云二子未尽道,尚能与客相倾倒。
白玉楼空燕不飞,黄金台圮生秋草。
归来乎,京师不可以久留,岁晚霜雪侵貂裘。
山中风月如清流,醉馀菊花簪满头。
千秋奚足顾,主父焉能俦?
归来乎,先人有书今尚存,青灯夜雨当细论。
孰云落落苦难合,有志可致乎青云。
他年岁君在癸酉,看花烂醉琼林酒。
远游曲 明 · 王称
蟭螟栖蚊睫,鲲鹏运天渊。
看来小大各有适,人生出处同所然。
苏秦未佩六国印,一身落魄谁相问。
相如去蜀谒武皇,高车四马生辉光。
以兹感慨慕昔人,起秣吾车膏吾轮。
出门仰天发长笑,宁辞断梗随风尘。
朝趋枫陛谒明主,夕掌兰台作贵臣。
自谓半生有奇遇,从閒因献甘泉赋。
雕虫小技何足誇,白日天光屡回顾。
朝回敕赐飞龙驹,玉勒光辉骄道隅。
雕筵象几进绮食,不但醉饱同侏儒。
君不见汉家主父宁久贫,买臣无复恒负薪。
当时妻子笑相薄,一朝四海来相亲。
闵生寂寞困藜莠,荣期憔悴蒙埃尘。
请君试听远游曲,何必长为𤱶亩民。
郑宪被召启 北宋 · 周彦质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一六
伏审涣被宸俞,钦承召札。
捧纶言之温密,脱炎峤之荒遐,喜动高怀,恋倾属部。
恭惟提刑奉议刚明无蔽,仁厚有容。
钦慎用刑,狱匪一夫之枉;
中和御俗,讼勤五听之详。
民无隐匿之情,士绝淹回之患。
欢声周洽,伟绩著闻。
已宽南顾之忧,果奉西清之对。
三年使远,有同太史之滞留;
万里勤归,应叹主父之见晚。
伫膺宠异,行陟禁严。
某夙荷殊私,获闻休命。
云云(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五五。)
宿邯郸走笔作歌丙子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一
我生既不能斗鸡走狗鼻息干虹蜺。
又不能斩蛟射虎手刃屠鲸鲵。
敝车羸马饥驱冻走数千里,愚不自量乃欲解衣推食苏穷黎。
北地苍烟枕枯叶。
来踏燕山万重雪。
铃柝摇风梦有声,尘沙逗雨衣无色。
车帷闭置同楚囚,寒威尚欲欺重裘。
双轮碾冰作人语,其中似有万古惨淡英雄愁。
惊飙捲地地欲吼。
雪耶沙耶满空走。
雪色连天白似银,山光抱日黄于酒。
鞭丝指点邯郸城
残山霸气犹纵横。
不向丛台吊主父,却来破庙寻卢生。
昨日汤阴赵国
来梦黄粱亦奇绝。
四十年中公与侯,八千里路云和月。
女儿多作挟瑟倡,才人已嫁厮养卒。
邯郸女儿颜似花。
昔时鼓瑟今琵琶。
少年走马邯郸道
且须一醉开怀抱。
乳燕娇莺共榻眠,老牛瘦马争槽闹。
若有人兮邀余乘翠螭。
前芝盖兮后桂旗。
虎鼓瑟兮龙吹篪。
天门詄荡开金鍉。
元气扃锁犹淋漓。
玉皇晏坐芙蓉池。
千重紫气遮罘罳。
天颜下顾何舒怡。
诏予前席来陈词
匐匍彤阶呼不起。
微忱愿达吾皇耳。
侧闻海水摇琼楼。
鳌背将翻鳌亦愁。
谁任蛟蜃鼾卧榻,坐恐鳞介危神州。
何不赐臣三尺上方斩马剑,使得便宜从事入海直刎天吴头。
举目乾坤多伏莽。
欃枪射地三千丈。
文吏武将是何人,白日中原走魑魍。
何不赐臣雕弓彤矢射天狼,惨绿妖星堕空响。
频年刀兵水旱歌民劳。
黄童白叟待泽方嗷嗷。
何不遍栽召棠郇满大地,使此丁男壬女各安耕织无征徭。
更教时时和风甘雨降,遂令永永惨雾愁云消。
虮虱微生何足齿。
更有私衷贡天咫。
所愿堂上父母、天涯兄姊、庭前弟妹、室内妻子。
百岁相依同不死。
再请勿令忠臣烈士孝子悌弟义夫节妇恨九泉,三请普赐志士仁人正士端人名士美人寿一纪。
富贵功名尘土耳。
得失何足生悲喜。
不值狂奴白眼视。
臣志区区止于此。
玉皇颔首,笑谓先生且归矣。
请君勿学临河返驾文宣王,此梦已胜享帝钧天赵简子
斸苓轩 北宋 · 谢薖
 押词韵第四部
万钟辞屠羊,五鼎贪主父
是间多毒腊,可茹亦可吐。
缅怀陶隐居,朝服挂神武
饵苓期却老,旷荡适林莽。
我家城西偏,有地一廛许。
开轩俛长松,倒影荫庭庑。
嵌空宿龙蛇,晻暧藏雾雨。
流脂入地脉,凝结岁月古。
长镵白木柄,生事聊付汝。
想彼尘外人,迟暮肯同煮。
但当稍兔丝,敢望擘麟脯。
陈少阳先生遗藁绍定六年 南宋 · 许元实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一○、《陈修撰文集》卷一○、《宋陈少阳先生尽忠录》卷七
此书不听,王业偏安于百年,呜呼,惜哉!
贾谊之言不用而主父能用之,阅公之藁,安知无抗公之志者?
愿与天下忠义之士共观之。
绍定癸巳明礼之翼日。
临洺关遇雪作歌丁亥二月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七
临沼关前雪满天。
邯郸道上无炊烟。
行人日暮意惆怅,下马丛台枯树边。
昔我初来年十九。
自负男儿好身手。
意气如云不自知,当垆解辔来呼酒。
倚瑟清歌对盛姬
汉文当日不胜悲。
布衣万乘同哀乐,苦忆平生年少时。
旧游回思十二载。
素衣化尽朱颜改。
跋扈飞扬无复存,悲歌慷慨依然在。
君不见,赵家主父非常人。
北破匈奴西却秦。
大陵披发不成梦,沙邱探鷇竟亡身。
又不见,赵国才人美如玉。
被服罗衣理清曲。
一朝嫁与厮养儿,蛾眉那得黄金赎。
天道沉冥不可量。
人生倚伏更难常。
古来贤达皆如此,何用穷途自感伤。
太行连天绝飞鸟。
河北风尘迹如扫。
我来欲吊英雄人,惟见层冰覆衰草。
万古春归人不归。
魏台西望更沾衣。
邺中词客今谁在,漳水寒云冻不飞。
元稹将进酒乐府乾隆丙寅 清 · 弘历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三十三
主母令妾进酒卮,酒中有酖主不知。
进酒主人死,不进主母疑。
两难萃一身,无已佯踣受主箠。
旁人告其故,主人双泪垂。
主母下堂妾升床,乃使黄裳而绿衣。
再拜主人前致辞,愿主还令主母归。
窃恐贪天僣地流,以为口实其奚宜。
是女知一未知二,不然其心乃险巇。
父天母地固常经,母若叛父岂可随。
使其倾酖主不觉,主母再进将何如(叶)
移过主父媚主母,沽名违道孰甚斯。
以是为美风后世,微之毋乃未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