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忆在京洛遇鸣皋游契甚洽一别五载鸣皋既赴召玉京余亦轗轲家难偶祝生如华携所业印正门下诗以勖之 明 · 胡应麟
昔余寓京华,红颜发垂腰。
翩然遇祝生,里闬同游遨。
矫如长空鹤,清唳闻九皋。
呻吟落珠贝,咳唾飞璚瑶。
奇情两突兀,衣被长飘飘。
青箱破万卷,白眼持双螯。
调笑谪仙人,骑鲸堕烟霄。
悲伤杜陵叟,二顷荒衡茅。
马迁下蚕室相如困中消。
东方枉设难,子云徒解嘲。
造物真小儿,役我随尘嚣。
黄土抟下愚,茫茫若蟭蛲。
南阳宾客,什九横金貂。
盗蹠葬东陵,高坟郁嶕峣。
伯夷饿西山,腐骨湮蓬蒿。
陶朱窃西子,黄金压波涛。
屈原有何罪,委身饲鱼蛟。
为善福安厝,为恶刑安逃。
长当毕吾愿,痛饮歌离骚。
狂思捧北斗,醉欲呼天瓢。
玉女令鼓瑟,仙童使餔糟。
穷年谇司命真宰为嗷嗷。
以兹诉上帝,帝怒驰神飙。
雷公击天鼓,屏翳嘘风潮。
青天拆龙剑,易水萧萧。
吞声出京洛,洒泣沾河桥
一与此生别,三年隔东郊。
煌煌白玉楼,倏已升岧峣。
山阳怆邻笛,玉洞闻鸾箫。
归来瀫川上,一室藏鹪鹩。
俗子遍阛阓,可人费招邀。
尘埃闭穷巷,草色盈疏寮
科头诵四部,赤脚翻缃缥。
蟭螟鉴止足,偃鼠明逍遥。
皇天未悔祸,家门日煎熬。
慈亲悴霜露,稚子埋山椒
晨牝噪高堂,孽狐瞰林巢。
戚戚类冯衍,皇皇逾孝标
人生亦何乐,七尺徒烦劳。
逝将弃家室,六合穷荒要。
翩然挟大鹏,九万腾扶摇。
嗟咨念良友,宿草迷荒坳。
阳春慨永绝,白雪空长谣。
欢言遘之子,兴文自垂髫。
飞扬慕古昔,跌宕扳贤豪。
沾沾问奇字,片语为神交。
斯文久沦谢,玄阁长寥寥。
尔志亮金石,遗风未全凋。
抽毫述往事,赠汝为虔刀。
勖哉丈夫子,努力追前茅。
用四佳斋韵。慰郑子健自吏曹佐郎升持平。谏院启以铨曹郎官。未个满。而升迁不可。子健遂降为刑曹佐郎 其三 明 · 金宗直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出处:佔毕斋集卷之十九
今年盗蹠饱人肝,斗米难酬锦绣端。
秋部得君还可贺,坐令奸细胆皆寒。
武成王从祀先贤议乾德元年六月 唐末宋初 · 梁周翰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太常因革礼》卷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宋史》卷四三九《梁周翰传》
伏睹诏书,命吏部尚书张昭等,铨定武成王七十二贤功业,取始终无瑕者,方得与焉。
臣虽甚愚,窃谓不可,请试论之。
臣闻天地以来,覆载之内,圣贤交骛,古今同流,校其末节,鲜克具美。
周公,圣人也,佐武王定天下,辅成王涖阼阶,盛德大勋,极天蟠地。
外则淮夷搆难,内则管蔡流言。
疐尾跋胡,垂至颠顿;
偃禾起木,仅得辨明。
此可谓之尽善哉?
臣以为非也。
孔子,亦圣人也,删《诗》、《书》,定《礼》、《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卒以不遑舍鲁,奔走厄陈。
虽茍合于定哀,曾不容于季孟
又尝履盗蹠之虎尾,闻南子之佩声,远恶慎名,未知其可。
其受学之门人,则宰予覆族,仲由凶死。
此又可谓尽善哉?
臣以为非也。
自馀区区后贤,琐琐立事,比于二圣,曾何足云。
而欲责于磨涅不渝,求其始卒如一者,臣窃以谓难其人矣。
根乎唐室,崇奖太公,厥意无他,其理甚显。
盖天下虽乂,不可去兵;
域中有争,未能无战。
资其佐民之道,立乎为武之宗,欲张国威,遂进王号。
贞元之閒,祀典益脩,因以历代武臣陪飨庙貌,如文宣释奠之制,有弟子列侍之仪。
事虽不经,义足垂劝。
况于曩日,不乏通贤,疑难讨论,亦云折中。
今若求其义类,别定否臧,以羔袖之小疵,忘狐裘之大善,恐其所选,仅有可存。
乐毅、廉颇,皆奔亡而为虏;
韩信、彭越,悉菹醢以受诛。
白起则赐剑杜邮,伍员则浮尸江澨。
左车亦奔走之将,孙膑刑馀之人
穰苴则愤卒齐庭,吴则非命楚国
周勃持重,有置甲尚方之疑;
平善谋,蒙受金诸将之谤。
亚夫则死于狱吏,邓艾则徵于槛车。
李虎通神,广后期而自刭;
窦金陈庑,婴挟党而丧身。
邓禹败于回溪,终身无董戎之寄;
马援死于蛮徼,还尸阙遣奠之仪。
其馀诸葛亮之徒,事偏方之主;
王景略之辈,佐闰位之君。
关羽则为仇国所擒,张飞则遭帐下之害。
凡此名将,悉皆人雄,茍欲指瑕,谁当无累?
或从澄汰,尽可弃捐。
况其功业穹隆,名称烜赫,樵夫牧稚,咸所闻知,列将通侯,窃所师慕。
若一旦除去神位,摈出祠庭,吹毛求异代之非,投畀忿古人之恶,必使时情顿惑,窃议交兴。
景行高山,更奚瞻于往躅;
英魂烈魄,将有恨于明时。
伏况陛下方励军威,将遏乱略,讲求兵法,缔构武祠,盖所以劝激戎臣,资假阴助。
或使长廊虚邈,仅有可图之形,中殿前空,不具配食之坐,似非允当,臣窃惑焉。
深惟事贵得中,用资体要,若今之可以议古,恐来者亦足非今。
愿纳臣微忠,特追明敕,从新议则恐泥,仍旧贯则稍优。
或以矛盾相违,攻拒异效,即乞下臣此疏,廷议其长,于所执众寡之中,即厥理是非可见。
壬子春日弄雏轩作 其六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自愧单家子,疏巾折节年。
人肝分盗蹠,马革失文渊
花落又将尽,河清殊未然。
终知不得志,白首作神仙。
寓言十首 其七 元末明初 · 胡奎
 押有韵
羲和无停车,万物岂长久。
颜回一何天,盗蹠一何寿。
明镜蒙埃尘,安能别妍丑。
松柏遭剪伐,不如蒲与柳。
所以刘阮徒,沈酣托杯酒。
观过斯知仁矣1055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五三、《苏文忠公全集》卷六、《名世文宗》卷二六、《经济类编》卷九一、《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卷一一四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
孔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孔安国以下,解者未有得其本指者也。
《礼》曰:「与仁同功,其仁未可知也。
与仁同过,然后其仁可知也」。
闻之于师曰:此《论语》之义疏也。
请得以论其详。
人之难知也,江海不足以喻其深,山谷不足以配其险,浮云不足以比其变。
扬雄有言:「有人则作之,无人则辍之」。
夫苟见其作,而不见其辍,虽盗蹠伯夷可也。
然古有名知人者,其效如影响,其信如蓍龟,此何道也。
故彼其观人也,亦多术矣。
委之以利,以观其节,乘之以猝,以观其量,伺之以独,以观其守,惧之以敌,以观其气。
晋文公以壶飧得赵衰郭林宗以破甑得孟敏,是岂一道也哉。
夫与仁同功而谓之仁,则公孙之布被与子路之缊袍何异,陈仲子之螬李与颜渊之箪瓢何辨。
何则?
功者人所趋也,过者人所避也。
审其趋避而真伪见矣。
古人有言曰:「锄麑违命也,推其仁可以托国」。
斯其为观过知仁也欤!
问君子能补过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五四、《苏文忠公全集》卷六、《皇朝文鉴》卷一一一、《历代名贤确论》卷一五、《唐宋名贤确论》卷二
对:甚哉,圣人待天下之通且恕也。
朝而为盗蹠,暮而为伯夷,圣人不弃也。
僖子之过也,其悔亦晚矣,虽然,圣人不弃也,曰:犹愈乎卒而不知悔者也。
僖子之过,可悲也已。
仲尼之少也贱,天下莫知其为圣人。
鲁人曰:「此吾东家丘也」。
又曰:「此邹人之子也」。
楚之子西,齐之晏婴,皆当时之所谓贤人君子也,其言曰:「孔丘之道,迂阔而不可用」。
况夫三桓之间,而孰知夫有僖子之贤哉!
僖子之病也,告其子曰:「孔丘,圣人之后也。
其先正考甫三命益恭。
弗父何以有宋而授厉公
华父督之乱无罪而绝于宋。
其后必有圣人。
孔丘博学而好礼,殆其是欤。
尔必往师之以学礼」。
呜呼,孔子用于鲁三月,而齐人畏其霸。
僖子之贤,而知夫子之为圣人也,使之未亡而授之以政,则鲁作东周矣,故曰孟僖子之过,可悲也已。
虽然,夫子之道充乎天下者,自僖子始。
敬叔学乎仲尼,请于鲁君而与之车,使适周而观礼焉,而圣人之业,然后大备。
僖子之功,虽不能用之于未亡之前,而犹能救之于已没之后。
左丘明惧后世不知夫僖子之功也,故丁宁而称之,以为补过之君子。
仲虺言汤之德曰:「改过不吝」。
夫以圣人而不称其无过之为能,而称其改过之为善,然则补过者,圣人之徒欤?
僖子者,圣人之徒也。
谨对。
《文粹》有题注:「昭七年。」
颜回箪瓢1097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六四、《苏文忠公全集》卷六五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孔子颜回屡空,至于箪食瓢饮,其为造物者费亦省矣,犹且不免于夭折。
使吃得两箪食、几瓢饮,当更不活得二十九岁。
然造物者辄支盗蹠两日禄料,便足为七十馀年粮矣,但恐不肯要耳。
独居赋 宋末元初 · 连文凤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二七、《百正集》卷下
藐吾生之若浮,寄流光之过隙。
抚景忽以西迈,倚长风而抱膝。
时会运之相禅,窅洪濛而莫测。
揆余初兮无为,奚终罹以忧戚?
謇昼短而夜长,羌天宽而地窄。
能虚己以游世,非达观其畴识?
此长庆翁所以叩至顺于香山柴桑子所以赋归休于彭泽也。
嗟乎!
蚁战蜗争,纷纷诈力。
鱼追兽奔,汩汩形役。
以静观动,由今视昔。
流芳胡馡馡乎尼父
遗臭胡昧昧乎盗蹠
奚是奚非,害丧害得。
孰若委道化以乐天,泯识知而顺则?
托信宿于蘧庐,假梦寝于槐国。
如斯可以为无怀之民,游葛天之域也。
因论夫俛仰之閒,贸贸陈迹。
自其以人胜天者观之,则彊弱小大或得以紊其常;
自其以天胜人者观之,则富贵贫贱亦各顺其所适,非天之不可必乎!
光风韶春,好天良夕。
持白云以怡悦,酌明月而幕席。
随坎止而流行,付盈虚与消息。
善葆练以餐和,对炉熏而读《易》。
光孝寺新建虞仲翔曾宾谷方伯 清 · 彭泰来
菩提身高烟雨碧,诃子林空访遗宅。
说偈犹传五叶禅,谈经谁梦三爻易。
文章方伯曾南城,祠堂肇祀虞先生
海外韩苏能爱士,眼前屈贾有深情。
天发神谶碑久倾,千五百载新宫铭。
于禁昔归虚座设,孔融未死瘴乡行。
盗蹠余财岂足道,可惜吴侬厌家宝。
辽海空思周舍言,会稽不许萧何老。
呜呼论世足感慨,噂沓同时几倾倒。
吊客从今祠下多,心交自古生前少。
古今何代无贤才,南州桂树初谁栽。
凭将荐荔传芭意,一洗江鱼野鹏哀。
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675年 初唐 · 杨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法象莫大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
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备物致用。莫大乎圣人。
夫子讳某。字仲尼
鲁国邹人也。龟龙负谶。
帝鸿驱八翼之轩。鱼鸟呈文。
天乙降三分之璧。五十二战。
权舆骤帝之基。二十七征。
草昧驰王之业。平域中之祸乱。
扫天下之虔刘。以盛德大业之尊。
当开阶立隧之重。及其山崩海竭。
日薄星回。历数不还。
讴谣遂远。元子宾周而建国。
二王之车服可寻。上卿翼宋而承家。
三命之衣冠再袭。是故阴阳混合。
泄符瑞于平乡。宇宙氤氲。
洒休徵于阙里。龙准而龟背。
月角而雷声。有轩帝之殊姿。
殷王之异表。山开遁甲。
尼邱落于紫垣。星掌巫咸
钩钤坠于苍陆。净光童子。
来游姬旦之郊。乾象明灵。
下俯庖牺之国。十五而志学。
三十而有成。申下问于伯阳
屈帝师郯子。天为木铎。
九州知发号之期。吾岂匏瓜
一国有来苏之望。尝登委吏
稍践中都。天下可临。
诸侯取则。以之礼而国定。
司空之官以成礼。以之义而国平。
司寇之官以成义。掌山林于夏典
物得其生。听狱讼于秋官
人忘其死。大夫乱法。
仍行两观之诛。陪臣执权。
即问三雍之罪。强公室。
弱私家。叙君臣。
明长幼。用能使牺牲秬鬯。
不登阛阓之庭。羽戟旌旄。
不列坛场之位。当斯时也。
三光薄蚀。九土分崩。
夷狄有君。中华无礼。
周京赫赫。成康之至教蔑闻。
鲁国岩岩。贤圣之馀风巳坠。
河图未出。吾道不行。
周流八方。经营四海。
治乱运也。穷通命也。
天下之至圣。仍逢盗蹠之军。
仗天下之至和。犹有匡人之逼。
德生于我。天命而何忧。
文不在兹。临大难而无惧。
使仁者必信。安有伯夷
使智者必行。安有王子。
岂三千击水。牛蹄不能鼓横海之鳞。
九万抟风。鸡羽不能扇垂天之翼。
然后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
乘殷之辂。服周之冕。
或屈伸于季孟之閒。或动静于鱼龙之际。
下学而上达。将圣而多能。
博而无名。信而好古。
察殷周之礼乐。损益可知。
观杞宋之文章。贤才不足。
数年学易。伏羲龙马之图。
三月闻韶。妫帝凤凰之典。
信存乎德。术数贯于神明。
意见乎时。制作侔于造化。
已所不欲。则一言可以终身。
人之莫违。则一言可以亡国。
恶郑卫之乱雅乐。恶利口之覆邦家。
荣辱定于枢机。褒贬存乎牍。
精诚密召。北辰开紫掖之星。
福应全来。中极敷元云之气。
乃若知幽明之故。见天地之心。
有感而遂通。不行而克至。
年当甲子。潜知启汉之萌。
音叶宫商。预察亡秦之兆。
星移大火。追责天司。
月入街。无劳雨备。
季桓子羵羊之井。推水石之祯祥。
陈惠公集隼之庭。验蛮夷之贡赋。
然后历三辰而玉步。照四极而金声。
坐于缁帷之林。浮于亶州之海。
门生七十。仰天路以无阶。
弟子三千。望宫墙而不入。
哲人之能事毕矣。先王之至德行矣。
配乎二象。不能迁必至之期。
参乎两曜。不能稽非常之动。
南游楚国。遂闻衰凤之歌。
西狩郊。独下伤麟之泣。
夫子周灵王二十一年冬十月庚子生。至鲁哀公十有六年夏四月己丑卒。
凡享年七十二。于今一千馀岁。
泰山颓而梁木坏。微言绝而大义乖。
传飨祀于百家。奉琴书于十代。
秦始皇见登床之谶。始乱衣裳。
鲁恭王看坏壁之书。犹闻丝竹。
汉图起于六千日。赐金之礼载优。
魏德行于五十年。刻石之风未泯。
述文武者。皆宪章于圣人。
修学校者。佥折衷于夫子。
自韦鞲玉历。毳幕瑶图。
皇天无皂白之徵。戎狄起豺狼之衅。
摧六律。绝笙竽。
师旷之耳。天下之人废其听矣。
散五彩。灭文章。
离朱之目。天下之人黜其明矣。
高祖神尧皇帝因三灵之宝历。藉万国之欢心。
风起北方。月行中道。
削平宇宙。戢干戈于羊马之年。
弹压华夷。照文物于龙蛇之代。
太宗文武圣皇帝升瑶坛于曲洛。受玉版于平河
经天纬地。荡海夷岳。
坐元宫而密转。紫微光帝宅之尊。
戴黄屋以深居。赤县列神州之贵。
今上天无私覆。道不虚行。
驭六气而平太阶。乘八风而制偫动。
星连月合。层台有观朔之劳。
海晏河移。直笔有书祥之倦。
泰山而禅梁甫。千载同归
敞衢室而筑明堂。百灵咸秩。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若乃虞夏商周之礼。考正朔而三迁。
东西南北之人。混风声而一变。
环林拂日。映高柳而对扶桑。
圆海澄天。走鲲池而涵象浦
粤以乾封元年。有诏追赠夫子为太师
咸亨元年。又诏州县官司营葺学庙。
凭风云于异代。照日月于殊途。
逝者有知。殁而无朽。
如纶如綍。大君施号令之严。
匪朴匪雕。上宰极司存之敬。
江令杨公。宏农华阴人也。
华山公之孙。大将军之子。
朱宫带地。明河一苇之西。
黄阙中天。神岳千花之北。
山川壮丽于区宇。人物繁多于海内。
齐九龙而阔步。一门钟豹变之荣。
袭五公而长驱。四代赫蝉联之祉。
出忠入孝。诞秀兴贤。
盖城邑。池台钟鼓。
英灵辐辏。锵锵万玉之门。
嘉瑞骈罗。济济千金之子。
是故北方多士。太一壮其魁梧。
南国仙人。中书伟其端雅。
椅桐可仰。丹漆兼施。
照明月于胸怀。吐清风于襟袖。
臧武仲之智。卞庄子之勇。
可以为大臣矣。韩尚书之临八座。
发迹下邳卓太尉之践三阶。
来从密县。自操刀入仕。
鲁邑之弦声。解剑分司
丰城之宝气。汝阴
人号无双。河内王君。
时称未有。飞雪千里。
不能改之心。名都十城。
不能动齐之行。先是殊方暴客。
常严钜野之兵。绝磴奸豪。
每纵黄池之暴。数州常以为弊。
历政所不能移。行人为之聚众。
耕父由其释耒。公英谋独断。
锐气无前。奋一剑以戮元凶。
驰单车而蹑遗噍。道旁牛马。
并属罗衡。县内神明。
皆称傅炎。若乃山林猛兽。
动星象而垂文。江汉貙氓
鼓风飙而作气。城门六闭。
未防虞吏之灾。都市三言。
终有山君之暴。公雄心裂眦。
壮发冲冠。按东海之金刀。
飞北斗之石箭。冈峦不扰。
有符刘孟之城。坑阱无虞。
更似童君之邑。自非爱人犹子。
视物如伤。岂能躬斩凶渠。
亲除灾害。与夫赤绳不用。
道被于瑕邱。桴鼓希闻。
化移于京洛。可同年语哉。
然后示之以礼义。陈之以庠序。
凭三时之閒暇。兴役鸠工。
视四野之川原。依城负郭
青泥险磴。斜连白马之关。
赤岸长波。远注黄牛之峡。
悬四方而开益部。照参伐于天光。
赋三错而辟梁州。绝岷嶓于地德。
背山临水。掩全蜀之膏腴。
望日占星。采公宫之法度。
丹墙数仞。吐纳云霞。
椽柱三间。蔽亏风雨。
琉璃晓辟。东宫雀目之窗。
玳瑁朝悬。西汉蛇鳞之桷。
图光芒于北斗。圣质犹生。
赫符彩于连珠。宏姿可想。
至于月衡月准。山额山庭。
侃侃星文。堂堂日角。
莫不向之如在。疑游北上之山。
望之俨然。似瞩东流之水。
博士助教某等。西州闻望。
南国英灵。骇飞兔于文场。
跃雕龙于笔海。扬雄博识。
神游象系之端。李合幽通
思入玑衡之表。每至韶光令月
朱鸟乘。爽气高天。
元龟送历。琼笾玉豆
中堂奉先圣之仪。石磬金钟。
南面习诸侯之礼。华阳曾子
鼓箧来游。蜀国颜生。
抠衣请学。弦歌在侧。
还升武骑之台。礼乐居前。
重睹文翁之室。祁祁茂德
济济时英。圣人千载之风。
儒者一都之会。丞主簿尉某等。
青田戒露。望华盖而长鸣。
绿地生风。下仙闾而直辔。
大夫贞节。还居内史之丞。
文学明经。犹历南昌之尉。
乡望某等。王孙猎骑。
骋原隰之盘游。公子文锋。
叙江山之体势。符伟明都官谢职。
逢有道而相推。赵元淑郡吏从班。
司徒而不拜。佥以乡闾少事。
风月多怀。命童子于灵台。
就门人于相圃。冬礼春诗之化。
再造双川。淹中稷下之风。
一匡三蜀。若夫平南壮烈。
沈流水于裁碑。逐北勋庸。
燕山而刻颂。庾太尉新亭之墓。
尚有黄金。郑康成通德之门。
犹存白瓦。况乎功苞大象。
被苍生。岂使铭典阙如。
音尘不嗣。是则雕墙峻宇
列冠盖于宜城。塞陌填街。
考春秋于太学。小人狂。
不知所以裁之。夫子文章。
今可得而言也。词曰。
西昆玉阙。南海金堂
惟惚惟恍。一阴一阳。
三辰赫赫。九土茫茫。
太极天帝。神州地皇。
骊连上古。混沌中央。
降及轩顼。终于夏商。
四时玉斗。五纬珠囊。
圣德千载。淳风八荒。
天开赤箓。日照青光。
识协金匮。兵符玉璜。
化隆文武。泽盛成康
天子穆穆。诸侯皇皇。
春秋代谢。宗社危亡。
帝典无象。人伦不纲。
山河命德。天地兴祥。
礼乐三变。文明一匡。
原承少典。祚启成汤
吹律丹凤。衔符白狼。
三仁去国。再命循墙。
不有积善。其何以昌。
降灵邹邑。诞哲平乡
月角摛彩。星钤吐芒。
文行忠信。恭俭温良。
或默或语。能柔能刚。
学而不厌。师亦何常。
通礼明德。尊贤毁方。
古之君子。昔者明王。
道协公旦。神交帝唐。
摄官从事。服冕端章。
示之以德。临之以庄。
泽如春雨。威若秋霜。
男女斯别。尊卑克彰。
时逢板荡。运属栖遑。
入齐损味。居陈绝粮。
登山极目。临水徜徉。
无道斯隐。舍之则藏。
季孙大赉敬叔揄扬。
问官郯子。受乐师襄
神明协赞。雅颂铿锵。
紫麟遥集。丹鸟远翔。
生灵水火。家国舟航。
功符日用。德协天长。
倏嗟崩岳。奄叹摧梁。
昧昧神道。悠悠彼苍。
书开坏宅。谶识登床。
与代轻重。因时弛张。
毡裘黼黻。沙漠坛场。
玑衡惨惨。载籍膏肓。
汾河水白。晋野星黄。
轩电临斗。殷雷入房。
九围臣妾。八极城隍。
东序西序。上庠下庠。
粤惟铜墨。宝号金箱。
灵山地辅。德水天潢。
兰秀出。羔雁成行。
玉匣孤剑。瑶台骕骦。
惩奸挫右。济猛移蝗。
风传积石。道被沧浪
丝言涣汗。经葺相望。
夏井莲植。秋窗桂芳。
绣楹文玤。绮缀明珰。
四注飞阁。三休步廊。
礼行释菜。敬尽明芗。
图非有若。地异空桑。
伏羲书契。女娲笙簧。
匏土金石。圭琮璧璋。
高门程郑。硕学王杨。
威仪秩秩。宫徵玱玱。
山栖乌鸟。水宿鸳鸯。
蜀门戟。江津滥觞。
落星高堰。明月回塘。
丹碑不朽。清庙无疆。
成都 宋末元初 · 汪元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锦城满目是烟花,处处红楼卖酒家。
坐看浮云横玉垒(原校:吴本坐看红云浮玉垒),行观流水荡金沙。
巴童栈道骑高马,蜀卒城门射老鸦。
见说近来多盗蹠,夜深战鼓不停挝。
幽州月夜酒边赋西湖1282年 宋末元初 · 汪元量
 创作地点:北京市
西湖月,光皎洁,曾照钱王九重阙。
钱王歌舞恋春风,月亦有情光不歇。
一朝歌舞成尘土,断础荒宫走狐兔。
月亦伤心不肯明,人亦吞声泪如雨。
西湖月,几度圆,几度缺。
人生南北岐路多,几度相逢几度别。
去年月圆时,我在西湖十里荷花香,□(疑衍)□月吞酒卮。
今年月缺时,我在燕山万里来(顾本作未)□□,□酒招月来。
劝月酒一杯,我酒饮尽□□□□□□饮,胡为乎来哉。
停杯问月月变色,嫌□□□□□窄。
人生如白驹之过隙,若不痛饮真可惜。
□□□物如流水,何如月照金樽里。
首阳二子忍□□,□丘盗蹠成蝼蚁。
我有长鲸吸川口,倒挽银河添我酒。
我酒千年饮不乾,月光与我长相守。
酒酣拔剑斫地歌,钱王宫阙生白波。
西湖月,光更多,有酒不饮将如之何。
三槐堂(并叙)1079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八五、《苏文忠公全集》卷一九、《皇朝文鉴》卷七三、《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八三、《文章轨范》卷七、《崇古文诀》卷二五、《古文集成》卷四八、《吴都文粹》卷四、《方舆胜览》卷五三、《古今事文类聚》新集卷一、别集卷三二、《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后集卷二、续集卷五六、《秘笈新书》卷一、《山堂肆考》卷一三○、《文章类选》卷一八、《文编》卷五九、《文章辨体汇选》卷四五三、《文翰类选大成》卷一○七、《名世文宗》卷二七、《汴京遗迹志》卷八、正德《莘县志》卷一○、《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卷二五五、雍正《河南通志》卷五一、嘉庆《东昌府志》卷四四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天可必乎?
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
天不可必乎?
仁者必有后。
二者将安取衷哉!
吾闻之申包胥曰:「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
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
善者以怠,恶者以肆,盗蹠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
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
善恶之报,至于子孙,而其定也久矣。
吾以所见所闻所传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
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
兵部侍郎晋国王公显于汉、周之际,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
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
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
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
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券,交手相付。
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
吾不及见魏公,而见其子懿敏公,以直谏事仁宗皇帝,出入侍从将帅三十馀年,位不满其德。
天将复兴王氏也欤?
何其子孙之多贤也。
世有以晋公比李栖筠者,其雄才直气,真不相上下,而栖筠之子吉甫,其孙德裕,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而忠信仁厚,不及魏公父子。
由此观之,王氏之福盖未艾也。
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
吾是以录之。
铭曰:
呜呼休哉!
魏公之业,与俱萌。
封植之勤,必世乃成。
既相真宗,四方砥平。
归视其家,槐阴满庭。
吾侪小人,朝不及夕
相时射利,皇恤厥德。
庶几侥倖,不种而穫。
不有君子,其何能国。
王城之东,晋公所庐。
郁郁三槐,惟德之符。
呜呼休哉!
齐物诗 其五 清末 · 俞樾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呼马呼牛总此身,悠悠俗论未为真。
周公也有流言日,盗蹠非无慕义人。
大云寺 初唐 · 贾膺福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五十九
盖闻在天成象。
悬启运以著明。
在地成形。
奠山□以播气。
百亿日月。
未穷破暗之功。
三千世界
岂究无边之境。
况乎言议所及。
通变之閒哉。
然而往古来今。
前贤后圣。
研几宗于无往。
契化本于宫端
不测称神。
弥纶止于天下。
运成曰道。
为大存乎域中。
名与无名。
未染常乐
色及非色。
俱净皆空。
生生不停。
念念成环。
极数观变。
求而不得。
真为妙觉于□□□则我释尊之教为尽之矣。
察夫大雄利见。
应运挺生。
欲度王宫。
发祥天庙。
首出圣仙之表。
独揽调御之尊。
寿岂难思。
妙色无尽。
四天劫网。
有类浮云。
万梵光明。
犹如聚墨。
降魔佛树。
高转净轮。
不有不无。
因无住而生法。
非相见相。
假相缘以会真。
广度济之门。
宏汲引之路。
世七品(阙八字)为助道之因。
随迎莫辨其去来。
循环不知其终始。
移山纳
变海成稣。
无非诱掖之权。
皆由慈善之力。
广大同于法界。
究竟等于幻空。
所作既辨。
能事斯毕。
(阙十字)银叠珠函。
大作依止。
贯花罗叶。
宣畅元宗
四无量心。
普觉偫有。
波罗密
广⿱(算金)菩提。
德盛者流光。
功宏者施博。
正法逝其已远。
象设由是郁兴。
泡影扬光。
教被龙鬼。
持珠献色。
迹遍天人(阙八字)
金茎□□掩映相望。
玉刹淩虚。
参差接影。
岂惟净居天界。
争开紫绀之园。
娑倡神宫。
共起琉璃之塔而已。
河内大云寺者。
隋文皇帝所置长寿寺也。
三河奥区。
一方都会(阙八字)
平野周畇。
斜乡夏甸。
镇以大行之险。
绕以洪河之流。
极眺闉阇。
百雉霞起。
旷瞻井邑。
万室云平。
俗垕人淳。
既富而教。
乃吉祥之福地。
信招提之净域。
经营之始。
丽及当时。
大业沦(阙十三字)封豕长蛇。
荐食上国。
洪水方割。
劫火洞然。
乃眷福海
剪焉倾覆。
有唐立极。
宏阐胜因。
揆日占星。
增饰崇丽。
自隆周鼎革。
品汇光亨。
天瑞地符。
风扬月至。
在璿机而齐七政。
御金轮以正万邦。
□□□□□□千圣菩萨成道。
已居亿劫之前。
如来应身。
俯授一生之记。
大云发其遐庆。
宝雨兆其殊祯。
赤伏祚刘。
得自书生之献。
黄星表魏。
闻诸瞽史之谈。
犹播美于缇缃。
且腾徽于史册(阙十一字)
中兴是改千秋之邑。
梵王胜殿。
崇善法之堂。
矧乎冠绝天人。
度越今昔。
焉可拱嚜灵贶。
抑而不扬。
乃下明制。
顺天休命。
肃昭鸿烈。
用定厥祥。
易长寿之前名。
旌大云之佳(阙十字)丽雕楹镂槛。
迥出氛埃。
深。
隔阂寒暑。
千花绮帐。
金络浮空。
四柱珍台。
珠缨独化。
龙池漱玉。
韵写七言。
乐树吟风。
声谐九奏。
因地精舍。
未或能俦。
尸利空林。
孰云斯拟(阙十一字)
者累世衣冠。
高尚不仕。
行符曾闵。
义烈金石。
往属汉东失御。
巨猾凭陵。
盗蹠暴于泰山
蚩尤盛于中冀。
人怨神怒。
甫钟迁鼎之期。
出子孤。
奄洎□□之酷。
温序之营魂莫返。
千方之□感网宁。
□□□□□□圣道痛三途之长远。
识四苦之轮回。
于是伽落俗尘。
归依妙觉。
仰祈宏誓之佑。
少酬顾复之恩。
于此伽蓝。
聿兴宝阁。
审曲面势。
置臬持绳。
徵玉西昆。
求金南海
刊木少室。
□山林中。
徙石太行
□□□□弄姿鹫岭
角壮天宫。
于时贞观之十八载也。
岛夷拒险。
不率王略。
龙韬授律。
肃将天威。
太白出高。
行师利于中国。
王良策马。
车骑满于辽阳
勒兵待边。
深涉匈奴之地。
饬军成礼。
亲劳细柳之营。
□□□□□垂剑客。
声高六郡。
选尽百金。
将犁秽狛之庭。
途出怀覃之境。
睹斯福会。
以挈檀𨚗。
各分轻出之资。
共彻裹粮之费。
人以心兢。
物以愿盈。
宝货泉流。
净财山积。
寺有神昉法师者。
禅支夙茂。
智鉴□□勤求善巧之方。
志穷轮奂之美。
不远千里。
百舍忘疲。
乃于维扬之郊。
得兹长乐之制。
规摹允备。
绩用丕成。
高阁洞开。
层轩杰竦。
琼阶切汉。
径直天门
珠柱横空。
光侵星殿。
落去日于绮缀。
纳行月于庭除。
□□□□而孙骞。
云爵踶甍而遐翥。
列仙承宇。
整霓裳而欲飞。
天女窥窗。
开玉颜而竞笑。
提洹下集。
即此安居。
迦叶飞来。
兹焉戾止。
加以图真写妙。
刻玉雕檀。
相好圆明。
威神自在。
总持之象。
并绕旃檀。
功德之称。
声闻薝卜。
方诸妙喜。
一切庄严。
辟彼净名。
入未曾有。
至矣哉。
一都之壮观也。
上座元爽寺主什行都维𨚗庆宗及寺内名德等。
慧炬外扬。
明珠内护。
深入法性
妙达真诠。
□求无相之因。
丕□宏通之业。
戒定交养。
空慧两修。
咸以为悠悠俗谛。
皆苦皆空。
扰扰浮生。
无人无我。
致喜园胜殿。
终倾四大之风。
巨海须弥。
毕烬三灾之火。
非夫愿力坚固。
法惟圆常。
孰能迥拔爱欲之流。
超升波若之岸。
是以虔诚偈颂(阙十字)
篆刻。
缅维画石之旨。
尚想刊柱之踪。
尔乃攻玉他山。
式建隆碣。
俾夫披文相质。
恒传法鼓之音。
轮雨风灰。
永值金刚之际。
刺史临川郡王讳嗣宗
刺史河内郡讳懿宗
好贤乐善。
明德茂亲。
资孝为忠。
自家形国。
北门之寄。
朝选尤难。
右戚之英。
帝念斯属。
迭纡绿车之重。
累膺朱襮之荣。
西河吏人。
歌冯君之继踵。
颍川士女。
喜寇公之重逢。
威震百城。
名驰九牧。
政优鲁卫。
道裕閒平。
列郡以为表仪。
京师并蒙其福。
长史河东俊。
司马农杨履言。
贵公子孙。
声名籍甚。
七业貂珥。
金张谢其宠光。
十代公卿。
荀汲推其阀阅。
敏以仁廉。
长于理剧。
荆河称仲举之贤。
沇沂颂休徵之美。
我有懿德。
□□伍之。
州县寮寀等。
如圭如璋。
公才公望。
沧溟未运。
散逸翰于池笼。
刀笔薄游。
屈雄才于掾吏
并薰修在念。
喜舍装怀。
恭惟付嘱之慈。
久积住持之想。
承行圣教守护大乘弟子先君敦实。
早膺朝寄。
调露之际。
出牧兹邦。
昔因定省。
屡入官舍。
近从休告。
言践旧游。
盛德不渝。
尚睹坐棠之化。
穷心靡逮。
徒深风树之哀。
眷山川以疚怀。
盼邑里而增欷。
吾昆伯仲。
材标干蛊。
恭承纶涣。
宏道作宰。
下车爰始。
耆幼相欢。
鸣弦在辰。
讴歌属路。
曾未期月。
风化大行。
固惟先德在人。
抑亦析薪克荷。
凡我门生故吏。
邦彦时英。
见托为文。
□当胜事。
虽则不敏。
其可已乎。
乃为铭曰。
太极播气。
流炭甄形。
四缘七识。
万品千名。
有为有漏。
随灭随生。
危同水沫。
幻等乾成(其一)
天中之天。
最尊最胜。
寄迹宏道
随缘示圣。
宝聚凝姿。
慈山表称。
天龙归仰。
人祇协应(其二)
拂衣祗树。
安住三天。
□□□□花叠斯然。
正真寂灭。
象教照宣。
庄严刹士。
宏被大千(其三)
瞻彼淇澳。
时惟胜壤。
营室分躔。
中枢括象。
惟皇乃眷。
净居攸敞。
福宇隆崇。
祥符肸蚃(其四)
隆周建极。
烈惟无竞。
化缉万灵。
德参偫圣。
慈日升东。
□□□庆爰锡嘉名。
光昭宝命(其五)
伟哉妙域。
赫矣奇工。
比崇天庙。
掩丽龙宫。
珍台戒迥。
玉宇临空。
网缀交露。
铎韵和风(其六)
肃肃应真。
诜诜开士。
捐生为法。
济物成已。
大地登果。
弥天擅美。
胜境永传。
妙因靡巳(其七)
懿兹邦牧。
维周之藩。
持宽济猛。
以临烦。
仁风依扇。
膏泽随轩。
凝怀至觉。
寂想祇园(其八)
郡邑英僚。
宏才广度。
州闾俊逸。
居贞履素。
愿力成就。
偕修坚固。
咸罄身心。
永代宏护(其九)
勒名贞石。
宣功赞扬。
道契方广。
业茂圆常。
资陵为谷。
变海成
金刚际断。
盛烈无忘(其十)
南枝先生卖字歌 清 · 全祖望
 押有韵 出处:吴船集
始兴之钱江州酒,彭泽当年亦姑受。
秦馀山人更绝奇,一粟寸丝都不苟。
商邱开府真雅人,兼金治槚意良厚。
岂期遗戒有前知,肯令幽宫翻失守。
生平卖画聊易米,今日云烟已乌有。
浒关何处来寓公,数载积钱卖字久。
老生贮此不时需,原为山人谋身后。
同此非力不食心,画耶字耶特转手。
开府虽非盗蹠金,未若清风来好友。
山人葬罢寓公归,依旧深藏饿隶手。
忧涨三十四韵乙卯 清 · 黎简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五百四峰堂诗钞卷二十五
去年东南涨,粤国有饥色。
桑榆失暮岁,东作补亦得。
开春早湿种,万望同一亟。
岭海数千里,沃㽭照云碧。
四月禾作枪,谓可救朝夕。
莲洋几万顷,浊浪拍天赤。
半年足无毛,忽复滥潮汐。
南人西向拜,愿杀阳侯力。
三日倘小泄,万室无大瘠。
况闻西南苗,乌合为鬼蜮。
嗟尔生性惷,动我王怒赫。
径烦大经略,七省下霹雳。
耕者虽不变,战者劳未息。
官程重军兴,师行首粮食。
遂有山县民,内揵自遏籴。
今兹愆淫雨,安足累大德。
圣人好生心,旸雨皆蕴藉。
杀伐庸有光,疆理岂虚画。
水乎恣方割,浩浩无爱惜。
饥寒受漂转,死徙甚锋镝。
今暮日西落,虞渊天不黑。
昆崙发雨覆,牂牁断涨脉。
浮浮积泡至,渐知水势极(观涨者见积泡累至,则涨将尽云。)
纵之入溟渤,未有增涓滴。
急使潦归海,乃是民受益。
泥糜粪其田(广人呼浊泥曰泥糜。),晚作更滋植。
足知涨于人,利导而恶积。
南人两年来,见水颇悽恻。
南方百年来,无兵久蕃殖。
安得萍翳风,大荡沃焦石。
八溟静无烟,天镜剨开辟。
猛刮龙蛇窟,返住安乐国。
老生所读书,南华性之适。
时至爱秋水,达观删盗蹠
偶成 宋末元初 · 于石
 押有韵
长剑不入英雄手,劲气摩空拂牛斗。
埋光铲采今几年,匣中忽作蛟龙吼。
古琴不入时人耳,断弦挂壁尘埃久。
桐尾半作爨下焦高山流水今安有。
自笑长不满七尺,役役徒为牛马走
学剑学琴两无用,肯以穷困移所守。
孔颜非厄,盗蹠非寿。
西子非妍,无盐非丑。
一时荣辱闲过眼,千古是非空挂口。
何如长歌归去来,万事无心一杯酒
酹江月/念奴娇杜工部醉时歌 宋 · 林正大
 押词韵第四部
诸公台省,问先生何事,冷官如许。
甲第纷纷粱肉厌,应怪先生无此。
道出羲皇,才过屈宋,空有名垂古。
得钱沽酒,忘形欲到尔汝。

好是清夜沈沈,共开春酌,细听檐花雨。
茅屋石田荒已久,总待先生归去。
司马子云孔丘盗蹠,到了俱尘土。
不须闻此,生前杯酒相遇。
附:杜工部醉时歌:诸公衮衮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甲第纷纷厌梁肉,广文先生饭不足。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过屈宋。德尊一代常坎轲,名垂万古知何用。杜陵野客人更嗤,被褐短窄鬓如丝。日籴太仓五升米,时赴郑老同襟期。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相如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先生赋归去来石田茅屋荒苍苔。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蹠俱尘埃。不须闻此意惨怆,生前相遇且衔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