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祗奉天书六首 泰山社首坛升降用《瑞安 宋 · 郊庙朝会歌辞
四言诗 押词韵第十七部
玄穹眷怀,宝符申锡。
垂露腾文,粲然灵迹。
发祥吉图,纯熙写奕。
登荐钦崇,式昭天历。
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庙二十一首 其八 宣祖室酌献用《天元》 宋 · 郊庙朝会歌辞
四言诗 押阳韵
昭哉皇祖,骏发其祥。
雕戈圭瓒,盛烈载扬。
天锡宝符,俾炽而昌。
神圣应期,赫然垂光。
杨石泉宫保昌浚奏议诗集造像后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曾广钧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四部
罗山底子谁耆宿,近古宏农一尚书
遗像清高见英采,文章燀赫照威弧。
沅湘光气腾珠牒,淮海家声授宝符
名遂身归非佚老,宗臣忧国比三闾
王圭确论如何论 南宋 · 陈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三四、《陈亮集》卷九
人才之在天下,固乐乎人君之尽其用,而尤乐乎同列之知其心。
夫士之怀才以自见于世,常虑夫人君之不我用。
君既知而用之矣,同列之人相与媢其长而媒孽其短,周旋四顾,无与共此乐者,其何以泰然于进退之际哉!
此自古乘时有为之士,而犹怀不尽之叹,以公论常不出于同列故也。
房玄龄、李靖、温彦博、戴胄、魏徵、王圭,其于唐室之兴,太宗固已无所不尽其用矣。
而诸公亦奋然并见其才,而无相媢之意,虽至于廷论之际,辨其所长,如数黑白,则诸公岂不各以自慰哉!
王圭确论如何,于是始有可论者。
夫宠利所在,至可畏也;
功名之际,至难居也。
君臣上下相与共乐之,而无异同疑间之论,则为可愿耳。
汉高帝所藉以取天下者,固非一人之力,而萧何、韩信、张良盖杰然于其间。
天下既定而不免于疑,于是张良以神仙自脱,萧何以谨畏自保。
韩信以盖世之功,进退无以自明,萧何能知之于未用之先,而卒不能保其非叛,方且借以为保身之术。
然则人才之获尽其用,乃一身之至忧也,则亦何乐于功名宠利之际哉!
李泌极论李晟马燧于德宗之前,而二臣为之感泣。
使张延赏,则方欲死而不可论;
至于此,则同列之公论岂不甚可乐哉!
吾之所长既已暴白于天下,而犹眷眷于同列之公论,固非沾沾自喜之为也。
盖同体共事之人,其论易以不公,而人主之听易以入。
此自古之所通患,而其来非一日矣。
唐太宗之兴也,房玄龄相得于艰难之中,谋谟帷幄以定大业;
温彦博盖尝掌其机事,而李靖亦既有功于南方矣。
其后天下平定,玄龄相与兴仆起僵,而唐之纪纲法度灿然为之一新;
彦博于出纳之间,盖亦具尽其劳;
而征伐之责,实专之。
魏徵、王圭以雠臣入备谏诤之列,而戴胄亦自小官进用,遂以平天下之法。
其先后新故之不同,亦已甚矣。
太宗并举而大用之,以究尽其才;
而诸公亦展布四体以自效,不复知先后新故之为嫌也。
一日,太宗王圭善人物,使之庭论诸公之才,而一二辨数,皆足以尽其长而中其心。
彼其同心以济天下之事,至是可以释然而自慰矣。
宜其不谋同辞,而皆以为确论也。
不然,因诸公已成之业而论之,此足以为知人、而诸公乐之至此哉,故曰:人才之在天下,固乐乎人君之尽其用,而尤乐乎同列之知其心。
嗟夫!
圭之论可谓公,而其心盖亦甚平矣。
均为诤臣,而忠直剀切,大略亦相当也。
人情每蔽于自知,而独察其有耻君不及尧舜之心,而自处于激浊扬清之任,辨析毫釐,而明于自知,则其论安得而不公!
吾以是知其心之甚平也。
虽然,房玄龄视诸公最为旧故,而唐业之成亦劳矣。
汉高帝之多疑,盖终其身不敢舍萧何而他有所用也。
太宗方奋然有运天下豪杰之心,使新进迭用事,而玄龄泰然居之,不以进退自嫌。
故诸公得以尽其才,而卒无纷乱法度之忧。
夫迭用新进而不害于国家之大体,此萧何、曹参之所难,而圭之论所未及也。
玄龄固乐诸公之并己,而非圭之所可察乎!
玄龄所以为宗臣也。
武冈林守进治要劄子 其六 省官 南宋 · 袁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六六
臣闻唐虞官百,夏、商官倍,成周六卿之属三百六十,建官如此之简也。
夫其建官之简,宜其庶事多阙,而至纤至悉,靡有不举。
夏、商之制臣不得其详,而成周之制则有《周官》在,今可覆也。
自衣服饮食之微,羽角炭之末,阴阳巫祝之技,至于蛙黾之去,蠹物之除,妖鸟之射,类有职掌,而当时不病其冗也。
古之制官,因事而设,理之所不可无也。
《书》曰:「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
夫所谓天者,岂远于人乎?
即理之所当然者是矣。
有是理则有是事,即有是官。
设官分职,惟理所在,则虽繁而甚简,何者?
理尽而止,不容有赘焉者也。
三代而上,公卿百执事之职一定而不可增损,达此理而已矣。
两汉而下,建置渐繁,至隋、唐而尤甚。
体统不明,官职紊乱,于是乎省官之议兴焉。
夫当流弊既极之后,岂可无变通之术?
而所谓变通者,未易言也。
省之而得其道,则人心帖然,谁敢不服。
省之而悖于理,则怨谤四集,未能革弊,而人心先不悦矣,此不可以不深察也。
张延赏省官矣,而道路訾谤;
柳仲郢亦尝省官矣,而议者厌服。
省官一也,而人心之应乃尔不同,此无他,延赏不得其道,而仲郢能当于理故也。
在理不可不省,而人心皆以为当然,何为而不服哉。
省官之说,在今日诚不可缓,而理所当然者,不可不讲也。
某局事至简也,而官猥众,省之可也。
某局事至剧也,而官亦多,勿省可也。
或出于先王之所创立,或出于末世之所建置,当因则因,当革则革,概之以理可也。
举事以理,而私意不行焉,则人心必服。
虽有不服者,事久论定,而亦从之矣。
虽然,此犹其流也,遏其流不若疏其源。
今日之官所以冗,岂非所从入者太多乎?
即其所从入者裁节之,此所以疏其源也。
艺祖之法,自台省六品、五品诸司,一郊而任一人;
两制以上,一岁而任一人。
仁宗之世,则损其数。
至于神宗之初,宗室袒免之外,不复推恩,袒免之内,以试出任。
夫圣人岂乐此矫拂人情哉?
盖曰此而不节,则来者日众,官不足以处之,而日益冗矣。
绍兴之初,以一官而兼数职。
今也以一官而分数人,閒曹冗局可省者众,推求其端,何以至此?
近者圣断赫然,自宰执以下,任子无不减损,固已疏其源矣,持之至坚,确乎不变可也。
延阁秘殿之职,任子之自出者,勿庸轻授可也。
戚里恩泽之滥,可损者损之;
府史胥徒之员,可汰者汰之。
凡无益于国而坐糜廪禄者,省之又省,而冗官之弊革矣。
夫举事而咈人情,固圣人所不为。
惟理所在,而能疏其源,则其弊自去而人不惊,又何以至于怨哉?
《易》曰:「通其变,使民不倦。
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臣以为省官之方,要必出于此可也。
游仙诗 其四十五 清末至民国 · 张鸿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出处:蛮巢诗集
葱郁恒山北帝都,雄峰独镇万灵趋。
率然首尾能呼应,莫使神蛟得宝符
沁园春 其一 观竞渡 南宋 · 刘过
 押词韵第三部
画鹢凌风,红旗翻雪,灵鼍震雷。
叹沈湘去国,怀沙吊古,江山凝恨,父老兴哀。
正直难留,灵修已化,三户真能存楚哉。
空江上,但烟波渺渺,岁月洄洄。

持杯。
西眺徘徊。
些千载忠魂来不来。
谩争标夺胜,鱼龙喷薄,呼声贾勇,地裂山摧。
香黍缠丝,宝符插艾,犹有樽前儿女怀。
兴亡事,付浮云一笑,身在天涯。
北岳庙 其一 明 · 王世贞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祠坛缥缈遏云孤,肸蚃英灵飒有无。
象应星辰天北极,气蟠龙虎帝神都。
羞从禅代论金检,喜向侯邦乞宝符
混辟将何酬圣主,祁连不遣祭休屠。
五台山 明末清初 · 顾炎武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亭林诗集卷之四
东临真定北云中,盘薄幽并一气通。
欲得宝符山上是,不须参礼化人宫。
净乐宫(在均州所谓净乐国也) 明 · 王世贞
五言排律 押虞韵
神农昔抚世净乐已名都。
末法开金相真王宝符
天从百战顺,人役万灵趍。
羽卫齐宸极,丹青出睿谟。
神功随现有,至理入论无。
莫泥群真位,遗编误老儒。
春雨楼题词为张冠伯癸酉 清 · 袁枚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卷九
江南九月秋雨多,采菱女儿唱棹歌。
歌声宛转入云去,木叶惨惨水不波。
金荃谱好何人制,道是京江张公子
公子沧桑四十年,鄙人约略能弹指。
侬住钱塘江上村,钱塘作镇李将军
乘龙婿张延赏,花烛人间第一
崔卢门第武安家,弄玉吹箫凤引车。
艳艳华灯金作屋,层层步障树交花。
两家门第气如虹,况复姮娥出月宫。
仙乐风高香远近,珠玑人扫路西东。
官衔书秃三千管,钗费争传百万工。
自怜发短初垂额,鸭阑也看羊车客。
望得衣裳影半痕,便成春梦三生隔。
长安作队走名场,市上相逢各老苍。
忝著宫袍归索妇,马头才拜北平王
此时金印已模糊,此日华池锦尚铺。
闻说霓裳家按谱,有时玉女共投壶。
怜才到处夸袁虎,意气公然似灌夫
谁知白日堂堂去,黑云一阵风来处。
窦氏贪争沁水田,石家祸起珊瑚树。
魏其宾客霍家奴,昆冈失火烧无数。
仲山父孔悝钟,曾与山河誓始终。
两入星牢都脱手,一朝平地踬秋风。
雄鸡断尾何人悟,象齿焚身自古同。
祸水家家欲灭难,命灯谁肯续三竿。
罪虽全雪家何有,死竟无名骨不寒。
青山庄在路人游,台榭荒凉草数丘。
羊侃歌姬辞故苑,谢公丝竹剩空楼。
门留卖帖风吹白,柩过桥心水不流。
可怜一品令公孙,曾是当年看杀人。
飘泊鳏鱼身一个,春雨楼中泪潜堕。
唱断秋山红豆枝,晓风残月真无那。
吴苑三更乌夜啼,南唐一阕家山破。
芳草茫茫六代烟,白头重遇柳屯田
耳聋怕听兴亡事冠伯两耳聋。),手滑能调断续弦。
乞食吹箫归不得,为人权作李龟年
乐府千章韵更娇,旗亭雪小月轮高。
曲终酒散琵琶断,剩有秋江咽暮潮(君为文贞公之孙、总督李卫之婿。父适作方伯,家产籍没。)
丛台行 清 · 王柏心
邯郸古道黄蒿没,老狐夜啸丛台月。
家家儿女解弹筝,此地由来歌舞窟。
北枕滹沱南倚漳,建国山东赵最强。
襄主宝符终取代,武灵胡服遂开疆。
私门渐盛公家逼,豪举堂前惟食客。
穷巷犹多毛薛才,美人半在平原宅。
著书谁惜老虞卿,好事空谈赵括兵。
乍许直关通上党,已闻锐士尽长平。
英风独激鲁连,攘袂不辞蹈海死。
终凭寸舌却秦军,胜也安知天下士
浊世翩翩未绝伦,公子殊惭谋国臣。
莫向赵州更浇酒,买丝当绣信陵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