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留别方伯刘公(先君子同年正德庚午岁 明 · 孙承恩
五言排律 押支韵
圣主敷皇极,名臣重保釐。
千年开泰运,八叶际昌期。
公也山川秀,巍然柱石资。
萧何元应昴,傅说又骑箕。
德盛人规范,才隆帝简知。
毕公终辅相,方叔暂藩维。
令出风雷动,恩行雨露滋。
百司遵约束,多士仰光仪。
老手便繁剧,宠才大展施。
劳心虽惕励,退食每逶迤。
勋业今如此,台衡实在兹。
讵云追丙魏,直可继皋夔。
望重心逾下,官崇礼益卑。
故交虽久暌,葑菲正无遗。
贱子惭庸劣,穷居叹蹇奇。
壮心空突兀,末路竟差池。
鄙俗方嗤哂,高情独奖推。
赤心真自托,青眼匪公谁。
德较丘山重,恩同鞠育慈。
岂惟勤佩服,直欲镂肝脾。
未信终沦落,还当策钝疲。
埋光羞匣剑,脱颖志囊锥。
落落乾坤大,悠悠岁月迟。
焉能心怏怏,祗是守规规。
自许当雄奋,从来耻伏雌。
酬恩尤有地,报德岂无时。
行矣真难负,天乎不可期。
愿公多福祉,阅世享期颐。
搦管纾情愫,当缄更忸怩。
莫能名大德,聊用识微私。
欲别心尤恋,临岐意独悲。
西风吹去棹,翘首又天涯。
端州石室记古拓本为寿蘅学使庚午 清 · 何绍基
 押寒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三十
忆昔鹤头粤东船名。)歌道难,羚羊峡挽上水滩。
鼎湖悬瀑天飞湍,万羽翔舞千猱酸。
故人沙君鉴塘。)守古端,拿舟同叩锦障峦。
七星下临岩昼寒,宛委石记如新剜又名宛委石室。)石镜鬼影森髦鬗。
我侧身入昂首看,滴髓成雨古不乾。
每年水㵣值岁残,墨打数本珍球珊。
沙君赠我端石肝,厚寸博尺圆象盘。
磨墨一器费十丸,携持出游共眠餐。
正当濡染纷龙鸾,忽睨古拓成蹒跚。
自来杭州丛古欢,闳通博雅芬椒兰(来杭寓徐寿蘅学使署,连绪斋将军杨石泉中丞、善厚斋都统、蔡小渔方伯,如贯九、秦澹如、王芾南三观察,及吴康甫许逸斋林廉叔赵悲庵谭仲修、李笙渔诸君鉴藏金石字画者,过从谐际,极赏奇析疑之乐。)
侍郎指日趋金銮,尚蒐奇匫萃琅玕。
金题玉躞堆满栏,节缩俸米挥缣纨。
此毡蜡古纸厚宽,传数百年无疧瘢。
我偕吴康甫。)逸斋。)并几观,指瑕索瑜妍秘殚,一为蒲褐补脱刓(校兰泉《萃编》,多搜「尝」「秀」「殊」「舋」「口」「命」「友」「遨」等字,又「毕」误「早」,「寥」误「慕」。)
公书根自颉籀蟠,乃以隶楷为沦澜。
托宿秘篆语不刊,为学书人留金丹,敢不努力心盘桓。
乌乎,公忤权相遭仇奸,谪遵化尉等挂冠。
健笔清制重玙璠,义取钜万仍瓢箪。
济人急难赒茕单,自处偪仄安井眢。
邦伯盖是大府官,毕公守恭名姓完。
流穴归止介特安,宜祀名宦羞悬貆,何幸附骥辉书坛。
岭南唐碣同巑岏,南海碑重袁州韩。
韩公书迹堕渺漫,羲之姿媚敢訾姗。
想见劲直不柔曼,与公何啻镆与干,峣峣易缺古所叹。
挑镫作诗至是当已矣,莫更咿唔嚄唶坐令万感来相攒。
文彦博平章军国重事 北宋 · 邓润甫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七八、《皇朝文鉴》卷三六、《宋宰辅编年录》卷九、《崇古文诀》卷三四
师傅道之教训,先王所以迪厥官;
老成重以典刑,天下所以资其智。
乃睿旧德,时谓元勋,谋合祖宗之心,名载鼎彝之器。
申攽赞策,播告外朝。
河东节度、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守太师开府仪同三司太原尹致仕、上柱国潞国公文彦博,淳大而清明,方严而信厚。
出则秉乎旄钺,入则总我钧衡
文武兼备其才,夷险能致其力。
毕公之弼四世,三纪于兹;
傅说之总百官,万邦其乂。
爵隆无富溢之累,名遂有身退之荣。
神明相其寿康,人心想其风采。
是用还之论道,倚以经邦。
以帝者之师臣,谋议庙堂之上;
以天下之大老,制驭夷狄之情。
庶几有为,底于极治,陪敦多井,申衍真封。
于戏!
吕望惟贤,起佐文王之治;
周公已老,留为孺子之师。
矧我耆英,无愧前哲。
往宣一德,用格多盘!
又言助役之法奏熙宁四年七月1071年7月 北宋 · 杨绘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六三、《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五之六(第七册第六一五九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一、闻府界提点司以畿县百姓入京诉等第助役事,东明县民最多,因欲举劾知县贾藩。
今若东明百姓来诉,则罪知县,臣恐畿县令佐惩创其事,先威以严刑,郡以利害,俾民不敢缓诉,壅塞民言,得为便乎?
况陛下已诏东明等县不得升等,及取情愿,若非百姓来诉,何亮有此诏乎?
而反捃摭知县,何也?
二、助役之法,朝廷之意甚善。
其法亦甚均,但亦有难行之说。
臣愿献其否以成其可,去其害以成其利。
假如民田有多至百顷者,少至三顷者,皆为第一等。
百顷之与三顷已三十倍矣,而役则同为。
今若均出钱以顾役,则百顷者其出钱必三十倍于三顷者矣。
况永无决射之讼乎?
此其利也。
然难行之说亦有五:民难得钱,一也。
近边州军奸细难防,二也。
逐处田税多少不同,三也。
耆长雇人则盗贼难止,四也。
专与雇人则失陷官物,五也。
先乞议防此五害,然后著为定制,仍乞诫励司农寺,无欲速就以祈恩赏,提举司无得多取于民以自为功。
挚言陛下忧悯元元,谓天下役法久失其平,故慨然有意大均之也。
然有司建议立法,颇未有上副旨意而下协人情者。
其法曰率钱助役,官自雇人,臣谓其事不可胜言,而略陈其十害:天下户籍均为五等,凡户人虚实,投之重轻,类皆不同。
今歛钱用等以为率则非一法之所能齐。
若随其田业瘦瘠因其所宜,一州一县,一卿一家各自立法,则纷错散殊,何所总统
其害一也。
新法患等籍之不得其实,故令品量物力别立等第以定钱数,然旧籍既可不信,则今之品量何以得其无失?
其害二也。
上户常少,中下之户常多,上户之役数而重,故或以今之助钱为幸,下户之后简而轻,故皆以今之助钱为不幸,优富苦贫非法之意,其害三也。
新法所以品量立等不取旧薄者,意欲多得雇钱,患上户之寡,故临时登降升补高等,以充足配钱之数,疲匮之人,何以堪命?
近日府界其事已验,其害四也。
岁有丰凶,而役人有定数,助不可阙,则助钱非若赋税有倚阁减放之期,其害五也。
农人唯有丝绢之类,而助法皆用见钱,故须随时货易,逼于期会,价必大贱,借使许令以物代钱,亦复有退简壅滞,及寅缘乞索之患,其害六也。
两税及科买贷责色目已多,使常无凶灾,犹病不能毕公私之费,及起庸钱,竭其所有,恐人无有悦而愿为农者,其害七也。
徼幸之人又能寅缘法意,如近日两折科一倍钱数,欲自以为功,而使国家受聚歛之怨,其害八也。
乡县定差,循环相代,上等大役至速者犹须十馀年,而一及之至于下役,则一二之年乃复一差,今使概出缗钱,官自召雇,雇直轻则法或不行,重之则民不堪命,其害九也。
夫役人必用乡户,盖有常产则自重,性愚实则罕欺,今既雇募,恐止得轻猾游浪奸伪之人,其害十也。
天下差役莫重于衙前,今司农新法,乡户衙前更不差,其长名人并听依旧以天下官自卖酒税坊场,并州县坊郭人户助役钱数,以酬其重难。
臣谓此法有若可行,然坊郭十等户自来以承应官中配卖科率,亦难使之均出助钱外,场务给衙前对折役过分数,多估价不尽,亏官实数。
今既官自拘收,以私价召卖则所入固多。
乞陛下以此一法诏有司讲求其详,则其他役法更革无难矣。
助役之法,望一切寝议。
华山图寿杨邃翁 明 · 孙承恩
噫嘘嘻,华山之高五千仞兮,峥嵘突兀摩苍穹。
浑沌融结自太古,平地崛起开鸿濛。
擎天屹一柱,倚日排三峰。
神劖鬼凿何玲珑,自天堕下青芙蓉。
丹崖翠壁竞森竦,洞穴渗澹生雷风。
气吞衡岱如相雄,俯视众镇真丛丛。
金精运元化,橐籥多神功。
磅礴蜿蜒孕灵秀,生贤亦与嵩山同。
石淙先生王佐姿,手握经济藏珠玑。
降生实与申甫类,漫诧应昴并骑箕。
生于滇南长湖南,江南有公亦增辉。
我公固非一国士,三南要为天下奇。
忆从髫年膺剡荐,云间鸑鷟人间见。
夜月观书白玉堂,春风献赋黄金殿。
摛毫挥帝制,云汉分天章
公于尔时欧与苏,金薤玉露垂琳琅。
名藩寄旬宣,菁莪育多士。
公于尔时程与朱,正学千年赖增气。
南北容台掌帝祠,人谓我公夔与夷。
昭回制作等前古,礼明乐备崇丕基。
玉塞宣威雄屏翰,人谓我公韩与范。
小试胸中十万兵,要以鞭笞折骄悍。
西府尊严统六师,典司邦政专戎机。
公也曾居毕公任,坐令万国嬉清时。
柱石明堂位元宰,一德忠贞笃亮采。
公今方作商阿衡,表正百官均四海。
公生本自岳降神,盛大又与山同尊。
诗家比兴窃取义,颂公还拟山嶙峋。
乾坤有乔岳,宇宙有耆硕。
我公未许寻常肩,兹山宁与他山匹。
君不见山之气兮束郁喷泄无由平,散为灵光接太清。
我公盛大出必异,剩有如前事业昭休声。
为流分九河,为雨遍八极。
我公忠勚在三朝,𧍒蠕肖翘沾德泽。
云霞结紫盖,草木含春荣。
我公文章本天赋,呈祥吐瑞扬华英。
窈窕中空洞,可望不可测。
公量亦宜然,容受靡有择。
巉岩倚绝壁,可仰不可援。
公操固如斯,特立谁能干。
盘据中天压后土,运为之功了无睹。
镇定天下泯声色,公有阴功亦谁数。
华山之高兮公实与陪,生绢一幅开崔嵬。
山耶公耶两莫辨,但见浑朴老气横绝直上连三台
天眷英贤宜寿耇,海宇黎民正翘首。
区区颂祷吾能言,惟愿公与兹山兮百年千载同长久。
上安帝疏谏宠外戚 东汉 · 翟酺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五十八
臣闻微子佯狂而去殷,叔孙通背秦而归汉,彼非自疏其君,时不可也。
殊绝之恩,蒙值不讳之政,岂敢雷同受宠,而以戴天覆地。
伏惟陛下应天覆祚,历值中兴,当建太平之功,而未闻致化之道。
盖远者难明,请以近事徵之。
昔窦、邓之宠,倾动四方,兼官重绂,盈金积货,至使议弄神器,改更社稷。
岂不以势尊威广,以致斯患乎?
及其破坏,头颡堕地,愿为孤豚,岂可得哉!
夫致贵无渐失必暴,受爵非道殃必疾。
今外戚宠幸,功均造化,汉元以来,未有等比
陛下诚仁恩周洽,以亲九族。
然禄去公室,政移私门,覆车重寻,宁无摧折?
而朝臣在位,莫肯正议翕翕訾訾,更相佐附
臣恐威权外假,归之良难,虎翼一奋,卒不可制。
孔子曰:「吐珠于泽,谁能不含」。
老子称「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此最安危之极戒,社稷之深计也。
夫俭德之恭,政存约节
文帝爱百金于露台,饰帷帐于皂囊。
或有讥其俭者,上曰,朕为天下守财耳,岂得妄用之哉,至仓谷腐而不可食,钱贯朽而不可校,今自初政已来,日月未久,费用赏赐,已不可算,敛天下之财,积无功之家,帑藏单尽,民物雕伤,卒有不虞,复当重赋百姓,怨叛既生,危乱可待也。
成王之政,周公在前,邵公在后,毕公在左,史佚在右,四子挟而维之。
见正容,耳闻正言,一日即位,天下旷然,其法度素定也。
今陛下有成王之尊,而无数子之佐,虽欲崇雍熙,致太平,其可得乎?
去年已来,灾谴频数,地坼天崩,高岸为谷。
身恐惧,则转祸为福;
慢天戒,则其害弥深。
陛下亲自劳恤,研精致思,勉求忠贞之臣,诛远佞谄之党,损玉堂之盛,尊天爵之重,割情欲之欢,罢宴私之好。
帝王图籍,陈列左右,心存亡国所以失之,鉴观兴王所以得之,庶灾害可息,丰年可招矣(《后汉·翟酺传》。)
尚书周礼本朝官制(策问) 宋 · 陈藻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一九、《乐轩集》卷八
后人以官制之得失折衷于《周礼》,窃又以《周礼》之得失而折衷于《尚书》。
且《尚书·周官》首之以三公三孤,次之以六卿,而冢宰六卿之长也。
《周礼》六卿,每二卿则公一人,而天官之有太宰,非一卿而当二卿者乎?
今考其所职,乃无所不统,非后世吏部尚书之比,乃宰相事也。
六卿之长者既为宰相,则所谓公、孤者又何官也?
《书》自太保奭而至毛公,盖尝著其六人矣。
注谓冢宰第一,召公领之;
而终之以司空第六,毛公领之。
其间有所谓毕公者,注以为司马。
而《书》又有太保率西方诸侯,毕公率东方诸侯,则毕公者岂非与召公并为东西二伯乎?
六卿既兼二伯矣,宁不兼三公已乎?
窃尝以《周礼》而折衷于《尚书》,其得者盖如是尔,孰谓《周礼》非周公之典乎?
穆王之命太仆正,其书一篇,丁宁反覆,以后之德不德实系乎此,盖以其率天子左右侍御仆从之属,切于王身,其任为甚重者也。
《周礼》自太宰小宰、宰夫之后,则继之以宫正
宫正而下,膳庖、酒醢、舍幕、裘等职,皆侍御仆从官也。
然则《周礼》之宫正,即《书》之太仆正
穆王之命,其重如此,而宫正上士为之,岂周人命一上士,而辄有一篇之书如是耶?
此以《周礼》而折衷于《尚书》,不能无疑者也。
二经所载既相牴牾,以后人官制之得失而折衷于《周礼》,果得其当乎?
夫《周礼》首入天官,而可疑者彰彰矣,三百六十属,其疑可既耶?
恭惟国朝官制盖沿唐旧,而或有所更革创立,岂无得失,讵可不讲求其故耶?
文武两途,枢密本兵,武臣职也,用文资正官以充其使太平兴国。),而昉于石熙载,何耶?
既曰使矣,而知院淳化
之名又昉于张逊等,何耶?
签书起于何日太平兴国中石熙载。),而同签书之置治平。)且自郭逵始矣。
三司而有副使贾琰。),则太宗之初也,至太平兴国间胡为去副使之号,而有同判三司侯陟王明。)之目耶?
直舍人院太宗初用张洎如。)以何事而立?
京官而任堂后雍熙元年李元吉等。)始何人而置?
此在内之职,其一二大略然也。
提点刑狱淳化。)近代所未有,而创于太宗皇帝
或者以为是司不置可也,而副使复立于真宗之朝,何耶?
既而罢之,又何也?
转运有副使矣,而判官之名开(宝中许九言。)又必立于国初,何也?
广州市舶兼于守臣则自潘美始矣,而又以为始于任中师,何耶?
其特置使又始于何时也?
广南县太平兴国。)户五百以下者止主簿一员兼,旧制也,而续又有县令之置,非冗耶?
此在外之官,其一二可议者然也。
演而伸之,触类而长之,所损益盖多也。
元丰政和之所定,因革当否,愿悉闻于诸君。
青衣 东汉 · 张超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四
彼何人斯,悦此艳资,丽辞美誉,雅句斐斐,文则可嘉,志鄙意微,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高冈可华,何必棘茨;
醴泉可饮,何必棘泥。
隋珠弹雀,堂溪刈
鸳雏啄鼠,保异乎鸱。
历观古今,祸福之阶,多由妾淫妻,书戒牝鸡。
诗载哲妇,三代之季,皆由斯起。
晋获骊戎,毙坏恭子;
有夏取仍,覆宗绝祀;
叔胖纳申,听声狼似;
穆子私庚,竖牛馁己;
黄歇子败,从李园始;
鲁受齐乐,仲尼逝矣。
文公怀安,姜笑其鄙;
周渐将衰,康王晏起;
毕公喟然,深思古道,感彼《关雎》,德不双侣。
得愿周公,妃以窈窕,防微消渐,讽谕君父,孔氏大之,列冠篇首。
晏婴洁志,不顾景女;
隽不疑,奉霍不受;
见尊不迷,况此丽竖。
三族无纪,绸缪不序。
蟹行索妃,旁行求偶。
昏姻无媒,宗庙无主,门户不名,依其在所。
生女为娆生男为虏。
岁时酹祀,诣其先祖。
或于马厩,厨间灶下,东向长跪,接狎觞酒。
悉请诸灵,僻邪当主。
多乞少出,铜丸铁柱
积缯累亿,皆来集聚。
嫡婉欢心,各有先后。
臧获之类,盖不足数。
古之赘婿,尚为尘垢,况明智者,欲作奴父。
勤节君子,无当自逸。
宜如防水,守之以一。
秦缪思褒,故获终迹(《艺文类聚》三十五,《初学记》十九。)
风俗通义佚文卷:氏姓下 其一百二十五 东汉 · 应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
新垣氏。
魏将新垣衍毕公高之后。
《汉书》「文帝时新垣平善望气(《通志·氏族略》)」。
春秋释例序 东汉 · 颖容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六
汉兴,博物洽闻著述之士,前有司马迁、扬雄、刘歆,后有郑众、贾逵、班固,近即焉融、郑玄。
其所著作,违义正者,尤多。
略举一两事以言之:《史记》不识毕公文王之子,而言与周同姓;
扬雄著《法言》,不识六十四卦,云所从来尚矣(《御览》六百十八)
册魏公九锡文建安十八年五月 东汉 · 潘勖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七、文选卷十九
制诏:使持节丞相冀州武平侯:朕以不德,少遭闵凶,越在西土,迁于唐卫。
当此之时,若缀旒然,宗庙乏祀,社稷无位,群凶觊觎,分裂诸夏,一人尺土,朕无获焉。
即我高祖之命,将坠于地,朕用夙兴假寐,震悼于厥心。
曰:惟祖惟父,股肱先正,其孰恤朕躬
乃诱天衷,诞育丞相
保乂我皇家,弘济于艰难,朕实赖之。
今将授君典礼,其敬听朕命:昔者,董卓初兴国难,群后失位,以谋王室。
君则摄进,首启戎行,此君之忠于本朝也。
后及黄巾,反易天常,侵我三州,延于平民。
君又讨之,剪除其迹,以宁东夏,此又君之功也。
韩暹杨奉,专用威命,又赖君勋,克黜其难。
遂建许都,造我京畿,设官兆祀,不失旧物,天地鬼神,于是获乂,此又君之功也。
袁术僭逆,肆于淮南,慑惮君灵,用丕显谋蕲阳之役,桥蕤授首,棱威南厉,殒溃,此又君之功也。
回戈东指,吕布就戮,乘轩将反,张扬沮毙,眭固伏罪,张绣稽服,此又君之功也。
袁绍逆常,谋危社稷,凭恃其众,称兵内侮
当此之时,王师寡弱,天下寒心,莫有固志。
君执大节,精贯白日,奋其武怒,运诸神策,致届官渡,大歼丑类,俾我国家,拯于危坠,此又君之功也。
济师洪河,拓定四州,袁谭高干,咸枭其首。
海盗奔迸,黑山顺轨,此又君之功也。
乌丸三种,崇乱二世袁尚因之,逼据塞北,束马悬车,一征而灭,此又君之功也。
刘表背诞,不供贡职,王师首路,威风先逝,百城八郡,交臂屈膝,此又君之功也。
马超成宜,同恶相济,滨据河潼,求逞所欲,殄之渭南,献馘万计,遂定边城,抚和戎狄,此又君之功也。
鲜卑丁令,重译而至,箄于白屋,请吏帅职,此又君之功也。
君有定天下之功,重以明德,班叙海内,宣美风俗,旁施勤教,恤慎刑狱。
吏无苛政,民不回慝,敦崇帝族,援继绝世,旧德前功,罔不咸秩。
伊尹格于皇天,周公光于四海,方之蔑如也。
朕闻先王并建明德,胙之以土,分之以民,崇其宠章,备其礼物,所以蕃卫王室,左右厥世也。
其在周成,管蔡不靖,惩难念功,乃使邵康公齐太公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
世胙太师,以表东海
爰及襄王,亦有楚人,不供王职
又命晋文,登为侯伯,锡以二辂,虎贲鈇钺,鬯弓矢,大启南阳,世作盟主。
故周室之不壤,繄二国是赖。
今君称丕显德,明保朕躬荅天命,导扬弘烈,绥爰九域,罔不率俾,功高乎伊周,而赏卑乎齐晋,朕甚恧焉。
朕以眇身,托于兆民之上,永思厥艰,若涉渊水,非君攸济,朕无任焉。
今以冀州河东河内魏郡赵国中山钜鹿常山安平甘陵平原凡十郡,封君为魏公,使使持节御史大夫虑,授君印绶册书,金虎符第一至第五,竹使符第一至第十,锡君玄土,苴以白茅,爰契尔龟,用建冢社
昔在周室,毕公毛公,入为卿佐,周邵师保,出为二伯,外内之任,君实宜之。
其以丞相冀州如故。
今更下传玺,肃将朕命,以允华夏,其上故传武平侯印绶。
今又加君九锡,其敬听后命。
以君经纬礼律,为民轨仪。
使安职业,无或迁志,是用锡君大辂戎辂各一,玄牡二驷。
君劝分务本,啬民昏作,粟帛滞积,大业惟兴,是用锡君衮冕之服,赤舄副焉。
君敦尚谦让,俾民兴行,少长有礼,上下咸和,是用锡君轩悬之乐,六佾之舞。
君翼宣风化,爰发四方,远人回面,华夏充实,是用锡君朱户以居。
君研其明哲,思帝所难,官才任贤,群善必举,是用锡君纳陛以登。
君秉国之均,正色处中,纤毫之恶,靡不抑退,是用锡君虎贲之士三百人。
纠虔天刑,章厥有罪,犯关干纪,莫不诛殛,是用锡君鈇钺各一。
龙骧虎视,旁眺八维,掩讨逆节,折冲四海,是用锡君彤弓一,彤矢百,玈弓十,玈矢千。
君以温恭为基,孝友为德,明允笃诚,感乎朕思,是用锡君秬鬯一卣,圭瓒副焉。
魏国丞相以下群卿百僚,皆如汉初诸王之制。
君往钦哉!
敬服朕命。
简恤尔众,时亮庶功,用终尔显德,对扬我高祖之休命。
孟子(五) 南宋 · 李流谦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四、《永乐大典》卷六五五九
治一国者,有一国之望;
治天下者,有天下之望。
所谓望者,非一朝一夕之为也。
道德积于身,勋烈著于时,闻誉赫于人之耳目。
君人者倚之,百姓与之,宗庙保之,夫是之谓世臣。
凡此者,举一国听之,则一国重;
举天下听之,则天下重。
昔周之毕公,身事文武以及成康,而书称其弼亮四世,嘉绩多于先王。
予小子垂拱仰成,盖为世臣者固如此。
齐王无亲信之臣,而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
是其于任用之际,亦茍而已矣,则乌知所谓世臣哉?
方且指乔木以求故国,岂不重贻孟子之笑哉?
再回前韵 北宋 · 韦骧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画船东下橹声高,闪见旁舟堕玉搔。
张翰心鲈满箸,毕公狂兴蟹双螯。
朝餐饾饤唯论饱,夜语诙谐岂厌劳。
乍聚乍离当不怪,夫君多可似山涛
为人贺朱仆射宛陵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一七、《太仓稊米集》卷五四
恭审法驾临轩,路朝颁册。
尚父而起北海,命毕公以保东郊。
方衣衮以出封,将屦舄而入相。
系民休戚,为国重轻。
恭惟夙蕴嘉猷,进当天縡。
萧曹名大,依汉家日月之光;
杜勋,乘唐世风云之会。
乃心在于王室,成绩纪于太常
曩维妖孽之肆凶,至使兵民而太恐。
曾不劳于叱咤,卒已奠于危疑。
用能垂绅󲦤笏之间,而有持危扶颠之效。
殄渠魁之元恶,复安问于狐狸;
见无礼于吾君,遂一空于燕雀。
奸雄丧胆而色沮,父老倚杖而涕流。
立国大勋,为时元老。
人皆谓功成而名遂,上方欲言听而谏从。
择藩辅而建上公,暂分汉土;
图旧人而召故老,后握商衡。
成命敷闻,群心共喜。
某身虽贱隶,名在群寮。
行将抠衣以趋隅,遂获望尘而雅拜。
昔偕庶类,但由鼓舞之中;
今若顽金,亲落炉锤之内。
壹趋钧幕,永作门生。
敢期流落之馀,有此遭逢之幸。
鱼门三首 其一 甲辰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二十九
载书西笑尚游遨,半世身名苦太劳。
白璧琢成功更粹,黄金散尽气仍豪。
早年盟寄长淮在,死去神飞太华高。
卓绝中丞风谊古,同声冷泪洒朋曹巡抚毕公经纪其丧。)
金陵送毕功大州判 其四 元末明初 · 朱升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劳佚人生各有宜,扶桑汲汲有崦嵫。
毕公今日还山喜,似我当初得举时。
雪后二首 其二 1203年12月 南宋 · 陆游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冰开地沮洳,云破日曈昽。
鸿入青冥际,草生残烧中。
方欣毕公税,已复始农功。
稻垄牛行处,泥翻夕照红。
余深少保政和八年七月壬戌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一、《宋大诏令集》卷六四
门下:宰相亲内而抚外,莫先驭远之图;
王兵无战而有征,尤赖处中之助。
粤惟次辅,参秉化工。
爰兹多算之奇,遂奏肤公之敏。
我有大号,播于广廷。
具官某材备而气完,德全而行饬。
正色不挠,同毕公率下之风;
多闻是求,协傅说师古之训。
周旋三省,出纳万微。
具殚夙夜之忠,每共时几之戒。
逮延登于揆席,益丕享于朕心。
懋亮采之诚,克笃先猷之治;
广吁俊之路,久为多士之归。
代工无旷于庶官,报政不踰于期月。
有迪彝教,方隆德于国人;
能用真儒,宜无敌于天下。
曾是必亡之□,□□匪茹之诛。
师克在和,莫予敢侮。
谋合其适,迄用有成。
式昭继伐之思,时涣策勋之渥。
峻升亚保,联孤棘于外朝;
申衍爰田,胙公圭于方国。
褒加徽数,庸示眷怀。
于戏!
元老之克壮其猷,实迈南征之雅;
三后之同底于道,乃宾椎髻之人。
尚食明谟,以扬休命。
可。
唐玄宗华山碑残字歌钱献之拓寄。)戊戌 清 · 翁方纲
 押阳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十七
延熹碑字非郭香,我据徐浩云中郎。
察书若与撰书混,是误吕向明皇
向也花鸟讽谏手,连绵草隶欧钟强。
八分君臣各具体学士院格焉能量窦蒙注《述书赋》曰:「开元中八分书,西岳华山、东岳封禅碑虽有当时院中学士共相摹勒,然其风格大体出自圣心。」)
臣祎知仁共勒石,祠南道周何炜煌。
应天门张百寮读,莲华云起五色光。
金精枢筦天地户,天老延降骖麟凰。
菡萏之南青冥北,泥金秘玉谁得详。
安人治国事徐俟,佥曰陛下谦未遑。
丙戌而来四十载,又三十载追卒章。
千秋节应少昊位,金气白交土德黄。
杜陵诸生饥渴甚,三大礼赋献未尝。
明年且与百寮议,于东岱岳修坛场。
磨厓大字此差配,五岳之二遥相望。
惜不镌镵削成顶,明星玉女峰中央。
盘涡毂转石何往,剩此二尺青琳琅。
置诸岳庙人不识,碑未泐汉先泐唐。
欧赵掎摭皆未及,岳灵夜夜弭节旁。
精诚如闻驾可接,一气孕育阴含阳(仅可辨者,「驾」「如」「阳」「孕」四字。)
全碑圭撮可寻丈,真形缩本同巾箱。
中丞毕公修岳庙,嗜金石者钱与张(瘦同。)
张君属我汉碑仿,重摹欲傲宋漫堂
又惜汉碑无片石,石角奕奕森寒铓。
一千年始遇毡蜡,七百字宛同褫装。
黄河北来注浩汹,白帝西下排青苍。
雷硠元气落吾手,举杓何必酌玉浆。
徐尚之诗卷二首 其二 丙午 清 · 翁方纲
 押真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三十二
君家茶坪翁,祀坡骑箕辰。
君筮贲遁爻,又若坡与邻。
千载得尚友,诗思逾清新。
近年坡生日,谁欤同荐禋。
终南草堂诗(今河南巡抚毕公往在陕西,于终南草堂为坡公生日之祭。),光气摘星辰。
君往得心印,何区豫与秦。
研池水增波,海棠枝坡公卒于常州孙氏寓馆,有洗研池香海棠遗迹,去徐氏之居不数武。《茶坪集》中有《七月廿八日坡公》诗。)
雨中还月下,相对吾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