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地理類
史評類
別集類
史鈔類
政書類
正史類
類書類
雜家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曲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事彙部類
   吴越王元瓘属章德安以后事
六年八月吴越文穆王元瓘寝疾察内都监使章德安

忠厚能断大事欲属以后事语之曰弘佐尚少当择宗
人长者立之德安曰弘佐虽少群下伏其英敏愿王勿
以为念王曰汝善辅之吾无忧矣元瓘卒将吏以元瓘
遗命承制以镇海镇东节度副太使弘佐为节度使时
年十四九月庚申弘佐即王位温恭好书礼士躬勤政
务发摘奸伏人不能欺民有献嘉禾者弘佐问仓吏今
蓄积几何对曰十年王曰然则军食足矣可以宽吾民
乃命复其境内税三年

   南汉高祖从萧益立长之对
七年南汉高祖寝疾以其子 秦王弘度
晋王弘熙皆骄
恣少子越王弘昌孝谨有智识与右仆射兼西御院使
王翷谋出 (第 79a 页)
弘度
镇邕州弘熙镇容州而立弘昌制命将
行会崇文使萧益入问疾以其事访之益曰立嫡以长
违之必乱乃止高祖殂 (第 79a 页)
秦王弘度
即皇帝位更名玢以
弘熙辅政改元光天尊母赵昭仪曰皇太妃
   后晋高祖令抱幼子置冯道怀中 (第 79a 页)
   置姓名于琉璃瓶以卜相
清泰元年刘煦与冯道昏姻煦性苛察李愚刚褊道既
出镇二人论议多不合由是动成忿争至相诟骂各欲
非时求见事多凝滞潞王患之欲更命相问所亲信以
朝臣闻望宜为相者皆以姚顗卢文纪崔居俭对论其
才行互有优劣潞王不能决乃寘其名于琉璃瓶夜焚
香祝天且以箸挟之首得文纪次得顗遂以文纪为中

书侍郎同平章事
   南汉杨洞潜叹政乱谢病归第
南汉主命判六军 秦王弘度
募宿卫兵千人皆市井无
赖子弟 (第 66b 页)
弘度
眤之同平章事杨洞潜谏曰 (第 66b 页)
秦王
国之冢
嫡宜亲端士使之治军已过矣况眤群小乎汉主曰小
儿教以戎事过烦公忧终不戒 (第 66b 页)
弘度
洞潜出见卫士掠
商人金帛商人不敢诉叹曰政乱如此安用宰相因谢
病归第 (第 66b 页)
   后唐庄宗亲军不自安
天成元年庄宗选诸军骁勇者为亲军分置四指挥号

从马直郭从谦自军使积功至指挥使郭从韬方用事
从谦以叔父事之睦王存乂以从谦为假子及崇韬存
乂得罪从马直军士王温作乱庄宗戏之曰汝既负我
附崇韬存乂又教王温反欲何为也从谦益惧既退阴
谓诸校曰主上以王温之故俟邺都平定尽坑若曹家
之所有宜尽市酒肉勿为久计也由是亲军皆不自安
   南汉宿卫兵皆无赖子弟
清泰元年南汉主命判六军 秦王弘度
募宿卫兵千人 (第 64a 页)
皆市井无赖子弟 弘度
昵之同平章事杨洞潜谏曰 (第 64b 页)

国之冢嫡宜亲端士使之治军已过矣况昵群小乎
汉主曰小儿教以戎事过烦公忧终不戒 (第 64b 页)
弘度
洞潜出
见卫士掠商人金帛商人不敢诉叹曰政乱如此安用
宰相因谢病归第
   后晋禁军皆在杜威麾下
开运 (第 64b 页)
   总叙
亲王即周之同姓诸侯汉之诸侯王也汉室冠诸侯遣
使行事魏氏冠诸王用三加礼晋议冠南宫王不复加
使命冠 汝南王
复用汉遣使之仪刘宋冠蕃王齐冠南 (第 1a 页)
 王亮杨珧共为保傅干理朝事三人齐位足相持正
 馀见通鉴苏辙曰浑之言天下之至言也帝不能用
 而用王佑之计使太子母弟 秦王柬
都督关中楚王
 玮淮南王允并守要害以强帝室然晋室之乱实成
 于八王如攸之亲贤夺嫡之祸非其志也不幸至此 …… (第 9b 页)
 推以配天焉宣帝创业既以配天复以先帝配天于
 义亦所不安其复五帝位
杨骏排汝南王亮十一月甲申以亮为大司马假黄钺
大都督豫州军事 秦王柬
楚王玮淮南王允之国各督
方州军事封子五人孙三人为王(以本纪/通鉴修)淮南相刘颂 (第 15b 页)
云列于东西/二楼之上)亲题其榜于上秋七月遣左仆射何瑱致
祭于吴越国王冬十二月辛巳皇后马氏殂是岁帝命 秦王弘度
判六军 (第 13a 页)
弘度
狎昵群小同平章事杨洞潜切
谏于帝不听洞潜谢病归久之不召遂卒
大有八年春三月四星聚斗
大有九年夏四月帝 …… (第 13a 页)
殊不利帝乃更造䶮字名之采用周易飞龙在天之
义读若俨焉是岁遣使区延保聘于唐
大有十五年春三月帝不豫以子 秦王弘度
晋王弘熙
皆骄恣而越王弘昌颇孝谨与右仆射兼西御院使王
(欧阳史作王/翻今从通鉴)谋出 (第 15a 页)
弘度
镇邕州弘熙镇容州而立弘
昌议已定会崇文使萧益问疾帝以其事访之益执立
嫡以长之义甚坚遂止丁丑殂(五国故 (第 15a 页)
遂乘间陈吉凶礼法请立学
校开贡举设铨选国家制度粗有次叙顷之高祖作水
狱以毒罪人洞潜极諌不听大有中又命 秦王弘度

宿卫兵千人中多市井无赖子弟洞潜諌曰 (第 3b 页)
秦王
国之
冢嫡宜亲端士使治军旅已过矣况昵群小乎高祖曰
小儿辈教以戎事乃过烦公虑一日卫士掠商人金帛
商人不 (第 3b 页)
   议时
夏小正记云二月冠子之时也
晋志云礼醮辞曰令月吉日以岁之正以月之令汉代

以来天子诸侯以正月甲子若丙为吉曰可加元服仪
从冠礼也
五礼精义云冠皆取正元之吉
司马彪汉仪志曰正月甲子若丙子为吉可加元服
晋王彪之曰冠自卜日不必正元礼云夏冠用葛屦冬
冠用皮屦明不定日月也汉惠帝以三月顺帝以正月
丙子但于冠月择甲子丙子而已
晋志云按鲁襄公冠以冬汉惠帝冠以三月明无定月

而后汉以来帝加元服咸以正月及晋咸宁二年秋闰
九月遣使冠 汝南王柬
此则非必岁首也
唐会要云贞观五年正月有司上言皇太子将行冠礼
宜用二月为吉请遣宾以备仪注上曰今东作方兴 (第 6a 页)
 得为陶也舜之陶也斯或一焉孟津有陶河之称盖 从此始之南对蒲津关汲冢竹书纪年魏襄王七年

  秦王
来见于蒲坂关四月越王使公师隅来献乘舟
 始罔及舟三百箭五百万犀角象齿焉
又南过蒲坂县西
 地理志曰县 (第 9a 页)
侯郑袤庙碑文
缺不可复识又有晋城门校尉昌原恭侯郑仲林碑
晋皇始(一清按晋武帝改元泰始无皇始之号皇始是 秦王
苻健魏主圭纪年道元盖误记也) (第 14b 页)
以为亭又号木龙亭)
化龙亭(地属金陵乡城西二十五里幕府山之侧考證/晋元帝与彭城王玄西阳王羕南顿王宗 汝南)
(王
宏南渡之所当时谶云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此亭所以名也) (第 34b 页)
 光兴(一/)  嘉平(四/)  建元(一/)  麟嘉(三/)
少主粲聪太子以戊寅自立为靳准所弑改元一
 汉昌
赵主曜渊族子封中山王进封 秦王
以戊寅即位于赤
壁灭靳准改国号赵徙都长安在位十一年戊子为石
勒所执遇害明年勒兵平上邽尽灭刘氏曜改元一 (第 1b 页)
 称诏遣者政由臣下出也(兵出无名此/义微而显)
经太熙二年春帝正月乙酉改元永平又改元康(自太/熙改)
(永熙共一年耳太熙二年又改元康一年/三改非礼也故经止书太熙二年而已)三月中书令
和峤卒辛卯贾氏杀杨骏夷三族壬辰贾氏废皇太后
壬寅汝南王亮为太宰夏五月甲戌毗陵王轨薨(无传/按元)

(杨后生悼王轨字正/则惠帝同母弟也)壬午赐天下孝悌高年鳏寡力田
者帛六月贾后杀汝南王亮及太保卫瓘乙酉曲赦洛
阳秋七月置江州冬十二月辛酉京师地震 秦王
东薨
(无传按秦献王东字弘度惠帝同母弟也伤骏舅氏诛/灭乃述武帝遗旨乞归藩至汝南王亮楚王玮被诛时)
( (第 5a 页)
  新亭

晋初元帝渡江仆射周顗与群臣游宴坐中叹云虽风
土不殊举目有江山之异因而流涕王导曰诸公当须
戮力中原以壮王室何为作楚囚悲邪众皆肃然整容
宋孝武即位于新亭仆射王僧达改为中兴亭城南十
五里俯近江渚杨修有诗云满目江山异洛阳北人怀
土泪千行不如亡国中书令归老新亭是故乡
  五马亭
晋元帝与彭城王玄西阳王羕南顿王宗 汝南王
宏南 (第 51b 页)
唐阳城隐处又东二十里为凤凰山其东为汤
山上有汤庙下有郭璞书堂山亦有产铜(在闻喜县/南十八里)汤山东为 秦王
岭上有镇
风塔蚕姑庙又东二十里为盘盘山(在闻喜县/而五十里)又东二十里为紫山金又为凤
凰原由东而北为 (第 14b 页)
元县东南五十里/东下入秦淮溉田五百)
(二十顷即/九里固)汝南湾(建康志在上元县东八里当秦/淮曲折处 晋汝南王
渡江居此)
(因名此水酿酒极佳湾东冶亭也又桐林/湾在秦淮南逼近府城旧植桐甚盛故名)乌龙潭 (第 72a 页)
山东西相距)西左岭(在浮山县西十五里一名/黄花岭以其地产芫花也)
(南距月山西达府/城横亘十馀里) 秦王
(在浮山县东北四十里/接赵城县界相传唐太)
(宗与宋老生相拒于霍邑从霍山东分兵/潜行至此率游骑转战 (第 64a 页)
(升南景门丨丨以赐百姓北史王昕传所少好笃学能诵书太尉 汝南王
悦辟为参军悦数丨丨于地令诸佐拾之昕独不拾韩愈)
(諌迎佛骨表灼顶燔指百十为群解衣/丨丨自朝至暮转相仿 (第 35a 页)
立教以孝治/天下晋书李充传充尝著学箴称老子云圣教)
(救其末老庄丨其丨本末之涂殊而为教一也又顾和传时 汝南/王
统江夏公卫崇并为庶母制服三年和乃奏曰礼所以轨物成)
(教故有国家者莫不崇正丨丨以/一其统管子执务丨丨 (第 53b 页)
游诗春娃无气力丨丨有精神)曹马(任昉/竟陵)
(王行状萧傅之贤丨丨之亲兼之者公也注魏曹真晋汝南王亮 秦王柬
吴王晏梁王彤皆剑履上殿入朝不趋又杨奂箕山诗土)
(阶堕渺茫多少丨与丨按谓/丨魏武帝司丨宣王父子)燕 …… (第 34a 页)
(岑参诗忽来轮丨丨相见披心胸温庭筠/诗斗鸡丨丨东西道柳覆斑骓蝶萦草)殽下(战国策 秦王
谓公/子他曰昔岁丨丨)
(之事韩为中军以与/诸侯攻秦吾将伐之)驽下(战国策燕太子丹曰丹之私计愚以为 (第 53a 页)
诚得天下之勇士劫 秦王
使悉反诸侯)
(之侵地则大善矣唯荆卿留意焉荆轲曰此国之大事臣丨丨恐/不足任使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然后许 …… (第 53a 页)
丨不可失也)班下(五代史明宗家人传长兴元年秋封/从荣秦王三年加兼中书令有司言)
(故事亲王班宰相上今 秦王
位高而丨丨不称于是与/宰相分班而居右白居易诗不道官丨丨其如筋力衰)剥下(五代/史王)
(章传周太祖用 (第 5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