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地理類
史評類
別集類
史鈔類
政書類
正史類
類書類
雜家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曲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事彙部類
阎鼎
按《晋书·阎鼎传》:鼎字台臣,天水人也。初为太傅东海王越参军,转卷令,行豫州刺史事,屯许昌。遭母丧,乃于密县閒鸠聚西州流人数千,欲还乡里。值京师失守, 秦王
出奔密,鼎乃与抚军长史王毗、司马傅逊怀翼戴秦王之计,雍州刺史贾疋遣人奉迎 秦王,
至长安,而与京兆尹梁综等同心推戴,立王为皇太子,以鼎为太子詹事,总摄百揆。梁综与鼎争权,鼎杀综,以王
按《晋书·毗陵悼王轨传》:轨字正则,初拜骑都尉,年二岁而夭。太康十年,追加封谥,以楚王玮子义嗣。 司马柬
按《晋书·秦献王柬传》:柬字弘度,沈敏有识量。泰始六年,封汝南王。咸宁初,徙封南阳王,拜左将军,甚贵
王骏为扶风王,琅邪王伦为赵王,渤海王辅为太原王,太原王颙为河间王,北海王陵为任城王,陈王斌为西河王, 汝南王柬
南阳王,
济南王耽为中山王,河间王威为章武王。立皇子玮为始平王,允为濮阳王,该为新都王,遐为清河王,九月,立齐 ……王畅封国,改封南阳王。柬等假节之国,各统方州军事,立皇子乂等,及皇孙遹,濮阳王子迪、始平王子仪为王。 汝南王
子羕、顺阳王弟歆、琅邪王弟澹等为公。
按《晋书·武帝本纪》:太康十年冬十月壬子,徙南宫王承为武邑王。十一月甲申,改封 南阳王柬
为秦王,始平王玮为楚王,濮阳王允为淮南王,并假节之国,各统方州军事。立皇子乂为长沙王,颖为成都王,晏
军王宫赍驺虞幡麾众曰:楚王矫诏。众皆释杖而走。玮左右无复一人,窘迫不知所为,惟一奴年十四,驾牛车将赴 秦王柬。
帝遣谒者诏玮还营,执之于武贲署,遂下廷尉。诏以玮矫制害二公父子,又欲诛灭朝臣,谋图不轨,遂斩之,时年
后为庶人,徙于金墉城,告于天地宗庙。诛太后母庞氏。壬寅,徵大司马、汝南王亮为太宰,与太保卫瓘辅政。以 秦王柬
为大将军,东平王楙为抚军大将军,镇南将军、楚王玮为卫将军,领北军中候,下邳王晃为尚书令,东安公繇为尚
      张华
  司空郑衮碑         潘岳
  与太傅杨骏书        傅咸
  谏 汝南王
书         前人
  丞相箴           陆机
  豪士赋           前人
审圣躬去与不去。又曰:陛下纂承以来,率意频离宫阙,劳心费力,有何所为。此际依然整跸,又拟远别宸宫。昔 秦王
之銮驾不回,炀帝之龙舟不返。又曰:忍教置,却宗祧,言将道断,使蒸民以何托,令慈母以何辜。若不虑于危亡
周处       王豹
  皇甫重〈弟商 子昌〉刘沉
  卫博       皇甫澹
  淮南王允〈子 秦王
郁 汉王迪〉贾浑
  嵇绍       庞伉
  王粹       曹摅
  路述       谯登 ……辞义慷慨,见者哀之。颙怒,鞭之而后腰斩。有识者以颙干上犯顺,虐害忠义,知其灭亡不久也。
淮南王允〈子 秦王
郁 汉王迪〉
按《晋书·惠帝本纪》:永康元年四月丁酉,以淮南王允为骠骑将军。秋八月,允举兵讨赵王伦,
:事连建成,恐应者众。尔自行,还,吾以尔为太子,使建成王蜀,蜀地狭,不足为变,若不能事汝,取之易也。 秦王
率众趣宁州,文干为其下所杀,以其首降,执宇文颖送京师。秦王之行,元吉及内嬖更为建成请,封德彝亦阴说帝
卫将军亮,右卫将军引,护军将军詹,领军将军瞻,中军将军壶,骁骑将军艾,骠骑将军、南顿王宗,镇军将军、 汝南王
祐,太宰、西阳王羕被练三千,组甲三万,总统诸军,讨凤之罪。时敦病笃,不能御众,使钱凤、邓岳、周抚等率
月,大宛献汗血马,焉耆来贡方物。冬十一月,幸辟雍,行乡饮酒之礼,赐太常博士、帛牛酒各有差。立皇子东为 汝南王。
十二月,吴夏口督、前将军孙秀帅众来奔,拜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会稽公。戊辰,复置镇军官。
七年春
王骏为扶风王,琅邪王伦为赵王,渤海王辅为太原王,太原王颙为河间王,北海王陵为任城王,陈王斌为西河王, 汝南王柬
南阳王,
济南王耽为中山王,河间王威为章武王。立皇子玮为始平王,允为濮阳王,该为新都王,遐为清河王,钜平侯羊祜 ……禄大夫荀勖卒。帝疾瘳,赐王公以下帛有差。含章殿鞠室火。甲申,以汝南王亮为大司马、大都督、假黄钺。改封 南阳王柬
为秦王,始平王玮为楚王,濮阳王允为淮南王,并假节之国,各统方州军事。立皇子乂为长沙王,颍为成都王,晏为吴王,炽为豫章王,演为代王,皇孙遹为广陵王。立濮阳王子迪为汉王,始平王子仪为毗陵王, 汝南王
次子羕为西阳公。徙扶风王畅为顺阳王,畅弟歆篇新野公,琅邪王觐弟澹为东武公,繇为东安公,漼为广陵公,卷 ……无废立之心。复虑非贾后所生,终致危败,遂与腹心共图后事。说者纷然,久而不定,竟用王佑之谋,遣太子母弟 秦王柬
都督关中,楚王玮、淮南王允并镇守要害,以彊帝室。又恐杨氏之偪,复以佑为北军中候,以典禁兵。既而寝疾弥 ……后为庶人,徙于金墉城,告于天地宗庙。诛太后母庞氏。壬寅,徵大司马、汝南王亮为太宰,与太保卫瓘辅政。以 秦王柬
为大将军,东平王楙为抚军大将军,镇南将军、楚王玮为卫将军,领北军中候,下邳王晃为尚书令,东安公繇为尚 ……,镇许昌。徙长沙王乂为常山王。己巳,进西阳公羕爵为王。辛未,立陇西世子越为东海王。九月甲午,大将军、 秦王柬
薨。辛丑,徵征西大将军、梁王肜为卫将军、录尚书事,以赵王伦为征西大将军、都督雍梁二州诸军事。冬十二月 ……太子于显平陵。抚军将军、清河王遐薨。癸卯,震崇阳陵标。秋八月,淮南王允举兵讨赵王伦,不克,允及其二子 秦王
郁、汉王迪皆遇害。曲赦洛阳。平东将军、彭城王植薨。改封吴王晏为宾徒县王。以齐王囧为平东将军,镇许昌; ……安东将军、琅邪王睿使将军甘卓攻镇东将军周馥于寿春,馥众溃。庚辰,太保、平原王干薨。二月,石勒寇汝南, 汝南王
祐奔建邺。三月戊午,诏下东海王越罪状,告方镇讨之。以征东大将军苟晞为大将军。景子,东海王越薨。四月戊
,皇太后临朝称制。司徒王导录尚书事,与中书令庾亮参辅朝政。以抚军将军、南顿王宗为骠骑将军,领军将军、 汝南王
祐为卫将军。辛丑,葬明帝于武平陵。冬十一月癸巳朔,日有蚀之。广陵相曹浑有罪,下狱死。咸和元年春二月丁 ……史。九月,旱。李雄将张龙寇涪陵,执太守谢俊。冬十月,封魏武帝元孙曹劢为陈留王,以绍魏。景寅,卫将军、 汝南王
祐薨。己巳,封皇弟岳为吴王。车骑将军、南顿王宗有罪,伏诛,贬其族为马氏。免太宰、西阳王羕,降为弋阳县
右贤王已下,皆以胡、羯、鲜卑、氐、羌豪杰为之。曜自还长安,愤恚发病,至是疾瘳,曲赦长安殊死已下。署其 汝南王
刘咸为太尉、录尚书事,光禄大夫刘绥为大司徒,卜泰为大司空。曜妻刘氏疾甚,曜亲省临之,问其所欲言。刘泣
。是月,征西大将军、高凉王那讨吐谷浑慕利延于阴平。军到曼头城,慕利延驱其部落西渡流沙,那急追之,故西 秦王
慕瑰世子被囊逆军距战,那击破之。慕利延西入于阗。 又按《后志》:二月,太白、荧惑、岁星聚于东井。占曰

管城 按战国,秦伐韩之管,今东管是也。石勒城 在县冯西保。石勒筑以屯兵处。丘村寨 在县冯东保。 秦王
寨 在县管西保,唐太宗屯兵处。
白马寨 在县元村保,邑人昔避兵于此。神顶寨 在县原村保,明大将军徐达
封。
新野庄王歆 亦骏之子,初封县公,后以预封赵王伦,进爵为王。邑二万户。
南阳王泰 武帝咸宁初,以 汝南王
徙封。南乡侯胡威 武帝时封。
冠军县侯郭彰 以惠贾后从舅封。
南阳王模 泰之子,初封平昌公,怀帝永嘉
莽将巨无霸围昆阳,屯兵于此。
萧王城 在县旧城内,光武筑。
蒲王城 在县东北蒲城保,东晋时蒲洪自立为 秦王,
筑此。
潕阳城 在县,据《水经注》:在芹沟沣水之南,今其地有古城,盖是城也,但汉时原有潕阳县,不应并
武官、幼者、及兵家子弟,领于兵部。今废。
化龙亭 在幕府山侧,晋元帝与彭城王元,西阳王羕,南顿王宗, 汝南王
宏,渡江之所。谶云:五马渡江,一马化龙。故名。
东冶亭 《续志》云:在东二里汝南湾,西临淮水,晋太元
之云,礼、传冠皆在庙。按武帝既加元服,车驾出拜于太庙,以告成也。盖亦犹拟在庙之仪。
咸宁二年,遣使冠 汝南王柬。
按《晋书·武帝本纪》不载。 按《礼志》:礼醮辞曰:令月吉日,以岁之正,以月之令。按鲁襄公冠以冬,汉惠帝冠以三月,明无定月。而后汉以来,帝加元服咸以正月。及咸宁二年秋闰九月,遣使冠 汝南王柬,
此则必非岁首。
惠帝永平元年,皇太子冠,见于太庙。
按《晋书·惠帝本纪》云云。 按《礼志》:冠礼于庙 ……。鲁襄公冠以冬,汉惠帝冠以三月,明无定月也。后汉以来,帝加元服,咸以正月。晋咸宁二年秋闰九月,遣使冠 汝南王柬,
此则晋礼亦有非必岁首也。《礼》冠于庙,魏以来不复在庙。然晋武、惠冠太子,皆即庙见,斯亦拟在庙之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