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四書類
書類
五經總義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史評類
別集類
政書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時令類
目錄類
載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醫家類
術數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續道藏
 小人故无咎也陈平周勃之用郦寄是已象言君子

 夬夬终无咎者于此能行其刚决又何咎焉陆氏以
 比 陈太丘
之吊张让庶几其是乎
九四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
象曰其行次且位不当也闻言不信聪不明也
 阳刚 (第 28b 页)
  姁媮呴愉呕喁呴喻煦妪燠休喔咻也 韩昌黎连理
木颂奋肆姁媮注上音吁下音俞郝京山谓即吁俞
郭璞曰怤愉犹呴愉也晋书夏侯湛傅逐巧点妍呕
喁辨佞呕喁即姁媮杜子美朝献太清宫赋神器兀
臬而小人呴喻礼乐记曰煦妪覆育万物戴氏谓与
汉书(东方朔传)愉愉呴呴同又借用休左传(昭三年)民人痛
疾而或燠休之因作喔咻今问奇集读作妪许谓燠

休非盖不知本吁俞之声而有出气嘘育之义故转
音为妪许可即本音育休亦可皆声相通也

  牧尌牧竖也 后汉书 陈寔
傅论士有不谈此者则耘
夫牧尌已叫呼之矣尌即竖字说文尌立也竖坚立
也义本相近而声亦相同故通用无别

  (第 18b 页)
  十一章(善人为邦)

  或问十一章之说曰集注并下章程子所言程伯子举
进士时对策语也○如卓茂鲁恭 陈太丘
皆有此效(淳)

  十二章(必世而后仁) (第 3a 页)
 州辅碑阴

 司空宗俱碑(熹平二年)
 太丘长 陈寔
坛碑
 县三老杨信碑(和平三年)
 益州太守城惧碑
 是邦雄桀碑
 仲秋下旬碑
 故吏应酬题名 (第 11b 页)
 孔耽   孟郁   韩敕   魏受  (高颐碑)   碑    碑    禅表   阙     

 郑固    陈寔   
张表   郑烈  (杨统碑)   坛    碑    碑    碑阴    
 周憬   殽坑    …… (第 14a 页)
   张普  (老子碑)   碑    铭    题字   铭 


非蔡   郭究   夏承    陈寔  (韩敕湛碑)
  碑    碑    坛    后碑 


夏堪   复民   老子   郭旻  (范式碑)    …… (第 15a 页)
刘宽   郭究    陈寔   
华山  (祈杨后碑)  碑    坛    庙碑   著碑 


颀繁   高颐   张寿   杨统 …… (第 16a 页)
 熊君   卫弹   尧母   西狭  (孔和碑)   碑    碑阴   颂    碑     
  陈寔   
周憬   礼殿   途杨  (楚相坛碑)  铭    记    厥碑   碑     
 陈球    (第 19a 页)
  吴仲   张普 (严䜣相碑)  铭   山碑   题字  碑 


帝尧   李翊  州辅    陈寔  (李夫碑)
   碑   碑阴   坛    人碑 


孔耽  武梁  梁张  白石 (刘熊碑)  祠   表 (第 14a 页)
  碑   碑 


郭究  杨统  熊君  费凤 (诔严碑)  碑   碑   碑   发  陈寔   
无极  癸严  宋恩 (史晨坛)   山   发   题名  奏 


四老   史晨  侯成  何 (第 4a 页)
  (孔𩃄)              碑    碑 


唐扶   华山   郑固   李夫   (陈寔)
    亭    碑    人碑   坛  …… (第 11b 页)
   魏臣  景君 (殽坑阁颂) 碑        铭   碑 


石经  史晨  华山  樊毅  (陈寔
论)      亭   碑   坛  …… (第 22a 页)
 沈子   刘宽  (公房人碑)  神    琚          


张寿   梁休  尧母   陈寔  (建平碑)
   碑   碑   坛    郫县 


孔𩃄   冯焕   王君  (孔和碑)   铭     …… (第 27a 页)
     二十号

华山  郙阁  梁休  老子 (礼器亭)  颂            


尧母  杨著   唐扶  张平 (下旬)   碑    颂   子   碑 


武斑  柳敏  武梁  同上  (秦颉碑)  碑   祠        碑 


无极   殽坑  帝尧  孔和 (史晨山)       碑       奏 


华山  吴仲  鲁峻  李翊 (蔡湛庙)  山       碑   颂 


西狭  殽坑  樊毅   陈寔  (老子颂)
  碑   碑   坛      (第 28b 页)
   衡方  (孔𩃄飨碑)  亭   碑    碑    碑 


鲁峻   吕君   郑烈    陈寔  (孟郁)
    碑         坛     


富春   景君   杨厥   刘宽  (碑阴丞)    …… (第 6a 页)
李翊   樊毅   吕君   大飨  (樊毅)                     陈寔   
刘宽   熊君   祝睦  (礼殿坛)                    …… (第 19b 页)
    十三职

柳敏   樊安   西狭   职樊  (魏元)         颂    毅    丕 


魏后   张平   华山   刘宽  (武梁函)   子    庙         祠 


老子   东海   苑镇   楚相  (殖西铭)   庙              狭 


孔耽   吕君   樊毅   张寿   (陈寔)
                   坛  …… (第 21b 页)
 


西狭   张平   老子   孙根  (应酬)    子                陈寔   
衡方   郭仲   李翊  (鲁诗)         奇          


杨统   亿张   (第 22a 页)
 右郊特牲天子之元子士也之简
张子厚卒关中诸士问谥于伊川伊川复书谓古者生
无爵死无谥孔子没哀公诔之不闻弟子复为之谥也
与其以 陈文范
陶靖节王文中孟贞曜为比其尊之也
曷若以孔子为比乎此至当之论然孔子有爵矣诔而 (第 9b 页)
 之阴过之祸息吾心明于天下矣
 阴过之世君子上则为阴类所嫉取祸下则择卑处
 自晦全身是故小官下邑无权可争 陈寔
是也埋光
 铲采无名可忌申屠蟠是也皆所谓下也
既济
 度水已竟曰济二物相资成用曰济水在上以金盛
 之 (第 40a 页)
 表记与仁同功而异情与仁同功其仁未可知也与
 仁同过然后其仁可知也亦但言知仁不言知不仁
 可验
 按史称 陈仲弓
外署非吏此为本司受过又刘宋张
 岱为司徒左西曹掾母年八十籍注未满岱便去官
 还养有司以违制紏之宋孝武 (第 14b 页)
 以朱子新说而又袭之解首句呼字之意则新之又
 新反于圣经嘉叹门弟子大旨涉于佻巧恐未必然
 按不间句有二说后汉陈群系 陈仲弓
之孙其释此
 有云闵子行孝动静尽善人于其父母昆弟间所言
 无可非间此言闵子言善人自服之此一说也又范 …… (第 2b 页)
 宿书故至此以来克己自下直作卑身作自下解若

 后汉 陈仲弓
诲盗曰观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尅己
 反善别以克字作尅字正以掊尅损削皆深自贬抑
 之义故云则是约己自尅不 (第 9a 页)
下惠 陈仲弓
之流乎黄中色牛顺畜革柔而坚韧之物
六二柔中故取象焉
九三当遁而下比二阴心有昵狎系恋而不能遁者也
斯人 (第 7a 页)
乃君子在下之象
五居尊位荣华之象
上六道穷故凶如 陈寔
申屠蟠郭林宗之在汉季似
乎随波汩没绝无所见在世道至此固凶而全身以全
善类则于时义为无咎也以柔说主求之 (第 33a 页)
 (宁为牵牛著凉处牧之所居里会井而汲男女错至/争汲有斗阋者宁多买汲器待之居旬日成邑于时)
 (避地者皆居郡南宁独居郡北若将终身焉其先有/颍川 陈寔
初为郡功曹中常侍侯览托太守高伦用)
 (吏寔怀檄入见伦曰此人不可用常侍又不可违请/从外署乡论怪其非举 …… (第 26b 页)
 (以为长者及为太丘长不禁民讼民亦无讼焉党禁/起人皆避去寔先就狱会赦出常侍张让父死名士)
 (无吊者让以为耻寔独吊焉后诛党人以寔故多所/全佑故不争险易不争阴阳则 陈寔
管宁亦有焉) …… (第 26b 页)
 (行敛德至于爱死养身而衰矣粤稽其意自伊吕管/张之外无称焉刘殷徐旷待为于无为亦其时使之)
 (然/乎)
 (臣观 陈寔
为德近于愿刘殷持本败于/末皆非醇儒所称然其不争为难能也)
 (颜回将西游问于孔子曰何以为身孔子曰恭敬 (第 29b 页)
 (不绝祀无国无之禄之大者不可谓不朽穆叔之智/又不及叔誉矣以臧文仲之贤不及赵文子而高自)
 (推许以陵大国宜其及矣虽然/文子穆叔则犹有稽古之馀焉)
 (王烈彦方少师事 陈仲弓
敦义行著信于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请曰刑戮自甘乞不使王彦方知烈闻) …… (第 10a 页)
 (用世之士特立独行宜其难也出世之士皆非异己/者见阻于乱世临深为高收声而伏隐约而已矣夷)
 (考其行澡身浴德不轻不沮捐同异泯高多动静合/宜有裨于世道其惟黄宪仇香管宁 陈寔
钟皓邴原)
 (诸君称焉间见诸/篇故不复陈也)
 (臣观特立之儒不以陈言自见间亦有之/必以草野粗翘见 …… (第 44b 页)
 (上之有非时不见非义不合过言不再流言不极易/衣而出并日而食不临深以为高不加少以为多并)
 (立则乐相下不厌如此则何闵有司之有古之人有/行之者黄宪 陈寔
仇览管宁徐稚申屠蟠沈麟士元)
 (德秀孔嵩闵贡屠羊说之徒是也三代而/下溺于言说其有进于是行者盖亦寡矣 (第 67b 页)
   (传二之二凡九十一字/挠乃教切禅时战切)
遁亨遁而亨也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以卦体释彖辞/刚当位以九五)
(言应谓应六二之阴时谓阴进阳退之时项氏曰遁本/无亨之理遁而能亨者刚当位而能应柔随时用权不)
(与为敌故亨也爻得正为当位以正自居而以权应柔/得逊遁之义如 陈仲弓
不忤中人能脱颍川于党祸所) (第 2b 页)
 得也若以恶人而拒绝之则将众仇于君子而祸咎
 至矣故必见之所以免辟怨咎也无怨咎则有可合
 之道(诚斋杨氏曰见恶人子见南子 陈寔
吊张让是/也若非辟咎则无事乎见恶人矣孔子不见阳) (第 8a 页)
太丘 陈寔
(第 3a 页)
仲弓
为太丘长其子纪字元方谌字季方元方有季方之弟则未易为兄季方有元方之兄则未
易为弟集注引难为字以證不可为 (第 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