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四書類
書類
易類
詩類
五經總義類
孝經類
地理類
政書類
職官類
正史類
紀事本末類
別史類
史鈔類
列傳類
雜史類
金石類
類書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瑜伽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法華部類
清代道教文獻
魏书刘表
傅注魏武纪亦云建安二年南阳章陵诸县复叛为张绣是也逮平荆州得其地尝以赵俨为章陵太守
而后无闻 顾景范
曰章陵曹魏时省入蔡阳水经注魏黄初二年更章陵为安昌县误也虽然犹有说西
魏尝置安昌郡并舂陵县于此盖道元身 …… (第 7a 页)
白湖湖水东南通江乂谓之沌口沔水又东径
沌阳县北处沌水之阳也沔水又东径林鄣故城北
(一清按林鄣亦作临嶂 顾祖禹
云临嶂即沔阳也有临嶂山在汉阳府西六十里层山临江盘基数十里
晋于山下置沔阳县今亦云城头山有峰曰乌林峰俗 …… (第 20b 页)
分兵攻两城
三嗣主傅云全端守西城留略守东城通鉴陈大建五年遣吴明彻等北伐别将任众军于东关克齐东
西二城 顾祖禹
曰即诸葛恪所筑此云三城按朱然傅云曹公出濡须然备大坞及三关屯大坞即濡须
坞三关即东兴关也是东兴本有三城 (第 23a 页)
  泄水出博安县(一清按汉志九江郡有博乡县续志无盖后汉省说文云泄水受博安洵波岂

顺帝以前曾改博乡为博安乎
顾祖禹
曰即寿州之都陆城晋元帝封六安缪王子交为侯邑考晋志又无之)
博安县地理志之博乡县也王莽以为扬陆矣泄水 (第 7a 页)
江珥其前者也
风俗通曰秦昭王使李冰为蜀守开成都两江溉田
万顷(一清按汉志郫县下云禹贡江沱在西东入大江 顾祖禹
曰世或以成都内江外江为沱水夫
二江为李冰所引非禹贡之沱也宛溪之说诚然且梁荆之沱有三蜀郡之汶江也郫也南 (第 5b 页)
  沌水上承沔阳县之太白湖东南流为沌水径沌阳

县南注于江谓之沌口有(一清按有下落一字晋书陶侃传侃率周访进军入
湘使都尉杨举为先驱击杜韬大破之而不言地名时侃屯沌口明年徙林嶂即临嶂矣
顾祖禹
曰临嶂
即沔阳是也胡三省曰沔阳梁武帝时方置郡据沈约志陶侃为荆州刺史初治沔阳则是时已有沔阳
城矣当属竟 (第 7a 页)
  山在湘水右岸(一清按巴丘山宋人以为禹贡之东陵曾彦和曰巴陵与夷陵相为东西
夷陵亦曰西陵则巴陵为东陵可知又曰沅渐旡辰叙酉湘资醴水皆合洞庭中东入于江是为九江导
江云过九江至于东陵今之巴陵巴陵之上即洞庭也因九水所合遂名九江水经九江在长沙下隽县
西北楚地记云巴陵潇湘之渊在九江之间是也晁以道云洞庭九江也胡渭曰以洞庭为九江始于宋

初胡旦而晁曾从之朱子故主其说而力辨寻阳九江之非然去无澧二水而易以潇蒸则意有未安澧
水实会南江以东注洞庭安得而不数之盖后人讹旡为元朱子故以为无是水而为之更定不若曾旼
之说为得其实全祖望曰
顾景范
以宋人洞庭九江谓本许叔重语大缪叔重何曾有此说乃曾旼之书
曰东陵巴陵也许慎曰迤邪行也今江水过洞庭至巴陵 (第 20a 页)
  浏水出临湘县东南浏阳县(一清按浏阳县本汉临湘县地孙吴折置以县在浏
水之阳故名据此亦经文晚出之一證全祖望曰三国志周瑜傅以下隽汉昌刘阳州陵为奉邑则刘阳自汉

末已有其名虽未为县而已为邑若作邑字于经为合)
西北过其县东北与涝溪
水合

  浏水出县东江州豫章县首裨山(全祖望曰按 顾祖禹
曰今浏阳之大
围山即首裨山其水曰白沙湖分四𣲖一入袁之万载一入分宁一入岳之中江其一即浏水予谓据顾
(第 13b 页)
  渐江水(一清按宋祁曰武陵有渐水东入沅疑此无渐水当作浙不知浙江渐江并见说文武陵有渐
水固也而未可以渐江水当之)
出三天子都(全氏曰 顾祖禹
曰大鄣山在绩溪县东六十里高五
百五十仞周一百五十里一名三王山祥符图经云即三天子鄣山海经浙江出三天子都 …… (第 1a 页)
是山楚王不理怀璧哭于其下后玉人理之所谓和
氏之玉焉

  内方山在江夏竟陵县东北

  禹贡注章山也 (顾氏祖禹
曰章山在安陆府东四十里古文以为内方山左传定四年蔡
侯吴子唐侯伐楚舍舟于淮汭自豫章与楚夹汉图经云豫章即 …… (第 42a 页)
不论未可知也)云梦泽
在南郡华容县之东东陵地在庐江金兰县西北(一清按汉
志庐江郡下云金兰西北有东陵乡
顾祖禹
曰金兰县亦见汉志苏林注检今本汉书注非苏林也又曰或以 …… (第 43a 页)
  明都泽在梁郡睢阳县东北(一清按汉志梁国睢阳县禹贡盟诸泽在东北)
州沱水在蜀郡汶江县西南其一在郫县西南皆还入江荆
州沱水在南郡枝江县(全氏曰汶江县之沱为开明所凿埤县之沱是湔塴
江李冰所堰皆非禹迹也
顾祖禹
尝疑之而不能指沱之所在岂益州无沱水乎予谓江水篇都安县下注云
□江水出焉武阳一下注云□江水入焉□江出江 (第 45b 页)
宋板割裂改正装裱成书命门人钞录其图并二十一
史舆地志考而 顾景范
有读史方舆纪要傅是楼有一
统志稿皆亟录之以为疏水经注之资云(同上)

  古书有注复有疏疏以补注之不 (第 8a 页)
  一清案左传作狼渊今校补事在文公九年

  径臣陵城北(卷二十二二十一页十四行)

  笺曰一作巨陵一清案春秋分记引京相璠土地名
作巨陵 顾祖禹
曰又谓之大陵

  溱水篇 (第 36a 页)
  一清案江水二字衍文

  盛弘之谓空冷峡(卷三十四五页十八行)

  一清案谓下落之字冷当作泠通典寰宇记俱作空
舲峡 顾祖禹
曰夏秋水泛必空舲乃可上然作泠字
于义亦得梁书王僧辩传作空灵滩即湘水注之空
泠峡也

  其间远望交岭 (第 52b 页)
 一名东梁河又名大梁水源出干罗山西流五百里
 至辽阳城东北五里许折而西南流入浑河合为小
 口会辽河入于海  顾祖禹
方舆记要曰司马懿斩
 公孙渊父子于梁水之上即此或曰太子河即衍水
 燕太子丹匿于衍水中后人因以名河 林 (第 16a 页)
  上盘几二十里又云山南有砂岭高二百馀仞陡
  绝难行今砂岭为入山孔道亦不甚高按能始有
  盘山诗似曾亲游历者何以多谬若此
   顾祖禹
方舆纪要云泃水在蓟州北四十里一名
  广汉川(俗名黄/厓川)发源黄厓口一支西南流经盘山
  之阴入平 (第 3b 页)
  此大禹导河之故道也


  商

   顾景范
方舆纪要注契始封商今西安商州相土迁商
丘今归德府汤居亳今归德东废榖熟县是曰南亳府
北四十里有大家城为 (第 40a 页)
 是年先生兄遐篆卒(昆新志卓行传云贫甚于父同应而好/义似之卒无子以弟缵子洪善为后)
(张谱<折 t="33"/>案遐篆中式崇祯六年癸酉举人健庵称遐篆举乡/试一上公车而卒归玄恭送先生北游序称崇祯之末祖父)

(蠡源先生暨兄孝廉捐馆且昆新合志亦称遐篆年未四十/卒若卒于甲午则先生年已四十二矣盖衍生元谱讹壬午)
(为甲午耳<折 t="33"/>耻/庵据张谱补注)
 ︹诗集︺金山诗一首(徐注九域志唐因裴头陀江际获金以/闻明皇赐名曰金山 顾祖禹
方舆纪要)
(金山在镇江府西七里大江中北岸值瓜洲渡南岸值西/津渡西距仪真县高资港不过四十馀里实为江中 …… (第 23b 页)
 随手所钞录皆作蝇头行楷万字如一每见予辈或宴饮终日

辄为攒眉客退必戒曰可惜一日虚度矣其勤厉如此所著昌
平山水记二卷巨细咸存尺寸不爽凡亲历对證三易稿矣而
亭林犹以为未惬正使博闻强记或尚有人而精详不苟未见
其伦也(增录/张谱)
又曰博稽详研发前人所未发为不朽之业者顾亭林之于音
韵梅定九之于历数 顾景范
之于地理也
  拜亭林先生墓 诸景筠(世器︵注︶)
先代通儒远衣冠閟此茔谁披元祐籍不慕义熙名碑碣临官 (第 80a 页)
   魏书曹公历白檀续汉书白檀在右北平之文
   为證曾公亮武经总要于檀州武威军下引汉
   书将军李广弭节白檀之文为證 顾祖禹
方舆
   纪要白檀废县在密云县南汉置以县有白檀
   山而名顾炎武昌平山水记密云县南二十里
    (第 14b 页)
会更
不免谬以千里则泥古而不知覈实之过也
欧阳修云滦水出炭山东北胡三省通鉴注因之其后
陈组绶职方图考 顾祖禹
方舆纪要皆从其说今考独
石口外无所谓炭山者惟巴颜屯图古尔山㨿努三云
土人名其山为黑老山按昔人有谓濡水 (第 24a 页)
  高下递注由寺前石涧东南流十馀里入潮河

  清水河 源出滦平县(即喀喇/河屯厅)南境边城外西南
  流至墙子峪之北入边下流入潮河
   按 顾祖禹
方舆纪要及顾炎武昌平山水记皆
   以为即古要水汉要阳县以此得名盖古要水
   本入鲍邱水(即今/潮 …… (第 4b 页)
  谓土河也

   顾祖禹
方舆纪要土河自马盂山发源经大宁卫
  南又东北流至朵颜卫境之木叶山合于潢水者
  是也
  米万春蓟 (第 14b 页)
常熟人精舆地之学凡郡/邑建置沿革山川险易画)
(图著说缕析条分徐乾学修一统志仪与淮/安阎若璩百诗无锡 顾祖禹景范
蒐讨为多)归允
  肃(常熟人康熙己未殿试第一人授修撰辛酉主/顺天试所拔皆寒畯历官少詹事持正不阿居) …… (第 31a 页)
十卷/凡唐以前旧说自诸家经解所)
(引旁及史傅类书片语单词悉著其目/又撰文选纪闻三十卷文选音义八卷) 顾祖禹(常/熟)
(人著方舆纪要一百二十卷据正史考订地理于/山川形势险易古今战守攻取成败得失之迹皆)
(有折衷虽荒僻幽仄/之地一一如目见)
王翼孙(长洲人任湖北襄阳/县吕堰驿巡检嘉庆)
(元年邪匪聂杰人聚众滋事扰及枝江馀匪由枝/江窜至吕堰翼 (第 34a 页)
  文(宁武人万历进士知汉中府矿贼俞士乾聚众/数千肆为劫夺文设策招之使充牙兵未一载)
(杀人如故大以计/擒之一日歼焉)刘举(宁武人以世袭百户积功/官河保营参将流贼入境)
(时举已擢右卫副总兵需代者或劝疾趋右卫以/避其锋举慨然曰吾家世为将种志在灭贼报国)
(敢托辞避事以负初心乎召麾下励以大义咸为/感奋迎战于土沟贼众大至举众寡不敌突陈死)
(之)贾三光(字孟明偏关人客宁武周遇吉所李自/成围城遇吉促之行三光曰公为君死)
(吾敢不为公死乎贼陷自尽/又宁化张学李霖俱殉节死)
 ︹本朝︺韩万善(字 复初
偏关诸生母杨性严少有拂即/加笞扑卧病十馀年万善朝夕奉事无) (第 13b 页)
里俗呼为斗口淀是济水入/海之处海潮与济相触故名潮虽大淀终不没百)
(姓于其下煮盐管子齐有渠展之盐即此 顾祖禹/
川渎异同考大海自乐安西北经蒲台县东西至)
(县一百四十里在滨州东北八十里自利津县又/北经沾化县在县东 (第 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