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四書類
書類
易類
詩類
五經總義類
孝經類
地理類
政書類
職官類
正史類
紀事本末類
別史類
史鈔類
列傳類
雜史類
金石類
類書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瑜伽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法華部類
清代道教文獻
  鹰台元之鹰坊及仁虞院皆一地也至元之晾鹰

  台 顾祖禹
方舆纪要云在漷县西南又元史至大
  元年筑呼鹰台于漷州其地距南海子凡九十馀
  里元时又有鹰房在德胜 (第 1b 页)
  永清县周世宗显德六年取益津关置霸州仍治
  永清盖东至安次南至霸州皆益昌故地
  又按永济渠在霸州东 顾祖禹
方舆纪要云信安
  军有永济渠宋咸平中置塘泺以为边备今废
原土楼在县治东六里宋时为土儿卫台高丈二尺盘 (第 15b 页)
顺义县合于白河(方舆/纪要)
  (臣/)等谨按 顾祖禹
方舆纪要所称乃潮白故道今
  则于密云东南合流矣详见前
原元中统二年十月指挥使李伯祐率馀兵屯潮河川 (第 10a 页)
  凡期限
洪武十六年奏准天下岁贡生员俱限正月至京十八
年令贡不如期者以违制论

永乐三年令岁贡直𨽻浙江河南限正月到部山东山
西陜西湖广福建江西限二月四川广东广西三月
成化十七年令提学官考过该贡生员务遵永乐初年
钦定限期赴部考试如有过限三个月之上者压考一
次一年之上者照例问罪托故在家三年之上者虽有
堪据文凭亦不准收
万历二年题准提学官每岁预将次年应贡生员通行
考定给领朱卷起文通限次年三月十五日以前到部

礼部题请于四月内定期廷试试毕愿就教者礼部考
送吏部覆请于六月内廷试如贡生三月内不到者俱
压次年候考罢去试以 复初
(先年春月廷试未到者/于秋月补试至是革)
  凡考试
洪武十六年定岁贡生员至京从翰林院试经义四书 (第 9a 页)
 三国(未置/)

 晋(未置/)
 宋齐梁陈(未置/)
 北魏
   顾祖禹
史略初魏都平城于缘边置六镇曰武川
  曰抚冥曰怀朔(正光六年/改置朔州)曰怀荒(正光末改/置蔚州)(第 14a 页)
  (河其抵河之处亦名乞伏山在黄河西从首至尾/有象月形南北约长五百馀里正边城之巨防山)
  (之东河之西有平田数千顷可引水灌溉如尽收/地利足以赡给军储也 顾景范
云自宁夏以上民)
  (多穿渠溉田而宁夏之利尤博盖上流势少/缓无溢决之患且泥沙未甚故引河为宜也)又北 …… (第 5b 页)
  (应接北拓三百馀里于牛头牟那山北置烽堠一/千八百所自是突厥不得度山放牧朔方无复寇)
  (掠减镇兵数万人 顾景范
云中城在废夏州北八/百里西城在废丰州北八十里东城在废胜州东)
  (二百里今按东城本汉定襄郡之盛乐县 (第 6a 页)
其考据
订补亦极精核卷首刋所据以校正者凡四
十本虽其中不免影附誇多(如所称黄宗羲本原无成书顾
炎武本
顾祖禹
本□若壉本皆所著书中引用考辨实无核本又黄仪本称其书今归新
城王氏池北书库考王士祯没后池北书库所藏皆已 …… (第 3b 页)
常朱郁仪孙潜夫之徒再四雠定不过正其十之三如盘洲石柱之疑而于其大者未之能及也百年以来乃有专门之学顾亭林 顾宛溪
黄子鸿胡东樵阎百诗 (第 0003d 页)
开在焉一清按此句有脱字 顾氏祖禹
方舆纪要云罕开谷有河州西水经注白石县东有罕开渡又东
则枹罕故城也盖误以溪为渡)
昔慕容吐谷浑自燕历阴山 (第 23b 页)
  又南过赤城东(全氏曰胡三省云后魏明元帝泰常八年筑长城于长川之南起自赤城西至
五原延袤二千馀里即此城也但考登国二年幸赤城三年又幸东赤城疑有两赤城而今不可考矣一清按
顾景范
曰赤城堡在万全指挥司东北二百里其地相传蚩尤所居后魏主圭登国二年幸广宁遂如赤城神
瑞二年复如赤城此东赤 (第 14a 页)
则又不待言交错互举总见水之为害溥尔然梁书韦睿傅却是吾闻汾水可以灌平阳绛水可以灌安
邑不如通鉴所云又按 顾景范
曰括地志亦因旧文强为附会汾水可以灌平阳绛水可以灌安邑旧史
云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乃文互耳又云 (第 20a 页)
处也其水又东流出城又合成一川也又东澄而为
渚沁水(全氏曰 顾景范
曰今城南五里有渚河城西半里有沁河合流为西河盖是二水名)
南流注拘涧水(汉志魏郡武始拘涧水东北至邯郸 …… (第 14b 页)
水又径平山南按地形志赵郡房子县有平州城寰宇记平棘县下引水经注云槐水出黄
石山山海经曰泜水东流注于彭水 顾景范
曰水经以为一名槐水者也又寰宇记赵州高邑县下引水
经注云汉章帝北巡至高邑亦光武即位于此有石坛坛有圭头碑 (第 28b 页)
  一清按水经本有𣲖水篇今失已矣寰宇记定州安
喜县𣲖水下引水经注云𣲖水历天井泽南流所播
为泽俗名为天井淀初学记引水经注云定州𣲖水

北流径大核山大核山疑是大𣲖山之讹大𣲖山在
今阜平县西北五里其东又有小𣲖山以𣲖河所经
得名说文𣲖水出雁门葰人戍夫山东北入海按山
海经郭璞注曰今滹沱水出雁门卤城县南武夫山
戍夫武夫皆泰戏之一名 顾祖禹
曰盖以滹沱为即
𣲖水也此说非是盖𣲖水与滹沱同出一山耳𣲖水
源见说文尾见本注其中所历之道仅有定州 (第 37a 页)
俗谓老
人谷水又东径高奴县合丰林水同州冯翊县商原
下引水经注云洛水南径商原西俗谓许原也(一清按许
顾祖禹
引水经注作浒原云志云沮水之浒也)沙阜下引水经注云洛水 (第 41b 页)
雍之下畤矣章怀后汉书冯衍传注亦但引史记曰秦并天下祠雍四畤汉加黑帝谓之五畤而不列
指四畤之目其义终莫能 明顾祖禹
以为五畤者鄜密吴阳上下北亦非也又按三畤秦畤也五畤汉畤 (第 5b 页)
东汉水又言沔水东南径沮水戌而东南流注汉郦氏注特标出
尚书曰嶓冢导漾东流为汉以大禹当日所导实在于此亡友 顾景范
谓水经不详汉水所自出沔水沮
水特入汉之小水耳反详志其源志却出今宁羌州者何与其说极是余请两言以剖别之曰 (第 25a 页)
然则岑字误也索隐引刘昭曰河东皮氏县有岸头亭盖为谬矣一清按汉书卫青传
张次公封岸头侯晋灼曰河东皮氏亭也 顾景范
曰岸头亭在河津县南古岸门也史记秦孝公二十四
年与晋战于岸门虏其将魏错又惠文王后十一年败韩于岸门斩首十 …… (第 25b 页)
水像而仪之故曰浚仪余谓故汴沙为阴沟矣
浚之故曰浚其犹春秋之浚沫乎汉氏之浚仪水无
佗也皆变名矣(一清按 顾景范
曰诗爰有寒泉在浚之下志云今祥符县西三十里有寒
泉陂即诗所称浚水为汴所夺故汴水经大梁北亦兼浚水之名盖不 (第 38a 页)
向城即濄水入
淮之处与汉志合故道元以经言下邳睢陵入淮为非此义城即沛郡之义成县胡谓云义成故城今名
拖城 顾祖禹
云濄口城今讹为□城濄□音韵联而注又有楮城之目殆字形之变耳)又东入 …… (第 10b 页)
见晋书地道记而 顾景范
非之郡国志泰山郡奉高邑刘昭补注曰左传昭八年大蒐于红红亭在县西
北汉志沛郡□县莽曰贡师古曰□亦音贡音义 (第 23b 页)
水又南合武水谓之泇水已耳此注叙治
水于临沂之下殆因汉志东莱曲成县出阳邱山之治水云南至沂入海之文而误也 顾宛溪
为之说曰
泇河有二东泇入沂西泇入泗盖泗沂交会之处故有此缪今按西泇河出峄县之君山即在峄县界中
与东泇河 (第 33a 页)
于寿光县南十里益都城置益都县属
齐郡宋至后魏并属齐郡也则益都是三国魏所置治益都城与两汉之益县微有分别 顾景范
曰益都
侯邑后并入益县未知所据矣又青州府寿光县下云钜定城在县西北八十里汉县属齐郡后汉省志
云县西四十 …… (第 10b 页)
则王者迁其邑而定其居盖去薄姑迁于临淄以为宣王之时始
迁临淄与世家异毛公在迁之前其言当有据此證尤为精确 顾祖禹
曰吕氏春秋太公封营丘之渚海
阻山高险固之地其后五世胡公徙薄姑六世献公徙临淄盖自东而西也又云顾氏曰班志 …… (第 18a 页)
  县因冈为城城周三十里汉高帝六年封郭蒙为侯

国王莽更之曰祥善矣又北左合扶淇之水水出西
南常山东北流注潍晏谟伏琛并以潍水为扶淇之
水以扶淇之水为潍水非也按经脉志潍自箕县北
径东武县西北流合扶淇之水晏谟伏琛云东武城
西北二里潍水者即扶淇之水也潍水又北右合卢
水即久台水也地理志曰水出琅琊横县故山(一清按汉
志琅琊横县下云故山久台水所出东南至东武入淮师古曰台音怡所谓横故山者山本名横山县因
山以受氏亦曰横耳道元依班志以立文乃曰横县故山可谓疏卤矣
顾景范
曰久当作名汉书误本后 …… (第 36b 页)
城西王莽之祓同也世谓之王城又谓水为洋洋水
(顾氏祖禹
曰苏林以为根艾水即胶之洋河)又东径晏伏所谓西黔陬
城西又东入海地理志曰琅邪有柜县柜艾水出焉
(一清按 (第 42a 页)
  沔水东径谷城南而不径其东矣城在谷城山上春

秋谷伯绥之邑也墉闉颓毁基堑亦存沔水又东南
径阴县故城西故下阴也春秋昭公十九年楚工尹
赤迁阴于下阴是也县东有县今济南刘熹字德怡
魏时宰县雅好博古教学立碑载生徒百有馀人不
终业而夭者因葬其地号曰生坟沔水又东南得洛
溪口水出县西北集池陂东南流径洛阳城北枕洛
溪溪水东南注沔水也(一清按高洪谟谷城县志云洛阳城在县东一十三里莫
详何人所筑遗址尚存
顾祖禹
曰盖南北朝时所侨置) (第 2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