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易類
詩類
小學類
五經總義類
樂類
四書類
書類
孝經類
政書類
地理類
目錄類
別史類
編年類
職官類
正史類
紀事本末類
雜史類
列傳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儒家類
藝術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楚辭類
禪宗部類
密教部類
史傳部類
清代道教文獻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属辞比事记卷三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

 会盟(会而后/盟也)
隐六年夏五月辛酉公会齐侯盟于艾
桓十二年夏六月壬寅公会杞侯莒子盟于曲池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属辞比事记卷四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

(从王/伐)桓五年秋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
 此桓王恶郑庄以诸侯之师伐之而大国无至者即
 小国以大 (第 1a 页)
经部五
 春秋简书刋误     春秋类
  提要
    (臣/)等谨案春秋简书刋误二卷
   国朝 毛奇龄
(第 1a 页)
奇龄
作春秋傅以春秋经文为
    据古之简书以左傅所述为据古之策书故
    此编刋经文之误以简书为名皆 …… (第 1a 页)
    榖虽先立于学宫而其初皆由经师口授或
    记忆之失真或方音之递转势所必然不足
    为怪 奇龄
必以为有意改经至于作于飨作
    享亦缕论之殊为深诋然其论会袲不当有
    齐侯单伯送王姬不应作 (第 1b 页)
   庄公二十八条
#+PROPERTY: JUAN 卷一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简书刋误卷一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

汉艺文志有春秋古经十二篇先儒目之为简书即圣
经也其分十二篇者以春秋十一公每公得一篇则十
二篇也第 (第 2a 页)
   哀公十一条
#+PROPERTY: JUAN 卷二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简书刋误卷二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

闵公(一/条)
公及齐侯盟于落姑(元/年)
  落公榖作洛
僖公(三十/二条)
邢迁于夷仪(元 (第 2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诗札卷一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

予既依汝南太守听写官言诗削牍去之然犹未达也
往以札问讯遂有徵诸咫尺者续续为记曰诗札虽然
此非言诗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诗札卷二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

谨奉教笙诗既无辞则其立名时何所取旨走初亦信
之既而臆乐部曾无徒立名者不取列词义特以调行
岂有此理 (第 1a 页)
六十四之本秦汉以下互体卦变及先天加一倍法既
一无所当至近世 西河毛氏
阴阳分聚之说又臆妄之
甚者矣
一卦六爻先儒以初二为地三四为人五上为天非也
传曰易之为书也有天道焉有地 (第 16a 页)
辞而谓占无所用之可
乎自汉以下多舍辞言象象有不通乃兼及之卦并及
互体卦变甚之至于之卦之变在九家而后至 毛西河
而幻极中间朱子启蒙虽无互变之占而其所谓一二
变专占爻不占彖三变占本之两彖而以本卦为贞之
卦为悔又前十 …… (第 13b 页)
其昌乎及陈之初亡也陈桓子始大于齐其后亡也成
子得政按此专就本爻之辞而推之未尝杂及之卦爻
辞而 毛西河
以风为天于土上谓兼及之卦之辞不知
左氏用之卦之象以释本爻观国之光之辞未尝用之
卦之辞也然左氏周史之辞 …… (第 15a 页)
之正与本爻
之辞两相发明宜生之为男而季之贤且昌也可谓神
应之占矣何用他求顾卜繇与太卜之辞已为赘幻而 毛西河
乃取纯乾及离坎相错之象以为复父之解又以 …… (第 17b 页)
妃子进皇太后临朝是为冲帝帝崩质帝立及兄
冀弑质帝迎桓帝立之于是有兄冀擅权宦官乱政之
祸似乎不与辞应而 毛氏奇龄
推之曰坤五后也之比
而变刚君也临朝也所谓显比者也三驱三立帝也失 …… (第 23a 页)
吉不可与也微子启帝乙
之元子也宋郑甥舅也祉禄也若帝乙之元子归妹而
有吉禄我安得吉焉乃止就辞亦能与事合 毛氏奇龄
谓之卦需六五需于酒食为禄贞吉为吉禄故以禄字
释祉字按本文甚明祉也福也泰交得中之致也何所
藉于变雷酒食 …… (第 24a 页)
破乃遣贰师伐匈奴后巫蛊事发贰师降匈奴武帝咎
卦兆反缪 毛氏奇龄
谓大过通视为大坎而互当重乾
之末进承一坤龙战元黄且身在坎中尚未出险而兑
为口舌又为毁拆非因令误当以间 …… (第 24b 页)
也且七八)
(九六刚柔亦不合也)
唐天宝十四年王诸入解筮遇乾之观谓已及宾王而
大人未见遂遇禄山变而返 毛西河
曰此以贡士宾兴
解宾王颇合筮法但观互为坤坤在九家易曰为乱虞
氏易曰为师而内坤离位则说卦直曰为甲胄为戈 …… (第 32a 页)
宋时金完颜亮入寇筮得蛊之随占者曰我有震威而外
当毁拆敌败之象也果败 毛西河
曰此随自否来又自
益来皆以上刚填下柔而蛊之变亦复如是艮上变柔
巽初变刚乾元在上下填坤初为首下于地之象 (第 34b 页)
且随
互为渐渐之辞曰夫征不复其能返耶按此筮占者之
言专观变象已离其宗至 西河
之说专取卦变更为支
离又取互辞则所为夫征不复者果必其为金耶抑为
宋耶且亦三爻之辞云尔也互体何独取三变 …… (第 34b 页)
舍本寻末者何啻霄壤如 毛西河
据唐长庆中成德兵
变拥立王廷凑筮者得乾之坤曰坤土也有土地河山
之封而未占群龙以明朱子徵引蔡墨之说之为 …… (第 36b 页)
本彖之义也
成公十六年晋侯将伐郑楚子救郑公筮之史曰吉其
卦遇复曰南国䠞射其元王中厥目及战射共王中目 毛西河
以坤为南国而震初刚挫之为䠞又言坤有弓
轮离之戈甲南离为目震为长子为元王云者既穿凿 …… (第 37b 页)
为筮之重轻也
唐李纲在隋仕宦不进筮之得鼎曰君当为卿辅然俟
易姓为如志仕不如退折足为败 毛西河
谓此取倒卦
之革而言故曰俟革命云云者缪也彖曰鼎元吉亨传
曰鼎象也以木巽火烹饪也圣人烹以享上帝而大烹 …… (第 38b 页)

少耳既曰重其奇交其偶则单其奇拆其偶亦所必用矣阴
阳之分老少亦所以别七八九六耳非有他也七八九六起 于一
二中于五终于十衍于五十而运于四十九法极自然
后人因大衍天地之数五十有五而以谓五十下当有有五
二字非也 (第 41b 页)
   经部一
 春秋占筮书     易类
  提要
    (臣/)等谨案春秋占筮书三卷
   国朝 毛奇龄
撰其曰春秋者摭春秋传所载占
    筮以明古人之易学实为易作不为春秋作
    也自汉以来言占筮者不 (第 1a 页)
一家而取象玩占
    存于世而可验者莫先于春秋传 奇龄
既于 …… (第 1a 页)
    要其占法则固古人之遗轨譬之史书所载
    是非褒贬或未尽可凭至其一代之制度则
    固无伪撰者也 奇龄
因春秋诸占以推三代
   之筮法可谓能探其本而足关诸家之喙者
    矣乾隆四十三年九月恭校上 (第 2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占筮书卷一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

周易筮书也周官卜人以八颂占卜词即以八卦占筮
词因之别设筮人掌三易以辨九筮使占人占易皆有
成法而惜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占筮书卷二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

初晋献公筮嫁伯姬于秦遇归妹(兑下/震上)䷵之暌(兑下/离上)
䷥史苏占之曰不吉
 此又追记晋嫁姬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占筮书卷三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

(昭五/年传)初穆子之生也庄叔以周易筮之
 穆子叔孙穆子名豹者也庄叔穆子父也按成十六
 年穆子避 (第 1a 页)
   经部一
 推易始末       易类
  提要
    (臣/)等谨案推易始末四卷
   国朝 毛奇龄
(第 1a 页)
奇龄
既述其兄之说作仲氏易
    复取汉唐宋以来言易之及于卦变者别加
    综核以为是书其名推易盖本系 …… (第 1a 页)
    翻诸家凡有卦变卦综之说与宋以后相生
    反对诸图具列于卷而以推易折衷之图系
    于后朱子谓卦变乃易中之一义而 奇龄

    以为演画系辞之本旨易义广大触类旁通
    见智见仁各明一理亦足与所撰仲氏易互
     (第 1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推易始末卷一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

周易者移易之书也虽易例有三一曰倒易叙卦用之
一曰对易分篇者用之(二易见仲/氏易卷首)而必以移易一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推易始末卷二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


蜀才曰此本乾卦 虞翻曰观反临也
 瞿塘来氏改卦变曰卦综以反对二卦错综升降求
 合于彖传往来上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推易始末卷三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

朱文公本义卦变图
(彖传或以卦变为说今作此图以明之/盖易中之一义非画卦作易之本指也)
自推易不明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推易始末卷四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

何氏乾坤主变图(何氏名楷闽人明儒经学之最有/声者著周易订诂此图其所创也)
订诂曰窃谓往来上下者实 (第 1a 页)
   经部一
 仲氏易        易类
  提要
    (臣/)等谨案仲氏易三十卷
   国朝 毛奇龄
(第 1a 页)
奇龄
一名甡字 (第 1a 页)
大可
(第 1a 页)
秋晴

    曰 (第 1a 页)
初晴
又以郡望 (第 1a 页)
西河
萧山人康熙己未
    以廪监生
 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 (第 1a 页)
奇龄
之兄锡龄邃 (第 1a 页)
    于易而未著书惟时时口授其子文辉后
    龄
乞假归里锡龄已卒乃摭文辉所闻者以
    己意润饰之而成是书或传 (第 1b 页)
奇龄
假归之后
    僦居杭州一日著一卦凡六十四日而书成
    虽以其兄为辞实即 (第 1b 页)
奇龄
所自解以理断之
    或当然也大旨谓易兼五义一曰变易一曰
    交易是为伏羲之易犹前人之所知一曰 (第 1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仲氏易卷一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

 仲氏者予仲兄与三也(古以伯仲为兄弟诗仲氏吹/篪是也仲氏名锡龄与三其)
 (字/)仲氏在崇祯之季 …… (第 1a 页)
 (词明言次第也今八/卦并生其误五也)六子先母女先男少先长(六子/俱先)
 (坤兑离先震巽先坎兑又先离离又先巽 于一
索再/索之叙俱失尽矣羲画次第必不如是其误六也)
 七卦位不合(说卦卦位千古不蔑今以递加之画而/环图之 (第 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