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易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別史類
編年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職官類
詔令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初,贼驱难民诱官兵,斩获皆良民也。传庭不知其诈,奏『贼中有逃归者,言贼闻臣名,皆惊溃。臣誓肃清楚、豫,不以一贼遗君父』。上信之,因召对群臣,出传庭疏示众。 兵部侍郎张凤翔
独言:『贼素狡多诈,示弱不可信。且传庭所统皆良将劲兵,不如为陛下留此家当』。上目慑之。群臣窥上意,争 (第 142 页)
四月,盗神一魁降于杨鹤。鹤责数其罪,俱伏谢。一魁有战骑五千,鹤侈其事,上言乞赐一、二万金赈济。
省臣论宣大总督魏云中、陕西总督杨鹤恇怯玩寇,上切责云中、鹤等平盗自赎。
上念旱,释前 工部尚书张凤翔 、左副都御史易应昌、御史李长春、给事杜齐芳、都督李如桢于狱。
御史吴甡西行至延长,寇聚城下,谕以 …… (第 9 页)
洪承畴请留陕西饷银二十万资剿费,并以劝农。从之。
宁塞逸贼合环庆诸寇屯镇原之蒲河,欲犯平原,走 凤翔 、汉中。陕抚练国事、总兵董志义遣兵各守要害,贼遂不敢出。既而洪承畴从鄜州间道至、曹文诏以临洮兵至、贺 …… (第 13 页)
以司礼监太监曹化淳提督京营。
八月,曹文诏击贼甘泉,败之。
九月,山西贼破临县,贼魁豹五等据其城。又陷修武,杀知县刘 凤翔。 焚掠武涉、晖县,遂围怀庆。上以藩封重地,切责河南巡抚樊尚杀贼自赎。
十一月,海盗刘香老犯福建小 …… (第 14 页)
臣不能为首揆温体仁解矣』。
禁文武舆盖、器饰之僭。
起守制杨嗣昌为兵部尚书。
命采平阳、 凤翔 诸以储国用。
赐太监曹化淳等䌽币,以各进马也。叙京师城守功,太监张国元、曹化淳荫指挥佥事,各世 (第 31 页)
省臣论宣大总督魏云中、陕西总督杨鹤恇怯玩寇,上切责云中、鹤等平盗自赎。
上念旱,释前 工部尚书张凤翔 、左副都御史易应昌、御史李长春、给事杜齐芳、都督李如桢于狱。
御史吴甡西行至延长,寇聚城下,谕以 …… (第 9 页)
洪承畴请留陕西饷银二十万资剿费,并以劝农。从之。
宁塞逸贼合环庆诸寇屯镇原之蒲河,欲犯平原,走 凤翔 、汉中。陕抚练国事、总兵董志义遣兵各守要害,贼遂不敢出。既而洪承畴从鄜州间道至、曹文诏以临洮兵至、贺 …… (第 13 页)
以司礼监太监曹化淳提督京营。
八月,曹文诏击贼甘泉,败之。
九月,山西贼破临县,贼魁豹五等据其城。又陷修武,杀知县刘 凤翔。 焚掠武涉、晖县,遂围怀庆。上以藩封重地,切责河南巡抚樊尚杀贼自赎。
十一月,海盗刘香老犯福建小 …… (第 14 页)
臣不能为首揆温体仁解矣』。
禁文武舆盖、器饰之僭。
起守制杨嗣昌为兵部尚书。
命采平阳、 凤翔 诸以储国用。
赐太监曹化淳等䌽币,以各进马也。叙京师城守功,太监张国元、曹化淳荫指挥佥事,各世 (第 31 页)
时自成已据全洛,直窥陕西。总督孙传庭,故将家子,然性怯懦,不知兵,好大言;九边精锐,悉隶麾下。又据潼关之险。自成欲诱致之,每战辄匿精锐,驱难民当前,因是多所斩获,传庭志益骄,屡疏奏捷,且上言:『有自贼中逃回者,言贼闻臣名,皆惊溃』。上信之,因召对群臣,出传庭疏示众。 兵部侍郎张凤翔
独言贼素狡多诈,示弱不可信。且传庭所统皆良将劲兵,不如为陛下留此家当。上目慑之。群臣窥上意,争请命传 (第 16 页)
起逆案杨维垣为通政使,起蔡奕琛吏部右侍郎。内批张捷补吏部左侍郎,张孙振河南道御史。以易应昌为左副都御史,郭维经左佥都御史。起葛寅亮太常寺卿,成勇福建道御史,文安之詹事府詹事、翰林院侍讲,赵士春翰林院编修,王志道户部右侍郎,申绍芳户部督饷侍郎。以贺士寿为户部仓场尚书。加大学士王应雄太子太保、总督川湖云贵军务,赐尚方剑、蟒玉,开府遵义。以 张凤翔
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巡抚苏松。卢若腾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
予北京殉难诸臣谥:大学士范景文 (第 12 页)
予北京殉难诸臣谥:大学士范景文 (第 12 页)
二十日(己丑),册封故多罗饶裕郡王阿巴泰子贝勒博洛为多罗郡王。册文曰:『尔贝勒博洛破流贼、灭福王,平定河南、江南时,尔佐和硕德豫亲王以行。王分兵一半,令尔招抚苏州、杭州等府地方。尔获故明惠王、潞王等亲王郡王五人、世子一人、巡抚 张凤翔
等文武官员六十人,降其兵二万五千八十人。战败敌兵,凡十五次。又攻克三府七县,遂平定江南常州、苏州等府 (第 38 页)
初六(癸巳),河北、山东府州县各杀贼所署伪官,咸称起义。居庸巡抚何谦自北亡命过德州,济王留之共事;寻送之南行。临清铺商留阁部监纪凌駉起义,旧 侍郎张凤翔
亦起义东昌。
初七(甲午),史可法议防江:设水师五万,添二镇将,画地分守;仍以文臣操江协事。衡王 …… (第 2 页)
十九(甲辰),曹勋詹事、程正揆右谕德。黄道周礼部尚书协理詹事,陈盟、谢德溥并侍郎詹事。马士英奏张亮永城战功。刘泽清荐 张凤翔 、李栖凤可预重兵之选。马士英奏童生输银,免府县试。
二十(乙巳),命乡官与监生齐民较田多寡,一体 …… (第 15 页)
二十三(丁丑),解学龙刑部尚书、陈盟吏部左侍郎、杨维垣通政使。阮大铖奏雷演祚不忠不孝;下法司严讯。河南劝农尚书丁启睿罢。
二十四(戊寅),御史霍达巡漕。命停今年决囚。
二十五(己卯), 张凤翔 复尚书,管侍郎事。
二十六(庚辰),复以黄耳鼎为御史。
二十七(辛巳),鸿胪寺少卿高梦箕北来 …… (第 19 页)
二十二(丙午),李沾请分台员从逆真枉。颍州生员卢鸿上七政历。
二十三(丁未),长至节,上受朝贺。 张凤翔 兵部尚书,巡抚苏、松四府;卢若腾巡抚凤阳。申绍芳言江北需饷急;命户部于附近府州县措二十万付之。刘洪起 (第 22 页)
初七(甲午),史可法议防江:设水师五万,添二镇将,画地分守;仍以文臣操江协事。衡王 …… (第 2 页)
十九(甲辰),曹勋詹事、程正揆右谕德。黄道周礼部尚书协理詹事,陈盟、谢德溥并侍郎詹事。马士英奏张亮永城战功。刘泽清荐 张凤翔 、李栖凤可预重兵之选。马士英奏童生输银,免府县试。
二十(乙巳),命乡官与监生齐民较田多寡,一体 …… (第 15 页)
二十三(丁丑),解学龙刑部尚书、陈盟吏部左侍郎、杨维垣通政使。阮大铖奏雷演祚不忠不孝;下法司严讯。河南劝农尚书丁启睿罢。
二十四(戊寅),御史霍达巡漕。命停今年决囚。
二十五(己卯), 张凤翔 复尚书,管侍郎事。
二十六(庚辰),复以黄耳鼎为御史。
二十七(辛巳),鸿胪寺少卿高梦箕北来 …… (第 19 页)
二十二(丙午),李沾请分台员从逆真枉。颍州生员卢鸿上七政历。
二十三(丁未),长至节,上受朝贺。 张凤翔 兵部尚书,巡抚苏、松四府;卢若腾巡抚凤阳。申绍芳言江北需饷急;命户部于附近府州县措二十万付之。刘洪起 (第 22 页)
六月初二日(戊午),上命吏部司官敦促慎言视事。
初六日(壬戌),史可法言:『先帝用人原无成心,傅宗龙、孙传廷起自累囚, 张凤翔 、袁继咸、马士英起自戍藉。当吴甡奉命南征,以候唐通兵不至,迟则过之;所可原者,国难之作,勋臣之殉国者 (第 77 页)
初六日(壬戌),史可法言:『先帝用人原无成心,傅宗龙、孙传廷起自累囚, 张凤翔 、袁继咸、马士英起自戍藉。当吴甡奉命南征,以候唐通兵不至,迟则过之;所可原者,国难之作,勋臣之殉国者 (第 77 页)
七月初三日(戊子),命四镇各率兵由六合驰赴督辅调用;皆不奉诏。
初五日(庚寅),祁彪佳、黄斌卿总兵镇江,命金声桓驻防淮、扬。
初六日(辛卯), 张凤翔 手书移邱磊,言北兵甚迫,义不可往;已率义勇乡绅离东昌而来。
初九日,加李际遇、刘洪起总兵,防御河 (第 132 页)
初五日(庚寅),祁彪佳、黄斌卿总兵镇江,命金声桓驻防淮、扬。
初六日(辛卯), 张凤翔 手书移邱磊,言北兵甚迫,义不可往;已率义勇乡绅离东昌而来。
初九日,加李际遇、刘洪起总兵,防御河 (第 132 页)
是日,传报济宁固山额真石等奉摄政王令,调兵马巡视山东;所到地界,官民出郭迎接,违者以抗师治罪。大清国平西王吴三桂称摄政王简选虎贲数十万络绎南下,牌仰山东德清一带仰体大清安民德意。七月丙戌朔,有北兵数人持告示至青州,一为摄政王、一为平西王吴,各称安民。又有大清兵部文二角,索一路清册;惟济宁未降,东昌、临清皆服。又临清中军张显荣称:摄政王命固山额真石六家总兵驻德州、侍郎王鳌永招抚山东。
八月初二日(丁亥), 张凤翔 家眷与杨仕聪同舟遇南京颁诏官,即同南行,借临清 (第 214 页)
八月初二日(丁亥), 张凤翔 家眷与杨仕聪同舟遇南京颁诏官,即同南行,借临清 (第 214 页)
「粤事记」云:『四月十五日(庚辰),又有沈原渭者,再赍成栋速驾之奏至。知事果真,于是弹冠者遍地。王化澄杜门半载,忽入直矣;朱天麟变姓名隐太平府,走别窦邀拜相矣;晏清自田州出,为冢宰矣; 张凤翔,
兵科兼翰林院修撰矣;张佐辰与扶纲自贵州至,司文选、考功司事矣;顾之俊制中亦出随驾,上天地人三策、水火 (第 388 页)
乙未夜,端门外火。时大清兵破海州,入宿迁;山东及丰、沛尽降。
丁酉,苏松巡抚祁彪佳罢。
庚子,以李永茂为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潮等处。
丁未, 张凤翔 为兵部尚书兼副都御史,巡抚苏松。卢若腾为佥都御史,督理江北屯田,巡抚庐、凤。高起潜提督江北兵马粮饷。 (第 20 页)
丁酉,苏松巡抚祁彪佳罢。
庚子,以李永茂为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潮等处。
丁未, 张凤翔 为兵部尚书兼副都御史,巡抚苏松。卢若腾为佥都御史,督理江北屯田,巡抚庐、凤。高起潜提督江北兵马粮饷。 (第 20 页)
万元吉驰疏:『吴三桂牌至济宁,称奉大清摄政王旨,取江南』。廷议款使已行,不为意。豪格兵入青州及东昌、临清, 张凤翔
弃城走,王鳌永招兖州、泰安复降。豪格寻以兵入登州、莱州,总兵杨武等溃遁。路振飞方围董学礼于宿迁,学礼 (第 10 页)
一、起兵之人,谷氏旧无此目;其忠义又不可没,爰仿「江南义师始末」而书之。然或负罪重大、或不久降附、或其心实非为明,则削之。如宋权、李鉴、黎玉田及天津巡抚总兵官之于北直隶,李建泰、姜镶于山西,潘士良、 张凤翔
、卢、谢升、赵继鼎于山东,李沾、刘孔昭、周谦、赵麟趾于南直隶,田仰、柏襄甫、顾虎臣于浙江,张启祥、 (第 5 页)
入银不掠者,嘉定伯周奎以身免(考曰:「北略」曰:『城既破,有兵数人到府,奎厚犒之即去。已而有贼将张姓者至,踞其室;奎夫人卜氏姑媳皆自缢,卜即先后所自出也。诸子皆缚去,兵士辱奎特甚。复有权将军李至,张避去。李见奎谦
让之极,颇怜之,乃以小屋数间拨与,幸免于刑死。子铉夹未死,幼子镮钟、孙澄、清、泽俱存。一云李牟数奎平日鄙吝,督令负薪担水以辱之』。「殉难实录」云:『周奎正在求死就缢之际,被贼擒去。送伪刑官三夹不死,坐赃七十万,府第、藏库、什物、田产俱没入。将军李牟据其宅』。「传信录」云:『贼之杀勋戚大臣也,奎献银十万、姜女十人,得不杀;仍赏银千两』。诸说不同,并存俟考) ;刑部尚书掖县张忻及其子庶吉士端入银万两,释;工部堂邑 张凤翔
入银,释(考曰:「传信录」误作张凤山,盖漏翔字,又涉注中山东字而误衍山字也。「北略」引野史,又误作张 (第 172 页)
让之极,颇怜之,乃以小屋数间拨与,幸免于刑死。子铉夹未死,幼子镮钟、孙澄、清、泽俱存。一云李牟数奎平日鄙吝,督令负薪担水以辱之』。「殉难实录」云:『周奎正在求死就缢之际,被贼擒去。送伪刑官三夹不死,坐赃七十万,府第、藏库、什物、田产俱没入。将军李牟据其宅』。「传信录」云:『贼之杀勋戚大臣也,奎献银十万、姜女十人,得不杀;仍赏银千两』。诸说不同,并存俟考)
衡王率诸生驱杀伪官,请徙内地。时河北、山东各杀伪官,称起义。济宁有乡官潘士良者(考曰:「贰臣传」云:『士良万历癸丑进士,累官刑部右侍郎』),以回兵杨科等入城杀伪将、伪道科,自为总兵,而奏请士良为总河。未几,回兵朱继宗又杀杨氏而自为总兵(考曰:「南都甲乙纪」云:『杨科奏潘为总河,而自为总兵』。后「边镇诸将篇」又云:『杀副将杨朴一家,而自为总兵』。朴,岂科之坏字欤?抑科、朴本二人欤?俟考)。时前 兵部侍郎张凤翔
亦起兵诛伪官于东昌;后大清兵迫,乃弃东昌南归。
(臣鼒曰: (第 210 页)
张凤翔 起兵诛贼,遥应南都;与宋权、李鉴之以贼为贽,投诚大清者异矣!何以不书?恶其不克终也。)
乙未(初 (第 210 页)
(臣鼒曰: (第 210 页)
张凤翔 起兵诛贼,遥应南都;与宋权、李鉴之以贼为贽,投诚大清者异矣!何以不书?恶其不克终也。)
乙未(初 (第 210 页)
孔昭之怒慎言也,马士英实阴嗾之。史可法闻之叹曰:『党祸起矣』!因疏曰:『先帝用人,原无成心;傅宗龙、孙传廷起自累囚, 张凤翔
、袁继咸、马士英起自戍籍。当吴甡奉命南征,以候唐通兵不至,迟则过之所可原者。即诸臣以为不可,亦须平心 (第 235 页)
钱谦益心艳揆席,阿士英旨,特荐钦案杨维垣为通政使,遂进使过一疏。维垣之起也,马士英借谦益以用群奸,而愈疑谦益,反绝揆望。内批:补张捷吏部尚书,起蔡奕琛吏部右侍郎、张孙振拿河南道。孙振劾苏抚祁彪佳贪奸,且定策有异议;词连吴甡、郑三俊、刘宗周等;彪佳罢去。以易应昌为副都御史、郭维经佥都御史,起葛寅亮太常卿、成勇一福建道御史、文安之詹事、刘同升侍讲、赵士春编修、贺世寿督仓尚书、王志道户部侍郎、申绍芳督饷侍郎,以大学士王应熊督川湖云贵, 张凤翔
抚苏松。
九月,谥北都殉难诸臣:阁臣范景文「文贞」、户尚倪元璐「文正」、左都李邦华「忠文」、副都 (第 26 页)
九月,谥北都殉难诸臣:阁臣范景文「文贞」、户尚倪元璐「文正」、左都李邦华「忠文」、副都 (第 2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