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類
地理類
別史類
編年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農家類
醫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喻于鸣谢也。切欲更进。而病气凘颓。姑难振制。亦不可以书尽记。向亦有替送迷儿之教。玆令委晋。详告未尽之 馀怀。
夬赐明教。以开此郁。而不然则数日内。当图更为躬进。披露心腹。以冀垂谅焉耳。
答李善卿(元溥○辛丑) (第 192H 页)
答李善卿(元溥○辛丑) (第 192H 页)
任诸员。善率贤侯之教而从长措划。俾有成效。深所奉勉。
答姜胤重
路次远将。风谊勤挚。尚不能忘。而掺别 馀怀。 迄玆类然。谓外书枉。又极擎荷。矧审间者定省康卫。起居无愆。何等拱慰之至。又有放失虚度之叹。近日书尺间 (第 234L 页)
答姜胤重
路次远将。风谊勤挚。尚不能忘。而掺别 馀怀。 迄玆类然。谓外书枉。又极擎荷。矧审间者定省康卫。起居无愆。何等拱慰之至。又有放失虚度之叹。近日书尺间 (第 234L 页)
余以己卯秋入山。今夏复来。)蔗境方知倒入佳。(前自内山入。今自外山溯入。)怪我名山缘业重。歇惺三宿有 馀怀。
送朴匡山(钟儒)归苕江
苕江之水汉江分。春水多于水上云。明月孤舟从此去。远天归雁若为闻。到家梅落应 (第 526L 页)
苕江之水汉江分。春水多于水上云。明月孤舟从此去。远天归雁若为闻。到家梅落应 (第 526L 页)
朱子答何叔京书曰。程子谓善恶皆天理。(朱子注。此句若甚可骇。)谓之恶者本非恶。(朱子注。此句便都转了。)但过不及便如此。(朱子注。自何而有此人欲之问。此句答了。)所引恶亦不可不谓之性意亦如此。
答徐夏卿(癸卯十一月二十日)
向教数条。即欲标疑仰禀。却恐言芜辞涩。未达本意。易致譊譊之讥。旋止而姑俟自解之日矣。细读盛谕。至所谓古人讲论之际。虽寻常训诂连篇屡牍。弗以为疲。忧道之心。如是其切也。况此系圣学根柢。有非小小文义。岂敢惮于烦渎而不罄 馀怀 乎之教。实有所感激盛意之攸在。玆敢逐条录疑。发病求药。幸执事勿挥而察之。书头所谓与好个朋友。对好个山 (第 109L 页)
答徐夏卿(癸卯十一月二十日)
向教数条。即欲标疑仰禀。却恐言芜辞涩。未达本意。易致譊譊之讥。旋止而姑俟自解之日矣。细读盛谕。至所谓古人讲论之际。虽寻常训诂连篇屡牍。弗以为疲。忧道之心。如是其切也。况此系圣学根柢。有非小小文义。岂敢惮于烦渎而不罄 馀怀 乎之教。实有所感激盛意之攸在。玆敢逐条录疑。发病求药。幸执事勿挥而察之。书头所谓与好个朋友。对好个山 (第 109L 页)
祝也。
答李元一(寅杓○丙午六月四日)
向承历顾。窃瞷其沉静纯笃。有足以克绍家学。阐发幽贞。所以眷眷 馀怀。 愈久深深也。座下亦姿非不厚。才非不长。但似择术不精。立方不固。优游仍循。未易回头劄脚。若与令从氏弦韦 (第 165H 页)
答李元一(寅杓○丙午六月四日)
向承历顾。窃瞷其沉静纯笃。有足以克绍家学。阐发幽贞。所以眷眷 馀怀。 愈久深深也。座下亦姿非不厚。才非不长。但似择术不精。立方不固。优游仍循。未易回头劄脚。若与令从氏弦韦 (第 165H 页)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又曰非知之难。行之惟难。此兴与左右之所共闻者也。惟左右勉之。抖擞神力。艰草只此。 馀怀
万万。都耿耿焉而已。
答李敬慎(丁酉)
积阔中。伯氏远临。兼施惠讯。觌面披缄。欣佩曷量。谨审秋阑。省 (第 210L 页)
答李敬慎(丁酉)
积阔中。伯氏远临。兼施惠讯。觌面披缄。欣佩曷量。谨审秋阑。省 (第 210L 页)
人。宛在一方。则畴夜解携以后至后年盍簪时。计几个日月。无非今日未发时境界。夫未之见也。何远之有。归来 馀怀。
旌摇靡定。作此思强自解。高明以为何如。蔘尾一封搜呈。馀祝在途保重。美赴多祉。 (第 235L 页)
。欲舁疾就骆山下。纵儿谋屋。兼议诊治之节。病若少歇。当续有陈禀。若至沉绵不可强。则猥望一番临视。以畅 馀怀。
盖狂妄一行。其得失本不足多较。唯高明者持论低仰之际。其所系不细。而窃观来谕所论自废早晚处。似于今日时 …… (第 218L 页)
。则其虚受容人之量。又有非小人之腹所能窥测者矣。临别谓春间当命驾东游。故还栖俟日。庶几迎拜路左。以罄 馀怀。 山花已霰而车音邈然。 天气向暑。恐难拄劳远出。私心怅缺。宁有其极。其怀归两种文字。奉玩无已。已移本珍 (第 234L 页)
。则其虚受容人之量。又有非小人之腹所能窥测者矣。临别谓春间当命驾东游。故还栖俟日。庶几迎拜路左。以罄 馀怀。 山花已霰而车音邈然。 天气向暑。恐难拄劳远出。私心怅缺。宁有其极。其怀归两种文字。奉玩无已。已移本珍 (第 234L 页)
为之胥庆矣。谨奉谢。伏希尊察。
与郑君祚(胤永○甲戌九月八日)
夏初旬日之游。尽吾辈难得之奇缘。归有 馀怀。 魂梦常依依也。即日秋清。生闱唱喏多庆。进德有相。兴居佳胜。注疏程课。今到何篇。窃观近日作此工夫者。主 …… (第 269H 页)
可以当统体立本之工。未知然否。乞一商示。
与李文仲(根元○甲戌六月)
向来七日同游。殆不易得之奇缘。 馀怀 常依依也。即日潦炎。堂上寝膳无损节。侍馀起居佳适。夏间进业 (第 282L 页)
与郑君祚(胤永○甲戌九月八日)
夏初旬日之游。尽吾辈难得之奇缘。归有 馀怀。 魂梦常依依也。即日秋清。生闱唱喏多庆。进德有相。兴居佳胜。注疏程课。今到何篇。窃观近日作此工夫者。主 …… (第 269H 页)
可以当统体立本之工。未知然否。乞一商示。
与李文仲(根元○甲戌六月)
向来七日同游。殆不易得之奇缘。 馀怀 常依依也。即日潦炎。堂上寝膳无损节。侍馀起居佳适。夏间进业 (第 282L 页)
犹而先施之。以践前书之言也。谨奉谢。伏唯尊察。
与柳士星(荣奎○戊寅至月)
向日之别。远送于野。归有 馀怀。 比日初寒。唱喏多福。体况佳适。三馀之业。当有程绪。不知所读何书。所玩绎何义。区区所望于左右者。实不寻 (第 353L 页)
与柳士星(荣奎○戊寅至月)
向日之别。远送于野。归有 馀怀。 比日初寒。唱喏多福。体况佳适。三馀之业。当有程绪。不知所读何书。所玩绎何义。区区所望于左右者。实不寻 (第 353L 页)
痛。求死不能得而已。尚复何言。伏枕艰草。不能万一。惟神会。
答赵友三(乙酉三月)
前冬旬日之会。尚有 馀怀。 即因二申君至。奉领心画。具审晚春。侍学崇吉。欣慰之深。朱宋书课。甚善甚善。春秋暇日。多读此二书。涵泳 (第 491L 页)
答赵友三(乙酉三月)
前冬旬日之会。尚有 馀怀。 即因二申君至。奉领心画。具审晚春。侍学崇吉。欣慰之深。朱宋书课。甚善甚善。春秋暇日。多读此二书。涵泳 (第 491L 页)
祭仪霜露既降。先于雨露云云。
思亡亲之情。悲秋深于感春。
答金宅三(履俊○壬辰二月)
奉手疏。具审迩日哀履支胜。攻业有程。为慰之深。教贞疾不死。奄见悬弧之岁。悲恸之怀。已不自胜。而又奉重庵师门讣音。首麻号泣。不能定情矣。前者所示讲义供对者玆寄去。今番所示者。留俟异日追对也。
答柳亨一(荣晋○庚寅四月)
自顷数旬对讨 馀怀 在中。閒居有时兴念。忽奉手真。具认初夏侍读有程。为况佳适。同社又得一同志。朝夕从游。此可见吾友至诚感 (第 500H 页)
思亡亲之情。悲秋深于感春。
答金宅三(履俊○壬辰二月)
奉手疏。具审迩日哀履支胜。攻业有程。为慰之深。教贞疾不死。奄见悬弧之岁。悲恸之怀。已不自胜。而又奉重庵师门讣音。首麻号泣。不能定情矣。前者所示讲义供对者玆寄去。今番所示者。留俟异日追对也。
答柳亨一(荣晋○庚寅四月)
自顷数旬对讨 馀怀 在中。閒居有时兴念。忽奉手真。具认初夏侍读有程。为况佳适。同社又得一同志。朝夕从游。此可见吾友至诚感 (第 500H 页)
。一日为急。而不得已稍待凉生耳。惟冀进德加重。
答林熙瑞(显周○辛丑)
顷者数日周旋。得于望外。客土 馀怀。 倍觉爽朗。殆愈久未已。玆奉九月六日手命。惊审德门不幸。丧变荐因。虽属过境。伤怀增惕。倘复如何。人生百 (第 410L 页)
答林熙瑞(显周○辛丑)
顷者数日周旋。得于望外。客土 馀怀。 倍觉爽朗。殆愈久未已。玆奉九月六日手命。惊审德门不幸。丧变荐因。虽属过境。伤怀增惕。倘复如何。人生百 (第 410L 页)
帘屏和气似春天。孝子称觞祝万年。甲一周回延寿始。日三商起效诚专。为仁盖自亲亲笃。受福知应世世连。风树 馀怀
虽倍切。喜悲殊境舞华筵。
次陈重协寿亲韵
生得坚贞铁树身。花开六十一回春。绛云绕瑟偕良匹。绿酒盈樽速 (第 548H 页)
次陈重协寿亲韵
生得坚贞铁树身。花开六十一回春。绛云绕瑟偕良匹。绿酒盈樽速 (第 548H 页)
续纲目。大书召监潭州南岳庙。朱某不至。即高宗时也。
寂寂重华久掩门。君王日夜玉津园。中书老子熏心处。刚怕胡儿利执言。
为藉蒙胡仅复雠。临安宗社更深愁。凭凌如踏无人境。天地凄凉崖海舟。
神州失道祸宜然。多事冬青哭杜鹃。南士低头娼丐日。宣尼又复作中贤。
裔戎结好之祸。究竟至此。可畏可畏。
西衲昂昂作帝师。胡宫何怪贬宣尼。狗不食 馀怀 孟竖。翱翔奥灶善为媚。
洛建馀流有静修。凤翔千仞月朝羞。北帝欣迎新赞善。索言终是许吴俦。
兰溪高蹈白 (第 80H 页)
寂寂重华久掩门。君王日夜玉津园。中书老子熏心处。刚怕胡儿利执言。
为藉蒙胡仅复雠。临安宗社更深愁。凭凌如踏无人境。天地凄凉崖海舟。
神州失道祸宜然。多事冬青哭杜鹃。南士低头娼丐日。宣尼又复作中贤。
裔戎结好之祸。究竟至此。可畏可畏。
西衲昂昂作帝师。胡宫何怪贬宣尼。狗不食 馀怀 孟竖。翱翔奥灶善为媚。
洛建馀流有静修。凤翔千仞月朝羞。北帝欣迎新赞善。索言终是许吴俦。
兰溪高蹈白 (第 80H 页)
诚。受而不退。岂非盛德。不让涑水。为人矜式。又至愚之望也。麟锡驱远劳多病颓。可怜。惟有日来士友叙违离 馀怀。
用玆为况也。新凉命驾欣跃。扫榻而预候。未前为乞加护。用副祈颂。
答康处三(宁默○辛丑十二月十日)
顷 (第 235L 页)
答康处三(宁默○辛丑十二月十日)
顷 (第 235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