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春秋類
地理類
別史類
編年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農家類
醫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所询论语乞醯章不直之义。谓乞诸邻而暗作自家物。恐非本义。些少物借人作己有。庸细人所为。微生为当世所称者。似污不为此。以圈下注有谓有无谓无。曰直者看之。似或如是解。然此亦谓夫其家无有。直言无有而已可也耳。谓乞邻而直言乞来。不害为直者。恐亦未然。言不言间。乞邻市恩。皆为不直。或若乞其乞邻则乞而与之。此恐是直理。
答刘卿禹(甲辰十月)
承书伏慰。如火烈烈。力无扑灭。势不向迩则避之而已。如木离离。霜雪繁重。枝叶摧凋则晦之而已。此麟锡之不能无去。而去而守得大小华之典型。冀有一于万分也。然麟锡非其人。所以有望乎一国阳类同门士友。而于青华翁。更切矣。望幸付家事于令孙。鞭小驴而遐举。散了重戚 馀怀。
办得天下大事。事成则随阳春而好还。不成则何处无志士之沟壑。迟迟我 …… (第 307L 页)
之明。岂特无伤。亦或因是而更可仰见也。此理分明可恃无恐耳。来月廿五。兄欲赴长潭否。若然则可以拜面而罄 馀怀。
略此布告。伏希恕谅。
与金文秀(载铢○癸丑九月二十八日)
密迩数年为满意。别离半载更关心。况复各参商 (第 311L 页)
与洋丑聘怪而天下万国争为党助者。同一气候耶。苦痛苦痛。高驾那时还潭上否。来月廿五。此当趁往。伊时可尽 馀怀。
略此奉覆。
答尹▣▣(膺善○癸卯二月九日)
去年六月惠书至。十月又与李朱二友联书者至。大慰千里相望之 (第 340H 页)
今朝复见设弧年。孤露 馀怀
有倍前。又值斯时人混兽。白头无语仰苍天。
梦圃隐先生有感
小华文物赖先生。五百年来治教明。秖今举世为 (第 34L 页)
虽殊。精通无间。我心于齐。绝音茹苋。蔬对琼爢。果替玉粲。我斋于罍。我炙于串。我涕之霣。我香之瓣。痛有 馀怀。
余言用亶。灵如鉴悉。曷嫌俚谚。呜呼。公其知我耶。不知也耶。呜呼哀哉。尚飨。
东宫致祭文[行副提学○洪 (第 438H 页)
然则此录。吾 君吾相之所命。系他日史氏之取舍。其可易而为之哉。伏惟尊兄。以聪颖之资。加闻见之博。慷慨 馀怀。
必有所寓。幸不以无似不可与同事。而悉记耳目所及。录成一帙。待得面讨如何。若路阻事冗。会合不可易期。则 (第 314H 页)
乎。吾辈切不可更效此等俗态。直以古人相待。如何如何。噫。日已西矣。道云远矣。匪遄匪笃。曷云能至。千万 馀怀。
寸管难既。
慰郑愚伏(经世○壬寅)
新秋。伏惟令候神相。第黑风夜撼。兰玉摧折。心焉若崩。无日不思。病 (第 23L 页)
于取人为善之道理。得其濠梁久矣。如许相规。不少按剑于明月。则他日过从。或往复书尺。岂无两相滋益者乎。 馀怀
襞积。非片简所能倾倒。姑此。伏惟心谅。
答金锡汝(简玉)
一纸银钩。传自李堪所。所云无非眷眷不遐底 (第 455L 页)
海棠枝动好风来。横塘晚翠凉阴碎。隐岫残红暝色催。溪上朗辉新月印。客边骚兴故人杯。明朝我亦寻君宅。此夕 馀怀
一一裁。
初度有感(壬戌)
途中初度感怀深。长忆劬劳泪不禁。幼日几经汤饼会。玆辰辜负奠杯斟。儿年向老 (第 223H 页)
虽殊。精通无间。我心于斋。绝音茹苋。蔬对琼糜。果替玉粲。我齐于罍。我炙于串。我涕之霣。我香之瓣。痛有 馀怀。
余言用亶。灵如鉴悉。曷嫌俚谚。呜呼哀哉。公其知我耶。不知我耶。呜呼哀哉。尚飨。
祭舅氏郑判官文
维年 (第 285L 页)
可闲一日。千万量处之。荣也远进。回程似未易期。毋以官奚远伻为念有所迟延。幸甚幸甚。不过费十日之劳耳。 馀怀
都付荣弟口达。
 窃见令兄所制。极简约无可复减矣。第略于先世而详于子孙。未妥。古昔碑碣虽小。作必具载 (第 321H 页)
  
与金雪月堂(富伦)
斗柄初回。天地又春。伏惟佳祝满堂。景福益臻。远贺之忱。无任区区。蕴奉双老。又添一齿。此外无足道者。关山笛里。忽已五个年矣。起访南枝。依旧有信。人情到此。当复何如耶。陶山风月。尚无恙否。无计重寻。秖劳梦想而已。今此姨行。又未得追随。甚矣人事之不可必也。湘滨一茎。节操坚贞。雪月堂中。可以扶醉。斲之裁之。远于致之。景仰之诚。都付此君泉石逍遥之馀。倘蒙一端垂念耶。 馀怀
获不尽陈。
答姜生(彦钦)
千里承书。如对慰深。即惟炎天。侍况如何。悬恋切切。蕴依持幸幸。闻锦城等处 …… (第 305L 页)
其极。但念汝母未能全安。则难于远离。且秋收方急。纳籴正其时也。汝若不在。谁其看捡。此则观势处之可也。 馀怀
缕缕。欲书还忘。
寄昌诗
夏,秋来。一未闻家乡消息。此间有怀。汝亦可想。前因湖阃寄书。请其受答传送。 (第 308L 页)
劄力救。而牛溪之被罪也。白沙无一言伸救。彼东冈,白沙。皆是流俗中头角稍秀者。其处心行事。犹尚如此。其 馀怀
邪观望。随势变易之辈。何足责乎。
客曰。奏请和事。非西崖牛溪之罪。不待主人。而人皆知之矣。壬辰之乱。 (第 470L 页)
隉之基。岂非韦西川续唐之忠乎。平生读书之力。愿于此日敷陈也。 馀怀
万缕难悉。辛卯九月八日。宪拜。
 是岁三月。先生抗疏。请斩倭使。 奏闻 天朝。朝廷不用。先生退归沃川 (第 467H 页)
 书略曰。重峰先生 赐谥。出于意外。诚美举也。但本家曾无行录。江阴公寝疾失性。今已经岁。其弟年少未谙故事。只抗义新编,东还封事数卷而已。今此行状撰出。事极窘迫。可虑。相知间长者亲友。皆已下世。尊兄亦且在远。不得与之相议。可叹。近地诸君。与本家子弟。方收聚文书。图为起草。欲请于作者。而朝中亦无可请之处。是可闷闷。闻先生疏草全稿。寄在案上。必有采入之段。今送白足。并箱以去。幸封裹以惠。且如有所录之事。书示如何。时重峰先生文集全稿。先生曾送本家。故只以前所闻见者。起草以送之。
见尤庵宋文正公书。
 略曰。平生景仰。不啻饥渴。而孤露 馀怀。
驰慕尤深。 (第 515H 页)
有寸梃能撞大钟耶。苦痛苦痛。
与韩士仰(峤)
夜访甚勤。深谢厚贶。第以疲薾。不得极意相讲而罢。令人有 馀怀
也。且屋下说话。似合推极异同之趣。则于理无害矣。然拈是说而向外相传。则足以招尤而速戾矣。贤者其有见于 (第 207H 页)
   戊申岁。仆与晚翠,后泉在燕过夏。奉奏陈奏,千秋,圣节等使。皆于七八月。联翩继至。同馆者并十一员。芝江令公亦以圣节使书状官俱。转眄之间。已八变寒暑矣。闻芝江又赴贺千秋。敢以痛定之思。庸纾感旧之怀。为之赋云。
   洪文义鸾祥挽
   昨游金知事林园。 馀怀
恋恋如别情人。朝起得粼字。录奉请教。
   奉次一松相公赠崔彦国诗韵。呈览台案。
   次一松韵。赠
。青云路阻命途㠊。世间忧喜曾偕过。后死艰辛不愿居。闻有两儿馀庆在。西邻行见大门闾。
昨游金知事林园。 馀怀
恋恋如别情人。朝起得粼字。录奉请教。
霜叶交丹一水粼。茅亭棋局亦精神。欲眠未眠老居士。 (第 402H 页)
   朝日未晴。褰篷出坐。见山上杜鹃花。聊以遣怀。
   赠瑀老丈
   又赠景绥诸公(一以慰江南别。一以叙南涧 馀怀。
)
   从许巡抚饮于输城野村。主人曾问字于眉岩谪所者也。
   留别淮阳尹斯文
   赠安上舍孝
僧自故山来。古貌犹残衲。村茶只一杯。归筇带落日。离恨更悠哉。
又赠景绥诸公(一以慰江南别。一以叙南涧 馀怀。
)
欲说江关事。其如幽意何。重阴生夕气。好雨湿梨花。汉北相思苦。溪南芳草多。春风动帘幕。樽酒细生波。 (第 264H 页)
  
次弘赞轴
自爱禅房近竹林。细风微露湿幽襟。五更钟尽回廊静。一缕香残宝殿深。情到去留归计缓。雨连江浦暝烟沈。峤南驿路多芳草。遥想倚楼长短吟。

西陵。赠李参奉。(乃丽朝李存吾子孙也)
丽季奇男李正言。一生肝胆有如天。身为砥柱黄河上。手决浮云白日边。湘浦幽兰千古恨。石滩明月几回圆。西陵偶与贤孙话。激烈 馀怀
写短篇。
无题
南国曾逢萼绿华。众床瑶瑟醉流霞。江中解佩红芳歇。洛浦骖鸾碧落赊。虚说异香生海窟。不堪 (第 305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