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春秋類
地理類
別史類
編年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農家類
醫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七贤同席总名流。清心不怕头烘诮。朱卷能忘眼暗愁。前定天门人有命。重恢公道国无羞。满城烟柳芳扉晚。谁把 馀怀
办胜游。
闻喜席上。戏奉许岳麓(筬)
阳川华阀冠吾东。诗礼传家有积功。三世青钱俱中选。五科丹桂各成 (第 205L 页)
社。睽离四载望湖村。谁知永诀新秋雨。两眼长留老泪痕。
赠别湖南方伯柳子有(穑)
三霜草土鬓如丝。风木 馀怀
触物悲。玉节金章新宠命。业孤蓬矢旧心期。威声正在澄清急。仁泽宁 …… (第 231H 页)
隔虏尘。白首孤踪非国老。青云远器亦边臣。殚诚武备兼文教。应有褒徵动紫宸。
并黜南湖宿愿谐。相从西郭畅 馀怀。
论交早晚情无间。抚迹荣枯事或偕。一别那堪劳远梦。三年难得保残骸。临岐樽酒频挥涕。欲唱骊驹愧类俳。
(第 235L 页)
悲痛 馀怀
脉脉长。诸贤何用又开觞。只缘致慰非为乐。多谢清谈也满堂。
题晴晖堂
一宿华堂意欲骄。更逢佳雨便崇朝。 (第 111L 页)
有德必受其福。天道之常。新年茂膺。何待贱祝。更愿益懋道义。
半岁之阻。三日之奉。畅叙之稳。杯酌之欢。 馀怀
惝恍。累日而犹耿耿不舍。远遣门生。冒雨来问。玩复满纸之缕缕。歆谢高义之惓惓。此岂衰倦病癈之所堪。直继 (第 151H 页)
之堂而不见君面。奠君之灵而不见君餐。其又作文而告君者。君其有知而能听也否乎。秋风落日。薄醪空倾。郁抑 馀怀。
有万难言。
祭朴君美(明彦)
呜呼。繄君之生。资禀驯良。幼被严训。导以义方。其在髫龄。就学东冈。早 (第 321L 页)
。必欲其成就之亟。况贤于仆者。孰有不欲其成就者哉。愿兄毋或疑阻。期于就绪。使后人有所徵考。至幸至幸。 馀怀
气困不究。
与林乐翁别纸
行状删定事。专恃者老兄。及奉兄书。漠然无笔削增损之意。二十年相知之义果安在 (第 65L 页)
走笔和朴和甫
孤云台下初倾盖。揽秀亭边更展眉。三夜连床犹惜别。 馀怀
付与一篇诗。
丙子冬十月。雨雹雷霆。
雨雹雷霆十月天。祯祥妖孽尽关天。山翁卧病蓬窗底。惊起愁看祀国天 …… (第 187H 页)
  
李主簿叔望(曼胜)哀辞

嗟吾友之此别兮。所可伤者非一二。声名出于等夷兮。家行孚于乡里。生并世而肩随兮。要晚节者在君。交情淡兮若水。高义薄于层云。期惠好之永久兮。指期颐而莫逆。何中寿而奄忽兮。使我伤兮靡托。顷知遇于相君兮。位三阶之显秩。乘五马兮专一城。窃为君而默祝。万事归于一梦兮。宁不为之痛哭。身衰疾而杜门兮。渍徐绵之礼阙。写平生之 馀怀
兮。寓一哀于短幅。
杨进士以贞(晅)哀词
嗟之子之即远兮。闻者为之尽伤。郁青霞之奇气兮。入脩夜之不旸 (第 201H 页)
欲勉人。固知其难矣。倘蒙诸贤不以人废言。小加留念焉。则虽在百里之远。而常如合堂同席。其何幸如之。许多 馀怀。
气困手颤。万不及一。(甲戌)
千金一札。远及百里之外。深领左右盛义。人非木石。能不感乎。第念任谢绝院 …… (第 215L 页)
爱其儒仙旧迹之亲切也云云。则儒仙旧迹。亦先生所想慕爱悦耆。云云者之说。无亦甚于偏枯乎。更须细入思量。 馀怀
病不多及。(庚辰)
前承慰问。兼受赙物。哀感之至。迨不敢忘。葬日在开月旬七。而财乏事急。百具无形。此 (第 216H 页)
。自不能已。而只缘识见空疏。言语拙涩。不能敷陈建极之义。以对扬 休命。退而惭悚。弥日耿耿。玆敢以未尽 馀怀。
略为推演。仰备 澄省焉。噫。为国之道。莫先于正朝廷。而即今党论日甚。色目之中。又分色目。睽离乖隔。互 (第 118H 页)
  三
小瓮新浓曲米春。晴开东阁迓骚人。残年饮户吾全减。胜日吟情子不贫。纵对官娃非恼梦。暂怀州绂实藏身。一汀鸥鸟无疑畏。随意回翔集槛频。
次箕雅韵
风檐偏纳爽。昼枕易醒醺。急浪生疏雨。寒山酿晚云。静疑僧入定。閒与鹭平分。忽有琼楼恋。孤鸿隔槛闻。
月夜听篴
长天如洗月孤明。水国寒生雁送声。一篴更教凭槛弄。满楼秋意不胜清。
舟中
前洲纵棹趁公馀。满目秋山落木初。蓑笠使君新得句。半江寒雨忽疏疏。
晓起
江气凄清透半床。五更无寐起彷徨。楼台晓色山如梦。庭院秋容月似霜。蘋末急风惊早雁。草根零露怨寒螀。楚骚千古同玆境。收拾 馀怀
缀短章。
净方庵敲磬呼韵
寺在云深处。寥寥老释居。弄丸人界杳。弹指俗缘虚。礼佛孤灯暗。催诗一磬疏。居 (第 73L 页)
  二
三尺长毡二尺床。个中容我著疏狂。初红杮子客呈橐。嫩碧姜须儿挈筐。雨足阶庭苔藓润。秋荒篱落树林凉。千年楚调偏萧瑟。更把 馀怀
续九章。
到清渊寺。将向苏池庵。吟示粲明上人。
庵在珍原第几峰。乱云深树掩重重。幽寻且欲穷源尽。更理 (第 166L 页)
但恨其太少。鄙意欲全减六斗。而此则勿论尤甚之次。遍许两道似好。如何。
与明谷(戊寅)
昨拜未稳。尚有 馀怀
耿耿耳。所达事。明日不可不陈白。自有东西来。虽互有消长盛衰。至如甲寅庚申己巳甲戍之一边全进。一边全退 …… (第 425L 页)
。则其益归于执事。未知如何来文字留之。更加详看。而躬进面论计耳。
与赵成卿
日昨之话未稳。尚尔耿耿有 馀怀。
忽承辱帖辞意郑重。见许殊异。区区倾慰。不可言。而有非浅劣所敢承当者。还切愧悚。寻常进规于执事者。盖望 (第 436L 页)
。水原已蒙 许额。华阳南去十馀里有万景台者。经始已久。工未完就。忠州楼岩则将以今二十八行啜享之仪。其 馀怀,
沃,报,文。亦皆追奉于旧祠矣。文集略成头绪。劄疑不住雠校。而同志中如高明者。无由合并商量。怅叹何极。 (第 190L 页)
 师门书中。略及尹事云。尹事莫非药石。只自警策而已。朱子弹章丑秽狼藉。而犹且一一引伏以为是皆考核而非诬。矧今无非实有者耶云云。此可见师门之意也。
与美伯(己巳七月)
东门泣别。步步回首。令人至今不能忘也。天乎天乎。此何世也。发行之后。以未能的知师门受命之日。晨夕掩涕。道途恍惚。前月晦日。行到镜城。本府通判郑友仲淳苦挽留得一日。将以初二日发程。朝报自兵营来。始知先生受祸。在六月初八日辰时。与仲淳设位痛哭。南向再拜而止。到会宁丰川驿舍。设位成服。此间情事。不可以一毫形喻也。一声长号。万事已矣。先生送终凡具。诸友想应尽诚备礼。是则庶几无憾。

顾此罪累之踪。落坐穷荒。不得躬视敛袭。此生此恨。曷可胜喻。迷督今念间当还送。其时可详陈 馀怀。
姑阁之耳。行到明川。李泰卿所赠马。一夜间猝然立毙。此亦岂章子厚所能为耶。诸同门前未有书。当俟儿还时。 (第 415H 页)
虽然卖兔论易。先哲有取。而一物之微。理无不在。亦在 殿下明辨之耳。噫。日斜丹墀。庭对将罢。咫闻已竭。 馀怀
尚耿。臣请尽言而退可乎。呜呼。 殿下御极图治。今几年矣。行谊未过。德泽 (第 107H 页)
也。语实由衷。千万俯谅。
[答权季常(乙丑七月二十二日)]
昨蒙辱垂问札。私心感激。不觉倾诉衷曲。而 馀怀
耿耿。至今浃旬而未已矣。不料又以手书赐复。特加开谕。片片赤心。洞然相照。三复感陨。又不胜铭篆之至。区 (第 294L 页)
之不迩也。便递未易。书信亦且间阔。临书更觉怅然。(十四日)
[与闵彦晖(乙丑七月二日)]
聚散 馀怀。
至今半岁。而犹时往来于中。看书遇事。有理会处。而无人晤语时。则尤为之驰思。而未尝不恨地之遐也。仲春惠 (第 426H 页)
 家伯自坡站入城。留一日。今朝还任耳。弟休调路惫。乘隙就叙为计。
岭事处置。岂不明快。而卞斥之际。益致憾毒。他日恐有大不快者。为之深虑。前书所示文字。少失本意云者。甚是甚是。湘西儒疏最恰好。令人敬服。想兄已见之否。
岁律回新。伯大监初期候过。仰惟感时追思。摧痛倍增。体中得无所伤否。区区慈虑。 准拟趋承清诲。因吴批罢政太晚。计不能谐。昨又入直。末由抽身。虽递已至三岁。愿见之怀耿耿不释。而此身苦被缠缚。既不得一造閒居。从者个城。又不得就展人事。绝可叹也。项者惠札。谨已承拜。言行录。家有所予一件。弟则夙夜彶彶。未暇披阅。如欲一览。奉借何难。闻今日东出乡庐。惟愿静养多福。不宣。(丁未正月三日。)
[与李幼能]
 北事已了。一倍愤痛。此曾末闻之事。直欲无生。
积阻乍展。 馀怀
耿耿。此奉手翰。稍慰稍慰。弟唐城之行。拟发于明日。今闻 大驾回銮在近。虽往似当即 …… (第 61H 页)
未及伻谢。又此专书辱问。深用感戢。生欲以再明发去。行色甚忙。恐难就别。怅如之何。如蒙更临。可得展尽。 馀怀
不宣。(丙辰三月廿九日。)
[与李同甫书(丙辰孟夏初吉)]
昨承临款。重以杯酒之歏。眷意不敢忘。况又 …… (第 70H 页)
馀。感佩增深。第所以规勉者。诚非陋劣所敢堪承。愧悚愧悚。示事。归后当更商量也。少晚欲历拜。登再可展。 馀怀
不宣。(丙辰孟夏初吉)
[与李同甫书(丙辰四月既望)]
近日向热。不审侍下雅履何如。别来怅恋。一味耿 (第 70H 页)
楹。无恙凤山色。不废汾河名。枯鱼泣何及。归鹤鸣徒轻。况乃值天阴。景物随人生。林风为我悲。溪雨为我惊。 馀怀
命短翰。涕泪自沾缨。
道中
有客乾坤内。栖栖江海傍。离亲生白鬓。觅地倚青囊。暮雨金陵暗。春风汾水长。 (第 46H 页)
大略如是耳。漂人事思之气短。不欲作长言。兄可默会。
答崔美伯(邦彦○乙丑)
雨中悄坐。忽承惠问。殊慰 馀怀
也。示意谨领。服制事以古言之。虽归哭父母之时。必服君服而不敢服私丧。以今言之。有君服者皆服父母以终制 (第 74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