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易類
四書類
書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編年類
傳記類
別史類
正史類
紀事本末類
雜史類
史鈔類
列傳類
金石類
雜家類
儒家類
天文算法類
類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正一部
清代道教文獻
  孙宗彝撰宗彝见经类
  新刘河志一卷娄江志二卷
  顾士琏撰士琏字殷仲太仓州人
  今水经一卷
   黄宗羲
(第 37b 页)
宗羲
见经类
  山东全河备考四卷 (第 37b 页)
  乍浦九山补志十二卷
  李确撰确见杂史类
  昌平山水记二卷
  顾炎武撰炎武见经类
  四明山志九卷
   黄宗羲
(第 5b 页)
宗羲
见经类
  (第 5b 页)
宗羲
自序略曰壬午岁余作四明志亡友陆文虎
  欲刻之而未果癸丒岁尽偶展此卷文虎评校之 (第 5b 页)
  朱泽沄撰泽沄字止泉宝应人
  广祀典议一卷
  吴肃公撰肃公见经类
  二程学案二卷 明儒学案六十二卷
   黄宗羲
(第 32b 页)
宗羲
见经类
  (臣/)等谨 (第 32b 页)
宗羲
之学本于姚江尝以二程造德各 (第 32b 页)
  白允谦撰允谦见子类
  陈士业全集十六卷
  陈宏绪撰宏绪见史类
  南雷文定十一卷 文约四卷
   黄宗羲
(第 19a 页)
宗羲
见经类
  (臣/)等谨按 (第 19a 页)
宗羲
居馀姚之竹桥有南雷里为唐谢
  遗尘故居距竹桥仅数里故以名其集其曰文定 (第 19a 页)
  文二卷里人陈光縡序之且为之传与笺焉
  杲堂文钞六卷诗钞七卷
  李邺嗣撰邺嗣字杲堂鄞县人顺治中诸生
   黄宗羲
序曰邺嗣诗文从胸中流出无比拟皮毛
  之习
  孔天徵文集(无卷/数)
  孔尚典撰尚典字天徵号汶林 (第 16b 页)
   郑梁撰梁字禹梅慈溪人康熙戊辰进士改庶吉

   士官至高州府知府
   梁自述曰陈师道年三十一见黄鲁直尽焚其稿
   而学焉梁见 黄梨洲先生
时亦三十一故诗文皆
   以见黄稿为冠
   双云堂文稿六卷诗稿六卷
   范光阳撰光阳字国雯号笔山 (第 3b 页)
  释本昼撰本昼字天岳号寒泉子居绍兴平阳寺
  李邺嗣序曰天岳诗非有人作序几不知为曲录
  座上人也
   黄宗羲
序曰天岳五律上入王孟之室次不落大
  复以下
  南耕草堂诗稿(无卷/数)
  曹亮武撰亮武字渭公号 (第 6b 页)
  文授读六十二卷

   黄宗羲
(第 34a 页)
宗羲
见经类
  诗纪匡谬一卷 冯氏校定玉台新咏十卷
  冯舒撰舒字己苍号默庵又号癸巳老人常熟人
  (臣 (第 34a 页)
  文也

  右总集
  剡源文钞四卷 金石要例一卷
   黄宗羲
(第 23a 页)
宗羲
见经类
   (第 23a 页)
宗羲
自序金石要例曰潘苍崖有金石例大段以
  昌黎为例顾未尝著为例之义与坏例之始亦有
  不必例而例之者如 (第 23a 页)
  (升元城知县邻郡饥流民猬至时逃人令严无敢/收者希辙悉留之令垦荒地受雇得食全活以万)
  (计卓异擢户科给事中疏陈侃侃切时政升奉天/府丞乞养归服阕不起与 黄宗羲
等论文讲学四) (第 21a 页)
  (夕犹讲卫风一章端然而逝所/著有迁改格喃喃录行于世)
国朝

  黄宗羲(乡贤留祀册字太冲馀姚人父尊素明御史/死诏狱宗羲年十九袖疏入京讼冤归而受)
  (业刘宗周闻诚意慎独之学宁波绩学之士数十/人连袂称弟子康熙十八年都御史徐元文荐于)
(朝以老病辞乃付史馆二十九年/诏取所著书宣)
(上以海内遗献问尚书徐乾学举宗义但言其衰老乃/ 止宗羲上下古今穿穴群言自天官地志九流百)
  (氏之教无不精研学者称为/梨洲先生年八十有六卒)
  台州府
 宋
 蒋至(赤城志临海人字造之有素行家居讲授甚盛/母张氏年八十抄经典助之大中祥符六年 (第 16b 页)
  (夕犹讲卫风一章端然而逝所/著有迁改格喃喃录行于世)
国朝

 黄宗羲(乡贤留祀册字 太冲
馀姚人父尊素明御史/死诏狱 (第 16b 页)
宗羲
年十九袖疏入京讼冤归而受)
  (业刘宗周闻诚意慎独之学宁波绩学之士数十/人连袂称弟子康熙十八年都御 (第 16b 页)
史徐元文荐于)
(朝以老病辞乃付史馆二十九年/诏取所著书宣)
(上以海内遗献问尚书徐乾学举宗义但言其衰老乃/ 止 宗羲
上下古今穿穴群言自天官地志九流百)
  (氏之教无不精研学者称为 (第 16b 页)
梨洲先生
年八十有六卒)
  台州府
 宋
 蒋至(赤城志临海人字造之有素行家居讲授甚盛/母张氏年八十抄经典助 (第 16b 页)
  (百卷/行世)

 朱朝瑛 (黄宗羲
朱朝瑛墓志字美之海宁人崇祯庚/辰进士知旌德县以外艰归遂不复仕博稽)
  (六艺各有论著以为诸儒言易详 …… (第 22b 页)
  (富/)

 陈之问 (黄宗羲
陈之问传字令升号简斋海宁人陈/氏科名冠两浙而之问独不以华膴为念好)
  (读书自六经三史以下八家之集 …… (第 23b 页)
  (其诗容与閒易以陶徵士为宗然未尝以摹仿伤/格也康熙己未成进士改庶常会有以博学宏词)

  (荐者试入高等授翰林院编修/未久卒所著有斗虹集八卷)
 吴农祥(钱塘县志字庆伯宫允 太冲
长子少异敏一/览成诵家有赐书键户伏读茹经涵史驰骋)
  (百家康熙戊午以博学宏词荐归而著书自娱诗/不 …… (第 29a 页)
 (南书房癸未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供奉七年以/ 疾告归性颖异五岁能诗十岁作武侯论同邑范)
  (骧称为旷世才既长游 黄宗羲
之门所学益进最/深于经诸经中于易尤邃作玩词集解一书又著)
  (经史正讹人海纪陪猎笔记黔中风土纪庐山 (第 33a 页)
  (家日落敝衣箬笠行道中与人评论诗文及谈黄/道周倪元璐诸遗事往往移晷始别去诗法杜而)
  (体兼北宋然未尝留稿僧寮村店颓/垣败壁间存者十一每为人所脍炙)
 陆符 (黄宗羲
陆符墓志字文虎宁波人貌甚伟胸贮/千卷謦欬如洪钟一时士大夫听其谈论皆以)
  (为陈同甫辛幼安复出也崇 …… (第 18b 页)
  (试同考出知高州府时议开䃃川梁谓此为鲸鲵/出没导之路也持不可有孔道士者欲啸聚为乱)
  (遍揭城中言某日贼且至梁识其手书一讯而伏/尝学于 黄宗羲
闻蕺山刘先生绪论寓意于艺文)
  (诗类江门定山文近震川宗羲亟称之复善齿既/归里旋得末疾右体不随遂以 …… (第 19b 页)
  (掠之而去容即仓皇奔赴以身质之殿臣得返而/容代受刑梏足为之跛乘间窃归乃纵横于诗古)
  (文词尤工书法敛锋铓于浑朴中/时谓容之诗胜于文书胜于诗云)
 陈赤衷 (黄宗羲
陈赤衷传字夔献以学问非场屋所/竟乃入天井山与苦行僧为侣屡淹岁月砉)
  (然冰解归而返求之六经创为讲 …… (第 20b 页)
 万斯同(宁波府志字季野鄞人泰第八子生有异质/书过目不忘八龄在客座中背诵扬子法言)
  (如倒峡十四五遍读父所藏书尤精经史从学于 黄宗羲
大司寇徐乾学延请编纂礼书太学士徐)
  (元文聘修明史或询以史事则曰在某卷几叶几/行如其言阅之无一爽 (第 20b 页)
者性不乐荣利见人惟以)

  (读书励名节相切劘著/经史学书合三十种)
 万言(宁波府志字贞一鄞人少与诸父斯大斯同学/于 黄宗羲
善古文康熙乙卯副浙榜贡入京师)
  (以教习需次知县会修明史总裁徐元文特荐七/人言与焉)
(特授文林 (第 21a 页)
  (睫初和鷟父元璞建姚江书院祀王文成以诸弟/子配食之每朔望大昕伐鼓以儆众讲习丽泽承)
  (听者尝数千百人元璞既殁和鷟振其坠绪请邑/中 黄宗羲
为都讲规画措置秩然如经始时尝注) (第 23b 页)
 大统历法辨四卷时宪历法解二卷新推交食法一
  卷圜解一卷割圆八线解一卷授时历法假如一
  卷西学历法假如一卷回回历法假如一卷(馀姚 黄宗)
  (羲/
著)
 九章算法(嘉靖仁和县/志吴敬著)  算法要术(归安县志/吴延龄著)
  五行
 周易集林一 (第 5b 页)
 潜斋诗文集三十卷(钱塘应撝/谦嗣寅著)
 语石园稿二卷南枝集四卷(天台冯苏/再来著)
 南雷文案十卷南雷文定十卷(馀姚 黄宗/羲太冲
著)
 二晦山栖集(馀姚黄宗/炎晦木著) 缩斋文集十卷(馀姚黄宗/会泽望著)
 京山文苑十卷万卷楼 (第 45a 页)
 明经济文录四十一卷(续文献通/考万表撰)
 明馆阁文抄一百卷(嘉禾徵献录/陈懿典辑)
 今文选十二卷(黄氏书目/孙矿著)明文海(馀姚 黄/宗羲
辑)
 文章志录杂文八卷(七录谢/沈撰)
 集钞四十卷(唐诗艺文/志丘迟撰) 集钞十卷(隋书经籍/志 (第 25a 页)
见其处缥若一缕破东南雾而去
  浙江观潮赋         (明/)黄宗羲
吴公子过武林当八月十八日油壁接轸绣𩭪盈途员
冠峨如大裙襜如士女皆观潮而出城郭为之空虚主
人谓公子曰 …… (第 15b 页)
  达蓬山海市赋(并序/)       黄宗羲
  余登达蓬山望海山僧皆言春夏之交此地特多
  海市各举所见与图画传闻者绝异东坡在登州
  以岁晚得 (第 18a 页)
  汤斌字孔伯河南睢州人顺治壬辰进士选庶吉士授
检讨出为潼关道副使十六年升岭北参政居官以
古人风节自励值海寇郑成功犯江宁遣谍至赣闾
里不逞思与为应斌捕得立斩之有李玉廷者踞山

为盗其众逾万斌谕降之甫为约而海警至斌言于
虔抚苏弘祖曰玉廷诈降非心服也今必变变则先
加于南安空城无兵请疾往为守禦计设备毕而寇
果至城不可犯则散兵焚掠乡里为官军所擒岭峤
以靖平南军过南安杀人以逞有司以斗杀论斌曰
力侔者谓之斗军无寸伤而民以兵死与律不应军
卒抵法逾年念父老遂乞假归 (黄宗羲
神道碑)

  施闰章字尚白江南宣城人顺治己丑进士由比部郎 (第 77a 页)
  按是时文成之教盛行江右士大夫之高明者群
起而尊师说独罗文庄书尺往复辨晰几数千言

盖文庄矫释氏之空寂文成破俗儒之支离各有
指归亦如朱陆同时所见不必尽同也后学不察
乃至自立门户纷纷聚讼夫岂两先生立教之初
心乎又按先生所著有整庵存藁续藁(原跋)

   黄梨洲
曰先生之学始从庭前柏树子话头得悟
一夕披衣通身汗下自怪其所得之易反而求之
儒不合也始知佛氏以觉为性以 …… (第 39a 页)
学佥事时
与诸生讲学万历初累官广东右布政使谢病归久
之以荐即家授太常卿致仕子德涵德溥(同上)

   黄梨洲
曰邓文洁公称阳明必为圣学无疑及门
之士槩多矛盾其说而独有取于念庵然何独近
遗东廓耶东廓以独知为良知以 (第 4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