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類
雜史類
類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勾管岭南。差冬至副使。大臣以庙务方张奏。留之。戊辰。拜副提学。上疏以敬勤忧劳而治。怠惰安逸而乱。反复 陈勉。
纚纚屡千言。 上批曰。卿之所陈。皆今日急务。 …… (第 405H 页)
极。公首以慎起居。勤讲学。严宫闱。杜倖门。察民隐。节财用六条。反复为说。仍以实心二字。为六条之大本。 陈勉 焉。乙未。入耆社。陈病乞閒。章屡上。至因山后。始许勉副。拜领中枢府事。丙申。差 宗庙增修都监都提调, (第 408L 页)
极。公首以慎起居。勤讲学。严宫闱。杜倖门。察民隐。节财用六条。反复为说。仍以实心二字。为六条之大本。 陈勉 焉。乙未。入耆社。陈病乞閒。章屡上。至因山后。始许勉副。拜领中枢府事。丙申。差 宗庙增修都监都提调, (第 408L 页)
阁臣 陈勉 奏(三○癸酉一乙亥二)
臣抱区区忧爱之忱。玆敢仰达矣。臣等于 殿下。以义则君臣也。以情则父子也。臣厚 …… (第 188H 页)
而 殿下自今日立心。则岂有一分难行之理乎。臣之忧爱微衷。耿结在中者久矣。今玆敢达。特赐采纳焉。
承旨 陈勉 奏(己卯)
近来课日召接至暮。圣志非不勤孜。而未见有效于实政。讲对非不频数。而未见有益于实工。夫人主 …… (第 190H 页)
恋结之怀。有不足言。岂不有欠于古帝王命官亲见之义乎。
经山集卷九(东莱郑元容善之)
启
玉堂 陈勉 启(庚午)
大僚以言路之闭塞。深致慨惜。而圣批优容。俾开来谏之路。登筵诸臣。孰不钦诵。而夫言路云者。 (第 190L 页)
非但指衮躬阙失之随事规谏也。虽于官师僚寀之间。每事规箴。有怀无隐。务归攸当。偕底大道。则此固同朝忠厚之风。而挽近以来。公车文字。非不日积。而言病陈情之外。言事者绝罕。虽或有言事之章。皆是悠泛平
常之谈。未见就一事论一事。明言某人某事之当否。某官某政之得失。今日朝著之上。大小群僚。岂皆能奉职无愆。随事尽善而然哉。诚以玩愒为常。缄默成习也。在昔三代盛时。贤俊布列。宜若无可言者。而犹有相规之美。师师之盛。今也则不然。事属圣躬则犹有章奏之 陈勉。 辄被圣度之虚受。而至若廷僚互相规警之举。寂然无闻。一切废却。此实非忠厚相爱底道理。而反有掩覆媕婀底气 …… (第 191H 页)
。讲论详悉。日以为常。则上所谓言路。不期开而自开矣。益加体念于频接交孚之道。是臣等区区之望也。
谏长 陈勉 达(丁亥)
今日即我 邸下代听后初宾对也。睿念勤于求治。咨访甚盛。上体 重宸付托之重。下副八域蕲祝之 …… (第 191H 页)
阅月度日淹滞此久乎。从今凡系刑狱之政。懋从哀敬。克体勿留之意。常以省刑罪导和气。深留圣念焉。
因阅武 陈勉 启(壬寅)
今日亲临阅武。甚盛举也。领相陈文事武备之义。仍勉典学。圣批开纳。诚不胜钦仰矣。戎备即有国 …… (第 194L 页)
文升,赵台淳,李时敏,韩珽。并内外职中随窠甄用。以示朝家重民牧明黜陟之政为好矣。
宝鉴 亲上后。六条 陈勉 启。
三宗之宝鉴亲上。万世之宏谟诞扬。昕庭举贺。薄海同庆。其文则尧典禹书也。其事则文谟武烈也。云汉章 …… (第 197H 页)
及高价田税或有混出者。则当该守令当以赃污之律执奏。道伯亦难免不饬之失。此意并为申饬于该道臣处何如。 陈勉 启(壬戌)
臣恒抱颎颎愚忱。敢此陈达。臣于已夏奉迎时。甲津腾彩虹之祥。前山烛宝气之瑞。正门光御。潦收 (第 208L 页)
宪宗嗣位。 大王大妃垂帘。公以六条 陈勉。
略曰慎起居。曰勤讲学。曰严宫闱。曰杜倖门。曰察民隐。曰节财用。又请储牟籴。以备荒政。筑堤堰以益农务。 …… (第 322H 页)
损下益上。谓之损。损上益下。谓之益。此古之圣王富厚则在民。俭薄则在己者也。 上嘉之。自是屡登经幄。辄 陈勉 恳恳。期有裨益。拜侍讲院司书兼文学。差问事郎。特除掌令。有星变。差测候官。又差筹司郎。壬午除副应教献 …… (第 328L 页)
夫己私不克。则不急之务。无益之作。杂进于耳目之观。而民随而困矣。伏愿静以养心。克祛私意焉。 上动色曰 陈勉 出忠爱之诚。当服膺矣。时阙内有木石之役。公曰闻大内营作之工。新刱旧葺。役力相仍。虽曰不劳民。其实皆无 (第 335L 页)
损下益上。谓之损。损上益下。谓之益。此古之圣王富厚则在民。俭薄则在己者也。 上嘉之。自是屡登经幄。辄 陈勉 恳恳。期有裨益。拜侍讲院司书兼文学。差问事郎。特除掌令。有星变。差测候官。又差筹司郎。壬午除副应教献 …… (第 328L 页)
夫己私不克。则不急之务。无益之作。杂进于耳目之观。而民随而困矣。伏愿静以养心。克祛私意焉。 上动色曰 陈勉 出忠爱之诚。当服膺矣。时阙内有木石之役。公曰闻大内营作之工。新刱旧葺。役力相仍。虽曰不劳民。其实皆无 (第 335L 页)
公辞还。道伯折简谢之曰岂毁哉。后居铨屡称之。注外窠辄拟。戊午拜掌令弼善。选知制教。居台阁必尽言。上 陈勉
十条疏。 上嘉之。时宗亲请上尊号。公论以谄谀。 上临筵教曰今日始见台臣风采。屡以雷肆官陪讲。陈旨义明 (第 344L 页)
贞亮。尝所钦叹。今所陈出于进退不忘。当铭心。入对东宫。 世孙下阶迎见。公又以勤讲学亲正士节饮食祛玩好 陈勉。
世孙执公手。以所书天地人三大字赐之。公以庚子十二月二十九日考终。寿八十一。 上震悼撤朝。下隐卒之教 (第 382H 页)
拜司谏院司谏。陈疏作永柔觐行。○辟兵曹正郎▣圈。拜 奎章阁直阁兼校书馆校理。以 正宗御制校正印役也。○拜兼弼善。○差式年监试副试。○拜司仆正。○上候在静摄中。一日之内。讲对频数。公以临御冷轩。常膳违时。宜体 殿宫惟忧之念。反复陈奏。缕缕移时。而始终注听。盖素察公之有忠悃也。朴公周寿语公曰宫中皆以君为忠。上有愆候。焦虑形于色。勉戒之奏。人皆感叹。乙未公在史局。申太史在植曰近见 纯庙纪事。静摄中惓惓 陈勉
者。惟君一人。吾特书诸策。令后世知有忠告之臣。
十四年甲戌公三十二岁。
拜司宪府执义。○正宗御制印 (第 459H 页)
妆讫。赐豹皮。○四月觐议政公于载宁郡任所。○列圣御制合附本讫印进书。进通政阶拜右副承旨。○差检校直阁。○十一月长子基世生。○拜兵曹参知。
十五年乙亥公三十三岁。
以阁臣登诊筵。勤讲恤民。缕缕 陈勉。 ○拜左副承 …… (第 459H 页)
拜吏曹参议。○拜兵曹参知升参议。○拜成均馆大司成。时南相公公辙以铨泮复旧例通拟事筵奏也。○拜刑曹参议。○拜司谏院大司谏。时台疏有外托 陈勉。 内售挟杂。诸台至声讨。公疏言彼疏之可讨。在于挟杂。若就句语之近似 (第 459L 页)
陈勉 者。断成罪案。则是谏 (第 459L 页)
陈勉 而获罪也。诸台事甚不审。请并施谴罢。批曰尔言明白晓人。可谓得体。○夏嫁 …… (第 459L 页)
正月差备局堂上。○荐拜全罗监司。疏陈不洎。三辞不赴。○拜同知中枢府事。○王世子代理。以大谏参宾对。 陈勉 以敬天爱民。○三月拜江原监司。陈辞章。批有任卿东藩。意有在焉之教。○七月 元孙诞生。公登布政门楼。张 …… (第 461H 页)
上引见谕以太过。公面陈血恳。退复申吁。赐优批勉之。○拜内医院都提调。○宾对。公以勤学爱民。容谏恤狱 陈勉。 上并嘉纳。○拜司瓮院都提调。
八年壬寅公六十岁。
拜 景慕宫御营厅都提调。○因久旱行宾对。奏曰应 …… (第 464L 页)
以上号都监都提调赐鞍马。○秋拜领议政。 上谕以知卿取卿者。即惟曰经术文学之弥纶镇安也。公疏辞者再至四。谕曰卿是 先朝眷遇之臣。
小子依毗之相。人亦有言。必曰世好。历数朝廷。岂有予与卿之世好乎。公感激出膺。乃陈戒曰人之失学。其病厌怠。伏闻燕居常亲简编。频接近臣。决知我 殿下非厌学怠政。但姑息成习。志气未立。不能移此心而加诸彼耳。 上动容曰厌学怠政。尽是切中之言。诚觉瞿然。又以保啬节用。严科试及痛禁各宫内寺之滥税。反复为奏。 上奖以忧爱。又奏荐善治守令之绩著者。随窠甄用。 上允从之。○以 绥陵亲祭亚献官。蒙锡马。○以 御制校阅阁臣。蒙锡马。○三朝宝鉴印讫。蒙鞍马。○行进书仪。以监法 先王六事 陈勉。 曰典学勤政爱民用人昭俭来谏也。仍请自今课讲宝鉴。见一政之美则必效则之曰我 先王之政也。闻一事之善则必 …… (第 466L 页)
千馀矣。 上曰民弊至此。何惜公谷。特荡之。○十月因洗草宣酝。谢笺入侍。 上示吏曹正郎柳宜贞疏。盖应旨 陈勉。 而至请宥金兴根也。 上曰是虽应旨。觊觎 …… (第 466L 页)
式献议。○八月复拜领议政。再疏。批下有不敢附对之教。旋命收还。 慈教又反复恻怛。公不敢固辞。乃出膺。 陈勉 曰今 殿下春秋鼎盛。聪明卓越。而学工则无异冲岁。此诚汲汲时也。古之贤臣勉其君。必曰近法祖宗。臣请以耳 (第 467L 页)
十四年甲戌公三十二岁。
拜司宪府执义。○正宗御制印 (第 459H 页)
妆讫。赐豹皮。○四月觐议政公于载宁郡任所。○列圣御制合附本讫印进书。进通政阶拜右副承旨。○差检校直阁。○十一月长子基世生。○拜兵曹参知。
十五年乙亥公三十三岁。
以阁臣登诊筵。勤讲恤民。缕缕 陈勉。 ○拜左副承 …… (第 459H 页)
拜吏曹参议。○拜兵曹参知升参议。○拜成均馆大司成。时南相公公辙以铨泮复旧例通拟事筵奏也。○拜刑曹参议。○拜司谏院大司谏。时台疏有外托 陈勉。 内售挟杂。诸台至声讨。公疏言彼疏之可讨。在于挟杂。若就句语之近似 (第 459L 页)
陈勉 者。断成罪案。则是谏 (第 459L 页)
陈勉 而获罪也。诸台事甚不审。请并施谴罢。批曰尔言明白晓人。可谓得体。○夏嫁 …… (第 459L 页)
正月差备局堂上。○荐拜全罗监司。疏陈不洎。三辞不赴。○拜同知中枢府事。○王世子代理。以大谏参宾对。 陈勉 以敬天爱民。○三月拜江原监司。陈辞章。批有任卿东藩。意有在焉之教。○七月 元孙诞生。公登布政门楼。张 …… (第 461H 页)
上引见谕以太过。公面陈血恳。退复申吁。赐优批勉之。○拜内医院都提调。○宾对。公以勤学爱民。容谏恤狱 陈勉。 上并嘉纳。○拜司瓮院都提调。
八年壬寅公六十岁。
拜 景慕宫御营厅都提调。○因久旱行宾对。奏曰应 …… (第 464L 页)
以上号都监都提调赐鞍马。○秋拜领议政。 上谕以知卿取卿者。即惟曰经术文学之弥纶镇安也。公疏辞者再至四。谕曰卿是 先朝眷遇之臣。
小子依毗之相。人亦有言。必曰世好。历数朝廷。岂有予与卿之世好乎。公感激出膺。乃陈戒曰人之失学。其病厌怠。伏闻燕居常亲简编。频接近臣。决知我 殿下非厌学怠政。但姑息成习。志气未立。不能移此心而加诸彼耳。 上动容曰厌学怠政。尽是切中之言。诚觉瞿然。又以保啬节用。严科试及痛禁各宫内寺之滥税。反复为奏。 上奖以忧爱。又奏荐善治守令之绩著者。随窠甄用。 上允从之。○以 绥陵亲祭亚献官。蒙锡马。○以 御制校阅阁臣。蒙锡马。○三朝宝鉴印讫。蒙鞍马。○行进书仪。以监法 先王六事 陈勉。 曰典学勤政爱民用人昭俭来谏也。仍请自今课讲宝鉴。见一政之美则必效则之曰我 先王之政也。闻一事之善则必 …… (第 466L 页)
千馀矣。 上曰民弊至此。何惜公谷。特荡之。○十月因洗草宣酝。谢笺入侍。 上示吏曹正郎柳宜贞疏。盖应旨 陈勉。 而至请宥金兴根也。 上曰是虽应旨。觊觎 …… (第 466L 页)
式献议。○八月复拜领议政。再疏。批下有不敢附对之教。旋命收还。 慈教又反复恻怛。公不敢固辞。乃出膺。 陈勉 曰今 殿下春秋鼎盛。聪明卓越。而学工则无异冲岁。此诚汲汲时也。古之贤臣勉其君。必曰近法祖宗。臣请以耳 (第 467L 页)
许臣分乎。公曰向既令在野臣咸言得失。毋有所讳。而今若有严教。则在 殿下包容之德。所损为大矣。 上曰只 陈勉
则设或句语荒杂。予岂不包容乎。公曰善则用之。不善则置之。亦何足为伤。古人有言曰询于刍荛。刍荛之说。岂 …… (第 485L 页)
有何惜非常之举之教。仍遣礼判敦召。公以谕旨中四字有不敢晏然。遂膺命。以遇灾求言。反覆 陈勉。 兼社稷署奉常寺军资监都提调。时经敕行。奏曰两西则民力方竭于策应。三南则民势重困于徵纳。北关则民产多荡 …… (第 490L 页)
政必本于学问。苟非勤学好问。则具何以成就德性。明习治体乎。公除后承候。又以昭俭德开言路择任良吏。缕缕 陈勉。 上嘉纳。甲子差实录总裁官。乙丑 慈圣俯询景福宫重建事。公奏曰 列圣朝圣念之攸在也。凡属役民之事。顺 …… (第 492H 页)
文牒为五册。名曰惟轻录。公之平日用心。可见于此也。申太史在植语公曰吾于史局。见 纯庙纪事。静摄中惓惓 陈勉 者。惟君一人。吾特书诸策。令后世知有忠告之臣。或有问公以方荣涂进取时。有躁竞之心否乎。公曰吾自参外。 (第 495L 页)
有何惜非常之举之教。仍遣礼判敦召。公以谕旨中四字有不敢晏然。遂膺命。以遇灾求言。反覆 陈勉。 兼社稷署奉常寺军资监都提调。时经敕行。奏曰两西则民力方竭于策应。三南则民势重困于徵纳。北关则民产多荡 …… (第 490L 页)
政必本于学问。苟非勤学好问。则具何以成就德性。明习治体乎。公除后承候。又以昭俭德开言路择任良吏。缕缕 陈勉。 上嘉纳。甲子差实录总裁官。乙丑 慈圣俯询景福宫重建事。公奏曰 列圣朝圣念之攸在也。凡属役民之事。顺 …… (第 492H 页)
文牒为五册。名曰惟轻录。公之平日用心。可见于此也。申太史在植语公曰吾于史局。见 纯庙纪事。静摄中惓惓 陈勉 者。惟君一人。吾特书诸策。令后世知有忠告之臣。或有问公以方荣涂进取时。有躁竞之心否乎。公曰吾自参外。 (第 495L 页)
引义太过。府君面陈血恳。退复申吁。 上优批勉之。拜司饔院,内医院都提调。登宾筵。首以勤学爱民容谏恤狱 陈勉。
上并嘉纳。壬寅拜 景慕宫御营厅都提调。升左议政。夏旱甚。陈勉修德正事之实。 上为之改容。又奏虽斋日 …… (第 503H 页)
如许臣分乎。府君曰向令朝野咸言得失。今若罪之。包容之德所损大矣。 上曰只 陈勉 则语虽荒杂。岂不包容乎。府君曰善则用之。不善则置之。亦何足伤。古语曰询于刍荛。刍荛之说。岂尽善而然乎 …… (第 504H 页)
升遐。 东朝命府君为院相。今 上初封翼成君行冠礼。命府君为宾。 上御极。首以敬天法祖勤学等八条。亹亹 陈勉。 并嘉纳。甲子制进 东朝乐章文。差实录总裁官。乙丑制进康宁殿上梁文。丙寅制进 东朝上号玉册文。 上亲总 (第 507H 页)
如许臣分乎。府君曰向令朝野咸言得失。今若罪之。包容之德所损大矣。 上曰只 陈勉 则语虽荒杂。岂不包容乎。府君曰善则用之。不善则置之。亦何足伤。古语曰询于刍荛。刍荛之说。岂尽善而然乎 …… (第 504H 页)
升遐。 东朝命府君为院相。今 上初封翼成君行冠礼。命府君为宾。 上御极。首以敬天法祖勤学等八条。亹亹 陈勉。 并嘉纳。甲子制进 东朝乐章文。差实录总裁官。乙丑制进康宁殿上梁文。丙寅制进 东朝上号玉册文。 上亲总 (第 507H 页)
。 上即命撤去。时 上候久违豫。而时有临殿劳动。因冬雷。公与诸僚。劄陈节摄之方。又引易风雷之象。反复 陈勉。
自是 除书联翩。常处经幄。公感激殊遇。知无不言。启沃弘多。壬申。历持平。出为松禾县监。乞养也。甲戌。 (第 456H 页)
停 讲。府君有 陈勉。
上必即日行之。 慈圣尝教 主上曰。此大臣。每奏有诚恳。 主上必谛听勿忘。府君自甲寅秋疾㞃。时不肖带 …… (第 532L 页)
有司之任。刑曹判书,大司宪,同成均,司仆寺提调。辛丑春。朝参以勤 圣学。立纪纲。崇节俭。 陈勉。 贡市堂上。壬寅。汉城判尹,知中枢,内医院提调,宣惠堂上。谨簿书。节出纳。守经不挠。夏。刑曹判书。殚精 …… (第 535L 页)
船容六七百石。今差大之。则可当漕船所载矣。拜刑曹判书。移大司宪兼同成均司仆寺提调。辛丑春。参朝参进言 陈勉。 一曰。勤 圣学。一曰。立纪纲。一曰。崇节俭。 上嘉纳。差贡市堂上。壬寅春。拜汉城府判尹兼内医院提调, …… (第 544H 页)
。 殿下一事一政。合于 慈训。则 慈心当悦豫矣。壬子正月。行朝参。公以立 圣志。厚民生。抑近习三条。 陈勉 曰。抑近习之要。在于频接臣邻儒臣。讨论之外。轮对官之循次。字牧任之辞陛。亦皆引见。使朝廷之人。无日不 (第 546H 页)
有司之任。刑曹判书,大司宪,同成均,司仆寺提调。辛丑春。朝参以勤 圣学。立纪纲。崇节俭。 陈勉。 贡市堂上。壬寅。汉城判尹,知中枢,内医院提调,宣惠堂上。谨簿书。节出纳。守经不挠。夏。刑曹判书。殚精 …… (第 535L 页)
船容六七百石。今差大之。则可当漕船所载矣。拜刑曹判书。移大司宪兼同成均司仆寺提调。辛丑春。参朝参进言 陈勉。 一曰。勤 圣学。一曰。立纪纲。一曰。崇节俭。 上嘉纳。差贡市堂上。壬寅春。拜汉城府判尹兼内医院提调, …… (第 544H 页)
。 殿下一事一政。合于 慈训。则 慈心当悦豫矣。壬子正月。行朝参。公以立 圣志。厚民生。抑近习三条。 陈勉 曰。抑近习之要。在于频接臣邻儒臣。讨论之外。轮对官之循次。字牧任之辞陛。亦皆引见。使朝廷之人。无日不 (第 546H 页)
而措诸事。修之于身而化一国。以立志为讲学之要。以讲学为致治之方。以致治为祈天永命之本。君德民隐。反覆 陈勉。
事无不言。言无不切。而递职。疏未彻。人皆嗟叹焉。己丑。又连拜修撰,副修撰。庚寅正月。拜司成。旋移司谏 (第 411H 页)
司宪府执义,文臣兼宣传官,东学教授,司仆寺正,通礼院相礼。 翼宗代理庶政。多 手笔特除。在玉署因雷异 陈勉
剀切。 睿批嘉纳。己丑以 弘陵亲祭大祝。升通政大夫。历承政院同副承旨至左承旨。伊川府使,兼辅德,安岳 (第 182H 页)
撰。移校理。公以 恩旨重沓。愈怀兢惕。晶山公劝读朱子封事。为 讲对之资。壬子以检讨官趋 肃。因辞章。 陈勉
君德。 上下优批。参 景慕宫大享。感泣有诗曰登瀛十日诣 宫园。侍讲孙为大祝官。此夜云乡应有感。丹心烛 (第 380H 页)
除承旨。八月 除工曹参议。楚人潜模真像。立生祠以祭之。先生闻之。亟送人撤还之。丙午入高山。行乡饮酒礼。因与诸生讲玉山讲义。己酉七月。 除大司谏。癸丑五月。因大臣劄对。特升嘉善阶。六月 除汉城左尹。覃 恩三世。寻又 除同义禁。九月 除副总管。十月行焚黄之礼。先生尝叹时祭祭礼之始。而今俗多忽此。殊失古义。至是又以高王考阳坡公为基业之祖。而追荣之日。祭独不及。乃卜日两举并祭四代。又依朱子焚黄告祝之辞。各制祝文。以道其怆慕。十二月 除兵曹参判。先生历事 四朝。恩遇有加。又在化理之初。而老病缠绵。无以效其涓涘。乃窃附古人以言事君之义。因辞疏 陈勉。
其纲有三。曰先事之戒。为治之本。急先之务。其目有十。曰戒逸豫也。戒货财也。戒谀佞也。体天意也。师圣王 (第 421H 页)
公汉普于咸宁。留四五日。讲订礼疑。壬辰赴永嘉云台。观参讲会。时鸿硕齐会。公既上下订论。复以题名帖序。 陈勉
会席。观者嗟叹。存葛两先生所编洪范衍义。久滞巾衍。公倡剞劂之议。与远近具眼。极意雠校。得以公传百世。 (第 450H 页)
。呈白券。 上嘉其质实。即拜说书。既肃命。投章径还。戊寅丁内忧服阕。以本职召。每入对。演绎微奥。反复 陈勉。
大朝亟奖以文学可嘉。 小朝亦曰。醇实端严。经学精深。宜朝夕左右。辅予不逮。 命铨曹勿移他职。故虽升 (第 474H 页)
司宪府持平兼 经筵官书筵官。下谕敦召。力辞不膺。俄升掌令兼侍讲院进善。自是屡徵辄辞。因颁斥邪纶音。上 陈勉
疏。极论辟卫之道。赐批嘉奖。壬午 王世子入学。覃恩升通政阶。连拜户曹吏曹参议同副承旨。并不就。时艰虞 (第 438L 页)
墓表曰呜呼。此文简公眉山韩先生之墓也。契己丑冬。以新榜瀛衔。谒先生于京师。先生叹曰读书而仕易。仕而行读书志难。今吾道迍邅。不如归读旧书。教授来者。力扶得读书种子。为究竟法而已。今小子屏伏田间。学不加进。而先生之墓草已宿矣。呜呼。其可悲也已。先生讳章锡字稚绥。学者称眉山先生。参判弼教其考也。妣丰山洪氏。渊泉先生奭周之女也。先生以 纯祖壬辰生。戊午中进士。丁卯筮仕。辛未魁柑制。癸酉拜副修撰。自是历扬华贯。克跻隆显。以甲午七月十五日捐馆。葬于果川修理山乾坐原。赐谥文简。先生生有异质。八岁受小学于渊泉先生。弱冠游凤栖俞先生门。讲大学及伊洛诸书。以居敬持志致知力行。为为学次第。尝侍讲书筵。因杨震却金事。 陈勉
以未发戒惧。方发慎独之义。先生学问之正。略可见矣。及壬午上封事。极言时政阙失。甲申秋退居牙山之篁谷。 (第 471L 页)
承旨。壬午难定。公谓此正惩毖思治之时。且登科二十馀年。历扬台阁。滚跻绯玉。而报蔑丝毫。寔余之耻。遂疏 陈勉
圣学。答天谴。节财用。崇正学。惜名器。立纪纲。严刑政。七条时务。而于宋先正华院复享事。尤三致意焉。 (第 67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