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類
雜史類
類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寻以屡逋 召。特补镜城判官。会值都政。大臣以铨郎乏人奏寝之。遂拜吏曹佐郎。旋移馆职。以中庸言敬一段。 陈勉
累百言。末又乞外。 上嘉纳其言而 不许外。勋臣朴文秀每奏事。杂以俚辞诙谑。 上亦俳优畜之。公驳之曰文 (第 418L 页)
俄而 上以天灾孔酷。特下 备忘求言。又亲临金吾。疏释罪囚。而重犯难赦者。亦多与焉。公遂应 旨陈疏。悉 陈勉
戒之义曰。今日是何等时耶。方当大有为之时。荐见极无前之灾。丝纶十行。圭璧再将。而甘霈终靳。旱日先杲。 (第 446L 页)
展谒与秋享。适在同日。其时宗事为重。板位设于门外。请今亦依此举行。上可之。拜都总管,知经筵。以大司宪 陈勉。
略曰。圣人之仁。必有所止。上有制度。下知所止也。近日辇路鸣铮之杂还。久为有职之深忧。此固有于氓俗之不 (第 145H 页)
人多在泉下。臣何忍以死者为无知而背平生之言乎。戊辰。又申前恳。上特许致仕。临便殿宣麻。仍召见。公临退 陈勉
君德。批以谢事之日。有此敷陈。敢不服膺。己巳。设回卺宴。上赐法乐。又赐䌷帛米钞。庚午丁内艰。遣承旨致 …… (第 204L 页)
责之。公曰。向日既令在野之臣。咸言得失。毋有所讳。而今若有严教。则在殿下包容之德。所损为大。上曰。只 陈勉 则设或句语荒杂。予岂不包容乎。公曰。虽觊觎尝试。称以言事则无足为伤。古人有言曰询于刍荛。刍荛之说。岂 …… (第 214H 页)
揭院壁。卿须作文以为记。亲书经山老人四大字以下。公朗读御制。请赐酒。须臾陈内厨珍膳。公一边颂祷。一边 陈勉。 少无疲倚状。其前后宠遇如是。癸丑。受荣养于长子沁营。上命设儒武应制于沁都。使公试取。教曰。予于沁都。 …… (第 216H 页)
之义乎。先君之思。以勖寡人。窃为卿诵之。至有何惜非常举之教。遣礼曹判书敦召。遂膺命。以遇灾求言。反覆 陈勉。 兼社稷署奉常寺军资监都提调。时经敕行。奏曰。两西则民力方竭于策应。三南则民势重困于徵纳。北关则民产多 …… (第 218L 页)
讲之席。当宁进讲之筵。每敷陈古训。辨论经义。以民生疾苦历代治乱。导达 陈勉。 裨益弘多。治邑按藩。公平廉洁。眷恤小民。若恫在己。粜还之淆滥者。必痛禁之。吏逋之积久者。必蠲涤之。罪 (第 235L 页)
责之。公曰。向日既令在野之臣。咸言得失。毋有所讳。而今若有严教。则在殿下包容之德。所损为大。上曰。只 陈勉 则设或句语荒杂。予岂不包容乎。公曰。虽觊觎尝试。称以言事则无足为伤。古人有言曰询于刍荛。刍荛之说。岂 …… (第 214H 页)
揭院壁。卿须作文以为记。亲书经山老人四大字以下。公朗读御制。请赐酒。须臾陈内厨珍膳。公一边颂祷。一边 陈勉。 少无疲倚状。其前后宠遇如是。癸丑。受荣养于长子沁营。上命设儒武应制于沁都。使公试取。教曰。予于沁都。 …… (第 216H 页)
之义乎。先君之思。以勖寡人。窃为卿诵之。至有何惜非常举之教。遣礼曹判书敦召。遂膺命。以遇灾求言。反覆 陈勉。 兼社稷署奉常寺军资监都提调。时经敕行。奏曰。两西则民力方竭于策应。三南则民势重困于徵纳。北关则民产多 …… (第 218L 页)
讲之席。当宁进讲之筵。每敷陈古训。辨论经义。以民生疾苦历代治乱。导达 陈勉。 裨益弘多。治邑按藩。公平廉洁。眷恤小民。若恫在己。粜还之淆滥者。必痛禁之。吏逋之积久者。必蠲涤之。罪 (第 235L 页)
。王世子代理。拜司谏院大司谏。旋移吏曹参判。差备局堂上。兼典牲,活人署提调。戊子春。复拜大司谏。上书 陈勉。
王世子嘉纳。秋。拜司宪府大司宪。因遇灾求言。以立志勤学纳忠谏振纪纲崇节俭谨天戒恤民隐七条。反覆陈戒。 …… (第 253L 页)
拜都承旨。差实录校雠堂上,司饔院提调。冬拜吏曹参判。壬子。拜都承旨,日讲官。每登讲席。引经释义。因附 陈勉。 丁宁反覆。辄蒙嘉纳。癸丑。拜都承旨。夏。大臣以久次擢资宪。拜工曹判书。知经筵,义禁府都总管。以尊号都 (第 263L 页)
拜都承旨。差实录校雠堂上,司饔院提调。冬拜吏曹参判。壬子。拜都承旨,日讲官。每登讲席。引经释义。因附 陈勉。 丁宁反覆。辄蒙嘉纳。癸丑。拜都承旨。夏。大臣以久次擢资宪。拜工曹判书。知经筵,义禁府都总管。以尊号都 (第 263L 页)
民之本。而臣谓勉圣学。当为疾敬德之本。伏愿留神焉。又劝 上常阅国朝宝鉴羹墙录。恳恳以实心实行实德实政 陈勉。
上称善。勉令进身。出入讲筵。先生陈病不可强之实。仍请退。 上命掖隶。扶腋下阶。异 …… (第 366L 页)
人之法。前后一揆。所以序不可紊而功不可阙也。壬子正月。升拜资宪大夫。知敦宁府事。上疏辞。又引程子说。 陈勉 曰。为 (第 371L 页)
人之法。前后一揆。所以序不可紊而功不可阙也。壬子正月。升拜资宪大夫。知敦宁府事。上疏辞。又引程子说。 陈勉 曰。为 (第 371L 页)
重甚严。徐巡相憙淳称公辞娴。丙申甘文士移文庙属公。聚县士行乡约乡饮礼。己亥赴 贺班。复拜承宣病递。疏 陈勉
君德斥洋邪。见阻止丁未工曹参议不赴。 哲宗辛亥三月二十日考终。寿七十九。葬某坐原。三配星州吕氏。鉴湖 (第 494L 页)
梅山洪先生墓志铭
宪宗御世之九年癸卯三月。 上将谒 健陵。幸华城。先是。梅山先生。承 别谕敦召。辞疏不书伪号。政院以违式还给。先生依程朱贴黄及前辈已例。仍旧无改而上之。 上察承宣昧例。罢其职。 批益隆重。及是 上闻先生家在界川之鹭梁。先遣史官。 谕以召见之意。盖遵 肃庙幸温宫时。招延权文纯公尚夏故事也。明日。 驾驻龙骧凤翥亭。 命阁臣偕来。先生惶蹙不敢进。 上连遣承旨促召。至 谕之曰。尔若不入。予当不发。先生不得已承 命入侍。时 恩礼甚盛。奏对明畅。左右莫不耸叹。 上问为学之道。先生对以居敬穷理反躬践实之要。因引朱子奏劄往哲格言。劝 上以终始典学。又请常阅国朝宝鉴羹墙录二书。恳恳以实心实行实德实政。 陈勉。 上称善。将退。 命掖隶扶腋下阶。盖 异数也。既而复遣史官。 谕旨强起。先生疏辞。陈敬天法祖克己裕民 (第 471H 页)
贵势利所挠勤。通籍四十年。出入台阁。人称谏诤之风。屡登 经筵。以格君心为先。精白一心。积其诚意。委曲 陈勉。
敷奏文义。多被开纳。若其内行则本于孝友。以蚤孤为至痛。事母爱敬备至。勉修举业。专为禄养。而登第未几。 (第 566H 页)
是日讲不动心章。奏曰圣人之言。自有本末纲条。心者本也纲也。气者末也条也。学问之道。先审其本与纲。则其末其条。随而举之矣。盖心之所向曰志。志为之帅而气从而听命焉。则养心养气。相为始终。故孟子所以云持其志无㬥其气也。○每 侍讲前一夕。齐遬凝思。衣服冠而待朝。至 上前。亹亹恳恳。至诚 陈勉。
十月拜兵曹参判。
答李进士震相深衣问目。
作灵台铭。
铭曰鉴明暗其垢。磨之还得当年鉴。 (第 116H 页)
十月拜兵曹参判。
答李进士震相深衣问目。
作灵台铭。
铭曰鉴明暗其垢。磨之还得当年鉴。 (第 116H 页)
祖母龄九耋。宜左右不离状。旋制承重。外除连拜献纳,持平,文兼,宣传官,南学教授,校理,修撰。遇雷异。 陈勉
曰。以今耳目所及。毛发皆病。而语其本则纪纲先颓也。得丧。把作性命。廉耻。视为笆篱。利往利来。如酗如狂 (第 446H 页)
矣。此如操舟而上急流。撑挽之力。失之分寸。而所退者已千百丈矣。岂不可戒哉。斯义也。先正文简公臣金昌协 陈勉
于 肃庙。而 圣祖之所虚受者也。盖圣不自圣。未曾以吾道已足。而忘进修之功。故大禹惜寸阴。成汤作盘铭。 (第 115L 页)
谓贼平无忧。不念悔祸之实。则国之安危。未可保。首尾累百言。切中当世之急务。 上嘉纳。甲申以谏长因雷异 陈勉。
槩言上下不交。在易为否。否则阴阳不和。灾沴屡兴。仍请辅导 东宫。审理冤狱。 优批体念。丙戌以玉署长行 (第 212L 页)
批曰省疏具悉尔恳。成均之任。非尔伊谁。方拟因
此而稍俟京生。以为敦召之地。尔不宜辞巽。至如满幅 陈勉。 字字切实。一则感叹。一则愧恧。予虽否德。亦岂无好学好贤之愿。而只缘志不固诚不笃。以致悠泛如此。当益加 (第 631L 页)
此而稍俟京生。以为敦召之地。尔不宜辞巽。至如满幅 陈勉。 字字切实。一则感叹。一则愧恧。予虽否德。亦岂无好学好贤之愿。而只缘志不固诚不笃。以致悠泛如此。当益加 (第 631L 页)
当时侍从。升一资为嘉善。 除汉城府右尹。转左尹。又自左移右。公感激 隆眷。而顾以老病。不堪进道。上疏 陈勉。
略曰。帝王之学。虽与韦布不 …… (第 177H 页)
者。而朝著之上。未闻謇谔之风。群情何以上达。 四聪何以无蔽乎。疏入。 上谕曰。此人以 正庙侍从。有此 陈勉。 极为嘉叹。即日特升资宪。单付知中枢府事。入耆社。公又呈辞。不允。下 谕本道。使俟间上来。公僶勉趋 肃 (第 177L 页)
者。而朝著之上。未闻謇谔之风。群情何以上达。 四聪何以无蔽乎。疏入。 上谕曰。此人以 正庙侍从。有此 陈勉。 极为嘉叹。即日特升资宪。单付知中枢府事。入耆社。公又呈辞。不允。下 谕本道。使俟间上来。公僶勉趋 肃 (第 177L 页)
判。先生历事 四朝。恩遇有加。又在化理之初。而老病缠绵。无以效其涓涘。乃窃附古人以言事君之义。因辞疏 陈勉。
其纲有三。曰先事之戒。为治之本。急先之务。其目有十。曰戒逸豫也。戒货财也。戒谀佞也。体天意也。师圣王 (第 511L 页)
恩遇有加。今于首出化理之初。又有此踰涯之数。而老病缠绵。无以效其涓埃。乃窃附古人以言事君之义。因辞疏 陈勉。
其纲有三。曰。先事之戒。为治之方。急先之务。其目有十。曰。戒逸豫也。戒货财也。戒谀佞也。体天意也。师 (第 545H 页)
尤为绽露。志以就商之子。为镜贼之党。密缔斗昌。情节阴凶。并还收。因请罢不能。请寝之。台臣不许。又上疏 陈勉
略曰。士大夫志气消沮。以直言极谏为忌讳。而 殿下聪明睿智。视群臣不足以当 圣心者。遂曰群下之学。莫我 …… (第 362L 页)
必可复。反复 陈勉。 特蒙嘉答。槩公所存。有非近世操觚之士可及。而古所谓经术宰相者。或近之矣。公自号云溪。著有遗集八卷。又 (第 371L 页)
必可复。反复 陈勉。 特蒙嘉答。槩公所存。有非近世操觚之士可及。而古所谓经术宰相者。或近之矣。公自号云溪。著有遗集八卷。又 (第 371L 页)
尽平生国耳公耳之心。念寡躬特简爰立之意。 世子下谕曰。予当有匪常敦勉之教。公由是感激。遂出膺命。入对 陈勉。
略曰。 邸下代听庶务。即圣人之能事。帝王之大业。不但为汉唐之小康而已。则所以答天孚民。当如何哉。 邸 (第 392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