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類
雜史類
類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比也。若其直言之人。拔于恶名而归之薄过者。徇例之中。可见伸救之意。宜乎见斥于纳贼大臣。而 霈泽旋降。 陈勉
优纳。此又非幸幸之时也。莅郡之夕。招首吏责廿缗钱一麻鞋。藏之几中。侍者怪而禀之。府君曰人生仕宦。便若 (第 710H 页)
寻除司成。课读馆儒如家塾。因除修撰兼知制教。馆阁文字多出公手。尝于经席。制进穷理正心箴戒。又以献纳疏 陈勉
君德救时弊。 上皆嘉纳之。自是连除铨曹典翰。 恩旨便蕃。庚戌升通政。带三字衔如故。历春曹转副学。公感 (第 405L 页)
。因丧而冠。礼官议用三加。公言吉凶相袭之非。议虽不行。而闻者多韪之。寻除执义参轮对。公以 上初政。多 陈勉
语。乙未除校理应教。充 纯庙实录都监郎厅。丙申登文臣别试。升拜敦宁都正,右副承旨,刑曹参议,同副承旨 (第 531H 页)
。而上言事。亦且停止云。上言与上疏。自是两项事。而疏章则即此疏本是也。窃尝妄疑上言主于鸣冤。疏章出于 陈勉。
则上言一款。尤有所嫌碍。而先生书止之意则乃以疏章为尤不可。故不能无讶惑矣。及见此疏本然后。乃知其微意 (第 547H 页)
也。五月。疏请印进圣学十图。眷眷乎致治之道。而以敦圣学。立圣志为本。 批曰。耳边不闻此等言久矣。忧爱 陈勉。
言甚切至。岭运之回于汝可卜。每夜直。烛光透牖。寂若无人。 上使人覸之。见其静坐看书。叹曰。此其金某也 (第 413L 页)
时看宋子大全。尊其道慕其学。常曰先生后朱子也。○付郑慈仁钟学书。○参文科一所参试官。 蒙正言 恩点。直讲递。○六月 拜司谏院献纳。旋递。○以鲁锦溪认 赠职事。寄书于
鲁氏本孙家。○圣节望阙礼 仁政殿 亲行时。扈卫。○二十一日。 拜司谏院献纳。○八月七日夜梦作诗曰。日月无私照。亲朋到海南。翌日金南海显柱持一壶酒而来。以验梦诗。○十一月前望持平落点谢 恩时。以台谏入侍 世子宫书筵。进讲学之规。 陈勉 所怀。出阁后 赐馔。○十二月。 拜兵曹正郎。入直内兵曹。
二十一年甲申。 先生六十一岁。
正月一 (第 775H 页)
鲁氏本孙家。○圣节望阙礼 仁政殿 亲行时。扈卫。○二十一日。 拜司谏院献纳。○八月七日夜梦作诗曰。日月无私照。亲朋到海南。翌日金南海显柱持一壶酒而来。以验梦诗。○十一月前望持平落点谢 恩时。以台谏入侍 世子宫书筵。进讲学之规。 陈勉 所怀。出阁后 赐馔。○十二月。 拜兵曹正郎。入直内兵曹。
二十一年甲申。 先生六十一岁。
正月一 (第 775H 页)
。略举文康公言尾奏。 批曰。所辞文苑之任依施。尾附引卿先祖之嘉言。此致治之要而洵为龟鉴者也。又以是而 陈勉。
可谓卿家复见卿。当置诸左右而省览矣。甲辰夏。搬移于府之校洞。邑旧有志甚脱略。遂葺而增补。秋不肖待罪岭 …… (第 734H 页)
辞疏略举文康公奏辞。 批曰。所辞文苑之任依施。尾附引卿先祖之嘉言。此致治之要而洵为龟鉴者也。又以是而 陈勉。 可谓卿家复见卿。当置诸左右而省览矣。丁未八月。陈贺升崇禄。戊申正月。拜 奎章阁提学。是年十月二十一日 …… (第 740H 页)
拜弘文馆学士。辞疏略举文康公丙寅奏事而陈之。 批旨曰。引卿先祖之嘉言。此致治之要而洵为龟鉴也。又以是 陈勉。 可谓卿家复见卿。当置诸 …… (第 743H 页)
辞疏略举文康公奏辞。 批曰。所辞文苑之任依施。尾附引卿先祖之嘉言。此致治之要而洵为龟鉴者也。又以是而 陈勉。 可谓卿家复见卿。当置诸座右而省览矣。甲辰夏。搬移于府之校洞。邑旧有志。甚脱略。遂辑而增解。秋胤嗣按察 (第 749H 页)
辞疏略举文康公奏辞。 批曰。所辞文苑之任依施。尾附引卿先祖之嘉言。此致治之要而洵为龟鉴者也。又以是而 陈勉。 可谓卿家复见卿。当置诸左右而省览矣。丁未八月。陈贺升崇禄。戊申正月。拜 奎章阁提学。是年十月二十一日 …… (第 740H 页)
拜弘文馆学士。辞疏略举文康公丙寅奏事而陈之。 批旨曰。引卿先祖之嘉言。此致治之要而洵为龟鉴也。又以是 陈勉。 可谓卿家复见卿。当置诸 …… (第 743H 页)
辞疏略举文康公奏辞。 批曰。所辞文苑之任依施。尾附引卿先祖之嘉言。此致治之要而洵为龟鉴者也。又以是而 陈勉。 可谓卿家复见卿。当置诸座右而省览矣。甲辰夏。搬移于府之校洞。邑旧有志。甚脱略。遂辑而增解。秋胤嗣按察 (第 749H 页)
公劝读朱子封事。为 经筵讲讨之资。公体受庭训。为报答君亲之道。壬子以检讨官始趍 肃。因辞章 陈勉
君德。 上下优批。参 景慕宫大享。感吟有诗曰登瀛十日诣 宫园。侍讲孙为大祝官。此夜云乡应有感。丹心烛 (第 478L 页)
此不疲之意。以此推之。 殿下非无好学之志。寒曝无常。仍复停废者。特以涓濩之中。劝道无其方。厦毡之上。 陈勉
不以实也。岂不可惜之甚哉。藉使群下识见粗浅。经术卤莽。不足以仰裨圣学。其缘经敷说。槩多先儒绪言。皆足 …… (第 379H 页)
旧亦当览谅吾一段苦心矣。至若仕宦未到亢极。家计益底窘匮云者。不足答。惟原疏中遭罹一款。或有嫌于呶辨。 陈勉 一款。或有妨于精专。故去之。此则采知旧之言也。亦可因此而谅余之不知胶守独见。而益信大体之不可变改焉。 (第 380L 页)
旧亦当览谅吾一段苦心矣。至若仕宦未到亢极。家计益底窘匮云者。不足答。惟原疏中遭罹一款。或有嫌于呶辨。 陈勉 一款。或有妨于精专。故去之。此则采知旧之言也。亦可因此而谅余之不知胶守独见。而益信大体之不可变改焉。 (第 380L 页)
拜都承旨同春秋。移吏曹参判汉城府左右尹。戊子又拜知申 经筵。己丑 除知申及兵曹参判。庚寅。以谏长上书 陈勉。
历陈亲经籍以基学问。接臣邻以勤咨访。节财用以崇俭德。严科选以正士趋。抑近习以肃政法。总之以固结人心。 …… (第 525H 页)
除西学教授兼文学司谏。盖自玉署以后。虽或移拜他职而常带宫衔。及 世子听政行朝参礼。公与诸春坊登 筵 陈勉。 退又联名上书。三月特擢同副承旨。递拜刑曹参议。旋移承旨。闰五月拜礼曹参议。六月拜大司谏。寻 除辅德。 (第 533H 页)
除西学教授兼文学司谏。盖自玉署以后。虽或移拜他职而常带宫衔。及 世子听政行朝参礼。公与诸春坊登 筵 陈勉。 退又联名上书。三月特擢同副承旨。递拜刑曹参议。旋移承旨。闰五月拜礼曹参议。六月拜大司谏。寻 除辅德。 (第 533H 页)
南公汉普于咸宁。留四五日。讲订礼疑。壬辰赴永嘉云台观。参讲会。时鸿硕齐会。公既上下讨论。复以题名帖序 陈勉
会席。观者嗟叹。存,葛两先生所编洪范衍义。久滞于巾衍。公倡剞劂之议。与远近具眼。极意雠校。得以公传百 (第 663L 页)
戒。亶出至诚。予甚感叹。俄闻李世德自称尹拯门徒。诋辱于 王府供辞。府君上书 东宫略辨之。仍乞休致。附 陈勉
戒之语有曰。窃想 圣上常日所以责勉于 邸下者。至重至隆。不止以顾复为慈也。其间设或有一时严厉之 教。 (第 533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