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書類
詩類
春秋類
四書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時令類
紀事本末類
雜史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兵家類
儒家類
譜錄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太清部
正一部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丁奉字承渊庐江安丰人仕吴为冠军将军封都亭侯

计略过人能断大事孙休时迁大将军休薨奉与丞
相濮阳兴等迎立 孙皓
迁右大司马左军司有毁之
者皓徙奉家于临川(明一统志)

  晋

  郭翻字长翔武昌人伯父讷广州刺史 (第 29b 页)
  永安六年赤雀见豫章(豫章书)

  晋

  晋武帝太康元年正月己丑朔五色气冠日自卯至酉
占曰君道失明丑为斗牛主吴越是时 孙皓
淫暴四
月降(同上)是年豫章生嘉禾龙见于建昌七里汀立祠
祀之后祷雨辄应(安志)三年白雀见豫章(玉海) (第 6b 页)
 初太祖操重典绳群下守令坐小过辄逮系闻其贤
 旋遣还且加赏赉有因以超擢者宣宗以后循良吏
 以秩满奏留者若 孙皓
薛慎等不可胜纪时帝加意
 循良而吏部尚书蹇义尤慎择守令考察明恕延及
 英宗吏治淳厚部民奏留率报可然其 (第 43a 页)
加威远将军授以棨戟己丑吴主封故南阳王和子皓
乌程侯
群臣奏立皇后太子吴主曰朕以寡德奉承
洪业涖事日浅恩泽未敷后妃之号嗣子之位非所急
也有司固请吴主不许孙 (第 109b 页)
  晋灭吴
魏元帝景元三年冬十月吴主以濮阳兴为丞相廷尉
丁密光禄勋孟宗为左右御史大夫初兴为会稽太守
吴主在会稽兴遇之厚左将军张布尝为会稽王左右
督将故吴主即位二人皆贵宠用事布典宫省兴关军

国以佞巧更相表里吴人失望
咸熙元年秋七月吴主寝疾口不能言乃手书呼丞相
濮阳兴入令子□出拜之休把兴臂指□以托之癸未
吴主殂谥曰景帝群臣尊朱后为皇太后吴人以蜀初
亡交趾携叛国内恐惧欲得长君左典军万彧尝为乌
程令与 乌程侯皓
相善称皓才识明断长沙桓王之俦
也又加之好学奉遵法度屡言之于丞相兴左将军布
兴布说朱太后欲以皓为嗣朱后 …… (第 47b 页)
 冬十月以羊祜为征南大将军祜上疏请伐吴曰先
帝西平巴蜀南和吴会庶几海内得以休息而吴复背
信使边事更兴夫期运虽天所授而功业必因人而成
不一大举扫灭则兵役无时得息也蜀平之时天下皆
谓吴当并亡自是以来十有三年矣夫谋之虽多决之
欲独凡以险阻得全者谓其势均力敌耳若轻重不齐
彊弱异势虽有险阻不可保也蜀之为国非不险也皆

云一夫荷戟千人莫当及进兵之日曾无藩篱之限乘
胜席卷径至成都汉中诸城皆乌栖而不敢出非无战
心诚力不足以相抗也及刘禅请降诸营堡索然俱散
今江淮之险不如剑阁 孙皓
之暴过于刘禅吴人之困
甚于巴蜀而大晋兵力盛于往时不于此际平一四海
而更阻兵相守使天下困于征戍经历盛衰 …… (第 62a 页)
为吴谋矣吴缘江
为国东西数千里所敌者大无有宁息 孙皓
恣情任意
与下多忌将疑于朝士困于野无有保世之计一定之
心平常之日犹怀去就兵临之际必有应者终不能齐
力 …… (第 62b 页)
六月羊祜以病求入朝既至帝命乘辇入殿不
拜而坐祜面陈伐吴之计帝善之以祜病不宜数入更
遣张华就问筹策祜曰 孙皓
暴虐已甚于今可不战而 …… (第 63b 页)
举大者即
加刑戮小者记录为罪或剥人面或凿人眼由是上下
离心莫为尽力益州刺史王浚上疏曰 孙皓
荒淫凶逆
宜速征伐若一旦皓死更立贤主则彊敌也臣作船七
年日有朽败臣年七十死亡无日三者一乖则难图也
(第 65a 页)
愿陛下无失事机帝于是决意伐吴会安东将军王
浑表 孙皓
欲北上边戍皆戒严朝廷乃更议明年出师
王浚参军何攀奉使在洛上疏称皓必不敢出宜因戒 …… (第 65a 页)
之也自顷朝
廷事无大小异意蜂起虽人心不同亦由恃恩不虑后
患故轻相同异也自秋已来讨贼之形颇露今若中止 孙皓
或怖而生计徙都武昌更完脩江南诸城远其居 …… (第 66a 页)
奏宜如充表帝不从杜预闻
充奏乞罢兵驰表固争使至轘辕而吴已降充惭惧诣
阙请罪帝抚而不问 夏四月甲申诏赐 孙皓
(第 73a 页)
归命
乙酉大赦改元大酺五日遣使者分诣荆扬抚慰吴 …… (第 73a 页)
大悦滕
脩讨郭马未克闻晋伐吴帅众赴难至巴丘闻吴亡缟
素流涕还与广州刺史闾丰苍梧太守王毅各送印绶
请降 孙皓
遣陶璜之子融持手书谕璜璜流涕数日亦
送印绶降帝皆 …… (第 73b 页)
使送 孙皓
及其宗族诣洛阳五月丁亥朔皓至与其太
子瑾等泥头面缚诣东阳门诏遣谒者解其縳赐衣服
车乘田三十顷岁给钱榖 …… (第 74a 页)
之旧望随才擢叙孙氏将吏渡江
者复十年百姓复二十年庚寅帝临轩大会文武有位
及四方使者国子学生皆预焉引见 归命侯皓
及吴降
人皓登殿稽颡帝谓皓曰朕设此座以待卿久矣皓 …… (第 74a 页)
人面皮此何等刑也皓曰人臣有弑其君
及奸回不忠者则加此刑耳充默然甚愧而皓颜色无
怍帝从容问散骑常侍薛莹 孙皓
所以亡对曰皓昵近
小人刑罚放滥大臣诸将人不自保此其所以亡也它
日又问吾彦对曰吴主英俊宰辅贤明帝笑曰若 (第 74b 页)
是何
故亡彦曰天禄永终历数有属故为陛下禽耳帝善之
王浚之入建业也其明日王浑乃济江以浚不待已至
先受 孙皓
降意甚愧忿将攻浚何攀劝浚送皓与浑由 (第 74b 页)
动天下之众而为一城者所谓以隋侯之珠弹千仞
之雀也梁熙谏曰晋主之暴未如 孙皓
江山险固易守难攻
陛下必欲廓清江表亦不过分命将帅引关东之兵南临淮 …… (第 8b 页)
泗下梁益之卒东出巴峡又何必亲屈銮辂远幸沮泽乎昔
汉光武诛公孙述晋武帝擒 孙皓
未闻二帝自统六师亲执
枹鼓蒙矢石也坚乃止诏冠军将军南郡相刘波帅众八千
救襄阳波畏秦不敢进朱序屡出战破 …… (第 9a 页)
福德在吴
伐之必有天殃且彼据长江之险民为之用殆未可伐
也坚曰昔武王代纣逆岁违卜天道幽远未易可知夫
孙皓
皆保据江湖不免于亡今以吾之众投鞭于江
足断其流又何险之足恃乎对曰三国之君皆淫虐无
道故敌国取之易于拾 (第 13b 页)
年不屈节
魏主下诏褒称以比苏武拜治书御史 夏六月燕王
不遣太子质魏散骑常侍刘滋諌曰昔刘禅有重山之
孙皓
有长江之阻皆为晋擒何则彊弱之势异也今
吾弱于吴蜀 (第 82a 页)
门入闻韩擒虎已得陈叔宝呼视之叔宝惶惧流
汗股慄向弼再拜弼谓之曰小国之君当大国之卿拜
乃礼也入朝不失作 归命侯
无劳恐惧既而耻功在韩
擒虎后与擒虎相诟挺刃而出欲 (第 101a 页)
 (立三年/薨无子)馀为淮阳(注见/前)(后徙/封鲁)非为汝南(治平舆/注见前)
 (后徙封/江都) 彭祖
为广川(治信都/注见前)(后徙/封赵)发为长沙(注见/前)
 王(长沙王吴著薨无子/国除故以其地封 (第 42a 页)
 (手文似已名/之曰小同)为五更
九月吴孙綝废其主亮为会稽王冬十月迎立琅邪王
休休以綝为丞相封兄子皓(字元宗一名 彭祖
字皓宗)(第 25a 页)
乌程侯
 孙綝以其主亮亲政多所难问称疾不朝使弟据入
 宿卫恩干闿分屯诸营以自固亮阴与全公主将军
 刘承谋诛 …… (第 25a 页)
 (翻之/子)十月休至群臣奉上玺符三让乃受即日御正
 殿大赦改元綝称草莽臣诣阙上印绶节钺求避贤
 路吴主休慰谕之以为丞相荆州牧封南阳王子皓
 为 乌程侯
十二月吴孙綝伏诛
 綝奉牛酒诣休休不受赍诣左将军张布酒酣出怨 …… (第 26a 页)
 (令玩戎黩武民劳卒敝因危而伐殆无不克噫彼之/得志我之忧也吴人笑其言至是乃服 张悌字巨)
 (先襄/阳人)
(甲魏咸熙元年吴主 孙皓/
申元兴元年 凡二国)春正月魏以槛车徵邓艾钟
会谋反伏诛监军卫瓘袭艾杀之
 邓艾在成都颇自矜伐以书言 …… (第 39a 页)
 吴主寝疾口不能言手书呼濮阳兴入令子[雨/单](读如/弯)
 出拜把兴臂指[雨/单]托之而殂(谥曰/景帝)吴人以蜀初亡恐
 惧欲得长君左典军万彧尝为乌程令与 乌程侯皓
 
善称皓才识明断加之好学奉遵法度兴与左将军 …… (第 42b 页)
 (山白额虎长桥蛟并子为三矣处曰若患止此吾能/除之乃射虎杀蛟遂从机云受学笃志读书砥节砺)
 (行比及期年州府交辟县南山即荆南山 孙皓
封为/南岳在今常州府荆溪 南长桥在荆溪县治南周)
 (处字/子隐)
晋作河桥(以舟相比为梁而渡在 …… (第 61a 页)
 徙和为光禄卿夺充兵权而位遇无替
秋八月吴临平湖(在浙江杭州府/仁和县西北)开历阳山石印封发
(吴志天册元年鄱阳言历阳山石文理成字胡三省曰/鄱阳郡无历阳有历陵饶州图经亦载鄱阳历陵县有)
(石印山考历陵故县在今九江府德安县舆志不载有/石印山惟和州之历阳山舆地纪胜以为即 孙皓
所祭)
(之石印山盖仍吴志之文/也今以二说并注于此)
 吴人或言于吴主曰临平湖自汉末秽塞长老言湖 …… (第 62b 页)
 成蜀之为国皆云一人荷戟千人莫当及进兵之日
 曾无藩篱之限乘胜席卷径至成都诚以力不足以
 相抗也今江淮之险不如剑阁 孙皓
之暴过于刘禅
 吴人之困甚于巴蜀而大晋兵力盛于往时若引梁
 益之兵水陆俱下荆楚之众进临江陵平南豫州( …… (第 63b 页)
 诸部离散其国遂衰
(戊晋咸宁四年/戌吴天纪二年)春正月庚午朔日食
夏六月晋羊祜入朝
 祜以病求入朝既至面陈伐吴之计晋主善之以祜
 病不宜数入更遣张华就问筹策祜曰 孙皓
暴虐已
 甚于今可不战而克若皓没更立令主虽有百万之
 众长江未可窥也华深然之祜曰成吾志者子也(晋/主 …… (第 65b 页)
 (形之疑杀人侍/子乎晋主然之)会豹卒以渊代为左部帅
冬十一月晋大举兵分道伐吴
 晋益州刺史王浚上疏曰 孙皓
荒淫凶逆(皓每宴群/臣咸令沈)
 (醉又置黄门郎十人为司过宴罢之/后奏其阙失或剥人面或凿人眼)宜速征 (第 69a 页)
伐臣作

 船七年且有朽败臣年七十死亡无日愿陛下无失
 事机晋主于是决意伐吴会王浑言 孙皓
欲北上边
 戍皆戒严乃更议明年出师杜预上表言之未报复
 具表言(略曰羊祜不博谋而与陛下计故令朝臣多 (第 69b 页)
异同之议凡事当以利害相校今此举之利)
 (十有八九而其害止于无功耳若又中止 孙皓
怖而/生计徙都武昌完修江南诸城远其居民城不可攻)
 (野无所掠则明年/之计亦无及矣)晋主方与张华围棋 (第 69b 页)
 (尉创业今后主举江南而弃之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孙秀吴大帝母弟匡之孙为吴夏口督以皓见疑)
 (弃/晋)
夏四月赐 孙皓
(第 4a 页)
归命侯
遣使行荆扬除吴苛政
 皓至泥头面缚诣东阳门(洛阳城/东门名)诏遣谒者解缚赐
 以衣服车乘拜其子弟为郎 …… (第 4a 页)
 (名过其实天下归之今自薨殒社稷/之福也陛下何哀之过帝收泪而止)
夏琅邪王胄卒(谥曰/武)
 子觐(字思/祖)(觐即元/帝之父)
冬河南荆扬大水 归命侯孙皓
(第 12a 页)
 (是时有司以郑注未足为据乃以元缯为之其/式如裘其裳以纁皆无文绣冕则无旒制曰可)又以
 斋日不乐诏舆驾始出鼓吹从而不作还宫如常仪
 时有请封会稽禅国山(在常州府荆溪县西南本名/离里山 吴孙皓
封为中岳更)
 (名/)者梁主命诸儒草封禅仪欲行之许懋建议(以为/舜柴)
 (岱宗是为巡狩而郑引孝经 …… (第 37a 页)
 (之通义也如管夷吾所说七十二君燧人之前世质/民淳安得尼金检玉结绳而治安得镌文告成妄亦)
 (甚矣若圣主不须封禅若凡主不应封禅秦始皇尝/封泰山 孙皓
尝封国山皆由主好名于上而臣阿旨)
 (于下非盛德之事不足为法也说郑谓郑康/成钩命决纬书篇名管夷吾所 (第 37b 页)
 骚令瓒兼督松茂安绵建昌诸军务瓒至军审度形

 势令副总兵尧彧军松潘参将 孙皓
军威叠为夹攻
 计修河西旧路作浮梁治月城避偏桥栈道军获安
 行转饷无阻既而瓒自率兵攻白草坝(番寨在龙 (第 13a 页)
 李暹(户部/侍郎)      许士廉(学正俱/长安人)

  孙皓(寺/丞)
       梁本
 孔阳(壶关/知县)      王豫(刑部/主事)
 李斌(知府俱/咸宁人)   (第 11a 页)
 昭帝崩光白太后徙安世为车骑将军与共徵立昌
 邑王王淫乱光与安世谋废王立宣帝宣帝即位益
 封万六百户子千秋延寿 彭祖
皆中郎将侍中光薨 …… (第 12a 页)
 何能久堪先人大国数上书让减户邑又因弟阳都

 侯 彭祖
口陈至诚天子以为有让乃徙封薨谥爱侯
 子勃嗣为散骑谏大夫元帝诏列侯举茂材勃举大
 官献丞陈汤汤有罪勃 …… (第 13b 页)
 华与帝意合祜卒拜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
 预以太康元年正月遣参军樊显等循江西上旬日
 之间尅累城邑皆如预策 孙皓
平进爵当阳县侯既
 还镇勤于讲武攻破山夷错置屯营分据要害之地
 又修邵信臣遗迹激用渑淯诸水浸原田万馀 (第 35b 页)
下简治甲兵躬行天罚若犹豫不断金人得蜀必复立
僣伪割据成国陛下土地止有东南因循苟安恐成大
祸愿陛下以 归命侯
长城公之言为戒也臣又见近日
沿边州军多用武臣为守或起于卒伍或招于贼徒毒
心不改逆谋犹存近置安抚大使正 (第 4b 页)
下之谷
半縻于酒今若为令非岁时不许造酿岂惟可惜榖而
人乐于供上所得将愈于𣙜酤矣次曰实内二篇大略
孙皓
之守吴惟恃江险不修内备故杜预以破竹策
之刘禅之守蜀也亦恃山险自姜维汉中之外惟有罗 (第 15a 页)
之力终不能渡江晋室微弱而苻
坚百万之众败于淝水拓拔魏雄据中原而历六朝衰
乱终不能奄有江表自非大无道如 孙皓
者岂能致北
兵之得志乎今但修政事严武备北兵虽强不足畏也 (第 7b 页)
 (诏曰朕微眇时丙吉史曾许舜皆有旧恩张贺辅导/朕躬修文学经术思惠卓异厥功茂焉诗不云乎无)
 (德不报封贺子 彭祖
及吉曾舜皆为列侯故人下至/郡邸狱复作尝有阿保之功者皆受官禄田宅财物)
 (各以恩深浅报之吉临当封病上 (第 58b 页)
  (主必待贤臣而弘功业俊士必俟明主以显其德上/下俱欲驩然交欣千载一合论说无疑翼乎如鸿毛)

 (遇顺风沛乎如巨鱼纵大壑化溢四表横被无穷休/徵自至寿考无疆何必偃仰屈伸若 彭祖
呴嘘呼吸)
 (如乔松𦕈然绝俗离世哉上颇好神仙故褒对及之/后京兆尹张敞亦劝上斥远方士游心帝王之术由 …… (第 2a 页)
 (蜉蝣似蛣蜣尔雅翼云蜉蝣出有时故曰出以阴休/徵美行之验也书洪范曰休徵肃时而若乂时阳若)
 (哲时燠若谋时寒若圣时风若 彭祖
姓篯名铿尧舜/时人至殷商之时已七百馀岁王以为大夫称疾不)
 (与政乔松注见/昭帝元平元年)质实(益州 (第 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