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書類
政書類
地理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傳記類
目錄類
正史類
紀事本末類
雜史類
史評類
史鈔類
金石類
類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刘汝教
李凤翔 吴鼎芳
陆明辅 陈组绶
吴钟峦 岳虞峦
商家梅 刘荣嗣
顾大韶 黄图升
范弘 ……。床第乎简箧犹见伐谋制胜奏草。生平喜临池乞书者麇至。所著有《五经副墨孝苑编史》、《舫斋诗文》诸书。 吴钟峦
按《江南通志》: 钟峦, 字 峦稚 武进人。幼以文行。著受业顾宪成从高攀龙悟治心养性之要。门下士数百人。江阴李应升为最。应升撄珰祸被逮过郡交游闭户不敢通。 钟峦 独迎至馆。谈论如平生。以季子订姻。年五十七始序贡,得选光州学正。崇祯癸酉中河南解元甲戌成进士。初令长
李凤翔 吴鼎芳
陆明辅 陈组绶
吴钟峦 岳虞峦
商家梅 刘荣嗣
顾大韶 黄图升
范弘 ……。床第乎简箧犹见伐谋制胜奏草。生平喜临池乞书者麇至。所著有《五经副墨孝苑编史》、《舫斋诗文》诸书。 吴钟峦
按《江南通志》: 钟峦, 字 峦稚 武进人。幼以文行。著受业顾宪成从高攀龙悟治心养性之要。门下士数百人。江阴李应升为最。应升撄珰祸被逮过郡交游闭户不敢通。 钟峦 独迎至馆。谈论如平生。以季子订姻。年五十七始序贡,得选光州学正。崇祯癸酉中河南解元甲戌成进士。初令长
余煌 王瑞栴 路振飞 何楷 熊汝霖 钱肃乐 沈宸荃
○朱大典((王道焜等))张国维张肯堂((李向中 吴钟峦 朱永佑等))曾樱朱继祚((汤芬等))余煌((陈函辉))王瑞栴路振飞何楷((林兰友))熊汝霖钱肃乐(( ……。城破,肯堂衣蟒玉南向坐,令四妾、一子妇、一女孙先死,乃从容赋诗自经。
时同死者,兵部尚书李向中、 礼部尚书吴钟峦 、吏部侍郎朱永佑、安洋将军刘世勋、左都督张名扬。又有通政使会稽郑遵俭,兵科给事中鄞县董志宁,兵部郎中 ……捕之,以衰糸至见。大帅呵之曰:「聘汝不至,捕即至,何也。?」向中从容曰:「前则辞官,今就戮耳。」 吴钟峦, 字峦稚,武进人。崇祯七年进士。授长兴知县。以旱潦,征练饷不中额,谪绍兴照磨。逾年,移桂林推官。闻京师 ……君常必能死节。」已而世奇果死。福王立,迁礼部主事。抵南雄,闻南都失,转赴福建,痛陈国计。鲁王起兵,以 钟峦 为礼部尚书,往来普陀山中。大清兵至宁波, 钟峦 慷慨谓人曰:「昔仲达死珰祸,吾以诸生不得死。君常死贼难,吾以远臣不得从死。今其时矣!」乃急渡海,入昌国卫之孔庙,积薪左庑下,抱孔子木主自焚死。仲达者,江阴李应升, 钟峦 弟子,忤魏忠贤死党祸者也。
朱永佑,字爰启。崇祯七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改吏部,罢归。事唐王,后至舟 ……舟山。唐王召之,甫入境,王已没。遂隐海坛山,采山薯为食。明年,鲁王次长垣,召为兵部尚书,荐用刘沂春、 吴钟峦 等。明年拜肃乐东阁大学士。
唐王虽殁,而其将徐登华为守富宁,鲁王遣大学士刘中藻攻之。登华欲降,疑未
○朱大典((王道焜等))张国维张肯堂((李向中 吴钟峦 朱永佑等))曾樱朱继祚((汤芬等))余煌((陈函辉))王瑞栴路振飞何楷((林兰友))熊汝霖钱肃乐(( ……。城破,肯堂衣蟒玉南向坐,令四妾、一子妇、一女孙先死,乃从容赋诗自经。
时同死者,兵部尚书李向中、 礼部尚书吴钟峦 、吏部侍郎朱永佑、安洋将军刘世勋、左都督张名扬。又有通政使会稽郑遵俭,兵科给事中鄞县董志宁,兵部郎中 ……捕之,以衰糸至见。大帅呵之曰:「聘汝不至,捕即至,何也。?」向中从容曰:「前则辞官,今就戮耳。」 吴钟峦, 字峦稚,武进人。崇祯七年进士。授长兴知县。以旱潦,征练饷不中额,谪绍兴照磨。逾年,移桂林推官。闻京师 ……君常必能死节。」已而世奇果死。福王立,迁礼部主事。抵南雄,闻南都失,转赴福建,痛陈国计。鲁王起兵,以 钟峦 为礼部尚书,往来普陀山中。大清兵至宁波, 钟峦 慷慨谓人曰:「昔仲达死珰祸,吾以诸生不得死。君常死贼难,吾以远臣不得从死。今其时矣!」乃急渡海,入昌国卫之孔庙,积薪左庑下,抱孔子木主自焚死。仲达者,江阴李应升, 钟峦 弟子,忤魏忠贤死党祸者也。
朱永佑,字爰启。崇祯七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改吏部,罢归。事唐王,后至舟 ……舟山。唐王召之,甫入境,王已没。遂隐海坛山,采山薯为食。明年,鲁王次长垣,召为兵部尚书,荐用刘沂春、 吴钟峦 等。明年拜肃乐东阁大学士。
唐王虽殁,而其将徐登华为守富宁,鲁王遣大学士刘中藻攻之。登华欲降,疑未
已而闽事大坏,唐王走汀州,不返。郑彩以舟师自保海上,名振乃以监国诣彩;且曰:『隆武一家,好为之』!彩乃扶监国复起,恢建宁、兴化二府及福州诸下县,困省
围垂破;而清以其督陈锦援之,复破建宁,而福围亦解。是时沈宸荃、刘沂春、 吴钟峦 、朱永佑、李向中同张名振、阮俊扈监国航至舟山;舟山为黄斌卿汛地,请曰:『主诚即次则可;恐久居,接壤宁 …… (第 83 页)
加少保,奉命督斌卿西征之师;唐败,留舟山。监国心怜斌卿,乃特相肯堂,与宸荃同事。以朱永佑为吏部尚书、 吴钟峦 为礼刑二部尚书,兵部尚书李向中、户部尚书孙嘉绩。平西伯王朝先,统陆师;荡胡侯阮俊,统水师;定西侯张名 …… (第 83 页)
顾心复,南直人,以诸生自缢学宫。大学士沈宸荃,先与同官李长祥不合,挂冠走舟山乡僻;不见害。礼、刑二部 吴钟峦 服酒不死,乃冠带拜文庙,投缳死。吏部尚书朱永佑被执,清劝之降;永佑曰:『肯降,不俟今日』!语不择音。 …… (第 85 页)
外,念母,追入城,与母俱自缢。礼部主事董玄亦以越诸生起,先一日自缢,家人救苏;次日城陷,潜走学宫,与 钟峦 同义。又刑部主事林瑛,福建人;兵科给事中董志宁,宁波人;皆以诸生起,同缢学宫。又温人林伟远,以儒士起 (第 85 页)
围垂破;而清以其督陈锦援之,复破建宁,而福围亦解。是时沈宸荃、刘沂春、 吴钟峦 、朱永佑、李向中同张名振、阮俊扈监国航至舟山;舟山为黄斌卿汛地,请曰:『主诚即次则可;恐久居,接壤宁 …… (第 83 页)
加少保,奉命督斌卿西征之师;唐败,留舟山。监国心怜斌卿,乃特相肯堂,与宸荃同事。以朱永佑为吏部尚书、 吴钟峦 为礼刑二部尚书,兵部尚书李向中、户部尚书孙嘉绩。平西伯王朝先,统陆师;荡胡侯阮俊,统水师;定西侯张名 …… (第 83 页)
顾心复,南直人,以诸生自缢学宫。大学士沈宸荃,先与同官李长祥不合,挂冠走舟山乡僻;不见害。礼、刑二部 吴钟峦 服酒不死,乃冠带拜文庙,投缳死。吏部尚书朱永佑被执,清劝之降;永佑曰:『肯降,不俟今日』!语不择音。 …… (第 85 页)
外,念母,追入城,与母俱自缢。礼部主事董玄亦以越诸生起,先一日自缢,家人救苏;次日城陷,潜走学宫,与 钟峦 同义。又刑部主事林瑛,福建人;兵科给事中董志宁,宁波人;皆以诸生起,同缢学宫。又温人林伟远,以儒士起 (第 85 页)
天下哉!缺口一行,原以舟山为弱肉喂虎;而大将如阮荡胡、刘总戎以鏖战死,老臣如张肯堂、朱永祐、李向中、 吴钟峦
辈以殉节死,泰山一掷,轻于鸿毛,不亦重可惜哉!夫舟山以弹丸黑子之地,所集文武将相又不多人;乃复尔嫉我 …… (第 417 页)
辛卯,城陷,自缢死之。
吴钟峦, 号霞舟,武进人。崇祯甲戌进士,授长兴县令;以推科羁缓,降官。壬午,补绍兴府照磨。
闽亡后,从鲁王 (第 419 页)
至舟山,为礼部右侍郎,掌宗伯事。二祖列宗时享、讳辰祝版告文及诏诰敕书,皆出峦手;文采古丽,辞命有光。鲁王亲征,督张名振舟师直上金山; 钟峦 撰檄文布告天下,忠愤雷轰,英豪电发。士民见檄,皆涕泣悲哀,不能仰视。在舟山 (第 419 页)
无事,闭户著书,作「皇明纪事本末」数十卷。甫脱稿,一夕城破, 钟峦 投井死之;兵火连天,书皆焚燬。
舟山平后,有士人偶到某寺中,于废纸堆中有青气冉冉出纸上。士人异之 (第 420 页)
,细检其下,有毛楮烟煤草稿一束;乃 钟峦 所作古文诸稿,上题曰「霞舟携稿」。士人抄出,分作四卷,以俟剞劂。昔沈青霞死后,路楷欲灭其文,榜示边塞 (第 420 页)
辛卯,城陷,自缢死之。
吴钟峦, 号霞舟,武进人。崇祯甲戌进士,授长兴县令;以推科羁缓,降官。壬午,补绍兴府照磨。
闽亡后,从鲁王 (第 419 页)
至舟山,为礼部右侍郎,掌宗伯事。二祖列宗时享、讳辰祝版告文及诏诰敕书,皆出峦手;文采古丽,辞命有光。鲁王亲征,督张名振舟师直上金山; 钟峦 撰檄文布告天下,忠愤雷轰,英豪电发。士民见檄,皆涕泣悲哀,不能仰视。在舟山 (第 419 页)
无事,闭户著书,作「皇明纪事本末」数十卷。甫脱稿,一夕城破, 钟峦 投井死之;兵火连天,书皆焚燬。
舟山平后,有士人偶到某寺中,于废纸堆中有青气冉冉出纸上。士人异之 (第 420 页)
,细检其下,有毛楮烟煤草稿一束;乃 钟峦 所作古文诸稿,上题曰「霞舟携稿」。士人抄出,分作四卷,以俟剞劂。昔沈青霞死后,路楷欲灭其文,榜示边塞 (第 420 页)
等死之。清师遂逼舟山,定西侯张名振奉王复航海,令张肯堂城守。城陷,肯堂自杀。清师至宁波,名振弟名扬、 吴钟峦
等死之(明史、三藩纪事)。名振之厦门依成功;成功扶助,整顿军营。馀姚朱之瑜,崇祯十七年特徵不就,弘光 (第 28 页)
以马思理为东阁大学士,林正亨为户部尚书,钱肃乐兵部尚书,沈宸荃工部尚书,
刘沂春右副都御史, 吴钟峦 通政司,余飏左都御史,林嵋吏科给事中,黄岳吏部考功司郎中。
大学士刘中藻起兵福安,攻福宁州。将破 …… (第 66 页)
吏部文选司主事林、兵部左侍郎林汝翥攻福清;兵败,皆死之。不避矢石,日暮敌冲其营,被杀;汝翥被执,北人欲降之,不屈,除夕服金屑死。初,于隆武朝主铨政;曰:『此润色太平之事,顾今日之所急耶』?乃辞去。募兵数千人,为郑芝龙所阻,不得志;复散兵入山,制棺一具、布衣一袭,书「大明孤臣之柩」以待死。闻上至而起兵。
礼部尚书兼通政司 吴钟峦 请申明职掌;言『远近章奏,武臣则自称「将军」、「都督」,文臣则自称「都御史」、「侍郎」,三品以下不计 …… (第 66 页)
六月,召张名振复建跳所。
七月壬戌,上次建跳所。闽地尽陷,郑彩亦遂弃上而去。名振逆之至浙,从亡者为大学士沈宸荃、刘沂春、 礼部尚书吴钟峦 、兵部尚书李向中、兵部侍郎孙延龄、左副都御史宗羲、兵部职方司郎中朱养时、户部主事林瑛,每日朝于水殿。 (第 69 页)
而 吴钟峦 漂泊所至,试其士之秀者入学;率以见上,襕衫巾绦,拜起秩秩。
壬午,北师围建跳;荡胡伯阮进率其楼船 …… (第 69 页)
九月丙子,城陷。北人相谓曰:『吾兵南下所不易拔者,江阴、泾县合舟山而三耳』。思文帝尝闻泾县、江阴之以守见屠也,叹曰:『吾家子孙遇此二县,三尺童子亦当哀而敬之』。大学士张肯堂蟒衣南面,视其妾周氏、方氏、姜氏、璧姐、子妇沈氏、孙女茂漪皆缢死,然后题诗自缢。 礼部尚书吴钟峦 居普陀闻变,曰:『吾从亡之臣,当死行在』;渡海入城,别肯堂,自缢于孔庙。吏部侍郎朱永佑被执,北帅令薙 (第 71 页)
刘沂春右副都御史, 吴钟峦 通政司,余飏左都御史,林嵋吏科给事中,黄岳吏部考功司郎中。
大学士刘中藻起兵福安,攻福宁州。将破 …… (第 66 页)
吏部文选司主事林、兵部左侍郎林汝翥攻福清;兵败,皆死之。不避矢石,日暮敌冲其营,被杀;汝翥被执,北人欲降之,不屈,除夕服金屑死。初,于隆武朝主铨政;曰:『此润色太平之事,顾今日之所急耶』?乃辞去。募兵数千人,为郑芝龙所阻,不得志;复散兵入山,制棺一具、布衣一袭,书「大明孤臣之柩」以待死。闻上至而起兵。
礼部尚书兼通政司 吴钟峦 请申明职掌;言『远近章奏,武臣则自称「将军」、「都督」,文臣则自称「都御史」、「侍郎」,三品以下不计 …… (第 66 页)
六月,召张名振复建跳所。
七月壬戌,上次建跳所。闽地尽陷,郑彩亦遂弃上而去。名振逆之至浙,从亡者为大学士沈宸荃、刘沂春、 礼部尚书吴钟峦 、兵部尚书李向中、兵部侍郎孙延龄、左副都御史宗羲、兵部职方司郎中朱养时、户部主事林瑛,每日朝于水殿。 (第 69 页)
而 吴钟峦 漂泊所至,试其士之秀者入学;率以见上,襕衫巾绦,拜起秩秩。
壬午,北师围建跳;荡胡伯阮进率其楼船 …… (第 69 页)
九月丙子,城陷。北人相谓曰:『吾兵南下所不易拔者,江阴、泾县合舟山而三耳』。思文帝尝闻泾县、江阴之以守见屠也,叹曰:『吾家子孙遇此二县,三尺童子亦当哀而敬之』。大学士张肯堂蟒衣南面,视其妾周氏、方氏、姜氏、璧姐、子妇沈氏、孙女茂漪皆缢死,然后题诗自缢。 礼部尚书吴钟峦 居普陀闻变,曰:『吾从亡之臣,当死行在』;渡海入城,别肯堂,自缢于孔庙。吏部侍郎朱永佑被执,北帅令薙 (第 71 页)
鲁定西侯张名振复健跳所,遣使迎鲁王(南疆绎史).
七月,鲁王复入浙,次健跳所.郑彩弃王去,从王者大学士沈宸荃、刘沂春、 礼部尚书吴钟峦 、兵部尚书李向中、户部侍郎孙延龄、左副都御史黄宗羲、兵部职方司郎中朱养时、户部主事林瑛及右佥都御史张 (第 29 页)
七月,鲁王复入浙,次健跳所.郑彩弃王去,从王者大学士沈宸荃、刘沂春、 礼部尚书吴钟峦 、兵部尚书李向中、户部侍郎孙延龄、左副都御史黄宗羲、兵部职方司郎中朱养时、户部主事林瑛及右佥都御史张 (第 29 页)
原任知县林聚乡较恢福清,授佥都御史。阵殁,以弟林勉代监其军。
,以进士知海宁,定龙山之乱。北师下,弃官归,以众复其邑;御北师败,见杀。
以 吴钟峦 为通政使。
(第 45 页)
钟峦, 字峦,武进人。以岁贡,教授中州,附河南贤书;崇祯甲戌成进士。
弘光中,历岭西兵备道。唐事败,全 …… (第 45 页)
肯堂,字蜺渊,华亭人;天启乙丑进士。历都御史,巡抚福建。唐主尊称福京拥戴劳,拜兵部尚书大学士。同官道周勇与郑氏不协,肯堂意不能善用郑氏,芝龙被激,势必开关入敌,以是与廷议左,主跸延平。请监肃卤之师于舟山,遂奉敕总督三吴。唐败,无所效。
以 吴钟峦 为礼、刑二部尚书兼都察院左都御史,李向中为兵部尚书,朱永佑为兵部侍郎,咸加宫保。
(第 58 页)
钟峦, 以鹭门扈驾,进尚书。向中,号立斋,钟祥人;崇祯庚辰进士。知长兴,调秀水;以漕事持,旗军过索,被残折臂 …… (第 58 页)
冬十一月,监国念扈从诸臣风波辛苦、不能朝夕者,权宜月俸有差,约二十馀人;馀不能遍及。
按二十馀人,为阁部张肯堂、 尚书吴钟峦 、李向中、侍郎朱永佑、张煌言、孙延龄、太常少卿陆九徵、太仆少卿李思密、通政使参议郑遵俭、御史朱养时、 …… (第 60 页)
名扬,与名振同母。以总兵理舟山开屯事,家东门。母年七十馀矣,赴兵死。名扬被执不屈,见杀。戚属五十馀人,皆自焚死。幕客诸生顾心复,南直人;自缢学宫。
兵部尚书都御史 吴钟峦 诣学宫自杀。
(第 64 页)
钟峦 初从监国祭蛟门返。内师初逼舟山, (第 64 页)
钟峦 间道入城,辄不食,日饮米汤一、二合。预持佛寺「万岁牌」一端,设尊经阁之中,南面;右庑陈高座,积薪与座 (第 64 页)
等。及城破,向「万岁牌」行五拜三叩头礼,乃登高座,令家人纵火焚之。 钟峦 尝以「十愿」名斋,「十愿」中终以「见危授命」;此日自以不负所愿云。幼子裔之,越海携骸骨归葬。遗集「忠 (第 64 页)
,以进士知海宁,定龙山之乱。北师下,弃官归,以众复其邑;御北师败,见杀。
以 吴钟峦 为通政使。
(第 45 页)
钟峦, 字峦,武进人。以岁贡,教授中州,附河南贤书;崇祯甲戌成进士。
弘光中,历岭西兵备道。唐事败,全 …… (第 45 页)
肯堂,字蜺渊,华亭人;天启乙丑进士。历都御史,巡抚福建。唐主尊称福京拥戴劳,拜兵部尚书大学士。同官道周勇与郑氏不协,肯堂意不能善用郑氏,芝龙被激,势必开关入敌,以是与廷议左,主跸延平。请监肃卤之师于舟山,遂奉敕总督三吴。唐败,无所效。
以 吴钟峦 为礼、刑二部尚书兼都察院左都御史,李向中为兵部尚书,朱永佑为兵部侍郎,咸加宫保。
(第 58 页)
钟峦, 以鹭门扈驾,进尚书。向中,号立斋,钟祥人;崇祯庚辰进士。知长兴,调秀水;以漕事持,旗军过索,被残折臂 …… (第 58 页)
冬十一月,监国念扈从诸臣风波辛苦、不能朝夕者,权宜月俸有差,约二十馀人;馀不能遍及。
按二十馀人,为阁部张肯堂、 尚书吴钟峦 、李向中、侍郎朱永佑、张煌言、孙延龄、太常少卿陆九徵、太仆少卿李思密、通政使参议郑遵俭、御史朱养时、 …… (第 60 页)
名扬,与名振同母。以总兵理舟山开屯事,家东门。母年七十馀矣,赴兵死。名扬被执不屈,见杀。戚属五十馀人,皆自焚死。幕客诸生顾心复,南直人;自缢学宫。
兵部尚书都御史 吴钟峦 诣学宫自杀。
(第 64 页)
钟峦 初从监国祭蛟门返。内师初逼舟山, (第 64 页)
钟峦 间道入城,辄不食,日饮米汤一、二合。预持佛寺「万岁牌」一端,设尊经阁之中,南面;右庑陈高座,积薪与座 (第 64 页)
等。及城破,向「万岁牌」行五拜三叩头礼,乃登高座,令家人纵火焚之。 钟峦 尝以「十愿」名斋,「十愿」中终以「见危授命」;此日自以不负所愿云。幼子裔之,越海携骸骨归葬。遗集「忠 (第 64 页)
发恤民库银三千两与汤来贺,顺往犒滇兵。以前未到,兹补赏之也。
著御马监官察收安抚云贵御史陈赓所进马匹,俟御览了,付该监善养备用。
礼部主事吴钟峦 请首克南昌,选锋锐进,最为上策。倘舍此他图,关门一有骚动,全闽震惊矣。往虔非时,且人力舟车俱有未便。 (第 101 页)
著御马监官察收安抚云贵御史陈赓所进马匹,俟御览了,付该监善养备用。
礼部主事吴钟峦 请首克南昌,选锋锐进,最为上策。倘舍此他图,关门一有骚动,全闽震惊矣。往虔非时,且人力舟车俱有未便。 (第 101 页)
王即位一年,无尺寸功,群臣建议者众。兵[部]尚书吕大器言:用人太滥,所用人又相援引,虐民丛盗,望治何由!御史汤芬言:可发海师直捣吴浙。 主事吴钟峦
言:首克南昌,选锋进取为上策。若舍此他图,关门一有骚动,全闽震惊矣。王皆善之而不能行。谕臣民曰:尔等 (第 15 页)
顺治四年丁亥正月,鲁王在山盘。以熊汝霖为相,晋郑彩建国公、郑遵谦义兴侯、张名振定西侯、杨耿同安伯、郑联定远伯、周崔芝平北伯、阮进荡北伯。崔芝复海口镇东。二月朔壬申,克海澄。明日,攻漳平失利。又明日,大清兵救海澄,南师退入于海。丙子克漳浦,以闽人洪有文为令;五日而陷,有文死之。四月,海口陷,守将林籥舞、赵牧死,周崔芝退保火烧岙。六月,攻漳州。七月,王亲征,次长垣,会郑彩、周瑞、周崔芝、阮进之师攻福州,败绩。郧西王起兵复建宁。八月,王克连江。十月,长乐、永福、闽清皆下,罗原知县朱丕承、宁德知县钱楷皆以城降。晋马思理东阁大学士、林正亨户部尚书、钱肃乐兵部尚书、沈宸荃工部尚书、余飏左都御史、刘沂春左副都御史、 吴钟峦
通政使、林嵋吏科给事中、黄岳吏部郎中。初,唐王隆武时大学士刘中藻以忤郑氏去。吏部主事林解官,募兵得 …… (第 30 页)
顺治六年己丑正月,鲁王舟次玉环山,张名振自石浦来朝。三月,王翊徇奉化,退大清兵于河泊。大清兵围刘中藻于福安,中藻食尽,不得出战,为文自祭,吞金死,城陷;部将董世尚等数百人皆死之,闽地尽陷。浙遗臣南来者多为郑彩所害,彩亦帅麾下弃去。张名振、阮进迎王还浙,次于南田。秋七月壬戌,至健跳,从者大学士宸荃、沂春、 礼部尚书吴钟峦, 兵部尚书李向中、兵部侍郎孙延龄,职方郎中朱养时、户部主事林瑛,每旦朝于水殿。 (第 31 页)
钟峦 如立治朝,所至试秀士入学,率以见王;襕衫巾绦,拜起秩秩,观者感叹。鹿颈屯师王朝先来觐,封平西伯。
…… (第 31 页)
顺治八年辛卯正月,鲁王在舟山。秋,王翊溃于四明。大清将陈锦合军攻舟山,定西侯张名振、英义伯阮骏、兵部尚书张煌言,奉王先出奔闽海。荡胡伯阮进迎战于海门,死之;裨将金允彦缒城降,脔其子,传示四门。大清试舟海口,南师以三舟突阵,获楼船战舰,馘十馀人,纵归。大清师将退。八月丙寅,天大雾,大清师悉抵螺头门,守陴者方觉,安洋将军刘世勋、都督张名扬以精兵数百、义勇数千背城力战,杀伤大军千馀人。九月丙子,城破,宫眷投井死,指挥李向荣、朱起元等犹率兵巷战。大清师相谓曰:吾兵南下,所不易拔者,江阴、泾县、今舟山而三耳;如两京,易取也。礼部尚
书 吴钟峦 居普陀,闻变毅然曰:吾从亡之臣,当死行在。渡海入城,别大学士张肯堂,为高座文庙庑下,命仆举火。肯堂阖 (第 33 页)
顺治六年己丑正月,鲁王舟次玉环山,张名振自石浦来朝。三月,王翊徇奉化,退大清兵于河泊。大清兵围刘中藻于福安,中藻食尽,不得出战,为文自祭,吞金死,城陷;部将董世尚等数百人皆死之,闽地尽陷。浙遗臣南来者多为郑彩所害,彩亦帅麾下弃去。张名振、阮进迎王还浙,次于南田。秋七月壬戌,至健跳,从者大学士宸荃、沂春、 礼部尚书吴钟峦, 兵部尚书李向中、兵部侍郎孙延龄,职方郎中朱养时、户部主事林瑛,每旦朝于水殿。 (第 31 页)
钟峦 如立治朝,所至试秀士入学,率以见王;襕衫巾绦,拜起秩秩,观者感叹。鹿颈屯师王朝先来觐,封平西伯。
…… (第 31 页)
顺治八年辛卯正月,鲁王在舟山。秋,王翊溃于四明。大清将陈锦合军攻舟山,定西侯张名振、英义伯阮骏、兵部尚书张煌言,奉王先出奔闽海。荡胡伯阮进迎战于海门,死之;裨将金允彦缒城降,脔其子,传示四门。大清试舟海口,南师以三舟突阵,获楼船战舰,馘十馀人,纵归。大清师将退。八月丙寅,天大雾,大清师悉抵螺头门,守陴者方觉,安洋将军刘世勋、都督张名扬以精兵数百、义勇数千背城力战,杀伤大军千馀人。九月丙子,城破,宫眷投井死,指挥李向荣、朱起元等犹率兵巷战。大清师相谓曰:吾兵南下,所不易拔者,江阴、泾县、今舟山而三耳;如两京,易取也。礼部尚
书 吴钟峦 居普陀,闻变毅然曰:吾从亡之臣,当死行在。渡海入城,别大学士张肯堂,为高座文庙庑下,命仆举火。肯堂阖 (第 33 页)
乙酉六月,大清檄下浙东,肃乐大会绅士城隍庙,痛哭议举兵。谢三宾不欲,移书
定海总兵王之仁,使以兵威胁举兵者。之仁陈兵入郡,反合肃乐,三宾怅然。会孙、熊已起馀姚,甬西道通,遂进军绍兴。鲁王监国,晋肃乐右都御史,升左副都御史,转战乔司及牛头湾。时,马士英、阮大铖亡入方国安营,阴制行朝之政。里井邪狯,多缘举义推戴呈身,部覆台弹犹沿旧习。富家输饟,动加榜楚。内侍客凤仪、外戚张国俊等,气倾中外,咫尺大敌,而越城裒衣宽带、歌读宴会如平常。肃乐条列其弊,不能用。及浙河师溃,浮海隐于福州之化南。鲁王次中左所,复入觐。
丙戌十月,鲁王在长垣,肃乐拟诏,预颁鲁三年戊子历。浙、闽全陷,旧人如刘沂春、 吴钟峦 皆遁不起,肃乐移书责之,乃就道;唐王遗臣,稍稍引出。明年戊子,鲁王次闽安镇,晋东阁大学士。刘中藻起兵 …… (第 82 页)
张肯堂((传阙))
吴钟峦((传阙))
(第 87 页)
定海总兵王之仁,使以兵威胁举兵者。之仁陈兵入郡,反合肃乐,三宾怅然。会孙、熊已起馀姚,甬西道通,遂进军绍兴。鲁王监国,晋肃乐右都御史,升左副都御史,转战乔司及牛头湾。时,马士英、阮大铖亡入方国安营,阴制行朝之政。里井邪狯,多缘举义推戴呈身,部覆台弹犹沿旧习。富家输饟,动加榜楚。内侍客凤仪、外戚张国俊等,气倾中外,咫尺大敌,而越城裒衣宽带、歌读宴会如平常。肃乐条列其弊,不能用。及浙河师溃,浮海隐于福州之化南。鲁王次中左所,复入觐。
丙戌十月,鲁王在长垣,肃乐拟诏,预颁鲁三年戊子历。浙、闽全陷,旧人如刘沂春、 吴钟峦 皆遁不起,肃乐移书责之,乃就道;唐王遗臣,稍稍引出。明年戊子,鲁王次闽安镇,晋东阁大学士。刘中藻起兵 …… (第 82 页)
张肯堂((传阙))
吴钟峦((传阙))
(第 87 页)
秋,大清兵攻舟山,松江张天禄出阙、金华马进宝出海门、陈锦出定海,名振南御进宝,使张煌言等断北洋,当天禄。北军势盛,名振度不支,乃与煌言及英义伯阮骏扈鲁王发舟山。舟泊道头,阮进诣海门求和,北军欲诱之,进以数舟脱归。值大帅金砺之舟,火毬投砺,风反转击,进创甚投水,大兵刺取之。进骁捷,称飞将,舟山所恃惟进。进死,城遂陷。大学士张肯堂、 礼部尚书吴钟峦
等,皆殉。名振以先出得免,如朱成功营。成功居王金门,名振别屯头。郑芝龙之北也,遗书戒成功曰:众不可 (第 127 页)
隐海坛山,采山薯为食。
丁亥,郑彩治兵海上,王入长垣,召为兵部尚书;疏荐故太仆卿刘沂春、广东粮道 吴钟峦 及闽中诸遗臣并起用。戊子,王次闽安镇,拜为东阁大学士,与马思理(胜朝殉节诸臣录云:长乐人,官东阁大学 (第 34 页)
丁亥,郑彩治兵海上,王入长垣,召为兵部尚书;疏荐故太仆卿刘沂春、广东粮道 吴钟峦 及闽中诸遗臣并起用。戊子,王次闽安镇,拜为东阁大学士,与马思理(胜朝殉节诸臣录云:长乐人,官东阁大学 (第 34 页)
轻」。拜肯堂曰:「兆人行矣」!即缢于雪交亭下(国朝赐谥节悯)。肯堂拜且哭,以酒酹之,而后自缢。
吴钟峦 字峻伯,别字山,号霞舟,南直武进人。弱冠为诸生,出入文坛者四十馀年,海内推为名宿而不得第。晚以贡生 …… (第 60 页)
福王立,迁礼部(南疆绎史作吏部)主事。行抵南雄,闻江南陷,转赴福建,痛陈国计,唐王甚重之。补广东副使,未行,闽中又亡。鲁王次长垣,以钱肃乐荐,召为通政使。肃乐、 钟峦, 丙子同考所得士也。申明职掌疏,言「近来远近奏章,武臣则自称将军、都督,文臣则自称都御史、侍郎,三品以 (第 60 页)
下不屑署也。至所在游食江湖者,则又假造伪印,贩鬻官爵。偃卧丘园而曰联师齐楚,保守妻子而曰聚兵数万。请加严核,募兵起义者则当辨其册籍花名,原任职官者则当辨其敕书劄付」。王是之,升礼部尚书,原官如故,兼督学政。己丑七月,王次健跳,闽地尽失,每日朝于水殿。而 钟峦 飘流所至 (第 60 页)
,辄试其士之秀者入学;率之见王,襕衫巾,拜起秩秩。或哂其迂; 钟峦 曰:「陆秀夫在崖山舟中尚讲大学,岂可颠沛失礼乎(按纪年, (第 61 页)
钟峦 曰:济济多士,维周之桢,可以乱世而失教士耶?在舟山,朱永祐与讲顾氏东之学,或笑其迂。答曰:「然则崖山 (第 61 页)
陆丞相亦非耶」)?十月,从至舟山,加太子太保。辛卯八月,舟山破。 钟峦 时在普陀,慷慨语人曰:「昔者吾师高忠宪公(纪年云:谓高攀龙)与吾弟子李仲达死奄难,吾为诗哭之;吾友马 (第 61 页)
吴钟峦 字峻伯,别字山,号霞舟,南直武进人。弱冠为诸生,出入文坛者四十馀年,海内推为名宿而不得第。晚以贡生 …… (第 60 页)
福王立,迁礼部(南疆绎史作吏部)主事。行抵南雄,闻江南陷,转赴福建,痛陈国计,唐王甚重之。补广东副使,未行,闽中又亡。鲁王次长垣,以钱肃乐荐,召为通政使。肃乐、 钟峦, 丙子同考所得士也。申明职掌疏,言「近来远近奏章,武臣则自称将军、都督,文臣则自称都御史、侍郎,三品以 (第 60 页)
下不屑署也。至所在游食江湖者,则又假造伪印,贩鬻官爵。偃卧丘园而曰联师齐楚,保守妻子而曰聚兵数万。请加严核,募兵起义者则当辨其册籍花名,原任职官者则当辨其敕书劄付」。王是之,升礼部尚书,原官如故,兼督学政。己丑七月,王次健跳,闽地尽失,每日朝于水殿。而 钟峦 飘流所至 (第 60 页)
,辄试其士之秀者入学;率之见王,襕衫巾,拜起秩秩。或哂其迂; 钟峦 曰:「陆秀夫在崖山舟中尚讲大学,岂可颠沛失礼乎(按纪年, (第 61 页)
钟峦 曰:济济多士,维周之桢,可以乱世而失教士耶?在舟山,朱永祐与讲顾氏东之学,或笑其迂。答曰:「然则崖山 (第 61 页)
陆丞相亦非耶」)?十月,从至舟山,加太子太保。辛卯八月,舟山破。 钟峦 时在普陀,慷慨语人曰:「昔者吾师高忠宪公(纪年云:谓高攀龙)与吾弟子李仲达死奄难,吾为诗哭之;吾友马 (第 61 页)
己丑,闻王在海上,乃与都御史方端士赴之。擢右佥都御史,进左副都。时方发使拜山寨诸营官爵;宗羲言「诸营之强,莫如王翊;其乃心王室,亦莫如翊。诸营文臣辄自称都御史、侍郎,武臣自称都督,其不自张大,亦莫如翊。宜优其爵,使之总临诸营,以捍海上」。遂拜翊右佥都御史。而是时诸帅之悍,甚于方、王。宗羲既失兵,日与 尚书吴钟峦
坐船中讲学而已。
是冬,命澄波将军阮美使日本,以兵部右侍郎冯京第及宗羲监其军以行。至长崎岛,不得 …… (第 118 页)
黄斌卿奉表闽中劝进,唐王加斌卿肃卤伯,镇舟山;之瑜往依焉。于斌卿强悍不法,数有所救正。承制授昌国知县,又表授监察御史,管理屯田事务,聘军前赞画,均不应。御史冯京第之自湖州军破也,间关入四明王职方翊军中。时内地单弱,欲藉海外之师为响应。京第劝斌卿乞师日本,斌卿因命弟孝卿副京第往,之瑜从之。撒斯玛王许发罪人三千及洪武钱数十万,京第先归,之瑜留;而师不果出。
己丑,鲁王驻舟山,安洋将军刘世勋疏荐监纪推官,吏部拟兵科给事中,改吏科;时 礼部尚书吴钟峦 扈王,兼督学政,以开国第一人荐,将授翰林院官。先后力辞。王翊之朝王也,见之瑜恨晚,举孝廉,辞。
…… (第 129 页)
之瑜笃于友谊。初以诗受知于张国维,朝列相知者陈函辉、张肯堂,同县则邹元实、斗东叶大受、陈遵之族子锦,尤与王翊、 吴钟峦 、朱永祐契。之瑜之返日本也,诸将留之,张煌言挽之尤力。之瑜以海滨无田可耕,坐而縻饷,有负本志,遂行。 (第 130 页)
是冬,命澄波将军阮美使日本,以兵部右侍郎冯京第及宗羲监其军以行。至长崎岛,不得 …… (第 118 页)
黄斌卿奉表闽中劝进,唐王加斌卿肃卤伯,镇舟山;之瑜往依焉。于斌卿强悍不法,数有所救正。承制授昌国知县,又表授监察御史,管理屯田事务,聘军前赞画,均不应。御史冯京第之自湖州军破也,间关入四明王职方翊军中。时内地单弱,欲藉海外之师为响应。京第劝斌卿乞师日本,斌卿因命弟孝卿副京第往,之瑜从之。撒斯玛王许发罪人三千及洪武钱数十万,京第先归,之瑜留;而师不果出。
己丑,鲁王驻舟山,安洋将军刘世勋疏荐监纪推官,吏部拟兵科给事中,改吏科;时 礼部尚书吴钟峦 扈王,兼督学政,以开国第一人荐,将授翰林院官。先后力辞。王翊之朝王也,见之瑜恨晚,举孝廉,辞。
…… (第 129 页)
之瑜笃于友谊。初以诗受知于张国维,朝列相知者陈函辉、张肯堂,同县则邹元实、斗东叶大受、陈遵之族子锦,尤与王翊、 吴钟峦 、朱永祐契。之瑜之返日本也,诸将留之,张煌言挽之尤力。之瑜以海滨无田可耕,坐而縻饷,有负本志,遂行。 (第 130 页)
?视师阁部孙嘉绩以忧卒。阁臣沈宸荃奉命入粤,遇风覆舟。至此而风虎云龙之想,竟转而为珠沉玉碎之悲矣。惟 礼部尚书吴钟峦(霞舟,甲戌)
、兵部尚书李向中(立斋,庚辰)、太仆少卿曹从龙(云从)数人从王。
平西将军王朝先经营数年,兵力颇 …… (第 61 页)
己丑秋,王朝先取粮温、台。斌卿标将黄大振得罪逃,诳朝先曰:『将军家口及标属尽被本爵所钞没,以将军久假不归,有怀二心故也。某以苦谏获戾,故出亡耳』。朝先蓄恨已非一日,遂厉兵誓师,揭奏斌卿逆恶罪状。王命朝先、阮进水陆并进。名振泣谏曰:『臣与斌卿联姻,路人所共知。今以朝先一言而加兵问罪,臣日待罪左右,其如物议何』!俯伏不已。王因手敕和解之。朝先得敕,先致温旨,以缓其备。仲冬二十一日,朝先兵逼斌卿舟。斌卿备香烛,著冠服,手捧来旨大言曰:『圣上有旨,谁敢谁敢』?时安昌王恭榥、义阳王朝王单、锦衣李向荣俱环坐。顷之,旗鼓尹明以诈禀投见,挥刃斩斌卿,沉之舟侧。其弟孝卿及家属尚在,匍匐江滩。任颖眉差兵救之,令舁入名振府第。寻迎鲁王至舟山,以参将府作行在。晋张肯堂东阁大学士:沈宸佺阁部; 吴钟峦 、李 …… (第 62 页)
部院臣以二十金购君遗诗,一人得之以献。部院令与金,其人曰:我志在表扬忠义,岂为金耶?亦奇)。太子太保 礼部尚书吴钟峦 藏所著易经并尚书印于怀,就学宫下孟子一位,积薪自焚死。吏部尚书朱永祐被执,以方巾道袍见总督陈。陈曰: (第 65 页)
平西将军王朝先经营数年,兵力颇 …… (第 61 页)
己丑秋,王朝先取粮温、台。斌卿标将黄大振得罪逃,诳朝先曰:『将军家口及标属尽被本爵所钞没,以将军久假不归,有怀二心故也。某以苦谏获戾,故出亡耳』。朝先蓄恨已非一日,遂厉兵誓师,揭奏斌卿逆恶罪状。王命朝先、阮进水陆并进。名振泣谏曰:『臣与斌卿联姻,路人所共知。今以朝先一言而加兵问罪,臣日待罪左右,其如物议何』!俯伏不已。王因手敕和解之。朝先得敕,先致温旨,以缓其备。仲冬二十一日,朝先兵逼斌卿舟。斌卿备香烛,著冠服,手捧来旨大言曰:『圣上有旨,谁敢谁敢』?时安昌王恭榥、义阳王朝王单、锦衣李向荣俱环坐。顷之,旗鼓尹明以诈禀投见,挥刃斩斌卿,沉之舟侧。其弟孝卿及家属尚在,匍匐江滩。任颖眉差兵救之,令舁入名振府第。寻迎鲁王至舟山,以参将府作行在。晋张肯堂东阁大学士:沈宸佺阁部; 吴钟峦 、李 …… (第 62 页)
部院臣以二十金购君遗诗,一人得之以献。部院令与金,其人曰:我志在表扬忠义,岂为金耶?亦奇)。太子太保 礼部尚书吴钟峦 藏所著易经并尚书印于怀,就学宫下孟子一位,积薪自焚死。吏部尚书朱永祐被执,以方巾道袍见总督陈。陈曰: (第 6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