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春秋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職官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傳記類
目錄類
史評類
正史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儒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清代道教文獻
将军领荆州刺史高阳乡侯臣吴壹、督前部右将军玄乡侯臣高翔、督后部后将军安乐亭侯臣吴班、领长史绥军将军臣 杨仪
、督左部行中监军扬武将军臣邓芝、行前监军征南将军臣刘巴、行中护军偏将军臣费祎、行前护军偏将军汉成亭侯
卷六十二·蜀六 杨仪

  仪字威公,襄阳人。初为傅群主薄,去为关羽功曹。先主辟为左将军兵曹掾。及即汉中王位,进尚书。章武初
陆粲〉,《异林》一卷〈徐昌国〉,《语怪四编》一卷〈祝允明〉,《猥谈》一卷〈祝允明〉,《高坡异纂》三卷 〈杨仪〉
,《说听》四卷〈陆延枝〉,《艾子后语》一卷。
张衡之赋二京也,曰:小说九百,本自虞初,知古秘书所掌,
亡久矣!大司寇何公廷秀亦思见此书,与予约蒐访,必得为期。馀二十年,竟无所闻也。成化甲辰,春过,吴门知 杨仪
、曹君谦喜畜书,诹之云家有藏本。猝寻,不获。舣舟候数日,得之,亟以书报何公。何公复书曰:斯礼之不坠,
,才优政举化行讼息宿弊尽划,文事聿兴。一日抱文定遗稿,属予曰:敢以溷子矣。予谢非其人,且郡多文士,有 杨仪
部循吉辈在焉。而仪部固辞,又云:姑苏山名在城西南,昔以名郡,故今以名其志。则知前闻不虚也。
《日知录
谈》陆树声
卷第五

《遵闻录》梁亿 《贤识录》陆釴阙 《在田录》张定 《逐鹿记》王袆 《垄起杂事》 杨仪 《
龙兴慈记》王文禄《圣君初政记》沈文 《圣统肇基录》夏原吉阙 《东朝纪》王泌 《椒宫旧事》王达 《复辟录》 《保孤记》 《秘录》李梦阳
卷第六

《明良录略》沈士谦 《明良记》 杨仪 《
明臣十节》崔铣
《造邦贤勋录》王袆 《致身录》史仲彬 《明辅起家

考》徐仪世 《掾曹名臣录》王凝斋 ……偶言》郑瑗 《东谷赘言》敖英 《篷轩别记》杨循吉 《蓬窗续录》冯时可 《琅琊漫抄》文林 《高坡异纂》 杨仪 《
水南翰记》李如一 《藜床沈馀》陆浚 《辍耕记》姜南阙
《已疟编》刘玉记 《梦馀录》唐锦 《祐山杂说》 ……金陵纪略》罗洪先 《蜀都杂抄》陆深 《豫章漫抄》陆深
卷第二十六

《庐阳客记》杨循吉 《居山杂记》 杨仪 《
武夷杂记》吴拭 《太湖泉志》潘之恒 《半塘小志》潘之恒 《诸寺奇物记》遁园居士 《西干十寺记》谢廷瓒
。珠帘十二中间捲,玉剪一双高下飞。天下公侯誇紫颔,国中俦侣尚乌衣。江湖多少閒鸥鹭,宜与同盟伴钓矶。 《杨仪
骊·珠杂录》曰:时大本赋《白燕诗》呈杨铁厓铁厓极称珠帘玉剪之句,袁景文在座曰:诗虽佳,未尽体物之妙,
王正道正道与朱少章复以诗来辄次二公韵      宇文虚中
  夜闻吴女诵经       明高启
   杨仪
部君谦纂述之馀颇修静业瞻对无由怅然成咏          文徵明
  春日焦山阅楞严      僧通 ……。娇舌乍弹鹦学语,芳心己定井销波。尼师曾教青莲偈,女伴徒为白苧歌。听处若迷空色相,应须愁杀病维摩。 《杨仪
部君谦纂述之馀颇修静业瞻对无由怅然成咏》文徵明
不见高人动经月,似闻观道独澄怀。一函自课维摩品,百日
之域好事者,觉之应时辄去。
《应劭·风俗通》:义巫俗击瓦,观其文理,分柝定吉凶,曰瓦卜。
《三国志 杨仪
传》:仪随亮出屯谷口。亮卒于敌场。仪既领军还,又诛讨延,自以为功勋至大,宜当代亮秉政,呼都尉赵正以《

无锡邹氏藏许道宁秋山晴霭图,元柯九思家物。李后主重屏图,后有宋人书,白乐天及荆公诗,元滕玉霄词, 杨仪
部藏,杨致仕回已赠之京师人矣。顾少参崇善藏易元吉猿。
江阴葛维善藏赵千里明皇幸蜀图。
松江曹泾杨氏藏
女诫》端操清静之义,名其阁曰端清。有《端清阁》诗一卷,凡六十九首,又作《法华经赞》七篇。
田娟娟
杨仪《
田娟娟传》:娟娟者,木生妾也。木生字元经,少有俊才。成化中以乡荐入太学,常登泰山观日出,夜宿秦观峰,
民请为明府陈其本纪。
《刘巴传》:魏尚书仆射陈群与丞相诸葛亮书,问巴消息,称曰刘君子初,甚敬重焉。 《杨仪
传注·楚国先贤传》云:仪兄虑,字威方。少有德行,为江南冠冕。州郡礼召,诸公辟请,皆不能屈。年十七,夭
。沛国谯人也。一名敷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楚国先贤传》: 杨仪
兄虑字威方,少有德行。为江南冠冕,州郡礼召诸公辟请,皆不能屈,年十七夭,乡人宗贵号曰:德行杨君。
   杨彪
  杨众       杨修
  杨奉       杨腾
  杨洪       杨虑
   杨仪       
杨颙
  杨戏
  魏
  杨沛       杨俊
  杨阜       杨文宗
  杨千万
  晋 ……兄虑,字威方。少有德行,为江南冠冕。州郡礼召,诸公辟请,皆不能屈。年十七夭,乡人宗贵号曰德行杨君。 杨仪
按《蜀志 杨仪
传》:仪字威公,襄阳人也。太守关羽命为功曹,遣奉使西诣先主。先主与语论军国计策,政治得失,大悦之,因
 杨恒
  杨引       杨元杲
  杨载       杨钧
  杨鉴       杨士英
   杨仪       
杨卓
  杨靖       杨德礼
  杨大中      杨文
  杨节       杨砥
  杨本 ……州,持身廉洁,为政严明,兴礼让,厚风俗,凡百建置,俱有条理,吏民无不感服,清誉大振,邻郡皆取则焉。 杨仪
按《万姓统谱》:仪知邓州,学术正大,以礼化民,有争讼者,必谆谆劝谕,使相感悔,不得已然后用刑,立规设
寻以资政殿学士知河南府,徙陕州。上书论诏狱曰:先王凝旒黈纩,不欲闻见人之过失也。设有罪,即属之有司。 杨仪
尝为三司判官,近自御史台移劾都亭驿,械缚过市,人人不测为何等大狱。及闻案具,乃止请求常事。使道路众口
董恢
按《三国蜀志·董允传注》引《襄阳记》曰:恢字体绪,襄阳人。入蜀,以宣信中郎副费袆使吴。孙权尝大醉问袆曰: 杨仪
、魏延,牧竖小人也。虽常有鸣吠之益于时务,然既已任之,势不得轻,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诸君愦愦
镗、丰坊、仵瑜、丁汝夔、臧应奎,凡十有二人;兵部则郎中陶滋、贺缙、姚汝皋、刘淑相、万潮。员外郎刘漳、 杨仪
、王德明,主事汪溱、黄嘉宾、李春芳、卢襄、华钥、郑晓、刘一正、郭持平、余祯、陈赏,司务李可登、刘从学
,会亮病卒,诸将烧营遁走,百姓奔告,帝出兵追之。亮长史杨仪反旗鸣鼓,若将距帝者。帝以穷寇不之逼,于是 杨仪
结阵而去。经日,乃行其营垒,观其遗事,获其图书、粮谷甚众。帝审其必死,曰:天下奇才也。辛毗以为尚未可
      于廷燮
  许纪       杨春芳
  张大有      丁言
  涂荣台       杨仪
  王世禄      施达
  陈自藻      方继诚
  施天遇      储干
  黄广    ……之士出其门墙者,不下百人,尝谓鹿洞鹅湖,宗风未坠,虚言不若实,践之为得也,屡举乡宾,没年七十有三。 杨仪
按《常熟县志》: 杨仪,
字凤瑞。幼聪敏,长而好学,其学一以程朱为准,隐居讲诵,问字之履恒满,年八十三卒。崇祀乡贤。
王世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