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李文察” 相关资源

禮類
小學類
樂類
政書類
職官類
目錄類
地理類
正史類
儒家類
類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庐江知县李元校补之嘉靖三年其门人巡抚四川/监察御史范承銮进其书于朝王廷相韩邦奇皆精)
 (心乐律不以/其说为然) 李文察
乐记补说二卷 (第 38b 页)
爵举兵才参郑洛军事)
又海策六篇(二书皆/上于朝)
徐舟边备须知(字楫之曹县人成/化进士兵部侍郎) 李文察
磁州保障录一卷
尹耕乡约一卷 (第 7b 页)
  符 锡(江西清江/人举人)

  曹太宣(见寺/丞下)
  黄 裳(阙/)
  路应达(阙/)
   李文察(福建平和/人监生)
  朱景固(阙/)
  刘 莆(阙/)
  王重卿(直𨽻满城人乐舞/生嘉靖二十年任)
  张邦 (第 94a 页)
 琴瑟钟磬埙篪笙箫管籥皆分大小二等或加半律

 为三等 李文察
论备器曰备也者合大与小之谓也
 小者合律吕之本数大者合律吕之倍数本数声清
 倍数声浊单清失之轻单浊失 …… (第 30a 页)
 轻吹取音若独启此孔重吹则为清黄钟谱以六应
 (五窍半启为无射其黄钟大/吕太蔟夹钟哨之皆有清声)
  李文察
曰周官笙师掌教吹籥箫篪篴管五者皆出
 于笙师所教无非竹音之雅乐也今太常之所谓单 …… (第 45b 页)
 半声四孔南吕也仰则兼无射仰而急则为南吕之
 半声五孔应钟也仰则兼乎黄钟之半声欲全乎律
 吕者其妙处在兼音也郑世子谓 文察
所论俯仰缓
 急一孔三音者则然但指某孔为某律则未必然今
 集诸家律谱各有小异如张鹗则更异大抵清浊疑 (第 46b 页)
 头土堡(在清宁里大/峰山之南)溪口土堡(在清宁里路当平和南靖漳浦之交居/民辐辏嘉靖间寇乱居民累土为城因)
(溪为池饶寇/过不敢犯)西山土堡(在清宁里与溪口堡相望二里许/嘉靖间乡官 李文察
率族筑之)诏安县岑
 头土城(在三都围八/百四十丈)梅州土城(砌石雄壮/在四都)土桥土城(今/圯)(第 51a 页)
  论而朱子不能无议焉有明一代之制作大抵集
  汉唐宋元之旧而稍易其名其乐雅俗杂出虽前
  有冷谦宋濂诸臣后有张鹗 李文察
等深明钟律
  未能复还古音所作乐章惟务明达易晓不及汉
  晋间诗歌铿锵可诵奚论清庙诸什也总之声容 (第 21a 页)
  题覆进乐律疏(王健/)
题为进乐律效愚忠以图补报事祠祭清吏司案呈奏
本部送礼科抄出太常寺典簿厅 典簿李文察
奏闻等
因奉圣旨礼部看了来说钦此钦遵抄出送司案呈到
部臣等窃惟古者圣王治定制礼功成作乐其治辨者其
礼 …… (第 11b 页)
化涵育风声感召一二臣工稍稍能言其义尝有奏请
古乐以裨盛典者矣又有请复古乐以裨圣政者矣然
而其说犹略今 太常寺典簿文察
奏前因进古乐筌蹄
青宫乐调等书即所撰述较为详密臣等看得其书生
黄钟述有补解者以取声也大司乐六变八变九 (第 13a 页)
  (诗话世子研精乐典按律审音察及铢黍历辨/刘歆何妥李照范镇陈𤾉蔡元定之失近代若)
   (李文利 李文察
刘濂张敔皆駮其非所著乐书/历论宜采入国史迹其补亡诗六篇檃括古训) (第 23b 页)
   郑世子乐律全书跋

律吕精义内外编各十卷正论四卷乐律算学新说各
一卷此外图谱一十三部又审定诸家乐书八部合名
之曰乐律全书郑恭王厚焥世子载堉所撰也恭王于
嘉靖二十七年建言时政获罪降为庶人发高墙禁锢
世子席藁门外具橐饘者二十载庄皇帝践位初赦过
复爵由是世子以孝称又高延陵子臧之节让国于兄
尤人所难能也恭王雅善言乐世子又何文定瑭外孙
学有元本按律审音察及铢黍历辨刘歆何妥李照范

镇陈旸蔡元定之失近代若李文利 李文察
刘濂张敔
诸家皆駮其非河间献王之后言礼乐者莫有过焉 (第 5a 页)
寒热耳
冬寒矣而地下则煖夏热矣而地下则寒夏至后气降
若何飞灰观今风匣可知进而吹固生风退而缩亦生
李文察
谓律生五声不如言律和五声此说良是人之
声自有五但以律正之而可调然作和字又不如孟子
言正字尤好
琴七弦 (第 12b 页)
下大夫四人,乃其佐也,乐师又有佐焉,上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是也,籥师籥章当在靺师之上疑错𥳑云。 李文察
乐记补说二卷〈未见〉
黄积庆乐经管见〈未见〉瞿九思乐经以俟录六册〈存〉
按瞿氏论乐史学迁序之,虽经镂
濂乐经元义八卷〈未见〉
吕楠大司乐考十卷〈未见〉
黄佐乐记解十一卷〈存〉
朱载堉乐经新说三卷〈存〉 李文察
乐补说二卷〈未见〉
黄积庆乐经管见〈未见〉
瞿九思乐经以俟录六册〈存〉
张凤翔乐经集注二卷〈未见〉
阿私也哉。噫盛不敏,虽学之而未能也;讲求之责,深有望于同志君子云。
《奏进乐书乞兴正乐议》严嵩
辽州 同知李文察
奏闻诸《周礼》,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奏太簇,歌应钟,舞《咸池》以祭地祇。奏夷则,歌小 ……失传久矣。西汉去圣未远,乐家有制氏,世在乐官,但能记其铿锵鼓舞,而不能言其义,况数千载之后乎。今辽州 同知李文察
奏进乐书,乞兴正乐一节。臣等看得其所,进乐记补说补注等书,所以明乐声乐理乐原,亦有前人所未发者,其议 ……吕宜皆以人声为度,且人言人志,咏以为歌,五声随歌,是为依永律吕协奏,是为和声,此皆取之《虞书》者也。 李文察
所议似与此合,惟我皇上圣德居位,懋建中和之极,实秉制作之权,则考定元声,兴复雅乐,今日实惟其时也。
大动,应各有由,则天地之气,必待人主致中和而后正,是候气定律之说,或者亦难乎其尽恃尔。〈见彭山全集〉 李文察
曰:候天地之气,则可以验十二律之妙。候吾心之气,则可以定黄钟一律之长短,候吾心之气以定黄钟,有本乎。 ……。或有或无,存而不论可也。
跋曰:按刘濂指《诗经》即《乐经》,其论甚精。何瑭引俗乐證古乐,其说甚明。 李文察
谓律吕乃乐之筌蹄,而永乃声气之元,其论益精。其说益明要之,皆为有见者也。季本辨往而不返之,非王廷相等
  明林兆恩歌学解〈序 第一章 第二章〉
  朱载堉律吕精义一〈辨张敔以黄钟为最浊之非 半律倍律各止于六之图 清声浊声各止于四之图 倨中矩之格图 句中钩之格图 端如贯珠格图 下如队之格图 曲如折之格图 上如抗之格图 曲如折之格图 止如槁木格图 辨 李文察
刘濂撰谱之非 冷氏乐谱〉
乐律典第七十八卷
歌部汇考五
明·林兆恩《歌学解》序
《书》曰歌永言,而元 ……为太蔟半律。以此證之,则知应钟正律之上,非无高声也。盖笙与律,其理无二,以證张敔之失,亦昭然矣。
李文察
刘濂撰谱之非 李文察
撰谱,据隔八相生,其建议曰:古先圣王之乐,无他,其始隔八以生律吕,然后隔八而成五音已耳。隔八以生律吕 ……夫连近相得之音。望洗唐宋已来之陋,必习隔八相生之音,则乐真可比隆于虞舜矣。天下万世之大幸也。
臣按: 文察
本不知音,而乃强作解事,故其建议如此。盖孔子所谓巧言,孟子所谓诐辞也。臣恐后世学者,苟非有超卓之见,不为其所惑者,鲜矣。故不得不辨也。 文察
杜撰乐书以进,所谓青宫乐章并谱,鄙俚缪妄,识者无不笑之。今录为撰谱戒。

皇 六 黄 宫   第一章 …… 无 羽绵 上 仲 角
右乐章并谱,皆 李文察
撰。
臣谨按:旋宫者,每篇各为一宫,非每句各为一宫也。 文察
不晓此理,其所撰谱,每句各为一宫,遂致宫、商、角、徵、羽,五者皆错乱。正古人所谓迭相陵者也。《乐记》
,以协笙笛,其谱宜以世宗肃,皇帝御制乐,章谱及存心录太常,总览二书所载,本朝雅乐谱为式,不许如刘濂、 李文察
之所杜撰,本寺堂上官知音者,充考官品定,等第头等,选协律郎,次等选典乐三等者,仍习学以俟,再考夫,如 ……存古法于万一焉,夫礼失求诸野,言相去不远也,尝怪世之不知音者,或以律吕上下相生之音,循序更迭而奏,若 李文察
所定之谱是也,或以平上去入,及牙齿舌喉唇审定音调,若刘濂所拟之谱是也。如 文察
所定,则篇篇相似,而雅颂无别。如濂之所拟,则字字重复,而曲折不分。其于古法相去远矣,殊不思善歌者,一
阴为六合,阳倡阴应。又以十二月日躔所在,以戚翟向而舞之,甚无谓也。以功德为容,斯正义矣。
今按嘉靖閒 太常寺典簿李文察
著书,名曰《古乐筌蹄》。其说迂谬,可取者少。濂讥李太常者,指 文察
也。濂所著《乐经元义》,可取者亦不多。惟此《舞议》中一段,颇超胜 文察
耳。
舞衣
《尚书·顾命篇》曰:引之舞衣。汉孔氏传曰:引国所为舞者之衣,皆中法,商周传宝之。唐孔氏疏
》:侍坐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已上一条,亦證瑟不用架,鼓者坐而非立〉
《论近代琴瑟失传》
嘉靖閒, 太常寺典簿李文察
上疏曰:今奏乐者,以琴瑟为虚器,虽设而不能尽鼓,虽鼓而少得正音。盖因琴瑟久贮内库,临祭领出,其弦多腐 ……者而调习之,庶临时免绝仆之患。偶或有之,略恕其罪,而不尽究,则司琴瑟者,乃可尽其能而于丝属为备音矣。 文察
又言:钟、磬、埙、篪、排、箫,音亦不备,其说甚详,兹不载云。
《旋宫琴谱上》
诸书虽载六十调、八十四
吹口则无异。俱依此数,勿过不及。不及则浊,过则清矣。造律既成,而后刻口,故口在正数内,乃自然之理也。 李文察
谓:黄钟吹口,在九寸正数外。其说非是。
古管考證
《书》曰:下管。《诗》曰:嘒嘒管声。《周礼》曰:大
《大箫小箫》
《尔雅》:瑟有大瑟,小瑟,琴有大琴,小琴。乃至钟磬、埙篪、笙箫、管籥、鼓𩊠之属,皆分大小二等,或加中为三等。 李文察
论备器曰:备也者,合大与小之谓也。小者合律吕之本数,大者合律吕之倍数。自钟磬以至琴瑟箫笛笙埙,𩊠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