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別史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類書類
醫家類
儒家類
術數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法華部類
洞神部
又
使者水陆二千里单行度岁骤见之令人心折既出橐
发书则又爽然神王也御史中丞休汝从车骑飨牛酒
贤于袁将军十倍宜足下之耳热称快也弟徵书旦夕
且下纵安石风流不能长有东山之乐耳弟处息一小
楼无异头陀行径而不能不为人作法事九月遘一异
人依 方行之 大似有證验恨为米汁墨汁见染不免有
作辍兄所云辇上君子会取弟作颊上须麋要自非急
弇巾一曲自谓不减鉴湖也 (第 19a 页)
使者水陆二千里单行度岁骤见之令人心折既出橐
发书则又爽然神王也御史中丞休汝从车骑飨牛酒
贤于袁将军十倍宜足下之耳热称快也弟徵书旦夕
且下纵安石风流不能长有东山之乐耳弟处息一小
楼无异头陀行径而不能不为人作法事九月遘一异
人依 方行之 大似有證验恨为米汁墨汁见染不免有
作辍兄所云辇上君子会取弟作颊上须麋要自非急
弇巾一曲自谓不减鉴湖也 (第 19a 页)
登钟山戌楼
危楼高结跨飞虹古塔崚嶒对梵宫北去关河连塞上
西来风物自秦中洞门暗向前山转石井深连幽涧通
扼险应期追一范不堪摇落戍烟空
方逢时(一首/) 逢时字兆行嘉鱼人嘉靖辛丑进士累官少保
兼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有大隐楼集(李时远云/金湖古体 (第 3b 页)
危楼高结跨飞虹古塔崚嶒对梵宫北去关河连塞上
西来风物自秦中洞门暗向前山转石井深连幽涧通
扼险应期追一范不堪摇落戍烟空
方逢时(一首/) 逢时字兆行嘉鱼人嘉靖辛丑进士累官少保
兼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有大隐楼集(李时远云/金湖古体 (第 3b 页)
是蒙演等得自新而李良
臣李纯唐鍊先后为巡按御史具得其状大会抚巡使
郭应聘制置使殷正茂并奏于上下本兵议 尚书方逢
时 俄覆奏诏赐殷正茂金五十两表里二进郭应聘秩
一等荫一子入太学李锡秩二等皆予金三十两表里 (第 21b 页)
臣李纯唐鍊先后为巡按御史具得其状大会抚巡使
郭应聘制置使殷正茂并奏于上下本兵议 尚书方逢
时 俄覆奏诏赐殷正茂金五十两表里二进郭应聘秩
一等荫一子入太学李锡秩二等皆予金三十两表里 (第 21b 页)
寄李渐庵
答 方金湖
报陈行庵
报郭总兵
报谭二华总督
报翁见海
报谭二华论边事 (第 37a 页)
答 方金湖
报陈行庵
报郭总兵
报谭二华总督
报翁见海
报谭二华论边事 (第 37a 页)
定庙谟饬边防疏(兵科/)
近据宣大总督陈其学塘报(云云/)等因到臣臣等看得
自俺答归巢以来志未尝一日不在中华当此薰和渐
暑之候深入虽难然备禦差缓万一遂彼奸谋蹂我疆
场则在我耕穫之利一失而今岁秋防殆有较往岁为
尤难者况宣大督抚将领诸臣在陈其学则当回籍在 方逢时 则当新任在王遴则方内转在马芳赵奇则始
更置继总督者尚侯代于秦地继抚臣者始闻命于洛
中加以尚书郭乾尚在 …… (第 14b 页)
将官贿敌出边地方难保无虞乞赐究勘以惩
玩弊振国威疏(兵科/)
臣等节据赞理军务都御史大同巡抚 方逢时 山西巡
抚靳学颜各报敌退疏大略谓本年四月初九日俺答 …… (第 39a 页)
凡可贿遗中外以求脱罪饰功者何不为也巡抚 方逢
时 且陈列各将战功其于张刚贿敌之谋固知非所与
闻但抚臣不言而督臣言之其一切敌过地方尽谓保
全又于督臣所言 (第 42b 页)
近据宣大总督陈其学塘报(云云/)等因到臣臣等看得
自俺答归巢以来志未尝一日不在中华当此薰和渐
暑之候深入虽难然备禦差缓万一遂彼奸谋蹂我疆
场则在我耕穫之利一失而今岁秋防殆有较往岁为
尤难者况宣大督抚将领诸臣在陈其学则当回籍在 方逢时 则当新任在王遴则方内转在马芳赵奇则始
更置继总督者尚侯代于秦地继抚臣者始闻命于洛
中加以尚书郭乾尚在 …… (第 14b 页)
将官贿敌出边地方难保无虞乞赐究勘以惩
玩弊振国威疏(兵科/)
臣等节据赞理军务都御史大同巡抚 方逢时 山西巡
抚靳学颜各报敌退疏大略谓本年四月初九日俺答 …… (第 39a 页)
凡可贿遗中外以求脱罪饰功者何不为也巡抚 方逢
时 且陈列各将战功其于张刚贿敌之谋固知非所与
闻但抚臣不言而督臣言之其一切敌过地方尽谓保
全又于督臣所言 (第 42b 页)
寄李渐庵
欲卧山中意最真既过雒以遣人缴节涉慢命故冒昧
入京不谓遽有兵筦之寄令不得告图书衣裳又不在
身所客居只影安能郁郁久居此哉人便附候华山之
约不遂得一俚语在别纸倘至莲花玉井愿为我寄山
灵不必作移文也
答 方金湖
云中实京师右肩势孤卒悍称难守有日迩奸民盘据
坂升患不在外敌下赖经略令北门有锁钥之固即目
前虚警当无烦 (第 2a 页)
欲卧山中意最真既过雒以遣人缴节涉慢命故冒昧
入京不谓遽有兵筦之寄令不得告图书衣裳又不在
身所客居只影安能郁郁久居此哉人便附候华山之
约不遂得一俚语在别纸倘至莲花玉井愿为我寄山
灵不必作移文也
答 方金湖
云中实京师右肩势孤卒悍称难守有日迩奸民盘据
坂升患不在外敌下赖经略令北门有锁钥之固即目
前虚警当无烦 (第 2a 页)
(郎终礼部尚书赠太/子太保谥文定有集)
殷迈(字时训南京人嘉靖辛丑进士除户部/主事历官礼部右侍郎掌南祭酒事)
董份(字用均乌程人嘉靖辛丑进士累官/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有泌园集)
王崇古(字学甫蒲州人嘉靖辛丑进士累官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历兵部右侍郎右都御史总督三)
(边再督宣大晋兵部尚书召入协理戎/政加少保赠太保谥襄毅有山堂汇槁) 方逢时(字兆行嘉鱼人嘉靖辛丑进士累官少/保兼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有大隐楼集) 吕时中(字道夫清丰人嘉靖辛丑进士改庶/吉士累官户部右侍郎有潭西存槁)
万士和(字思节宜兴人嘉靖辛丑 (第 32a 页)
(郎终礼部尚书赠太/子太保谥文定有集)
殷迈(字时训南京人嘉靖辛丑进士除户部/主事历官礼部右侍郎掌南祭酒事)
董份(字用均乌程人嘉靖辛丑进士累官/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有泌园集)
王崇古(字学甫蒲州人嘉靖辛丑进士累官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历兵部右侍郎右都御史总督三)
(边再督宣大晋兵部尚书召入协理戎/政加少保赠太保谥襄毅有山堂汇槁)
方逢时(字 兆行 嘉鱼人嘉靖辛丑进士累官少/保兼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有大隐楼集)
吕时中(字道夫清丰人嘉靖辛丑进士改庶/吉 (第 32a 页)
殷迈(字时训南京人嘉靖辛丑进士除户部/主事历官礼部右侍郎掌南祭酒事)
董份(字用均乌程人嘉靖辛丑进士累官/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有泌园集)
王崇古(字学甫蒲州人嘉靖辛丑进士累官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历兵部右侍郎右都御史总督三)
(边再督宣大晋兵部尚书召入协理戎/政加少保赠太保谥襄毅有山堂汇槁) 方逢时(字兆行嘉鱼人嘉靖辛丑进士累官少/保兼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有大隐楼集) 吕时中(字道夫清丰人嘉靖辛丑进士改庶/吉士累官户部右侍郎有潭西存槁)
万士和(字思节宜兴人嘉靖辛丑 (第 32a 页)
(郎终礼部尚书赠太/子太保谥文定有集)
殷迈(字时训南京人嘉靖辛丑进士除户部/主事历官礼部右侍郎掌南祭酒事)
董份(字用均乌程人嘉靖辛丑进士累官/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有泌园集)
王崇古(字学甫蒲州人嘉靖辛丑进士累官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历兵部右侍郎右都御史总督三)
(边再督宣大晋兵部尚书召入协理戎/政加少保赠太保谥襄毅有山堂汇槁)
方逢时(字 兆行 嘉鱼人嘉靖辛丑进士累官少/保兼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有大隐楼集)
吕时中(字道夫清丰人嘉靖辛丑进士改庶/吉 (第 32a 页)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安之时易持危/而持之则难矣)其未兆易谋(未兆无形也事/未有形易谋及)
(其形见则/难谋矣)其脆易判(脆者未圣/也判破也)其微易散(微者未/著也)为之
于未有(不以为为之天下终无/事及其有事愈为愈有)治之于未乱(以无治治/之天下自)
(治及其既乱愈/治之而愈乱)合抱之木生于豪末(合抱大木也豪末/始生之时也以见)
(大生/于小)九成之台起于累土(累土平地而积之/也以见高起于下)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足下 方行之 顷也/以见远起于近)为者败之(有为之为/欲成反败)执者
失之(执之愈固/失之愈易)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 …… (第 22b 页)
(以守则固天之将救是人也则使之无/所不慈无所不慈则物皆为之卫矣)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士战士也不武 行之 以怯也)善战者不怒(怒乃/忿兵)善胜
敌者不争(不与之/争先)善用人者为之下(下者物/所归)是谓不争 (第 25b 页)
其安易持(安之时易持危/而持之则难矣)其未兆易谋(未兆无形也事/未有形易谋及)
(其形见则/难谋矣)其脆易判(脆者未圣/也判破也)其微易散(微者未/著也)为之
于未有(不以为为之天下终无/事及其有事愈为愈有)治之于未乱(以无治治/之天下自)
(治及其既乱愈/治之而愈乱)合抱之木生于豪末(合抱大木也豪末/始生之时也以见)
(大生/于小)九成之台起于累土(累土平地而积之/也以见高起于下)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足下 方行之 顷也/以见远起于近)为者败之(有为之为/欲成反败)执者
失之(执之愈固/失之愈易)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 …… (第 22b 页)
(以守则固天之将救是人也则使之无/所不慈无所不慈则物皆为之卫矣)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士战士也不武 行之 以怯也)善战者不怒(怒乃/忿兵)善胜
敌者不争(不与之/争先)善用人者为之下(下者物/所归)是谓不争 (第 25b 页)
足。恭敬之至。若将物盛体。方始礼拜者。何成
自卑之仪也(当知坐具。本为坐卧故制之。原非礼拜拟用。今此 方行之 既久。非一人力。
能整远敝之讹风。但我辈智者。或入讹众。不免随用。当作敬重如来三衣。恐尘污想。庶几得 (第 0426a 页)
自卑之仪也(当知坐具。本为坐卧故制之。原非礼拜拟用。今此 方行之 既久。非一人力。
能整远敝之讹风。但我辈智者。或入讹众。不免随用。当作敬重如来三衣。恐尘污想。庶几得 (第 0426a 页)
当依是法行用更说其要凡修行人于晨朝初起之
时未有所为将欲出者当作是法然后出入应先结
印念明咒巳然后 方行之 是明咒曰。
那牟啰怛那怛罗耶夜(一)那谟始旃荼跋折啰波拿
曳(二)摩诃药叉栖那波多曳(三)那牟跋折 (第 0090b 页)
时未有所为将欲出者当作是法然后出入应先结
印念明咒巳然后 方行之 是明咒曰。
那牟啰怛那怛罗耶夜(一)那谟始旃荼跋折啰波拿
曳(二)摩诃药叉栖那波多曳(三)那牟跋折 (第 0090b 页)
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
不知其道者众也。注云。著者知之明。察者识之精。言 方行之 而不能明其所当然。既习矣而犹不识其所
以然。所以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多也。见尽心篇。 …… (第 0353a 页)
有序。尽性至命必本于人伦日用
之常。位育中和。必基于隐微幽独之际。君子之道如
此。譬如行远。必自迩处 行之。 譬如登高。必自卑处登
之。求道者。可不知所从事哉。
**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云。物有本末。事 …… (第 0359a 页)
言深求隐僻之理。而过为诡异之行也。然以其
足以欺世而盗名。故后世或有称述之者。此知之过
而不择乎善。 行之 过而不用其中。不当强而强者也。 (第 0362a 页)
不知其道者众也。注云。著者知之明。察者识之精。言 方行之 而不能明其所当然。既习矣而犹不识其所
以然。所以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多也。见尽心篇。 …… (第 0353a 页)
有序。尽性至命必本于人伦日用
之常。位育中和。必基于隐微幽独之际。君子之道如
此。譬如行远。必自迩处 行之。 譬如登高。必自卑处登
之。求道者。可不知所从事哉。
**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云。物有本末。事 …… (第 0359a 页)
言深求隐僻之理。而过为诡异之行也。然以其
足以欺世而盗名。故后世或有称述之者。此知之过
而不择乎善。 行之 过而不用其中。不当强而强者也。 (第 0362a 页)
。莫先于此。馀
各表此经之德也。盖由大智开佛知见。而助智以悲
历脩中德。乃至道邪人正。则一乘之体。具 方行之 用
全矣。不及普贤者。自观音巳下。皆普贤之行。但初且
以智立体。开佛知见。终至以行成德。乃见普贤。各 …… (第 0606b 页)
德。
应物为世所尊之号也。】
「演说正法。初善中善后善。其义深远。其语巧妙。纯一
无杂。具足清白梵 行之 相。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
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
缘法。为诸菩萨。说应六 …… (第 0607b 页)
契道。无不善也。藉权显实
故其义深远。方便随机故其语巧妙。本于一乘故
纯一无杂。明菩萨行故具足清白梵 行之 相。以一 …… (第 0607b 页)
示珠)。】
「舍利弗。汝于未来世。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供养
若干千万亿佛。奉持正法。具足菩萨所 行之 道。当得
作佛。号曰华光。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
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 …… (第 0611b 页)
假之尘。而归中道也)。
戒环曰。遥见其父。譬未能亲證。踞师子床者。表无
畏之德也。宝几承足者。尊万 行之 本也。万行本真。
而能涉俗故。刹利居士皆悉围绕。二乘不能涉俗
矣。因万行以成万德。故以真珠璎珞庄严其 …… (第 0616c 页)
二师总之)。
戒环曰。阿难多闻。护持法藏。罗云密行。皆大弟子。
而与学众同授记者。示彼亦内秘外现密 行之 俦
也。】
「即从座起。俱白佛言。世尊。我等于此。亦应有分。唯有
如来。我等所归。又我等为一切世间 …… (第 0629a 页)
南曰。隐大权之迹而示现为佛子。功德不可数。唯
佛能知之。是谓密行也)。
戒环曰。蹈七宝华。乃妙净密 行之 应也。作长子者。
常以密行。继续佛道也。如华严以普贤为长子。亦
表大行能建佛家法也。】
「是蹈七宝 (第 0630a 页)
各表此经之德也。盖由大智开佛知见。而助智以悲
历脩中德。乃至道邪人正。则一乘之体。具 方行之 用
全矣。不及普贤者。自观音巳下。皆普贤之行。但初且
以智立体。开佛知见。终至以行成德。乃见普贤。各 …… (第 0606b 页)
德。
应物为世所尊之号也。】
「演说正法。初善中善后善。其义深远。其语巧妙。纯一
无杂。具足清白梵 行之 相。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
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
缘法。为诸菩萨。说应六 …… (第 0607b 页)
契道。无不善也。藉权显实
故其义深远。方便随机故其语巧妙。本于一乘故
纯一无杂。明菩萨行故具足清白梵 行之 相。以一 …… (第 0607b 页)
示珠)。】
「舍利弗。汝于未来世。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供养
若干千万亿佛。奉持正法。具足菩萨所 行之 道。当得
作佛。号曰华光。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
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 …… (第 0611b 页)
假之尘。而归中道也)。
戒环曰。遥见其父。譬未能亲證。踞师子床者。表无
畏之德也。宝几承足者。尊万 行之 本也。万行本真。
而能涉俗故。刹利居士皆悉围绕。二乘不能涉俗
矣。因万行以成万德。故以真珠璎珞庄严其 …… (第 0616c 页)
二师总之)。
戒环曰。阿难多闻。护持法藏。罗云密行。皆大弟子。
而与学众同授记者。示彼亦内秘外现密 行之 俦
也。】
「即从座起。俱白佛言。世尊。我等于此。亦应有分。唯有
如来。我等所归。又我等为一切世间 …… (第 0629a 页)
南曰。隐大权之迹而示现为佛子。功德不可数。唯
佛能知之。是谓密行也)。
戒环曰。蹈七宝华。乃妙净密 行之 应也。作长子者。
常以密行。继续佛道也。如华严以普贤为长子。亦
表大行能建佛家法也。】
「是蹈七宝 (第 0630a 页)
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
不知其道者众也。注云。著者知之明。察者识之精。言 方行之 而不能明其所当然。既习矣而犹不识其所
以然。所以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多也。见尽心篇。
积弊不能顿除 (第 0708c 页)
不知其道者众也。注云。著者知之明。察者识之精。言 方行之 而不能明其所当然。既习矣而犹不识其所
以然。所以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多也。见尽心篇。
积弊不能顿除 (第 0708c 页)
云中记变》一卷〈孙允中〉,《菽园杂记》十五卷〈陆容〉,《俺答前后志》二卷〈冯时可〉,《平惠州事》一卷 〈方逢时〉
,《金台纪闻》一卷〈陆深〉,《玉堂漫笔》一卷〈陆深〉,《松寇纪略》一卷〈徐宗鲁〉,《海寇前后议》二卷 ……《边略》五卷〈高拱〉,《三封北庭始末》一卷〈邓林乔〉,《云中降虏传》一卷〈刘绍恤〉,《上谷议略》一卷 〈方逢时〉
,《安庆兵变》一卷〈查志隆〉,《平曾一本叙》一卷〈林廷机〉,《病榻遗言》一卷〈高拱〉,《西南纪事》二
易传义会通》〈未见〉。
《人物考》:游震得,字汝潜。嘉靖戊戌进士,历佥都御史。学者称为让溪先生。 方逢时《 周易外传》一卷〈未见〉。 逢时, 字行之,嘉鱼人。嘉靖辛丑进士,累官太子少保,兵部尚书。
张鹗翼《易说辨讹》〈未见〉。
鹗翼,字习之
《人物考》:游震得,字汝潜。嘉靖戊戌进士,历佥都御史。学者称为让溪先生。 方逢时《 周易外传》一卷〈未见〉。 逢时, 字行之,嘉鱼人。嘉靖辛丑进士,累官太子少保,兵部尚书。
张鹗翼《易说辨讹》〈未见〉。
鹗翼,字习之
王圻·续文献通考》《孝经》
古文孝经序赞 卷
洪兴祖著
孝经注 卷
胡子实著
孝经解 卷
何初著 方逢时 亦著
孝经传赞 卷
胡一桂著
孝经义疏 卷 画孝经图一卷
俱李孝光著,孝光乐清人,少博学,笃志, ……孝子之道也。
《汉·陆贾·新语》《慎微篇》
曾子孝于父母,昏定晨省,周寒温,适轻重,勉之于糜粥之间, 行之 于衽席之上,而德美重于后世。
孔子曰: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言德行而其下顺之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 ……冬之所成也。是故父之所生,其子长之;父之所长,其子养之;父之所养,其子成之。诸父所为,其子皆奉承而绪 行之, 不敢不致如父之意,尽为人之道也。故五行者,五行〈去声〉也。由此观之,父授之,子受之,乃天之道也。故曰 ……《孝经》曰:则周公其人也。下言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
《三教》
三教一体,而分不可单行。故王者 行之 有先后,何以言三教并施,不可单行也?以忠敬文无可去者也。教所以三,何法天地人,内忠外敬文饰之故三,而 ……通《孝经》者,夫制作礼乐仁之本,圣人道德已备。
《郑元·孝经注》《序略》
《孝经》者,三才之经纬,五 行之 纲纪,孝为百 行之 首,经者至易之称。
《王符·潜夫论》《断讼篇》
《孝经》曰: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 ……失,删去先王见教以下凡六十七字,以顺则逆以下凡九十字馀,从古文。
孝经部艺文一《曾参赞》唐·苏颋
百 行之 极,三才以教圣人,叙经曾氏知孝,全予手足,动斯容貌,事君事亲,是则是效。
《科斗书后记》韩愈
愈叔父 ……《郑居士手写古文孝经跋》真德秀
自唐元宗御注《孝经》出世,不复知有《古文》先正,司马公作为指解,太史范公复为之说,于是学者始得见此经旧文,然诵而习之者盖鲜,况能服而 行之 者乎!居士郑公居其父丧时,手抄此经,遵守惟谨,可谓笃志力 行之 士,方其落笔时,用纸盖不暇精择此,岂有意于传哉?距今八十有五年蠹蚀之馀,墨色如新,使人捧玩起,敬为善 ……共固于维城矣。又其次则揆文奋武,宜弘薪槱之运,而敦菁莪之化也。故四要曰:颁行试题以验习学,臣闻孝为百 行之 原,《孝经》通六经之会,皇上加意此经业,命诵读试题矣,然该部原疏但云:将《孝经》小学间出论题耳!合无 ……,风俗不醇,虽欲复古孝治,犹未也。故七要曰:辟举真孝以励士俗。尝闻汉辟举孝廉犹为近古,我祖宗朝尤加意 行之。 太祖高皇帝曰:为国得宝,不如得贤。又曰:但严举错之,法则冒滥自。革宣宗章皇帝曰:务选经明行修之人,不 ……感悟,皆其成效也。总之表章八要,以朝廷为万国之倡俾天下皆讲明正学,实敦孝道。如此而期月之间,纪纲粗布 行之 三年,有不成教化,变风俗,裕兵民,再久之而有不复,祖宗淳熙之化舞干两阶几,致刑措真才辈出,辅德翼治者乎!帝德巍焕不识不知,而顺则王道荡平,无偏无党,而式度斯文未丧,至孝通神。唯在我皇上独断而实 行之 也。
孝经部艺文二〈诗〉《孝经诗二首》晋·傅咸
立身行道,始于事亲;上下无怨,不敢恶人;孝无终始,不
古文孝经序赞 卷
洪兴祖著
孝经注 卷
胡子实著
孝经解 卷
何初著 方逢时 亦著
孝经传赞 卷
胡一桂著
孝经义疏 卷 画孝经图一卷
俱李孝光著,孝光乐清人,少博学,笃志, ……孝子之道也。
《汉·陆贾·新语》《慎微篇》
曾子孝于父母,昏定晨省,周寒温,适轻重,勉之于糜粥之间, 行之 于衽席之上,而德美重于后世。
孔子曰: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言德行而其下顺之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 ……冬之所成也。是故父之所生,其子长之;父之所长,其子养之;父之所养,其子成之。诸父所为,其子皆奉承而绪 行之, 不敢不致如父之意,尽为人之道也。故五行者,五行〈去声〉也。由此观之,父授之,子受之,乃天之道也。故曰 ……《孝经》曰:则周公其人也。下言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
《三教》
三教一体,而分不可单行。故王者 行之 有先后,何以言三教并施,不可单行也?以忠敬文无可去者也。教所以三,何法天地人,内忠外敬文饰之故三,而 ……通《孝经》者,夫制作礼乐仁之本,圣人道德已备。
《郑元·孝经注》《序略》
《孝经》者,三才之经纬,五 行之 纲纪,孝为百 行之 首,经者至易之称。
《王符·潜夫论》《断讼篇》
《孝经》曰: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 ……失,删去先王见教以下凡六十七字,以顺则逆以下凡九十字馀,从古文。
孝经部艺文一《曾参赞》唐·苏颋
百 行之 极,三才以教圣人,叙经曾氏知孝,全予手足,动斯容貌,事君事亲,是则是效。
《科斗书后记》韩愈
愈叔父 ……《郑居士手写古文孝经跋》真德秀
自唐元宗御注《孝经》出世,不复知有《古文》先正,司马公作为指解,太史范公复为之说,于是学者始得见此经旧文,然诵而习之者盖鲜,况能服而 行之 者乎!居士郑公居其父丧时,手抄此经,遵守惟谨,可谓笃志力 行之 士,方其落笔时,用纸盖不暇精择此,岂有意于传哉?距今八十有五年蠹蚀之馀,墨色如新,使人捧玩起,敬为善 ……共固于维城矣。又其次则揆文奋武,宜弘薪槱之运,而敦菁莪之化也。故四要曰:颁行试题以验习学,臣闻孝为百 行之 原,《孝经》通六经之会,皇上加意此经业,命诵读试题矣,然该部原疏但云:将《孝经》小学间出论题耳!合无 ……,风俗不醇,虽欲复古孝治,犹未也。故七要曰:辟举真孝以励士俗。尝闻汉辟举孝廉犹为近古,我祖宗朝尤加意 行之。 太祖高皇帝曰:为国得宝,不如得贤。又曰:但严举错之,法则冒滥自。革宣宗章皇帝曰:务选经明行修之人,不 ……感悟,皆其成效也。总之表章八要,以朝廷为万国之倡俾天下皆讲明正学,实敦孝道。如此而期月之间,纪纲粗布 行之 三年,有不成教化,变风俗,裕兵民,再久之而有不复,祖宗淳熙之化舞干两阶几,致刑措真才辈出,辅德翼治者乎!帝德巍焕不识不知,而顺则王道荡平,无偏无党,而式度斯文未丧,至孝通神。唯在我皇上独断而实 行之 也。
孝经部艺文二〈诗〉《孝经诗二首》晋·傅咸
立身行道,始于事亲;上下无怨,不敢恶人;孝无终始,不
〈未见〉
陈言易疑四卷〈存〉
吴绅易通〈未见〉
王春复周易疑略〈未见〉
游震得周易传义会通〈未见〉 方逢时 周易外传一卷〈未见〉
张鹗翼易说辨伪〈未见〉
陈士元易象钩解四卷易象汇解二卷〈俱存〉
沈束周易通解
陈言易疑四卷〈存〉
吴绅易通〈未见〉
王春复周易疑略〈未见〉
游震得周易传义会通〈未见〉 方逢时 周易外传一卷〈未见〉
张鹗翼易说辨伪〈未见〉
陈士元易象钩解四卷易象汇解二卷〈俱存〉
沈束周易通解
允中。
《菽园杂记》十卷。〈注〉陆容。
《俺荅前后记》二卷。〈注〉冯时可。
《平惠州事》一卷。〈注〉 方逢时。 《金台纪闻》一卷。〈注〉陆深。
《玉堂漫笔》一卷。〈注〉陆深。
《松寇纪略》一卷。〈注〉徐宗鲁。 ……《三封北国始末》一卷。〈注〉邓林乔。
《云中降寇传》一卷。〈注〉刘绍恤。
《上谷议略》一卷。〈注〉 方逢时。 《安庆兵变》一卷。〈注〉查志隆。
《病榻遗言》一卷。〈注〉高拱。
《平曾一本叙》一卷。〈注〉林廷机 ……各宜捐去,成心勿滋,异论务襄,朕清平之治,钦哉。
《光宗实录》
朱阁学《大政纪》云:实录改修,惟文皇 行之 于建文,寻以未备重修。光宗在位,止《一月实录》,先上以三案改修,盖群奸仗魏逆之势,恣行如此。首先建议 ……,儒降边方,杂职 。又明年癸巳,有三皇子进封之旨,时首辅王锡爵,以召至密揭建储事,言前皇上业有今春举 行之 旨,及兹朝期廷臣未有先发一言者,故臣具疏,手封以进乞。乘此时,从中降谕,决于春月举行,使盛美尽归于独
《菽园杂记》十卷。〈注〉陆容。
《俺荅前后记》二卷。〈注〉冯时可。
《平惠州事》一卷。〈注〉 方逢时。 《金台纪闻》一卷。〈注〉陆深。
《玉堂漫笔》一卷。〈注〉陆深。
《松寇纪略》一卷。〈注〉徐宗鲁。 ……《三封北国始末》一卷。〈注〉邓林乔。
《云中降寇传》一卷。〈注〉刘绍恤。
《上谷议略》一卷。〈注〉 方逢时。 《安庆兵变》一卷。〈注〉查志隆。
《病榻遗言》一卷。〈注〉高拱。
《平曾一本叙》一卷。〈注〉林廷机 ……各宜捐去,成心勿滋,异论务襄,朕清平之治,钦哉。
《光宗实录》
朱阁学《大政纪》云:实录改修,惟文皇 行之 于建文,寻以未备重修。光宗在位,止《一月实录》,先上以三案改修,盖群奸仗魏逆之势,恣行如此。首先建议 ……,儒降边方,杂职 。又明年癸巳,有三皇子进封之旨,时首辅王锡爵,以召至密揭建储事,言前皇上业有今春举 行之 旨,及兹朝期廷臣未有先发一言者,故臣具疏,手封以进乞。乘此时,从中降谕,决于春月举行,使盛美尽归于独
。四柱水多忌趁北,五行火旺要趋南。虽逢阳刃凶为吉,纵欲偏官苦变甘。敏断刚明无屈节,调驯得所有官衔。如 方逢时,
兵部尚书,壬午、乙巳、甲辰、己巳,甲见己巳金神主事。己午纯火制之,得宜运历南方。少年科第西方,官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