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書類
詩類
易類
經解類
四書類
政書類
地理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禪宗部類
曰以明 明德新
民对言止至善则止至善为重。 按此说未安。止至善。只言明明德之做到恰尽。则虽以明德对至善。而毕竟明德为 (第 359H 页)
 

有时而昏。既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云。岂非歇后乎。
有时云者。似歇后而非歇后也。盖方言明德之得于天者初无不同。而其本体之明则未尝息之义。则虽以气拘欲蔽之故而不免有昏昧之时。此处主意。专在未尝息三字。故于拘蔽昏昧处。略绰轻说过了。即以然字承接反之。文势意脉。不得不然矣。如是看则何如。
 知止一章。以功效言之。然知止即知 明德新
民止至善所在之处。有定以下。正是言效处。
此章。以一章言则知止为纲领。而有定以下为效验。于有定吐可见 (第 129H 页)
。以三纲领为工夫则自知止为功效。故章句曰。物格知至则知所止矣。或问云物格知至。是知所止。亦以效验言。若就章内分言之则止就至善上说物格之效。定就知上说知止之效。静就心上说意诚之效。安就身上说心正之效。虑就事上说身修之效。得。 明德新
民皆得止于至善。诚正修齐治平之效。
 物有本末章章句。此结上文两节之意。以他章例观之。则当云结上文两 (第 129H 页)
节之意而又起下两章云

云。而不然者。何也。盖下两章先后字。本此章知所先后字故耳。 明德新
民知止能得之为当先当后。自成一部文义。而视承上接下之义较重。故特结而不暇于赚连下也。然大学一书。旁通 …… (第 129L 页)
 

听讼章。听讼无讼。是 明德新
民之所以为本末也。章句所释。既合于经传本意。而小注朱子说。反以使无讼为末。所以使无讼为本。未知何意。 (第 131H 页)
诞膺天命。其 德新
则其邦新矣。率由旧章。监于成宪。乃所以为维新之本也。保甲青苗之法行而宋室中衰。辫发胡服之制颁而丽社遂 (第 443H 页)
析之极其精则知吾心之用无不贯。合之尽其大则知吾心之体无不该。 按析之以下。看得甚易。析之极其精。是指 明德新
民分析说去。合之尽其大。是指明明德于天下衮合说来。若所谓吾心之体无不该。吾心之用无不贯。则皆属合之尽 (第 612H 页)
明德新
民之事云云。释之于顺推而言功效处。乃成文理。恐无可疑。
释诗一篇处之字。或有或无。恐偶然如是。正如序 (第 118L 页)
 问。章下曰此章之义。务在与民同好恶云云。其下结之曰能如是则亲贤乐利。各得其所者。何义与。
答。传三章末节曰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言 明德新
民。止至善之效也。传十章是言明新至善之极功。则其以亲贤乐利而言者。非以是耶。
四书劄疑
 大学序气质 (第 657H 页)
知止至能得一节。是就事上统言知止能得之始终。恐不可以地位言。又何可以不惑限之也。所谓事者何事也。曰明 明德新
民止至善之事。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皆其事之目也。然则大学此言。乃彻头彻尾论其事之如 (第 173H 页)
私是非之间。察之甚明然后。方册圣贤之言。莫非一身动静之法。义理之正。日有所乐。生民之众。日沾 圣化。 明德新
民之效。可与天地同其功用矣。臣伏见 圣上即阼之后。日开 经筵。讨论讲说。莫非圣贤相传之心法。则宜乎学 (第 128H 页)
所为可笑。
伏见洪范之书。实是修己治人之术。粲然有条理。虽不若九经之精密。比于他书则未有若此之完备。 明德新
民宏纲大目。实在于此。而传于东国。人民至今被其泽。则实为千载之幸也。然其书不若混成之书。而只有纲目。 (第 365H 页)
废者也。若夫至善之在终者。则虽不明辨而可见矣。纲亦以明德新民先言。而止至善之一语居末。先儒亦曰至善乃 明德新
民之准则云。非但古人之意皆如此也。参其本文则文王章曰为人君止于仁者。率天下以仁之效也。为人子止于孝者 (第 384L 页)
遏欲存理。)○故次之之道。(事物当然之理谓道。)○亲民。(以文义推之则无理。以传文考之则有据。)○明 明德新
民。(属知。)○止至善。(属行。)○大人之学。(月之三五。精辉方通。人之十五。血气方强。)故曰(大人 (第 498H 页)
  黄氏曰此箴是从粗说入精。从浅入深。○真氏曰敬之为义。至是无复馀蕴。有志于圣学者。宜熟复之。○问敬斋箴后面少些从容不迫意。欲先生添数语。朱子曰如何解迫切。今未曾下手。便要从容不迫。却无此理。除非那人做工夫大段迫切然后劝他勿迫。如人相战。未曾交锋。便要引退。今未曾做工夫。便要开后门。然亦不解迫切。只是不曾做。做著时不患其迫切。某常觉得宽缓底意思多耳。○朱子曰敬者一心之主宰。万事之本根。而圣学之所以成始成终者也。为小学者。不由乎此。固无以涵养本源。而谨夫洒扫应对进退之节。与夫六艺之教。为大学者。不由乎此。亦无以开发聪明。进德修业。而致夫 明德新
民之功也。不幸过时而后学者。诚能用力于此。以进乎大。而不害兼补乎其小。则其所以进者。将不患于无本而不 (第 509L 页)
  其三
经年至君家。骨肉喜相将。离别俄已及。征马系庭桑。阿男牵我袂。阿女执我裳。阿妹同夫子。送我劝羽觞。中酒欲叙别。恻恻心内伤。我家溪上山。湖路杳苍茫。君复决长往。南北迷向方。风烟将一散。落落参与商。消息难以时。会面安可望。但愿各平安。慰此远分张。

(右记相别)
前日赏花之会。尹景日 (德新)
。有约不至。景抱疾养懒。从前文会。以风日不得来屡矣。是日适天和景媚。而景又冗掣违约。怅然作此却寄。 (第 380H 页)

次睦尚书来善耆老所贺诗韵
南坡最近斗南边。相国全家得寿偏。三世风流参洛社。一丘归去继陶篇。朝优耆 德新
修禊。士重清名惜引年。趾庆前途知几叶。芳声争睹凤毛传。
余昆季约权成叔,尹远仲,金子中。会釜谷斋舍。 (第 395H 页)
后。即事有终始之义也。事有终始。即知止一节之义也。何故知止一节。只言明明德之内外交养。而八条目兼言明 明德新
民欤。若照应为文则其文义必不若是之矛盾也。或曰然则先儒胡云峰所谓 …… (第 465H 页)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云者。非承上文而言者乎。明明德为一个大纲领。而八条目皆明明德之事也。故上文既析言明 明德新
民之为体用。次示其一个明德之流行于新民之中也。或曰八条目则曰欲如此者先如此云。而传之首章则曰某事在某 …… (第 466L 页)
体能有以立。安而能虑能得则此心妙众理之用能有以行云尔。则庶几有合于朱子之旨矣。朱子以知止一节。为明明 德新
民之止于至善。故以虑为处事精详。以得为得其所止而属行。此则不若晦斋先生之以虑为思也。曰静曰安曰虑。皆 (第 472L 页)
旨。(内明者敬。外断者义。)
四十二年(我 明宗十八年)癸亥。(先生三十八岁)拜退溪李先生(滉。) 明德新
民之要领。○十月。拜承文院副正字承文著作。○子劼生。 (第 263L 页)
乐堂诸贤。讲论交道。辛酉。先生三十六岁九月。登文科。拜草堂许先生于成均馆。问学教。又往拜退溪先生。闻 明德新
民之要。甲子。拜承文院正字。秋筑玉洞精舍。后拜承文院著作,博士。丙寅。先生四十一岁。以洪原县监。登重 (第 282L 页)
应台,金澍入侍。讲讫。 上问曰。此曰汝猷黜乃心。施实德于民。而大学或问。谓与明德新民同义云。臣对曰。 明德新
民皆当止于至善。故传谓尽天理之极。而无人欲之私。则亦黜乃心之意也。但此主勉迁。都而言。则其本旨似微有 (第 339L 页)
不合。然盘庚能先黜其心。故能黜人之心。其要归不越乎明 德新
民两事而已。大抵傲上从康。不特 (第 339L 页)
而冲庵金先生受祸最酷。呜呼。先生与静庵赵文正公际休明运。结道义交。承洛建之渊源。志唐虞之熙雍。卓然以 明德新
民为此学之标准。虽其宏业未就。惨祸遽及。而终使我东偏知君臣父子之伦。免夷狄禽兽之域者。是谁之赐也。呜 (第 272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