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春秋類
詩類
四書類
書類
五經總義類
經解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目錄類
編年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法制類
載記類
正史類
別史類
史鈔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兵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正一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左氏传曰齐侯来逆共姬○新安胡氏曰以为东迁/之王齐国之侯与春秋甚协然以东周之诗得入召)
 (南之风而黄氏所谓周太史编后经 吾夫子
手不应/若此其失伦者诚为可疑岂秦火之馀汉儒修补不)
 (免简编之杂耶然则此说只当如集传作或曰以附/之 (第 57a 页)
 (是个占辞原无他意夫子赞易则专以天道来发明/乾义又将元亨利贞之辞分为四德以发明乾义以)
 (天道明乾义他无所见只在析元亨利贞为四德上/见得○又曰元亨利贞本旨在卦辞者与诸卦一般)
 (至 吾夫子
分为四德而后世之言天道者因之此夫/子所以为道德之宗也又如仁字首见于尚书只作)
 (爱人说至夫子始作心 (第 5b 页)
 天万国咸宁圣人之元亨利贞昭然矣

 首出庶物从蒙引主位说
 元亨利贞本旨在卦辞者与诸卦一般至 吾夫子

 为四德而后世之言天道者因之此夫子所以为道
 德之宗也又如仁字首见于尚书只作爱人说至夫
 子始作 (第 28a 页)
 驾而楚不能与之争此固晋国春秋诬妄铺扬之词

 左氏无识而采入之与 吾夫子
之春秋全然相反而
 胡氏又曰三驾不能争虽城濮之战亦何以过又曰
 自此郑不复背晋者二十四年夫郑以厌乱之 (第 6b 页)
 (今儒者从之不敢易独王氏以为不然世或未之信/焉以子考之周公践天子位以治天下初无经见独)

 (明堂位云尔明堂位非出 吾夫子
也盖武王崩周公/以冢宰摄政此礼之常摄者摄其事非摄其位世见)
 (周公在丧之摄不知其非以成王幼而摄故至 (第 22b 页)
 揆羲和以二子而兼四岳及舜二十二人之治则四

 岳实一人兼之古者官不必备惟其人而已有其人
 则备无其人则兼是以周官之作实仿唐虞之制而
 官事不摄 吾夫子
所以深责管仲变先王之法也以
 二公言之召公为保周公为师而太傅无有焉二公
 实兼之也周公既没召公为保而 (第 19a 页)
 乘妃姬争妒与为厌胜之事耳刘歆乃以为太宰之

 属置于王宫其诬周公也甚矣
鬼神之事愚夫愚妇之所酷信而 吾夫子
之所不语者
五峰此论甚善盖商俗尚鬼甸师代王受青灾之事不过
出于臣子之至情后宫女巫者正所以正其祀典不得 (第 26b 页)
业妄意衿𢃄遂逃牧田子乃自家塾迤
逦乡之校私窃经史百家与诸子二三十年之间遂无
一间日子焉昨年入兖州拜 吾夫子
南还出彭城考霸
业之灰废伤重瞳子秋复往返三吴施从于戈中观夷
夏之战斗又尔参错孙武子吴子尉缭子磨墨盾上 (第 4b 页)
 明辟谓周公摄而归政古今儒者从之独王氏以为
 不然余考周公践天子位以治天下初无经见惟明
 堂位云尔明堂位非出 吾夫子
也盖武王崩周公以冢宰
 摄政此礼之常摄其政非摄其位也王应麟曰周公
 得卜复命成王此荆公说也一洗汉儒居 (第 17a 页)
想像也故曰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又曰立象以尽意
又曰制器尚象又曰象事知器象也者 吾夫子
一言尽
前圣易云卦云彖云爻云之旨矣陆澄云易自商瞿之
后虽有异家之学同以象数为宗王弼出而象之说□
矣李 (第 17b 页)
 皆承天而行也凡属乎坤道者何莫不然乎
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臣弑其君
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

不早辨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
 初九潜龙阳气之藏于内也初六履霜阴气之见于
 外也 善有庆
矣积之至于有馀庆不 (第 11a 页)
善有
殃矣积之
 至于有馀殃殃之甚至于弑逆而其始由于一念之
 不善积而至于此如履霜之驯至于坚冰也则何可
  (第 11a 页)
       总 校 官 (臣/) 陆 赀 墀
#+PROPERTY: JUAN 原序

丰川易说原序
易之为道范围乎天地观变于阴阳盖五经之渊源万
事万理之权衡也余何人斯而敢有说以解耶然余窃
尝见 吾夫子
自言曰五十学易可无大过则是易之为
道虽穷天之高极地之深尽阴阳不测之变亦只是示
人以寡过之象教人以寡过 …… (第 4a 页)
可言全体与易浑合耳
孔子仕止久速各当其时是为太极在手八卦生身活
活一副傅真写照的易样子也求易理者能于 吾夫子
之行止求之其于易道亦思过半矣然却须知孔子之
仕止久速各当其时原从意必固我之咸绝其端来若
不达此旨而徒 (第 28b 页)
 之君子不惧无闷所以自尽道然要之俭德避难之
 君子原有此不惧无闷之学故能如彼耳不然则避
 难为惧祸而俭德有闷心非 吾夫子
翼易所取象之
 君子矣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第 32a 页)
 颐口也而在圣人则养贤以及万民鼎烹也而在圣
 人则养贤以享上帝观颐之象而知惟圣人为能善
 用其颐观鼎之彖而知惟圣人为能善用其器盖
 夫子
又于本象之中而取圣人以为之象矣然圣人
 之享上帝则曰烹养圣贤则曰大烹者盖谓不能大 (第 33b 页)
 百尔奔走禦侮其困惫亦已甚矣呜呼以高宗之贤

 而尚且如此师可轻用耶 吾夫子
赞易而独于此言
 凛凛乎若虑若戒有以夫
 大抵时当既济则天下富强故人主每易恃其富强
 之资兴师动众不 (第 36a 页)
 之而未发也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
示诸斯乎指其掌
 鲁禘不欲观非鲁君臣之所知也亦非或人之所易
 知也即 吾夫子
盖尝学礼焉而不敢知故直以为不
 知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则禘固有
 天下者之所知也非其人而欲 (第 9a 页)
 者也故曰至至德即庸德也而人正以庸也而忽之

 故民鲜久矣非徒责此蚩蚩之民也自尧舜禹汤文
 武而后斯道之不传者已非一日矣非 吾夫子
其孰
 与于斯哉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
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已欲 …… (第 52b 页)
 至神至妙之术故曰方即医家寸金匕也得仁之方
 则造化在手宇宙在宥匹夫可以拟皇王日用足以
 掩勋华区区博施藐乎小矣此 吾夫子
之仁也 能
 近取譬未尝不是恕但即心言仁便是恕故是仁之
 方而仁其体也初非安勉之别 问此与乍见入井 (第 53b 页)
 易之志窥尼圣之一斑者几人哉 愚按易道难言

  吾夫子
学易之心精尤不易言聊举师说以明之亦
 已窥其大概矣而间尝为之申补其意曰 (第 14a 页)
吾夫子

 于益而思过半矣夫子系益之象曰风雷益君子以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大易之道天道也天之命于穆
 不已而 (第 14a 页)
 圣人之道时而已矣翔而后集于止知其所止时止

 则止也禽兽且然而况于人乎此圣人所以有时哉
 之叹也三嗅而作作以时也易曰动静不失其时其
 道光 明吾夫子
以之弟子记此于乡党章之末其所
 窥于圣道者微矣
 论语学案卷五 (第 28b 页)
 兴于世矣当是时周仅得中主上命鲁为方伯用孔
 子以周召之任必将发明二帝三王之道以致主于
 尧舜所为三年之成必世之仁直于 吾夫子
亲见之
 矣惜乎哀公之不足有为也 问左传告哀公曰陈
 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齐彊鲁弱久矣子言伐之何
 也 (第 3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