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傳記類
紀事本末類
正史類
史評類
雜史類
史鈔類
雜家類
類書類
別集類
于思翀
按《长山县志》:思翀,号鲁园。邑廪生,性廉介,尝于故园掘得一釜,中有藏金,密以土埋之。为学宗程,朱精阐易,理训生徒,以彝伦为首,相国 刘鸿训 出其门。
于友忠
按《善化县志》:友忠,心事端方,孝亲睦族,道路桥梁多所修建,因便民仓,艰于运粮,捐
按《长山县志》:思翀,号鲁园。邑廪生,性廉介,尝于故园掘得一釜,中有藏金,密以土埋之。为学宗程,朱精阐易,理训生徒,以彝伦为首,相国 刘鸿训 出其门。
于友忠
按《善化县志》:友忠,心事端方,孝亲睦族,道路桥梁多所修建,因便民仓,艰于运粮,捐
温体仁
按《明外史·温体仁传》:体仁,字长卿,乌程人。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累官礼部侍郎。崇祯初迁尚书,协理詹事府事。为人外曲谨而内猛鸷,机深刺骨。崇祯元年冬, 大学士刘鸿训 罢诏,会推阁臣、廷臣列上,礼部侍郎钱谦益等十一人,体仁不与,遂上疏讦谦益关节受贿,神奸结党,不当与阁
按《明外史·温体仁传》:体仁,字长卿,乌程人。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累官礼部侍郎。崇祯初迁尚书,协理詹事府事。为人外曲谨而内猛鸷,机深刺骨。崇祯元年冬, 大学士刘鸿训 罢诏,会推阁臣、廷臣列上,礼部侍郎钱谦益等十一人,体仁不与,遂上疏讦谦益关节受贿,神奸结党,不当与阁
田时震
按《明外史·田时震传》:时震,富平人。天启二年进士。历知灵宝、光山二县。崇祯二年入为御史。疏劾 大学士刘鸿训 纳田仰金,嘱吏部尚书王永光用为四川巡抚,进秩一等。御史袁弘勋者,永光心腹也,被劾罢职,永光力援之。时
按《明外史·田时震传》:时震,富平人。天启二年进士。历知灵宝、光山二县。崇祯二年入为御史。疏劾 大学士刘鸿训 纳田仰金,嘱吏部尚书王永光用为四川巡抚,进秩一等。御史袁弘勋者,永光心腹也,被劾罢职,永光力援之。时
刘一燝
刘曰宁 刘纲
刘元珍 刘宗周
刘策 刘渠
刘鸿训 刘廷元
刘光复 刘之凤
刘可训 刘永祚〈青阳人〉
刘孔晖 ……御史杨鹤荐,擢总兵官,援剿辽东,广宁总兵官李光荣罢,即以渠代。西平告急,渠尽撤镇武兵赴之,遂战殁。 刘鸿训
按《明外史 刘鸿训 传》: 鸿训, 字默成,长山人。父一相,由进士历南京吏科给事中,执政者忌,一相出为陇右佥事。终陕西副使。万历四十一年, 鸿训 登第,由庶吉士授编修。母丧,服阕,起右中允,进左谕德,父丧归。天启六年,起少詹事,忤魏忠贤,斥为民。庄烈帝即位,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崇祯元年四月还朝。是时,忠贤虽败,其党犹满朝 鸿训, 乃毅然主持,次第斥之,人情大快。以四川贼平,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关门兵以缺饷鼓噪,帝意责户部,而 鸿训 请发帑三十万,示不测恩,由是失帝指。至有改敕书之事。给事中李觉斯言:槁具兵部,送之辅臣审定,令中书缮写。写讫,复审视进呈。帝心疑其事,御便殿,以问诸阁臣,阁臣谢不知。帝怒,乃阅兵部揭有 鸿训 批西司房语,遂革职候勘。无何,御史田时震劾 鸿训, 纳贿,竟谪戍代州。七年卒戍所。福王时,复官。
刘廷元
按《明外史·刘廷元传》:廷元,平湖人,万历中进
刘曰宁 刘纲
刘元珍 刘宗周
刘策 刘渠
刘鸿训 刘廷元
刘光复 刘之凤
刘可训 刘永祚〈青阳人〉
刘孔晖 ……御史杨鹤荐,擢总兵官,援剿辽东,广宁总兵官李光荣罢,即以渠代。西平告急,渠尽撤镇武兵赴之,遂战殁。 刘鸿训
按《明外史 刘鸿训 传》: 鸿训, 字默成,长山人。父一相,由进士历南京吏科给事中,执政者忌,一相出为陇右佥事。终陕西副使。万历四十一年, 鸿训 登第,由庶吉士授编修。母丧,服阕,起右中允,进左谕德,父丧归。天启六年,起少詹事,忤魏忠贤,斥为民。庄烈帝即位,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崇祯元年四月还朝。是时,忠贤虽败,其党犹满朝 鸿训, 乃毅然主持,次第斥之,人情大快。以四川贼平,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关门兵以缺饷鼓噪,帝意责户部,而 鸿训 请发帑三十万,示不测恩,由是失帝指。至有改敕书之事。给事中李觉斯言:槁具兵部,送之辅臣审定,令中书缮写。写讫,复审视进呈。帝心疑其事,御便殿,以问诸阁臣,阁臣谢不知。帝怒,乃阅兵部揭有 鸿训 批西司房语,遂革职候勘。无何,御史田时震劾 鸿训, 纳贿,竟谪戍代州。七年卒戍所。福王时,复官。
刘廷元
按《明外史·刘廷元传》:廷元,平湖人,万历中进
燝 朱国祚
何宗彦 韩爌
孙如游 李标
钱龙锡 刘鸿训
成基命 何如宠
钱象坤 钱士升
文震孟 蒋德璟
黄景昉 ……至臣等晨夕人直,势不能报谢宾客。商政事者,宜相见于朝房,而一切禁私邸交际。帝即命百僚遵行。二年正月, 大学士刘鸿训 以张庆臻敕书事被重谴,爌疏救,不听。温体仁讦钱谦益,御史任赞化亦疏讦体仁。帝召见廷臣,体仁力诋赞化及 ……奚事耶。标对曰:旂尉出使宜慎。养冲是言不赂恐毁言日至,赂之则物力难胜。帝为默然。张庆臻增敕事觉标力辨 刘鸿训 纳贿之诬。温体仁讦钱谦益,给事中章允儒廷駮之。帝怒,并谦益将重谴,又欲罪给事中瞿式耜、御史梁子璠房可 ……复为首辅,累加至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先是,与标并相者六人,后宗、道景辰以附珰斥, 鸿训 以增敕戍,周道登、钱龙锡被攻去,独标在,遂五疏乞休。至三月得请。家居六年卒。赠少傅,谥文节。
钱龙锡 ……金瓯,焚香肃拜,以次探之,首得龙锡,次李标、来宗道、杨景辰。辅臣以天下多故,请益一二人,复得周道登、 刘鸿训, 并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时惟宗道、景辰在朝先入直,龙锡等家居,并遣行人召之。明年,崇祯改元。六月,龙锡入都会,立极等四人已先罢,宗道、景辰亦以是月去。标地近先至遂为首辅,龙锡道登、 鸿训 与协心辅理,朝政为清。踰月以蜀寇平,加太子太保,改文渊阁。帝好察,遣旗尉侦探。龙锡言:旧制止行于都城 ……十二年,两遇赦不原。其子请输粟赎罪,会周延儒再当国,尼不行。福王时,始复官还里。未几卒,年六十八。 刘鸿训
按《明外史本传》: 鸿训, 字默成,长山人。万历四十一年,登第,由庶吉士授编修。神、光二宗相继崩,颁诏朝鲜。甫入境,辽阳陷。 鸿训 从海道还。沿途收难民,舟重而败。跳浅沙,入小舟,飘泊三日夜,不得食廑而免抵家。遭母丧,服阕,起右中允 ……时,忠贤虽败,其党犹满朝,言路新进者群起抨击之。诸执政李国𣚴来宗道杨景辰辈故尝事忠贤不敢有所别白。 鸿训 至,毅然主持,次第斥杨维垣、李恒茂、杨所修、田景新、孙之獬、阮大铖、徐绍吉、张讷、李蕃、贾继春、霍维华等,人情大快。而御史袁弘勋、史𡎊、高捷本由维垣辈进,思合谋攻去 鸿训, 则党人可安也。所修、继春、维垣大铖性尤反覆,事忠贤牢甚,见帝立知其必败,辄上疏攻崔呈秀等,为异日地弘勋辈因藉为口实。弘勋乃劾 鸿训 曰: 大学士鸿训 报复公行,浃旬之间,被革职閒住者,无虚日。所修继春维垣,夹攻表里奸,有功无罪,而诛锄自三人始;且军国大事未暇,平章惟亟毁要典,未毁以前,崔魏借以空善类,既毁以后, 鸿训 又借以殛忠良,以暴易暴,长此安穷。且言 鸿训, 使朝鲜纳参貂重贿, 鸿训 奏辨曰:言官劾维垣诸人,臣据疏拟闻,未敢瞻顾。若谓臣报复,则臣寅冬起官,旬日即逐,何德于忠贤,而思报 ……劾二人,给事中邓英诋尤力尽,发弘勋赃私,且言弘勋以千金贽维垣得御史。帝怒,落弘勋职候勘。已而捷疏上言 鸿训 斥击奸之所修、维垣、继春、大铖,而不纳孙之獬流涕忠言;谬主焚毁《要典》,以便私党孙慎行进用,帝责以妄言,停其俸。三月, 鸿训 为疏救,并乞宥弘勋。帝不许。御史吴玉颂 鸿训, 请治捷谗言乱政罪。帝亦不许。而𡎊复疏攻之。言路多不直捷𡎊二人,亦不安其位而去。七月,以四川贼平,加 鸿训 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帝数召见廷臣。 鸿训 应对独敏,谓民困由吏治失,请帝久任责成。以尚书毕自严善治赋,王在晋善治兵,请帝倚信。帝甚向之。给事中韩一良言事称旨,帝欲用为佥都御史。寻悔之。 鸿训 言王言可惜,不宜惜一官。不听。关门兵以缺饷鼓噪,帝意责户部,而 鸿训 请发帑三十万,示不测恩,由是失帝指。至九月而有改敕书之事。旧例,督京营者,不辖巡捕军。惠安伯张庆臻总 ……书自严等亦谢不知,帝益怒。给事中张鼎延及觉斯御史王道直咸言庆臻实行贿,不知谁主使。御史玉言:主使者, 鸿训 也。庆臻曰:改敕乃中书事,臣实不预知。且增辖捕卒,取利几何,乃行重贿。帝叱之。阅兵部揭有 鸿训 批西司房语,佳璧亦供受 鸿训 指,事遂不可解,侍郎张凤翔曰:庆臻行贿改敕,窃弄兵柄,大不敬,无人臣礼。中书备使令,安敢擅改。帝怒甚。是日, 鸿训 适在告,不入阁。臣李标等合词言: 鸿训 不宜有此,请更察访。帝曰:事已大著,何更访为。即令拟旨。标等逡巡未拟,帝严促者再礼部尚书何如宠为 鸿训 力辨,帝意卒不可回。乃拟旨, 鸿训 、庆臻并革职候勘。无何,御史田时震劾 鸿训 用田仰巡抚四川,纳贿二千金;给事中阎可陛劾副都御史贾毓祥,获用由贿 鸿训。 鸿训 既数被重劾,连章力辨,且言都中神奸狄姓者,诡诓庆臻千金,致臣无辜受祸。阁臣韩爌等亦数辨其诬。帝皆不听。下廷臣议罪。明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永光等言: 鸿训 、庆臻罪无可辞,而律有议贵条,请宽贷。兵部尚书在晋、职方郎中苗思顺赃证未确,难悬坐。帝不许。竟谪 鸿训 戍代州,在晋、思顺并削籍,庆臻以世臣停禄三年。鼎延、觉斯、道直、玉、时震以直言增秩一级。 鸿训 居政府,锐意任事。帝有所不可,退辄曰:主上毕竟是冲主。帝闻,深衔之,故欲寘之死。赖大臣力救,得稍宽。
何宗彦 韩爌
孙如游 李标
钱龙锡 刘鸿训
成基命 何如宠
钱象坤 钱士升
文震孟 蒋德璟
黄景昉 ……至臣等晨夕人直,势不能报谢宾客。商政事者,宜相见于朝房,而一切禁私邸交际。帝即命百僚遵行。二年正月, 大学士刘鸿训 以张庆臻敕书事被重谴,爌疏救,不听。温体仁讦钱谦益,御史任赞化亦疏讦体仁。帝召见廷臣,体仁力诋赞化及 ……奚事耶。标对曰:旂尉出使宜慎。养冲是言不赂恐毁言日至,赂之则物力难胜。帝为默然。张庆臻增敕事觉标力辨 刘鸿训 纳贿之诬。温体仁讦钱谦益,给事中章允儒廷駮之。帝怒,并谦益将重谴,又欲罪给事中瞿式耜、御史梁子璠房可 ……复为首辅,累加至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先是,与标并相者六人,后宗、道景辰以附珰斥, 鸿训 以增敕戍,周道登、钱龙锡被攻去,独标在,遂五疏乞休。至三月得请。家居六年卒。赠少傅,谥文节。
钱龙锡 ……金瓯,焚香肃拜,以次探之,首得龙锡,次李标、来宗道、杨景辰。辅臣以天下多故,请益一二人,复得周道登、 刘鸿训, 并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时惟宗道、景辰在朝先入直,龙锡等家居,并遣行人召之。明年,崇祯改元。六月,龙锡入都会,立极等四人已先罢,宗道、景辰亦以是月去。标地近先至遂为首辅,龙锡道登、 鸿训 与协心辅理,朝政为清。踰月以蜀寇平,加太子太保,改文渊阁。帝好察,遣旗尉侦探。龙锡言:旧制止行于都城 ……十二年,两遇赦不原。其子请输粟赎罪,会周延儒再当国,尼不行。福王时,始复官还里。未几卒,年六十八。 刘鸿训
按《明外史本传》: 鸿训, 字默成,长山人。万历四十一年,登第,由庶吉士授编修。神、光二宗相继崩,颁诏朝鲜。甫入境,辽阳陷。 鸿训 从海道还。沿途收难民,舟重而败。跳浅沙,入小舟,飘泊三日夜,不得食廑而免抵家。遭母丧,服阕,起右中允 ……时,忠贤虽败,其党犹满朝,言路新进者群起抨击之。诸执政李国𣚴来宗道杨景辰辈故尝事忠贤不敢有所别白。 鸿训 至,毅然主持,次第斥杨维垣、李恒茂、杨所修、田景新、孙之獬、阮大铖、徐绍吉、张讷、李蕃、贾继春、霍维华等,人情大快。而御史袁弘勋、史𡎊、高捷本由维垣辈进,思合谋攻去 鸿训, 则党人可安也。所修、继春、维垣大铖性尤反覆,事忠贤牢甚,见帝立知其必败,辄上疏攻崔呈秀等,为异日地弘勋辈因藉为口实。弘勋乃劾 鸿训 曰: 大学士鸿训 报复公行,浃旬之间,被革职閒住者,无虚日。所修继春维垣,夹攻表里奸,有功无罪,而诛锄自三人始;且军国大事未暇,平章惟亟毁要典,未毁以前,崔魏借以空善类,既毁以后, 鸿训 又借以殛忠良,以暴易暴,长此安穷。且言 鸿训, 使朝鲜纳参貂重贿, 鸿训 奏辨曰:言官劾维垣诸人,臣据疏拟闻,未敢瞻顾。若谓臣报复,则臣寅冬起官,旬日即逐,何德于忠贤,而思报 ……劾二人,给事中邓英诋尤力尽,发弘勋赃私,且言弘勋以千金贽维垣得御史。帝怒,落弘勋职候勘。已而捷疏上言 鸿训 斥击奸之所修、维垣、继春、大铖,而不纳孙之獬流涕忠言;谬主焚毁《要典》,以便私党孙慎行进用,帝责以妄言,停其俸。三月, 鸿训 为疏救,并乞宥弘勋。帝不许。御史吴玉颂 鸿训, 请治捷谗言乱政罪。帝亦不许。而𡎊复疏攻之。言路多不直捷𡎊二人,亦不安其位而去。七月,以四川贼平,加 鸿训 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帝数召见廷臣。 鸿训 应对独敏,谓民困由吏治失,请帝久任责成。以尚书毕自严善治赋,王在晋善治兵,请帝倚信。帝甚向之。给事中韩一良言事称旨,帝欲用为佥都御史。寻悔之。 鸿训 言王言可惜,不宜惜一官。不听。关门兵以缺饷鼓噪,帝意责户部,而 鸿训 请发帑三十万,示不测恩,由是失帝指。至九月而有改敕书之事。旧例,督京营者,不辖巡捕军。惠安伯张庆臻总 ……书自严等亦谢不知,帝益怒。给事中张鼎延及觉斯御史王道直咸言庆臻实行贿,不知谁主使。御史玉言:主使者, 鸿训 也。庆臻曰:改敕乃中书事,臣实不预知。且增辖捕卒,取利几何,乃行重贿。帝叱之。阅兵部揭有 鸿训 批西司房语,佳璧亦供受 鸿训 指,事遂不可解,侍郎张凤翔曰:庆臻行贿改敕,窃弄兵柄,大不敬,无人臣礼。中书备使令,安敢擅改。帝怒甚。是日, 鸿训 适在告,不入阁。臣李标等合词言: 鸿训 不宜有此,请更察访。帝曰:事已大著,何更访为。即令拟旨。标等逡巡未拟,帝严促者再礼部尚书何如宠为 鸿训 力辨,帝意卒不可回。乃拟旨, 鸿训 、庆臻并革职候勘。无何,御史田时震劾 鸿训 用田仰巡抚四川,纳贿二千金;给事中阎可陛劾副都御史贾毓祥,获用由贿 鸿训。 鸿训 既数被重劾,连章力辨,且言都中神奸狄姓者,诡诓庆臻千金,致臣无辜受祸。阁臣韩爌等亦数辨其诬。帝皆不听。下廷臣议罪。明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永光等言: 鸿训 、庆臻罪无可辞,而律有议贵条,请宽贷。兵部尚书在晋、职方郎中苗思顺赃证未确,难悬坐。帝不许。竟谪 鸿训 戍代州,在晋、思顺并削籍,庆臻以世臣停禄三年。鼎延、觉斯、道直、玉、时震以直言增秩一级。 鸿训 居政府,锐意任事。帝有所不可,退辄曰:主上毕竟是冲主。帝闻,深衔之,故欲寘之死。赖大臣力救,得稍宽。
部尚书。杨景辰,福建晋江人,任吏部侍郎。李标北,直高邑人,原礼部侍郎,起自请。告钱龙锡,南直华亭人, 刘鸿训,
山东长山人,周道登,南直苏州人。礼部侍郎起自削夺,俱加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辅臣安意入直,退食委蛇,今巡抚杨一鹏、巡按吴振缨已下诏狱矣。辅臣未尝席槁待罪,谓可超然事外乎。昔年 刘鸿训
、钱龙锡有罪,相继遣戍,岂今日顿废国法。帝终不听。誉卿在天启时,谢升方为文选郎。及是,升长吏部,而誉
田时震
按《明外史·思义传》:时震,富平人。天启二年进士。历知灵宝、光山二县。崇祯二年入为御史,疏劾南京户部尚书范济世、顺天巡抚单明诩、御史卓迈党逆罪,而请免故御史夏之令诬坐赃,并从之。已,劾 大学士刘鸿训 纳田仰金,嘱吏部尚书王永光,用为四川巡抚,仰迄罢去。时震以发 鸿训 私,进秩一等。已劾兵部侍郎,申用懋贪位不从己言,人臣立身,止去就两途。欲就则就,欲去则去。今尚书永光 ……宠固位计。尚得谓有羞耻耶。忤旨,切责。御史袁弘勋者,永光心腹也,被劾罢职,永光力援之。时震言:弘勋因 鸿训 贿败,辄肆渎辩。不知 鸿训 之差快人意者,正以能别白徐大化、霍维华诸人之奸而斥去之,安得借此为翻案之端耶。弘勋计行,大化、维华辈
按《明外史·思义传》:时震,富平人。天启二年进士。历知灵宝、光山二县。崇祯二年入为御史,疏劾南京户部尚书范济世、顺天巡抚单明诩、御史卓迈党逆罪,而请免故御史夏之令诬坐赃,并从之。已,劾 大学士刘鸿训 纳田仰金,嘱吏部尚书王永光,用为四川巡抚,仰迄罢去。时震以发 鸿训 私,进秩一等。已劾兵部侍郎,申用懋贪位不从己言,人臣立身,止去就两途。欲就则就,欲去则去。今尚书永光 ……宠固位计。尚得谓有羞耻耶。忤旨,切责。御史袁弘勋者,永光心腹也,被劾罢职,永光力援之。时震言:弘勋因 鸿训 贿败,辄肆渎辩。不知 鸿训 之差快人意者,正以能别白徐大化、霍维华诸人之奸而斥去之,安得借此为翻案之端耶。弘勋计行,大化、维华辈
有定议,世扬方昭揭于天下后世,奈何以借名之,谬一。又曰高捷、史𡎊发奸已验,特用宜先。夫捷、𡎊之纠 刘鸿训
也,为杨维垣等报仇耳。 鸿训
辅政,止此一事快人意。其后获罪以纳贿,非以捷、𡎊劾也。今指护奸者为发奸,谬二。又曰诸臣所拥戴者,钱
崇祯元年九月命提督京营。庆臻私请内阁,于敕内增入兼管捕营。捕营提督郑其心讦庆臻侵职,帝怒,诘改敕故。 大学士刘鸿训
至遣戍,而庆臻以世臣止停禄二年。后复起,掌都督府。十七年,贼陷都城,庆臻召亲党尽散赀财,阖家自燔死。
遥亭 前人
弥陀庵 屈竟显
凌高亭 刘鸿训
峄山部纪事
羽山部汇考
图
考
羽山部纪事
牛山部汇考
图
考
牛山部艺文 ……路,微茫世界分。鹊巢松杪月,僧定石龛云。崖虎疑真相,钵龙浮幻文。坐来浑漠漠,岚气正氤氲。
《凌高亭》 刘鸿训
何日孤桐梦,飘然遂此寻。悬灵通地脉,委洞见天心。
黛色栖瑶岛,空华落玉林。泠泠如有会,潇洒绝尘襟。
弥陀庵 屈竟显
凌高亭 刘鸿训
峄山部纪事
羽山部汇考
图
考
羽山部纪事
牛山部汇考
图
考
牛山部艺文 ……路,微茫世界分。鹊巢松杪月,僧定石龛云。崖虎疑真相,钵龙浮幻文。坐来浑漠漠,岚气正氤氲。
《凌高亭》 刘鸿训
何日孤桐梦,飘然遂此寻。悬灵通地脉,委洞见天心。
黛色栖瑶岛,空华落玉林。泠泠如有会,潇洒绝尘襟。
钱局,始括古钱以充废铜,民间市易亦摈古钱不用矣。怀宗初即位,御平台召对,给事中黄承昊疏有销古钱之语。 阁臣刘鸿训
奏:今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皆用古钱,若骤废之,于民不便。此乃书生之见。上曰:卿言是也。既而以赵洪范
极致仕。十二月,前南京吏部侍郎钱龙锡、礼部侍郎李标、礼部尚书来宗道、吏部侍郎杨景辰、礼部侍郎周道登、 少詹事刘鸿训
俱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魏良卿、客氏子侯国兴俱伏诛。
崇祯元年春正月辛巳,诏内臣非奉命 ……史毕自肃自杀。八月乙未,诏非盛暑祁寒,日御文华殿与辅臣议政。九月丁卯,京师地震。
冬十月戊戌, 刘鸿训 罢,寻遣戍。十一月癸未,祀天于南郊。十二月丙申,韩爌复入阁。
是年,革广宁及蓟镇塞外诸部赏。诸
崇祯元年春正月辛巳,诏内臣非奉命 ……史毕自肃自杀。八月乙未,诏非盛暑祁寒,日御文华殿与辅臣议政。九月丁卯,京师地震。
冬十月戊戌, 刘鸿训 罢,寻遣戍。十一月癸未,祀天于南郊。十二月丙申,韩爌复入阁。
是年,革广宁及蓟镇塞外诸部赏。诸
广铸钱,始括古钱以充废铜,民间市易亦摈不用矣。庄烈帝初即位,御平台召对,给事中黄承昊疏有销古钱之语。 大学士刘鸿训
言:「北方皆用古钱,若骤废之,于民不便。」帝以为然。既而以御史王燮言,收销旧钱,但行新钱,于是古钱销
学士入。
钱龙锡十二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
李标十二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 刘鸿训 十二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
崇祯元年戊辰 凤来三月致仕,晋太傅。
瑞图三月致仕,晋 ……士。
标二月任。七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龙锡六月任。七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鸿训 二月任。七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十月罢,寻遣戍。
爌四月召。十二月任。
二年己巳 爌
钱龙锡十二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
李标十二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 刘鸿训 十二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
崇祯元年戊辰 凤来三月致仕,晋太傅。
瑞图三月致仕,晋 ……士。
标二月任。七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龙锡六月任。七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鸿训 二月任。七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十月罢,寻遣戍。
爌四月召。十二月任。
二年己巳 爌
晨夕入直,势不能报谢宾客。商政事者,宜相见于朝房,而一切禁私邸交际。」帝即谕百僚遵行。
二年正月, 大学士刘鸿训 以张庆臻敕书事被重谴,爌疏救,不听。温体仁讦钱谦益,御史任赞化亦疏讦体仁。帝召见廷臣,体仁力诋赞化及
二年正月, 大学士刘鸿训 以张庆臻敕书事被重谴,爌疏救,不听。温体仁讦钱谦益,御史任赞化亦疏讦体仁。帝召见廷臣,体仁力诋赞化及
颜继祖
颜继祖,漳州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历工科给事中。崇祯元年正月,论工部冗员及三殿叙功之滥,汰去加秩寄俸二百余人。又极论魏党李鲁生、霍维华罪状。又有御史袁弘勋者,劾 大学士刘鸿训, 锦衣张道浚佐之。继祖言二人朋邪乱政,非重创,祸无极。帝皆纳其言。
迁工科右给事中。三年,巡视京城十
颜继祖,漳州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历工科给事中。崇祯元年正月,论工部冗员及三殿叙功之滥,汰去加秩寄俸二百余人。又极论魏党李鲁生、霍维华罪状。又有御史袁弘勋者,劾 大学士刘鸿训, 锦衣张道浚佐之。继祖言二人朋邪乱政,非重创,祸无极。帝皆纳其言。
迁工科右给事中。三年,巡视京城十
卷二百五十一
列传第一百三十九 李标 刘鸿训 钱龙锡 成基命 何如宠 徐光启 文震孟 蒋德璟 方岳贡
○李标((李国𣚴周道登)) 刘鸿训 钱龙锡((钱士升士晋))成基命何如宠((兄如申钱象坤))徐光启((郑以伟林釬))文震孟((周炳谟)) ……宗朝设立厂卫,奚为者?」标对曰:「事固宜慎。养冲以为不赂恐毁言日至,赂之则物力难胜耳。」帝默然。同官 刘鸿训 以增敕事为御史吴玉所纠,帝欲置 鸿训 于法,标力辩其纳贿之诬。温体仁讦钱谦益引己结浙闱事为词,给事中章允儒廷驳之。帝怒,并谦益将重谴,又欲 ……标复为首辅,累加至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先是,与标并相者六人,宗道、景辰以附珰斥, 鸿训 以增敕戍,周道登、钱龙锡被攻去,独标在,遂五疏乞休。至三月得请。家居六年卒。赠少傅,谥文节。
李国 ……部尚书王永光等言道登党护枢臣王在晋及宗生朱统饰、乡人陈于鼎馆选事,俱有实迹,乃罢归。阅五年而卒。 刘鸿训, 字默承,长山人。父一相,由进士历南京吏科给事中。追论故相张居正事,执政忌之,出为陇右佥事。终陜西副使。
万历四十一年, 鸿训 登第,由庶吉士授编修。神、光二宗相继崩,颁诏朝鲜。甫入境,辽阳陷。朝鲜为造二洋舶,从海道还。沿途收难 ……祯元年四月还朝。当是时,忠贤虽败,其党犹盛,言路新进者群起抨击之。诸执政尝与忠贤共事,不敢显为别白。 鸿训 至,毅然主持,斥杨维垣、李恒茂、杨所修、田景新、孙之獬、阮大铖、徐绍吉、张讷、李蕃、贾继春、霍维华等,人情大快。而御史袁弘勋、史缡、高捷本由维垣辈进,思合谋攻去 鸿训, 则党人可安也。弘勋乃言所修、继春、维垣夹攻表里之奸,有功无罪,而诛锄自三臣始;又诋 鸿训 使朝鲜,满载貂参而归。锦衣佥事张道浚亦讦攻 鸿训, 鸿训 奏辩。给事中颜继祖言: 「鸿训 先朝削夺。朝鲜一役,舟败,仅以身免。乞谕 鸿训 入直,共筹安攘之策。至弘勋之借题倾人,道浚之出位乱政,非重创未有已也。」帝是之。给事中邓英乃尽发弘勋赃私,且言弘勋以千金贽维垣得御史。帝怒,落弘勋职候勘。已而高捷上疏言 鸿训 斥击奸之维垣、所修、继春、大铖,而不纳孙之獬流涕忠言;谬主焚毁《要典》,以便私党孙慎行进用。帝责以妄言,停其俸。史褷复佐捷攻之。言路多不直两人,两人遂罢去。
七月,以四川贼平,加 鸿训 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帝数召见廷臣。 鸿训 应对独敏,谓民困由吏失职,请帝久任责成。以尚书毕自严善治赋,王在晋善治兵,请帝加倚信。帝初甚向之。关门兵以缺饷鼓噪,帝意责户部,而 鸿训 请发帑三十万,示不测恩,由是失帝指。
至九月而有改敕书之事。旧例,督京营者,不辖巡捕军。惠安伯张庆 ……自严等亦谢不知,帝益怒。给事中张鼎延、御史王道直咸言庆臻行贿有迹,不知谁主使。御史刘玉言:「主使者, 鸿训 也。」庆臻曰:「改敕乃中书事,臣实不预知。且增辖捕卒,取利几何,乃行重贿?」帝叱之。阅兵部揭有 鸿训 批西司房语,佳璧亦供受 鸿训 指,事遂不可解,而侍郎张凤翔诋之尤力。阁臣李标、钱龙锡言 鸿训 不宜有此,请更察访。帝曰:「事已大著,何更访为?」促令拟旨。标等逡巡未上,礼部尚书何如宠为 鸿训 力辩,帝意卒不可回。乃拟旨, 鸿训 、庆臻并革职候勘。无何,御史田时震劾 鸿训 用田仰巡抚四川,纳贿二千金;给事中阎可陛劾副都御史贾毓祥由赂 鸿训 擢用。 鸿训 数被劾,连章力辩,因言「都中神奸狄姓者,诡诓庆臻千金,致臣无辜受祸。」帝不听,下廷臣议罪。
明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永光等言: 「鸿训 、庆臻罪无可辞,而律有议贵条,请宽贷。兵部尚书王在晋、职方郎中苗思顺赃證未确,难悬坐。」帝不许。 鸿训 谪戍代州,在晋、思顺并削籍,庆臻以世臣停禄三年。觉斯、鼎延、道直、玉、时震以直言增秩一级。 鸿训 居政府,锐意任事。帝有所不可,退而曰:「主上毕竟是冲主。」帝闻,深衔之,欲置之死。赖诸大臣力救,乃得 ……金瓯,焚香肃拜,以次探之,首得龙锡,次李标、来宗道、杨景辰。辅臣以天下多故,请益一二人,复得周道登、 刘鸿训, 并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明年六月,龙锡入朝,立极等四人俱先罢,宗道、景辰亦以是月去。标为首辅,龙锡、 鸿训 协心辅理,朝政稍清。寻以蜀寇平,加太子太保,改文渊阁。
帝好察边事,频遣旗尉侦探。龙锡言:「旧制止 ……为部所稽,自万历末至是,积疏累千,有白首不能完家室,骨朽而尚未名者。用如宠请,贫宗得嫁娶者六百余人。 大学士刘鸿训 以增敕事,帝怒不测,如宠力为剖析,得免死戍边。明年冬,京师戒严,都人桀黠者,请以私财聚众助官军,朝议
列传第一百三十九 李标 刘鸿训 钱龙锡 成基命 何如宠 徐光启 文震孟 蒋德璟 方岳贡
○李标((李国𣚴周道登)) 刘鸿训 钱龙锡((钱士升士晋))成基命何如宠((兄如申钱象坤))徐光启((郑以伟林釬))文震孟((周炳谟)) ……宗朝设立厂卫,奚为者?」标对曰:「事固宜慎。养冲以为不赂恐毁言日至,赂之则物力难胜耳。」帝默然。同官 刘鸿训 以增敕事为御史吴玉所纠,帝欲置 鸿训 于法,标力辩其纳贿之诬。温体仁讦钱谦益引己结浙闱事为词,给事中章允儒廷驳之。帝怒,并谦益将重谴,又欲 ……标复为首辅,累加至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先是,与标并相者六人,宗道、景辰以附珰斥, 鸿训 以增敕戍,周道登、钱龙锡被攻去,独标在,遂五疏乞休。至三月得请。家居六年卒。赠少傅,谥文节。
李国 ……部尚书王永光等言道登党护枢臣王在晋及宗生朱统饰、乡人陈于鼎馆选事,俱有实迹,乃罢归。阅五年而卒。 刘鸿训, 字默承,长山人。父一相,由进士历南京吏科给事中。追论故相张居正事,执政忌之,出为陇右佥事。终陜西副使。
万历四十一年, 鸿训 登第,由庶吉士授编修。神、光二宗相继崩,颁诏朝鲜。甫入境,辽阳陷。朝鲜为造二洋舶,从海道还。沿途收难 ……祯元年四月还朝。当是时,忠贤虽败,其党犹盛,言路新进者群起抨击之。诸执政尝与忠贤共事,不敢显为别白。 鸿训 至,毅然主持,斥杨维垣、李恒茂、杨所修、田景新、孙之獬、阮大铖、徐绍吉、张讷、李蕃、贾继春、霍维华等,人情大快。而御史袁弘勋、史缡、高捷本由维垣辈进,思合谋攻去 鸿训, 则党人可安也。弘勋乃言所修、继春、维垣夹攻表里之奸,有功无罪,而诛锄自三臣始;又诋 鸿训 使朝鲜,满载貂参而归。锦衣佥事张道浚亦讦攻 鸿训, 鸿训 奏辩。给事中颜继祖言: 「鸿训 先朝削夺。朝鲜一役,舟败,仅以身免。乞谕 鸿训 入直,共筹安攘之策。至弘勋之借题倾人,道浚之出位乱政,非重创未有已也。」帝是之。给事中邓英乃尽发弘勋赃私,且言弘勋以千金贽维垣得御史。帝怒,落弘勋职候勘。已而高捷上疏言 鸿训 斥击奸之维垣、所修、继春、大铖,而不纳孙之獬流涕忠言;谬主焚毁《要典》,以便私党孙慎行进用。帝责以妄言,停其俸。史褷复佐捷攻之。言路多不直两人,两人遂罢去。
七月,以四川贼平,加 鸿训 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帝数召见廷臣。 鸿训 应对独敏,谓民困由吏失职,请帝久任责成。以尚书毕自严善治赋,王在晋善治兵,请帝加倚信。帝初甚向之。关门兵以缺饷鼓噪,帝意责户部,而 鸿训 请发帑三十万,示不测恩,由是失帝指。
至九月而有改敕书之事。旧例,督京营者,不辖巡捕军。惠安伯张庆 ……自严等亦谢不知,帝益怒。给事中张鼎延、御史王道直咸言庆臻行贿有迹,不知谁主使。御史刘玉言:「主使者, 鸿训 也。」庆臻曰:「改敕乃中书事,臣实不预知。且增辖捕卒,取利几何,乃行重贿?」帝叱之。阅兵部揭有 鸿训 批西司房语,佳璧亦供受 鸿训 指,事遂不可解,而侍郎张凤翔诋之尤力。阁臣李标、钱龙锡言 鸿训 不宜有此,请更察访。帝曰:「事已大著,何更访为?」促令拟旨。标等逡巡未上,礼部尚书何如宠为 鸿训 力辩,帝意卒不可回。乃拟旨, 鸿训 、庆臻并革职候勘。无何,御史田时震劾 鸿训 用田仰巡抚四川,纳贿二千金;给事中阎可陛劾副都御史贾毓祥由赂 鸿训 擢用。 鸿训 数被劾,连章力辩,因言「都中神奸狄姓者,诡诓庆臻千金,致臣无辜受祸。」帝不听,下廷臣议罪。
明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永光等言: 「鸿训 、庆臻罪无可辞,而律有议贵条,请宽贷。兵部尚书王在晋、职方郎中苗思顺赃證未确,难悬坐。」帝不许。 鸿训 谪戍代州,在晋、思顺并削籍,庆臻以世臣停禄三年。觉斯、鼎延、道直、玉、时震以直言增秩一级。 鸿训 居政府,锐意任事。帝有所不可,退而曰:「主上毕竟是冲主。」帝闻,深衔之,欲置之死。赖诸大臣力救,乃得 ……金瓯,焚香肃拜,以次探之,首得龙锡,次李标、来宗道、杨景辰。辅臣以天下多故,请益一二人,复得周道登、 刘鸿训, 并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明年六月,龙锡入朝,立极等四人俱先罢,宗道、景辰亦以是月去。标为首辅,龙锡、 鸿训 协心辅理,朝政稍清。寻以蜀寇平,加太子太保,改文渊阁。
帝好察边事,频遣旗尉侦探。龙锡言:「旧制止 ……为部所稽,自万历末至是,积疏累千,有白首不能完家室,骨朽而尚未名者。用如宠请,贫宗得嫁娶者六百余人。 大学士刘鸿训 以增敕事,帝怒不测,如宠力为剖析,得免死戍边。明年冬,京师戒严,都人桀黠者,请以私财聚众助官军,朝议
借崔、魏为题,报仇倾陷。今又把持京察,而式耜以被斥之人,久居郭外,遥制察典,举朝无敢言。」末诋耀然贿 刘鸿训
得御史。帝虽以挠察典责之,国观卒免察。然清议不容,旋以终养去。
三年秋,用御史陈其猷荐,起兵科都给
三年秋,用御史陈其猷荐,起兵科都给
五百金谁之馈也?」一良卒无所指。固问,则对如前。帝欲一良指实,将有所惩创,一良卒以风闻谢,大不怿。谓 大学士刘鸿训
曰:「都御史可轻授耶!」叱一良前后矛盾,褫其官。
吴执御
吴执御,字朗公,黄岩人。天启二年进士。
吴执御
吴执御,字朗公,黄岩人。天启二年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