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類
四書類
孝經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別史類
傳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史評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儒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钦定四库全书
少墟集卷一
明 冯从吾 撰
语录
辨学录原序
心学之传始自虞廷而其言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
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言本 …… (第 1a 页)
失或标宗分门纷若
聚讼矣不佞窃谓道本一贯求之言语文字则支离蔓
延愈益晦塞夫格物致知脩身何可偏废也长安 冯仲
好 辨学录凡八十一章其首章云圣贤学问总在心上
用功不然即终日孳孳属枝叶耳所以辨心学甚详或
言 (第 3b 页)
仲好 之学又似专以正心立教者非也身外无心心
外无意知物道一而已惟以言语文字自为一家而后 …… (第 3b 页)
众言淆乱听其说可喜而覈其实则乖 仲好 为析是非
决嫌疑使大道不迷于他岐则脩身正心诚意致知格
物一以贯之矣昔孔子论性相近而孟子独称性善孔
子 …… (第 4a 页)
以是时淫辞邪说荧惑天下欲正人心必就其蔽锢关
切之所在而剖决挽回之故曰予岂好辨哉予不得巳
也不佞未见 仲好 全录而第据前数章所论辨意当如
此 (第 4a 页)
仲好 谈者张孝廉心虞传其录者张右丞宪 (第 4a 页)
仲
好
有订士编善利图说士戒关学编诸书与此互相发
明盖自得之见不易之论合而观之知学不可无辨辨
不可无录录不可 (第 4a 页)
无传矣
又
余自秦入晋张右丞以 冯仲好 辨学录迫余序之余所
见才数章皆论心语倚马成草姑以塞诺耳久之得全
录而知 (第 4b 页)
仲好 所辨在儒学释学其论极为精微也释初
入中国所传经语义犹浅其后乃有禅或不立文字净 …… (第 4b 页)
开导之际改头换面随宜说法则暮夜
诗礼发冢之盗恐东方明者也凡此皆起于学之不明
学之不明起于心性之不明而 仲好 之所为力辨也辨
者亦有之曰释见圣人之上一截儒得圣人之下一截
是以下学上达为二学也曰儒释本同而末异是以 (第 7a 页)
物
有本末为二物也无为贵辨矣 仲好 直穷其本之不同
而其学之不可以达明镜之照利斧之断芟夷蕴崇之 …… (第 7a 页)
天下成
风设有数孟子无如之何故宋时辨释学者惟周程张
朱其详具遗书语录文集中而本朝惟罗文庄困知记
今得 仲好 羽翼之幸甚犹恨无羽翼 (第 7b 页)
仲好 其人者而何
得以好辨疑 (第 7b 页)
仲好 也大泌山人李维桢本宁父
吾乡先正道林先生少婴羸疾入山习静不言默识者
三年自是洞然于性命之学古人学问多 …… (第 7b 页)
于是益信明辨之功其益果大而曩所称弗明弗措原
非有心弗措辨至此虽欲措焉不能也于是题其篇曰
辨学录长安 冯从吾 识
辨学录
自古圣贤学问总只在心上用功不然即终日孳孳总
属枝叶
右一章
圣贤之学心学也然心亦 …… (第 10a 页)
反令非
学者借为口实其所关系不小异端之病余于录中已
详辨而越俎操戈之病则未之及也因书此与同志共
戒之 冯从吾 又书
夫谓之学以学道也然道一而巳矣而学则多岐焉故
学不可不辨也明辨之先于笃行也孔门之正宗也故
卑之而 (第 60b 页)
少墟集卷一
明 冯从吾 撰
语录
辨学录原序
心学之传始自虞廷而其言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
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言本 …… (第 1a 页)
失或标宗分门纷若
聚讼矣不佞窃谓道本一贯求之言语文字则支离蔓
延愈益晦塞夫格物致知脩身何可偏废也长安 冯仲
好 辨学录凡八十一章其首章云圣贤学问总在心上
用功不然即终日孳孳属枝叶耳所以辨心学甚详或
言 (第 3b 页)
仲好 之学又似专以正心立教者非也身外无心心
外无意知物道一而已惟以言语文字自为一家而后 …… (第 3b 页)
众言淆乱听其说可喜而覈其实则乖 仲好 为析是非
决嫌疑使大道不迷于他岐则脩身正心诚意致知格
物一以贯之矣昔孔子论性相近而孟子独称性善孔
子 …… (第 4a 页)
以是时淫辞邪说荧惑天下欲正人心必就其蔽锢关
切之所在而剖决挽回之故曰予岂好辨哉予不得巳
也不佞未见 仲好 全录而第据前数章所论辨意当如
此 (第 4a 页)
仲好 谈者张孝廉心虞传其录者张右丞宪 (第 4a 页)
仲
好
明盖自得之见不易之论合而观之知学不可无辨辨
不可无录录不可 (第 4a 页)
无传矣
又
余自秦入晋张右丞以 冯仲好 辨学录迫余序之余所
见才数章皆论心语倚马成草姑以塞诺耳久之得全
录而知 (第 4b 页)
仲好 所辨在儒学释学其论极为精微也释初
入中国所传经语义犹浅其后乃有禅或不立文字净 …… (第 4b 页)
开导之际改头换面随宜说法则暮夜
诗礼发冢之盗恐东方明者也凡此皆起于学之不明
学之不明起于心性之不明而 仲好 之所为力辨也辨
者亦有之曰释见圣人之上一截儒得圣人之下一截
是以下学上达为二学也曰儒释本同而末异是以 (第 7a 页)
物
有本末为二物也无为贵辨矣 仲好 直穷其本之不同
而其学之不可以达明镜之照利斧之断芟夷蕴崇之 …… (第 7a 页)
天下成
风设有数孟子无如之何故宋时辨释学者惟周程张
朱其详具遗书语录文集中而本朝惟罗文庄困知记
今得 仲好 羽翼之幸甚犹恨无羽翼 (第 7b 页)
仲好 其人者而何
得以好辨疑 (第 7b 页)
仲好 也大泌山人李维桢本宁父
吾乡先正道林先生少婴羸疾入山习静不言默识者
三年自是洞然于性命之学古人学问多 …… (第 7b 页)
于是益信明辨之功其益果大而曩所称弗明弗措原
非有心弗措辨至此虽欲措焉不能也于是题其篇曰
辨学录长安 冯从吾 识
辨学录
自古圣贤学问总只在心上用功不然即终日孳孳总
属枝叶
右一章
圣贤之学心学也然心亦 …… (第 10a 页)
反令非
学者借为口实其所关系不小异端之病余于录中已
详辨而越俎操戈之病则未之及也因书此与同志共
戒之 冯从吾 又书
夫谓之学以学道也然道一而巳矣而学则多岐焉故
学不可不辨也明辨之先于笃行也孔门之正宗也故
卑之而 (第 60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少墟集卷二
明 冯从吾 撰
语录
疑思录原序
疑思录余同年友 (第 1a 页)
冯仲好 氏录其讲学语也 (第 1a 页)
仲好 读中
秘书冠柱后惠文冠正色立朝天下想望其丰采及休
沐过里则杜门却扫足不踰户阈乃多士执经问难户 (第 1a 页)
外屦常满尝手学庸论孟书诏诸士溯洙泗渊源抉邹
鲁秘密力辟蓁芜共偕大道语具录中其潜心理学笃
信圣人情见乎辞矣而自题曰疑思且曰吾斯之未能
疑何居千古圣学肇自唐虞允执一言直开草昧宣尼
承之曰笃信好学曰信而好古未闻以疑示者即疑思
问一语正思袪疑非求疑也至白沙先生始曰大道本
无阶级以疑为阶级故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 仲好
之旨其本此乎余谓疑信非有两心疑正所以信也万 …… (第 1b 页)
于学即信非矣无问疑虽漆雕氏所谓信未易言然亦
从此信入也 仲好 聚友讲学谆谆信之一字为从游者
规而兹录顾皇皇若弗及疑余谓此正其信后语且以
药世之自信而居之不疑者耳门 (第 2b 页)
下执经多士皆笃信 仲好 者传览兹录苦所及不广谋付剞劂公之同好而
问序于余余寡昩不知学然夙办此信心故以此坚多
士之志若能疑与否 (第 2b 页)
则多士当自得之余何言 仲好 论
著甚众善利有图辨学有录订士有编关学有编其馀 …… (第 2b 页)
种种未艾率多发前贤所未发然大疑大进得力处在
兹录故信 仲好 者亦当自兹录始万历戊申孟夏既望
关中年弟周传诵书
少墟冯先生疑思录成寄猷一帙寓书曰愿子一言以
弁诸首 …… (第 3a 页)
取九思中疑思问意耳呜呼吾斯
之未能疑录中业已言之矣同志不遗幸教我焉万历
二十三年岁在乙未孟陬十日长安 冯从吾 序 (第 8b 页)
少墟集卷二
明 冯从吾 撰
语录
疑思录原序
疑思录余同年友 (第 1a 页)
冯仲好 氏录其讲学语也 (第 1a 页)
仲好 读中
秘书冠柱后惠文冠正色立朝天下想望其丰采及休
沐过里则杜门却扫足不踰户阈乃多士执经问难户 (第 1a 页)
外屦常满尝手学庸论孟书诏诸士溯洙泗渊源抉邹
鲁秘密力辟蓁芜共偕大道语具录中其潜心理学笃
信圣人情见乎辞矣而自题曰疑思且曰吾斯之未能
疑何居千古圣学肇自唐虞允执一言直开草昧宣尼
承之曰笃信好学曰信而好古未闻以疑示者即疑思
问一语正思袪疑非求疑也至白沙先生始曰大道本
无阶级以疑为阶级故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 仲好
之旨其本此乎余谓疑信非有两心疑正所以信也万 …… (第 1b 页)
于学即信非矣无问疑虽漆雕氏所谓信未易言然亦
从此信入也 仲好 聚友讲学谆谆信之一字为从游者
规而兹录顾皇皇若弗及疑余谓此正其信后语且以
药世之自信而居之不疑者耳门 (第 2b 页)
下执经多士皆笃信 仲好 者传览兹录苦所及不广谋付剞劂公之同好而
问序于余余寡昩不知学然夙办此信心故以此坚多
士之志若能疑与否 (第 2b 页)
则多士当自得之余何言 仲好 论
著甚众善利有图辨学有录订士有编关学有编其馀 …… (第 2b 页)
种种未艾率多发前贤所未发然大疑大进得力处在
兹录故信 仲好 者亦当自兹录始万历戊申孟夏既望
关中年弟周传诵书
少墟冯先生疑思录成寄猷一帙寓书曰愿子一言以
弁诸首 …… (第 3a 页)
取九思中疑思问意耳呜呼吾斯
之未能疑录中业已言之矣同志不遗幸教我焉万历
二十三年岁在乙未孟陬十日长安 冯从吾 序 (第 8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少墟集卷五
明 冯从吾 撰
语录
关中士夫会约原序
关中会约盖 (第 1a 页)
冯柱史仲好 首议而诸君子乐成之一时
义举百年希觏于子野涣群之易曷少焉柱史叩余言
为约规余盖重感吾党先达人文之盛而 …… (第 1a 页)
万历丁酉冬十二月后学 冯从吾 书
会约
一省会风气近古诸凡礼节颇有先民之意第恐久而
寖失其初是不可不一申之者其冠婚丧祭当以会 …… (第 3a 页)
官即居乡亦不可不一留心也
以上数款特其大略耳若其详则有乡先正蓝田吕氏
乡约乡仪在愿吾辈共斟酌讲求焉
关中会语跋
会举于戊戌正月 仲好 氏书约先大夫题辞不佞以使
事过里与末议焉亡何 (第 6a 页)
仲好 养痾杜门九年始出不佞
东西南北抱先大夫戚归终制从乡先生后亦踰九年
越丁未春两人始再与斯会盖相视而慨会 …… (第 6a 页)
不偶吾愿诸君子共敦之矣会既毕 仲好 谓不佞不可
无言遂不辞而跋其后周传诵书
关中会语述
此关中会约也何述焉纪侍御 (第 7a 页)
冯仲好先生 雅意而述
之以诏吾党也盖吾党宝庆之会前未有也自 (第 7a 页)
仲好 始
倡之会有定期约有定款先生自有引故先达周司农
先生弁有辞旨哉乃言皆萃涣之良箴而协德之宝训
也盖崇俭 (第 7a 页)
德以敦素风酌往来以通交际严称谓以尊
古谊绝告讦以警薄俗周穷约以厚廉靖恤后裔以慰
先德敦本尚实之念维风善俗之规溢于言表一时士
庶羡为盛会传之海内慕为盛举今行之十馀年弗替
也兹 仲好 方奉召还台观风天下首以此化导搢绅士
则斯世斯民皆善德矣岂惟一乡一国也与哉第惧 (第 7b 页)
仲
好 行矣吾党意人人殊设有弗继 (第 7b 页)
仲好 之雅者此事或
废奈 (第 7b 页)
仲好 之始愿何今以往有能 (第 7b 页)
仲好 意俾善则雅
意世世守而不坠吾且愿为执鞭而从之矣贞不佞敢 (第 7b 页)
少墟集卷五
明 冯从吾 撰
语录
关中士夫会约原序
关中会约盖 (第 1a 页)
冯柱史仲好 首议而诸君子乐成之一时
义举百年希觏于子野涣群之易曷少焉柱史叩余言
为约规余盖重感吾党先达人文之盛而 …… (第 1a 页)
万历丁酉冬十二月后学 冯从吾 书
会约
一省会风气近古诸凡礼节颇有先民之意第恐久而
寖失其初是不可不一申之者其冠婚丧祭当以会 …… (第 3a 页)
官即居乡亦不可不一留心也
以上数款特其大略耳若其详则有乡先正蓝田吕氏
乡约乡仪在愿吾辈共斟酌讲求焉
关中会语跋
会举于戊戌正月 仲好 氏书约先大夫题辞不佞以使
事过里与末议焉亡何 (第 6a 页)
仲好 养痾杜门九年始出不佞
东西南北抱先大夫戚归终制从乡先生后亦踰九年
越丁未春两人始再与斯会盖相视而慨会 …… (第 6a 页)
不偶吾愿诸君子共敦之矣会既毕 仲好 谓不佞不可
无言遂不辞而跋其后周传诵书
关中会语述
此关中会约也何述焉纪侍御 (第 7a 页)
冯仲好先生 雅意而述
之以诏吾党也盖吾党宝庆之会前未有也自 (第 7a 页)
仲好 始
倡之会有定期约有定款先生自有引故先达周司农
先生弁有辞旨哉乃言皆萃涣之良箴而协德之宝训
也盖崇俭 (第 7a 页)
德以敦素风酌往来以通交际严称谓以尊
古谊绝告讦以警薄俗周穷约以厚廉靖恤后裔以慰
先德敦本尚实之念维风善俗之规溢于言表一时士
庶羡为盛会传之海内慕为盛举今行之十馀年弗替
也兹 仲好 方奉召还台观风天下首以此化导搢绅士
则斯世斯民皆善德矣岂惟一乡一国也与哉第惧 (第 7b 页)
仲
好 行矣吾党意人人殊设有弗继 (第 7b 页)
仲好 之雅者此事或
废奈 (第 7b 页)
仲好 之始愿何今以往有能 (第 7b 页)
仲好 意俾善则雅
意世世守而不坠吾且愿为执鞭而从之矣贞不佞敢 (第 7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少墟集卷八 明 冯从吾 撰
语录
善利图原序
在昔唐虞授受执中之旨穆然尚矣孔子接三代之传
惓惓欲以善人是见然亦罕言 …… (第 1a 页)
书
吾友 冯仲好 潜心理学自为诸生太学生而已然寻以
子丑高第读中秘书其学益深其养益邃及出秉柏台
东巡齐鲁而考德问业者日 …… (第 2b 页)
难
亹亹数千言率旨于味为世教人心虑亦廑已今即高
卧西京而苍生系望异日者以学术为事功勋未可量
也吾离索 仲好 久恒企交儆之思而把玩兹帙如对切
劘因命梓人以公同志则其造诣之闳深渊邃亦足以
窥其槩矣万历甲辰孟夏潼关 …… (第 3a 页)
胜乎上知以本善者洗除其已私中士不以有已者戕
牿其本善安勉虽殊入圣则均若岐路而争驰即去圣
而入蹠旨哉 冯仲好 之言曰善念是吾真欲人之培养
其善也又曰中道立终为蹠恐人之托利于其善也此
其辨晰理奥深得作圣之肯綮矣与 (第 3b 页)
少墟集卷八 明 冯从吾 撰
语录
善利图原序
在昔唐虞授受执中之旨穆然尚矣孔子接三代之传
惓惓欲以善人是见然亦罕言 …… (第 1a 页)
书
吾友 冯仲好 潜心理学自为诸生太学生而已然寻以
子丑高第读中秘书其学益深其养益邃及出秉柏台
东巡齐鲁而考德问业者日 …… (第 2b 页)
难
亹亹数千言率旨于味为世教人心虑亦廑已今即高
卧西京而苍生系望异日者以学术为事功勋未可量
也吾离索 仲好 久恒企交儆之思而把玩兹帙如对切
劘因命梓人以公同志则其造诣之闳深渊邃亦足以
窥其槩矣万历甲辰孟夏潼关 …… (第 3a 页)
胜乎上知以本善者洗除其已私中士不以有已者戕
牿其本善安勉虽殊入圣则均若岐路而争驰即去圣
而入蹠旨哉 冯仲好 之言曰善念是吾真欲人之培养
其善也又曰中道立终为蹠恐人之托利于其善也此
其辨晰理奥深得作圣之肯綮矣与 (第 3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少墟集卷十
明 冯从吾 撰
语录
太华书院会语
问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曰非礼不
是难勿的亦不是易勿的 …… (第 1a 页)
游太华会讲灏灵楼 长安刘养性
冯仲好 偕同志搢绅及诸俊秀士举会于华
下灏灵楼古未有也不佞窃幸执鞭而时蒲
张去浮先生主华阴师 (第 13b 页)
席先生雅任斯道亦
帅群弟子来会盖数日不佞惟三峰朗月迷
途都照比成小咏谂诸君子会 仲好 书先生
卷因续貂左方
特削芙蓉柱太虚天留胜地故仙居一时冠剑文非丧
千载荆榛道合除野性从来同木 …… (第 13b 页)
书孟直诗后
华岳之会足称一时之盛余愧不足为诸君子役所幸
有孟直诸什则今日之游可托不朽矣昔朱元晦与陆
子静游白鹿洞泛舟乐曰自有宇宙以来已有此溪山
还有此佳客否余于今日亦云余儿康年侍行得此诗
付梓以传余为跋其后 冯从吾仲好 甫书
游华麓纪事 西安周传诵 (第 15a 页)
余未游毕郢前 同年冯仲好 侍御约以暮春游华岳及
归自毕原则 (第 15b 页)
仲好 病谢客将谓此行或不果越数日勿
药卜初十日丁酉启行先是同志闻之无不勃勃有扶
筇之兴届期与偕者刘孟直二守 (第 15b 页)
杨工载 进士仲好 与
余四人耳三人各肩小舆孟直独策款段驾巾车相期
迟之浐浒余晨兴俶装携童仆裹粮出长乐门有士友
数人且榼 (第 15b 页)
酒郊关外壮其行酒数巡别去至浐浒则孟
直工载已先至矣久之 仲好 至长君康年随侍遂联舆 (第 15b 页)
东涉浐灞宿斜口夕阳在山绿禾被亩相与散步村中
已明月挂山头晴空一色坐谈旅舍茅檐下真与野老
争席矣漏下一鼓馀始寝戊戌辰发行十里至临潼 仲
好 具饭于城隍庙道士所饭毕行四十里至泠口(一作/零水)
(名/) (第 16a 页)
仲好 具午饭又行四十里至渭南宿西郭旅邸中月
明如昨乃阛阓纷沓不比村落閒寂孟直工载寓稍远 (第 16a 页)
仲好 虽同寓以体癯新愈先就枕余挑灯独坐忽忆邑
人秦汝睦宪副在此安得促膝一谭作怀汝睦一绝己 …… (第 16a 页)
仆往邀宜化汝刺史暨弟叔尚文学皆夙期同
游者乃化汝知吾辈且至使人要于路遂入城过寇莱
公祠拜谒瞻伫者久之 仲好 戏谓余此非与子先后守
天雄者耶则余汗下几无能自存嗟嗟庸碌浮沈望桑 …… (第 16b 页)
梓前修愧死矣同诣化汝具饭留宿舍南园亭主人既
别去 仲好 就寝余与孟直工载三人剧谈亭中花香月
影竹韵松风令人忘倦几欲呼酒对主人念深夜中止
遂成宿宜氏昆季园亭一 …… (第 17a 页)
后邀
游城南姬氏园园中竹木阴森牡丹数百株烂焉夺目
化汝以酒至列坐花间脩爵无算偶有举孔子志学从
心语者 仲好 剖析精义亹亹不倦余谓圣人一生学问
只在矩上用力当其志学即是欲此矩立不惑知命耳 …… (第 17a 页)
约至华岳
庙会集薄暮抵庙惟大已治具作东道主人矣初议次
早即可登岳或谓明日既望四方登岳者甚众喧杂难
往 仲好 议少留会友人讲学于此遂宿焉此出野服微
行不欲溷有司乃华阴令嘉定朱君官闻之夜遣吏致
馆谷次日壬寅执刺来 …… (第 18a 页)
作华岳之梦遂成怀同游诸君子及
再过宜大夫园亭两律丙午宿泠口丁未抵家则伯母
氏伏枕俟余见余至甚喜越壬子 仲好 诸君子始归自
青柯坪途中阻雨故耳此游也相谋甚久同谋者甚众 …… (第 19a 页)
余即登亦可无纪
重游华山有感(并引/)
万历戊申春服既成同刘孟直郡守杨工载
进士冯仲好 侍御游华岳过华下邀州人宜
化汝刺史宜叔尚文学同行至则朝邑王惟 …… (第 20a 页)
跋周淑远诗
古今名公游华岳者代不乏人未有徵会讲学如今日
者亦人不乏咏未有永言孝思如淑远氏者昔陆象山
与朱晦翁讲义利章于鹿洞闻者流涕今读此诗而有
不流涕者非夫也余顷与同游诸君子讲惓惓于孝弟
二字其于千古圣学颇足自信盖淑远倡之矣年弟 冯
从吾仲好 跋
壬子春 (第 22a 页)
冯仲好 直指赴新辟太华书院讲座
余病未偕诗以送之 长安刘养性 (第 22a 页)
少墟集卷十
明 冯从吾 撰
语录
太华书院会语
问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曰非礼不
是难勿的亦不是易勿的 …… (第 1a 页)
游太华会讲灏灵楼 长安刘养性
冯仲好 偕同志搢绅及诸俊秀士举会于华
下灏灵楼古未有也不佞窃幸执鞭而时蒲
张去浮先生主华阴师 (第 13b 页)
席先生雅任斯道亦
帅群弟子来会盖数日不佞惟三峰朗月迷
途都照比成小咏谂诸君子会 仲好 书先生
卷因续貂左方
特削芙蓉柱太虚天留胜地故仙居一时冠剑文非丧
千载荆榛道合除野性从来同木 …… (第 13b 页)
书孟直诗后
华岳之会足称一时之盛余愧不足为诸君子役所幸
有孟直诸什则今日之游可托不朽矣昔朱元晦与陆
子静游白鹿洞泛舟乐曰自有宇宙以来已有此溪山
还有此佳客否余于今日亦云余儿康年侍行得此诗
付梓以传余为跋其后 冯从吾仲好 甫书
游华麓纪事 西安周传诵 (第 15a 页)
余未游毕郢前 同年冯仲好 侍御约以暮春游华岳及
归自毕原则 (第 15b 页)
仲好 病谢客将谓此行或不果越数日勿
药卜初十日丁酉启行先是同志闻之无不勃勃有扶
筇之兴届期与偕者刘孟直二守 (第 15b 页)
杨工载 进士仲好 与
余四人耳三人各肩小舆孟直独策款段驾巾车相期
迟之浐浒余晨兴俶装携童仆裹粮出长乐门有士友
数人且榼 (第 15b 页)
酒郊关外壮其行酒数巡别去至浐浒则孟
直工载已先至矣久之 仲好 至长君康年随侍遂联舆 (第 15b 页)
东涉浐灞宿斜口夕阳在山绿禾被亩相与散步村中
已明月挂山头晴空一色坐谈旅舍茅檐下真与野老
争席矣漏下一鼓馀始寝戊戌辰发行十里至临潼 仲
好 具饭于城隍庙道士所饭毕行四十里至泠口(一作/零水)
(名/) (第 16a 页)
仲好 具午饭又行四十里至渭南宿西郭旅邸中月
明如昨乃阛阓纷沓不比村落閒寂孟直工载寓稍远 (第 16a 页)
仲好 虽同寓以体癯新愈先就枕余挑灯独坐忽忆邑
人秦汝睦宪副在此安得促膝一谭作怀汝睦一绝己 …… (第 16a 页)
仆往邀宜化汝刺史暨弟叔尚文学皆夙期同
游者乃化汝知吾辈且至使人要于路遂入城过寇莱
公祠拜谒瞻伫者久之 仲好 戏谓余此非与子先后守
天雄者耶则余汗下几无能自存嗟嗟庸碌浮沈望桑 …… (第 16b 页)
梓前修愧死矣同诣化汝具饭留宿舍南园亭主人既
别去 仲好 就寝余与孟直工载三人剧谈亭中花香月
影竹韵松风令人忘倦几欲呼酒对主人念深夜中止
遂成宿宜氏昆季园亭一 …… (第 17a 页)
后邀
游城南姬氏园园中竹木阴森牡丹数百株烂焉夺目
化汝以酒至列坐花间脩爵无算偶有举孔子志学从
心语者 仲好 剖析精义亹亹不倦余谓圣人一生学问
只在矩上用力当其志学即是欲此矩立不惑知命耳 …… (第 17a 页)
约至华岳
庙会集薄暮抵庙惟大已治具作东道主人矣初议次
早即可登岳或谓明日既望四方登岳者甚众喧杂难
往 仲好 议少留会友人讲学于此遂宿焉此出野服微
行不欲溷有司乃华阴令嘉定朱君官闻之夜遣吏致
馆谷次日壬寅执刺来 …… (第 18a 页)
作华岳之梦遂成怀同游诸君子及
再过宜大夫园亭两律丙午宿泠口丁未抵家则伯母
氏伏枕俟余见余至甚喜越壬子 仲好 诸君子始归自
青柯坪途中阻雨故耳此游也相谋甚久同谋者甚众 …… (第 19a 页)
余即登亦可无纪
重游华山有感(并引/)
万历戊申春服既成同刘孟直郡守杨工载
进士冯仲好 侍御游华岳过华下邀州人宜
化汝刺史宜叔尚文学同行至则朝邑王惟 …… (第 20a 页)
跋周淑远诗
古今名公游华岳者代不乏人未有徵会讲学如今日
者亦人不乏咏未有永言孝思如淑远氏者昔陆象山
与朱晦翁讲义利章于鹿洞闻者流涕今读此诗而有
不流涕者非夫也余顷与同游诸君子讲惓惓于孝弟
二字其于千古圣学颇足自信盖淑远倡之矣年弟 冯
从吾仲好 跋
壬子春 (第 22a 页)
冯仲好 直指赴新辟太华书院讲座
余病未偕诗以送之 长安刘养性 (第 22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少墟集卷十三
明 冯从吾 撰
序
濂洛文抄序
夫道一而已矣三代以前以理学为文章故六经四子
之书为万世文字之祖三代以后 …… (第 1a 页)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百尔
后昆凡有所得尚续为增补毋徒以故纸视之重余不
肖之罪可也
冯氏族谱序 冯从吾 曰夫国有史夫家有谱古人家谱之作盖自亲 (第 28b 页)
亲一念生也后世视为文具失作者意矣吾族故无谱
先君尝有志而歾余欲成先志而未敢自专乃谋之伯
兄敬吾兄曰子其任之呜呼余尝读苏氏谱叹世人贱
而后贵者耻言其先为之咨嗟太息者久之夫为人父
祖者孰不愿子孙贵显以光大厥阀比子孙贵显矣反
耻言其先如此则为人父祖者又奚愿有此子孙哉则
不孝莫大乎是世之作谱者率多僣托远胄誇耀失实
此其心亦毋乃耻言其先意欤谱如画工写真要之取
其肖而止令后世子孙以是彷佛先人云耳不问文也 从吾 何敢以不文不勉成先君之志夫叙事必有所由
从作例义第一合族辨世溯流于源谱之大者作世系
第二然名行不可无 (第 29b 页)
少墟集卷十三
明 冯从吾 撰
序
濂洛文抄序
夫道一而已矣三代以前以理学为文章故六经四子
之书为万世文字之祖三代以后 …… (第 1a 页)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百尔
后昆凡有所得尚续为增补毋徒以故纸视之重余不
肖之罪可也
冯氏族谱序 冯从吾 曰夫国有史夫家有谱古人家谱之作盖自亲 (第 28b 页)
亲一念生也后世视为文具失作者意矣吾族故无谱
先君尝有志而歾余欲成先志而未敢自专乃谋之伯
兄敬吾兄曰子其任之呜呼余尝读苏氏谱叹世人贱
而后贵者耻言其先为之咨嗟太息者久之夫为人父
祖者孰不愿子孙贵显以光大厥阀比子孙贵显矣反
耻言其先如此则为人父祖者又奚愿有此子孙哉则
不孝莫大乎是世之作谱者率多僣托远胄誇耀失实
此其心亦毋乃耻言其先意欤谱如画工写真要之取
其肖而止令后世子孙以是彷佛先人云耳不问文也 从吾 何敢以不文不勉成先君之志夫叙事必有所由
从作例义第一合族辨世溯流于源谱之大者作世系
第二然名行不可无 (第 29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少墟集卷十六
明 冯从吾 撰
杂著
百二别言
镜源涂先生以理学钜儒抚我榆阳六载于兹内脩外攘
功高一时兹晋秩大司马总督 …… (第 1a 页)
必远寻即此时吾辈坐谈间烧烛啜茗四壁萧
然神怡心旷当下便是孔颜乐处又何必远寻耶因相
与歌尧夫诗数章而别 冯从吾 曰讲学之益大矣哉先
君于不肖 (第 9a 页)
从吾 命名岂徒名之已耶不肖三十年来 …… (第 9a 页)
周淑远游华山诗跋
古今名公游华岳者代不乏人未有徵会讲学如今日
者亦人不乏咏未有永言孝思如淑远氏者昔陆象山
与朱晦翁讲义利章于鹿洞闻者流涕今读此诗而有
不流涕者非夫也余顷与同游诸君子讲惓惓于孝弟
二字其于千古圣学颇足自信盖淑远倡之矣
理学诗选跋 冯从吾 曰选理学诗与选唐人诗异选唐人诗论诗不
论人所谓人以诗重也选理学诗论人方论诗所谓诗
以人重也呜呼学者将 …… (第 20b 页)
呜呼公夫妇亦可以不朽矣 冯从吾 曰谚云芝草无根
醴泉无源其然岂其然乎原忠文章政事大噪一时力
承正学为世真儒而不知公之隐迹市廛躬行孝弟 (第 27a 页)
少墟集卷十六
明 冯从吾 撰
杂著
百二别言
镜源涂先生以理学钜儒抚我榆阳六载于兹内脩外攘
功高一时兹晋秩大司马总督 …… (第 1a 页)
必远寻即此时吾辈坐谈间烧烛啜茗四壁萧
然神怡心旷当下便是孔颜乐处又何必远寻耶因相
与歌尧夫诗数章而别 冯从吾 曰讲学之益大矣哉先
君于不肖 (第 9a 页)
从吾 命名岂徒名之已耶不肖三十年来 …… (第 9a 页)
周淑远游华山诗跋
古今名公游华岳者代不乏人未有徵会讲学如今日
者亦人不乏咏未有永言孝思如淑远氏者昔陆象山
与朱晦翁讲义利章于鹿洞闻者流涕今读此诗而有
不流涕者非夫也余顷与同游诸君子讲惓惓于孝弟
二字其于千古圣学颇足自信盖淑远倡之矣
理学诗选跋 冯从吾 曰选理学诗与选唐人诗异选唐人诗论诗不
论人所谓人以诗重也选理学诗论人方论诗所谓诗
以人重也呜呼学者将 …… (第 20b 页)
呜呼公夫妇亦可以不朽矣 冯从吾 曰谚云芝草无根
醴泉无源其然岂其然乎原忠文章政事大噪一时力
承正学为世真儒而不知公之隐迹市廛躬行孝弟 (第 27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少墟集卷十七
明 冯从吾 撰
传
河南卫辉府通判一轩刘公传
余外王父一轩刘公讳玺字廷节一轩其别号也先世
宜川人始祖讳 …… (第 1a 页)
子试耶公曰吾平日所乐在此舍此无所事
事矣年七十九卒公初娶于吴继张再继邢先宜人张
媪出其子孙繁衍不具述 冯从吾 曰余幼时每侍先大
夫辄称引公以训 (第 2b 页)
从吾 兄弟公为人真率质戆绝无世
俗脂韦态即或有矫枉过直处要不失君子先进之风
也乃今则时尚靡而人趋竞矣扼腕狂 …… (第 2b 页)
西郭先生传
先生姓姚氏讳显字微之咸阳人正统九年乡举在太
学三上封事皆辟异端崇正道安社稷之谋景泰五年
四月上疏言王振脩大兴隆寺车驾不时临幸佛本异
端信佛得祸若梁武帝足鉴时上欲幸隆福寺太学生
济宁杨浩与先生相继言上遂罢行名震天下后寓居
长安西郭藩臬诸公造之食以蔬粝无弗饱者令齐东
武城二县祀名宦循政详山东通志中当时民歌之曰
先有子游后有姚公学道爱人同一古风而先生自赞
其像曰六尺长躯尺五长须学古入官读孔孟书躯兮
须兮五十三年而知五十二年之非躯兮须兮碌碌庸
庸不能作邦家之基官至太仆寺丞 冯从吾 曰师友之
益大矣先生之寓居长安也以与李介庵先生讲学故
介庵以理学鸣关中而先生与之为友交砥互砺俱成
名 …… (第 3b 页)
相继袭祖职 冯从吾 曰自世之降也士以放纵为真以
敬谨为伪以称恶为直以扬善为党士风决裂莫可底
止如公卓然自立之死不贰者几人 …… (第 8a 页)
法所著有司徒奏议五卷正
谊庵诗集六卷公无子故遗书多散逸不传高陵吕泾
野先生楠铭其墓郑端简公吾学编有传 冯从吾 曰孔
子于刚者叹其难见盖叹真刚之难也公与介庵讲明
理学刚大之气盖从直养无害中得者彼刚愎自用而 …… (第 14a 页)
在万历己卯十二月二十九日距生嘉靖乙酉正
月十六日寿仅五十有五先生有子士奎为长安邑诸
生甘贫苦节有父风 冯从吾 曰古人云师道立则善人
多诚哉是言也今世衰教微师道废而不讲久矣世安 …… (第 20a 页)
只絮兮瞻馀不而歌薤露冀灵爽其不昧兮洋
洋乎来假而来顾
祭西郭先生文
万历二十六年五月廿二日长安 冯从吾 自孟村访友
归过兴善寺前见一茔内树有二碑其一将仆余因下
车省视之乃故太仆寺丞西郭先生姚公墓也其碑乃 …… (第 22b 页)
学会公祭王经轩文
维万历二十六年岁次戊戌八月甲寅朔越二十七日
庚辰学会友人 冯从吾 偕同会某某谨以牲帛庶仪致
祭于明故四川资阳县知县经轩王公之灵曰呜呼关
中理学推重横渠而横渠之学乃自晚 …… (第 25b 页)
祭韩旻阜郡丞
维万历四十六年岁次戊午七月丁亥朔越二十二日
戊申原任河南道监察御史通家治生 冯从吾 谨以牲
醴香楮之仪致祭于明奉政大夫陜西西安府同知旻
阜韩老公祖之灵曰呜呼公真不起邪抑传者误邪顷
公𣙜 (第 28a 页)
少墟集卷十七
明 冯从吾 撰
传
河南卫辉府通判一轩刘公传
余外王父一轩刘公讳玺字廷节一轩其别号也先世
宜川人始祖讳 …… (第 1a 页)
子试耶公曰吾平日所乐在此舍此无所事
事矣年七十九卒公初娶于吴继张再继邢先宜人张
媪出其子孙繁衍不具述 冯从吾 曰余幼时每侍先大
夫辄称引公以训 (第 2b 页)
从吾 兄弟公为人真率质戆绝无世
俗脂韦态即或有矫枉过直处要不失君子先进之风
也乃今则时尚靡而人趋竞矣扼腕狂 …… (第 2b 页)
西郭先生传
先生姓姚氏讳显字微之咸阳人正统九年乡举在太
学三上封事皆辟异端崇正道安社稷之谋景泰五年
四月上疏言王振脩大兴隆寺车驾不时临幸佛本异
端信佛得祸若梁武帝足鉴时上欲幸隆福寺太学生
济宁杨浩与先生相继言上遂罢行名震天下后寓居
长安西郭藩臬诸公造之食以蔬粝无弗饱者令齐东
武城二县祀名宦循政详山东通志中当时民歌之曰
先有子游后有姚公学道爱人同一古风而先生自赞
其像曰六尺长躯尺五长须学古入官读孔孟书躯兮
须兮五十三年而知五十二年之非躯兮须兮碌碌庸
庸不能作邦家之基官至太仆寺丞 冯从吾 曰师友之
益大矣先生之寓居长安也以与李介庵先生讲学故
介庵以理学鸣关中而先生与之为友交砥互砺俱成
名 …… (第 3b 页)
相继袭祖职 冯从吾 曰自世之降也士以放纵为真以
敬谨为伪以称恶为直以扬善为党士风决裂莫可底
止如公卓然自立之死不贰者几人 …… (第 8a 页)
法所著有司徒奏议五卷正
谊庵诗集六卷公无子故遗书多散逸不传高陵吕泾
野先生楠铭其墓郑端简公吾学编有传 冯从吾 曰孔
子于刚者叹其难见盖叹真刚之难也公与介庵讲明
理学刚大之气盖从直养无害中得者彼刚愎自用而 …… (第 14a 页)
在万历己卯十二月二十九日距生嘉靖乙酉正
月十六日寿仅五十有五先生有子士奎为长安邑诸
生甘贫苦节有父风 冯从吾 曰古人云师道立则善人
多诚哉是言也今世衰教微师道废而不讲久矣世安 …… (第 20a 页)
只絮兮瞻馀不而歌薤露冀灵爽其不昧兮洋
洋乎来假而来顾
祭西郭先生文
万历二十六年五月廿二日长安 冯从吾 自孟村访友
归过兴善寺前见一茔内树有二碑其一将仆余因下
车省视之乃故太仆寺丞西郭先生姚公墓也其碑乃 …… (第 22b 页)
学会公祭王经轩文
维万历二十六年岁次戊戌八月甲寅朔越二十七日
庚辰学会友人 冯从吾 偕同会某某谨以牲帛庶仪致
祭于明故四川资阳县知县经轩王公之灵曰呜呼关
中理学推重横渠而横渠之学乃自晚 …… (第 25b 页)
祭韩旻阜郡丞
维万历四十六年岁次戊午七月丁亥朔越二十二日
戊申原任河南道监察御史通家治生 冯从吾 谨以牲
醴香楮之仪致祭于明奉政大夫陜西西安府同知旻
阜韩老公祖之灵曰呜呼公真不起邪抑传者误邪顷
公𣙜 (第 2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