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四書類
孝經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別史類
傳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史評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儒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进左侍郎。尚书赵南星既逐,于廷署事。大学士魏广微传魏忠贤意,欲用其私人代南星,于廷不可,以乔允升、 冯从吾
、汪应蛟名上。忠贤大怒,谓所推仍南星遗党,矫旨切责,并杨涟、左光斗尽斥为民。自是清流尽逐,小人日用事
少卿召。至则改大理少卿,迁左佥都御史,佐赵南星京察。事竣,进左副都御史。天启三年,吏部缺右侍郎,廷推 冯从吾,
中旨特用于汴。于汴以 从吾
名位先己,义不可越,四辞不得,遂引疾归。明年,起南京右都御史,辞不拜。时绍徽、应甲附魏忠贤得志,必欲
与物无猜。然小人以其东林也,犹忌之。给事中朱童蒙、郭允厚、郭兴治虑明年京察不利己,潜谋驱逐。会元标与 冯从吾
建首善书院,集同志讲学,童蒙请禁之。元标疏辨求去,帝已慰留。兴治及允厚复交章力攻。元标疏请益力,诏加
蒋允仪
按《明外史·蒋允仪传》:允仪,字闻韶,宜兴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授桐乡知县,移嘉兴。天启二年,擢御史。巡按陕西,太常少卿王绍徽家居,与里人 冯从吾
不协。允仪重 从吾,
薄绍徽。魏忠贤擢绍徽佐都察院用事。五年,允仪还朝,即出为湖广副使。又使给事中苏兆先劾其为门户渠魁,遂
傅梅
按《明外史·傅梅传》:梅,邢台人。万历十九年举于乡,除登封知县善政具,举迁刑部主事。张差以梃击系狱,诸司官胡士相劳永嘉等将以疯癫蔽狱,梅愤时侍郎张问达署部事。梅见问达,反覆言之。问达乃令十三司会鞫差始成狱比差弃市。梅虑其潜易,躬请监刑自是为时所疾,以京察夺其官。天启初,起陕西布政司都事, 都御史冯从吾
推引之,擢户部主事御史。曾应瑞劾其呈身, 从吾
遂削籍。十五年,畿辅戒严,梅与中书舍人孟曾钵、张凤鸣、佐顺德知府吉孔嘉募兵共守。及城破,皆死之。时乡
,馆人颂之。又守城有功,特擢兵科给事中,卒官。
晋国柱
按《陕西通志》:国柱,字擎衡,长安人。少受讲 冯恭定
于宝庆寺,以闯变高隐。卒之日,门人谥曰贞孝先生。
信姓部汇考
《凌迪知·万姓统谱》
信姓
信,魏公子
》四卷。
盛以恒
按《陕西通志》:以恒,字勉,南潼关卫人,万历乙卯举人。性方严寡交,苦志自励,受学于 冯恭定
之门,授河南商城令。严法度,练乡兵,浚城隍,降贼一丈青全部千馀人,又擒一字王,斩获无算,贼不敢近。逆
书社约         丁奇遇
  启             前人
  学会约           冯从吾
  金陵社集诗序       李言恭
  南海邑庠会文经费记    陈子壮
 同学部艺文二〈诗〉
  ……精神所聚,定生异宝。则山川当护此社矣。若此庶几生不虚同,想亦世所藉慰,敢请斯盟幸报使者。
《学会约》 冯从吾
一会期每月三会,初一,十一,廿一,以中午为期,不设酒醴,不用柬邀,大家初会相拜,止于会中行之,不必各
跋向元伯遗戒        朱熹
  彭和甫族谱跋       文天祥
  冯氏族谱序        明冯从吾
  先祠箴          范弘嗣
 子孙部艺文二〈诗〉
  周南螽斯三章
  麟之趾三章
  新 ……得不至。诸公皆劝和甫以自立,和甫而祖玕犹当为沈劲,和甫而祖博士柳玭之言,得不勉乎哉。
《冯氏族谱序》 明·冯从吾
冯从吾
曰:夫国有史,犹家有谱。古人家谱之作,盖自亲,亲一念生也。后世视为文具,失作者意矣。吾族故无谱,先君 ……实,此其心亦毋,乃耻言其先意欤。谱如画工写真要之,取其肖而止令后世子孙以是,彷佛先人云:耳不问文也。 从吾
何敢以不文不勉成先君之志,夫叙事必有所由,从作例义第一,合族辨世
是危如山海,而阁臣一出,共偷安无事;惨如黔围,而抚臣坐视,竟严谴莫施。近日举动,更可异者。邹元标去, 冯从吾
杜门,首揆冢宰亦相率求退。三朝憖遗一旦以讲学故不安其位空人国逐名贤,有似伪学之禁。唐、宋末季,可为前
朝,非荐贤无以报国。先后推毂不绝林居耆硕,若沈鲤、吕坤、郭正域、丘度、蔡悉、顾宪成、赵南星、邹元标、 冯从吾
、千玉立、高攀龙、刘元珍、庞时雍、姜士昌、范涞、欧阳东凤辈。推引不遗馀力。帝雅意不用旧人,悉寝不报。 ……俊奏行足储数事。国计赖之。忠贤尽逐涟等,三俊遂引疾去。明年,忠贤党张讷请毁天下书院,劾三俊与邹元标、 冯从吾
、孙慎行、余懋衡合污同流,褫职閒住。崇祯元年,起南京户部尚书兼掌吏部事。南京诸僚多忠贤遗党,是年京察
都御史,改兵部右侍郎,俱理戎政。三年八月,廷推南京吏部尚书,以懋衡副李三才;推吏部左侍郎,以曹于汴副 冯从吾。
帝皆用副者。大学士叶向高等力言不可,弗听。懋衡、于汴亦以资后三才等,力辞新命,引疾归。明年十月,再授前职。懋衡以珰势方张,坚卧不起。既而奸党张讷丑诋讲学诸臣,以懋衡、 从吾
及孙慎行为三大头目,遂削夺。崇祯初,复其官。
陈道亨
按《明外史本传》:道亨,字孟起,新建人。万历十
得书所闻以投掌察者。事率覈实,然亦间有以中所恶者。帝降诏慰留丕扬,逮此吕,诘让思孝。御史俞价、强思、 冯从吾,
给事中黄运泰、祝世禄,皆为时馨讼冤,语侵思孝、东之。给事中杨天民、马经纶、马文卿又各疏劾思孝,大抵言 ……史林培请辩忠邪,又力诋思孝、东之;且言:丕扬杜门半载,辞疏十上,意必得请而后已。思孝则杜门未几,近见 从吾
、运泰等罢,谓朝廷不难去言官五六人以安我。此人不去,为朝端害。帝顾思孝厚,谪培官。乾清宫灾,思孝请行 ……文焕、费必兴、卢大中,御史柳佐、聂应科、李文熙等十九人俱调外,留者并停俸一年。又令吏部列上职名,再罢 御史冯从吾
、薛继茂、王慎德、姚三让四人。大学士赵志皋、陈于陛、沈一贯及九卿各疏争,尚书石星请罢职以宽诸臣,皆不
一脉
  吴达可      傅好礼
  汤兆京      曹学程
  马孟祯      张问达
   冯从吾      
毕懋康
  朱吾弼      林秉汉
  江秉谦      王允成
  李希孔      王心一
  ……。顷之,问达卒。巡抚张维枢言,免其半,问达家遂破。崇祯初,赠太保,予一子官。维持、志夔咸名挂逆案。 冯从吾
按《明外史本传》: 从吾,
字仲好,长安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御史。巡视中城,阉人修刺谒,拒却之。礼科都给事中胡汝宁倾邪狡猾,累劾不去。 从吾
发其奸,遂调外。时当大计, 从吾
严逻侦,苞苴绝迹。二十年正月,抗章言:陛下郊庙不亲,朝讲不御,章奏留中不发。试观戊子以前,四裔效顺, ……太后寿辰,阁臣力解得免。寻告归,起巡长芦盐政。洁己惠商,奸宄敛迹。既还朝,适帝以军政故大黜两京言官。 从吾
亦削籍,犹以前疏故也。 从吾
生而纯懿,长志濂、洛之学,受业许孚远。罢官归,杜门谢客,取先正格言,体验身心,造诣益邃。家居二十五年 ……起尚宝卿,进太仆少卿,并以兄丧未赴。俄改大理。天启二年擢左佥都御史。甫两月,进左副都御史。廷议三案, 从吾
言:李可灼以至尊尝试,而许其引疾,当国何心。至梃击之狱,与发奸诸臣为难者,即奸人也。由是群小恶之。已,与邹元标共建首善书院,集同志讲学其中,给事中朱童蒙遂疏诋之。 从吾
言:宋之不竞,以禁讲学故,非以讲学故也。我二祖表章《六经》,天子经筵,皇太子出阁,皆讲学也。臣子以此 ……功。此臣等所以不恤毁誉,而为此也。因再称疾求罢,帝温诏慰留。而给事中郭允厚、郭兴治复相继诋元标甚力。 从吾
又上言:臣壮岁登朝,即与杨起元、孟化鲤、陶望龄辈立讲学会,自臣告归乃废。京师讲学,昔已有之,何至今日 ……都御史,累辞未上,召拜工部尚书。会赵南星、高攀龙相继去国,连疏力辞,予致仕。明年秋,魏忠贤党张讷疏诋 从吾,
遂削籍。乡人王绍徽素衔 从吾,
及为吏部,使乔应甲抚陕,捃摭百方,无所得。乃毁书院,曳先圣像,掷之城隅。 从吾
不胜愤悒,得疾卒。崇祯初,复官,赠太子太保,谥恭定。学者称少墟先生。
毕懋康
按《明外史本传》:懋康 ……去。内廷受遗之臣,因霍维华一疏而去。忠肝义胆之王纪,万死一生之满朝荐,接踵削籍,而当代师表如邹元标、 冯从吾
、孙慎行辈,顾命重臣如周嘉谟、杨涟辈,台省直臣如毛士龙、熊德阳、江秉谦、侯震旸、周朝瑞、惠世扬、夏之 ……,反借言官以伸;言官声势,反借权珰以重。数月以来,熊德阳、江秉谦、侯震旸、王纪、满朝荐斥矣,邹元标、 冯从吾
罢矣,文震孟、郑鄤逐矣,近且扼孙慎行、盛以弘,而绝其揆路。摘瓜抱蔓,正人重足。举朝各爱一死,无敢明犯
卿召。至则改大理少卿,迁左佥都御史,佐赵南星京察。事竣,进左副都御史。天启三年秋,吏部缺右侍郎,廷推 冯从吾,
以于汴副,中旨特用于汴。于汴以 从吾
名位先己,义不可越,四辞不得,遂引疾归。明年,起南京右都御史,辞不拜。时绍徽、应甲附魏忠贤得志,必欲 ……赵南星既逐,于廷署事。大学士魏广微傅魏忠贤意,欲用其私人代南星,且许擢于廷总宪,于廷不可,以乔允升、 冯从吾
、汪应蛟名上。忠贤大怒,谓所推仍南星遗党,矫旨切责,并杨涟、左光斗尽斥为民。文选郎张可前、御史袁化中 ……黄尊素
按《明外史本传》:尊素,字真长,馀姚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除宁国推官,精敏彊执。天启二年,擢授御史,谒假归。明年冬还朝,疏请召还余懋衡、曹于汴、刘宗周、周洪谟、王纪、邹元标、 冯从吾,
而劾尚书赵秉忠、侍郎牛应元、通政丁启睿顽钝。秉忠、应元俱引去。山东妖贼既平,馀党复煽,巡抚王惟俭不能 ……下无不顺应。区区修禳虚文,安能格上穹哉。帝不能用。巡按陕西,条上筹边八事。太常少卿王绍徽家居,与里人 冯从吾
不协。允仪重 从吾,
薄绍徽。魏忠贤擢绍徽佐都察院用事。五年,允仪还朝,即出为湖广副使。其冬又使给事中苏兆先劾其为门户渠魁
十年。未尝尺书入京师。光宗立,起太仆少卿。未至,进本寺卿。天启二年,吏部将用为左副都御史,羽正辞曰: 冯公从吾
佥院已久,我后入先之,是长竞也。西台何地,可以是风有位乎。乃受佥都御史而让 从吾
为副。甫入署,即言:方从哲进药议谥,封后移宫,无谋鲜断,似佞似欺,宜免其官秩,使为法受过。沈㴶结内援 ……,致失辽阳;辽阳之罪不明,致失广宁。朝廷疆土,堪几番败坏。由是二人皆坐大辟。会朱童蒙以讲学击邹元标及 从吾,
羽正言书院之设,实为京师首善劝,不当议禁,因自劾乞休。顷之,代 从吾
为左副都御史,俄改户部右侍郎,督仓场。明年春,拜工部尚书。故事,奄人冬衣隔岁一给。是夏六月,群奄千馀 ……与物无猜。然小人以其东林也,犹忌之。给事中朱童蒙、郭允厚、郭兴治虑明年京察不利己,潜谋驱逐。会元标与 冯从吾
建首善书院,集同志讲学,童蒙首请禁之。元标疏辨求去,帝已慰留,允厚复疏劾,语尤妄诞。而魏忠贤方窃柄,
游久不归,年十五,即独身访求,历数千里,屡濒死,卒得之。后由选贡生,为南康通判,以清慎著。万龄从乡人 冯从吾
游,举万历四十四年进士。累官保定知府。天启六年,魏忠贤尽毁天下书院,万龄叹息。逆党李鲁生劾万龄倡讹言 ……弃市,梅虑其潜易,躬请监刑,自是为时所疾。以京察夺其官。天启初,御史焦源溥讼于朝,起陕西布政司都事。 都御史冯从吾
推引之,擢户部主事。六年春,御史曾应瑞劾其呈身 从吾,
遂削籍。崇祯中,起故官,历台州知府。解职归。十五年冬,畿辅戒严,梅捐二千金,与中书舍人孟鲁钵、张凤鸣
下,先宗周死。乡人私谥正义先生。宗周始受业于许孚远。已,交刘永澄、丁元荐入东林书院,与高攀龙辈讲习。 冯从吾
首善书院之会,宗周亦与焉。越中自王守仁后,一传为王畿,再传为周汝登、陶望龄,三传为陶奭龄,皆杂于禅。
林以吉归省序       前人
  书朱守谐卷         前人
  答强睿庵侍御        冯从吾
 志气部艺文二〈诗〉
  迪志诗         后汉傅毅
  述志诗          仲长统
  ……其心一也。以为鸿鹄将至者,其心二也。惟奕秋之为听其事。专也思援弓缴而射之其事分也。
《答强睿庵侍御》 冯从吾
承教隐居求。志行义达道夫人之,志不同。有志事功者,有志气节者,有志道德者,要之道,德可以兼事功气节事
欲同行异情,此语尽当玩味。于饮食男女之欲,尧舜与桀纣同,但中理中节,即为天理,无理无节,即为人欲。 《明·冯从吾
辨学录》《语录》
问天理人欲,原分别不得假仁假义,天理即是人欲,公货公色,人欲即是天理,曰:既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