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四書類
孝經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別史類
傳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史評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儒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年十月还朝复为首辅熹宗
初政群贤满朝天下欣欣望治然熹宗不能辨忠佞魏
忠贤客氏渐窃威福时左都御史邹元标 副都御史冯
从吾
以书院讲学为两给事所讦帝传谕欲毁书院者
屡向高言讲学之禁从古未有言者动谓宗室祸败皆
由讲学不思有宋盛 …… (第 6a 页)
上何轻听二臣之言而有道学之禁臣为执政而
诸儒臣联翩去国天下后世清议谓何且将与王淮辈
同被恶名乞与元标 从吾
同去熹宗不许向高为人光
明忠厚有德量好扶植善𩔖再入相事冲主奄人逞炀
灶奸时事日非向高亦稍刓方为圆不 (第 6b 页)
远画守禦策力言不宜轻举无何广宁竟弃经抚继逃
合疏请并逮治时传为五少卿疏初乔远与邹元标
从吾
皆于林居考德为事而汪应蛟杨东明高攀龙曹
于汴一时同志并起废籍因城南建首善书院科臣朱
童蒙劾之乔远言书 (第 12a 页)
  (乃以己所将五千人授化贞为殿尽焚积聚与副使我/高出胡嘉栋等先后入关独邦佐至杏山驿自经死)
(太宗大军至锦州驻营大贝勒与还败闻至京师鹤鸣惧/ 文皇帝引兵至义州克之而)
  (罪因自请视师给事中侯震旸少卿 冯从吾
董麃举/请并逮化贞廷弼以申国法狱具二人并论死鹤鸣)
  (寻亦/罢归)质实(觉华岛在明宁远卫东南二十 …… (第 15a 页)
  (城在宁远州西南大凌河源出大宁经广宁界入海/杏山驿在锦县西南四十里刘徵黑云鹤里系无考)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俱追谥烈悯高邦佐字以道襄阳/ 人邢慎言益都人冯从吉字 仲好
长长人董应举字) …… (第 15a 页)
 (震如翻壤城垣七千九百馀文屋宇万一千八百/馀区压死男妇万二千馀口后十一月陜西又震)
冬十月左都御史邹元标 副都御史冯从吾

 (初神宗时元标 (第 23b 页)
从吾
以建言削籍里居讲学垂数十/年泰昌初两人始召用已而同官都察院乃共建首)
 (善书院于京师御史周宗建董其 …… (第 23b 页)
 (以讲学为门户元标疏辨求去帝已慰留允厚复继/劾语尤妄诞而魏忠贤方窃政传旨谓宋室之亡由)
 (于讲学将加严谴 从吾
言宋之不竞以禁讲学故非/以讲学故也叶向高亦力为解且乞同去乃得温旨) (第 23b 页)
 (而兴治复力攻比元标于山东妖贼元标 从吾
遂并/引归先是书院方建御史黄遵素谓元标曰都门非)
 (讲学地徐文贞已丛议于前矣谓徐阶也元标不能/用至 (第 24a 页)
是尊素言果验元标 从吾
既归群小击碎其碑)
 (暴于门外先师木主委弃路隅经史典籍尽被焚汤/而院独存后崇祯中礼部尚书徐光启率西 (第 24a 页)
 (先是万燝杖死黄尊素语涟曰可以去矣涟曰苟济/国死生以之卒不去至是廷推吏部尚书涟注籍不)
 (预于廷等推乔允升 冯从吾
汪应蛟上之中旨谓此/次会推仍是赵南星私人显是于廷涟光斗冇意徇)
 (私更责涟怙恶不悛注籍躲闪前者勘陈 …… (第 8a 页)
 实(石三畏交河人忠贤/门下十孩儿之一也)

八月毁天下书院
 (御史张讷上疏力诋邹元标孙慎行 冯从吾
余懋衡/等请毁其讲学书院于是元标慎行从善懋衡俱削)
 (夺东林关中江右徽州及天下一切书院皆毁讷为/忠 (第 16b 页)
贤鹰犬最效力忠贤深德之书院既毁未几逆祠)
 (建/矣)质实(时元标已前卒追论夺官崇祯初赠尚书谥/忠介慎行寻以红丸事遣戍 从吾
以病卒崇)
 (祯初复官谥 (第 16b 页)
恭定
懋衡字国持婺源/人亦于崇祯初复官张讷阆中人)
以周如磐丁绍轼黄立极为礼部尚书冯铨为礼部侍
郎并兼东阁 (第 16b 页)
 (卿吴裕中张汶赠恤有差赵南星赠太子太保谥忠/毅邹元标赠太子大保吏部尚书谥忠介高攀龙赠)
 (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冯从吾
赠太子太保谥 (第 2b 页)
恭定
瞿式耜字起由常熟人明挂王时殉节 本朝)
 (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宣)
夏四月以袁崇焕督师蓟辽 (第 2b 页)
乙未修字天锡江西临/川人正统甲子举人按察司)
 (副/使)
马理陜西通志四十卷(嘉靖壬/寅修)
周宇 冯从吾
陜西通志三十五卷 (第 18b 页)
 (有四五之凡一百二/十各著记以明之)
吴仕期大儒敷言三十三卷
徐三重庸斋日记八卷(字伯/同)

又信大约论八卷
徐用检三儒类要五卷(浙江人三儒敬/轩白沙阳明)
又反声编四卷
李廷机燕居录一卷
来知德瞿塘日录十二卷
方学渐心学宗四卷
又性善绎一卷
又方子庸言一卷

又东游记三卷
又迩训二十卷
吴应宾性善二书五卷
又宗一圣论二卷
方大镇宁澹语八卷(学渐子万历己丑/进士大理寺少卿)
又由居乙记四卷
姚舜牧性理指归二十八卷
周敬正志学罪言十二卷

于孔兼愿学斋存语二卷
又述语四卷
又忆语四卷
又续忆语二卷 冯从吾
元儒考略四卷
又少墟语录六卷
唐鹤徵宪世编六卷
李宗延辑曾子四卷 (第 31b 页)
 (简/)
又歇庵集二十卷
董其昌容台集十四卷(字玄宰华亭人礼/部尚书追谥文敏)

又别集六卷
高攀龙高子遗书十二卷又未刻稿六卷(字云从无锡/人刑部侍郎)
 (都察院左都御史坐忤逆奄削籍被逮/赴水死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冯从吾
少墟文集二十二卷(字 (第 29a 页)
仲好
长安人副/都御史谥恭定)
林尧俞溪堂集(字咨伯/莆田人)
傅新德傅文恪公集七卷(字明甫定襄人戊子解元 (第 29a 页)
年薨葬于高陵奉正原
巢阁通志在鄠县西七里白乐天读书处村名割耳庄
有白沙诸泉汇为湖后长安逸民张光裕建阁 冯从吾
讲学其上 …… (第 29b 页)
冀国公名华善巴图尔中书左丞郝
天挺父也
王宝宝墓通志在盩厔县西南十里宝宝殁于国事赠
武德将军盩厔子 明冯从吾
墓长安县志 (第 39a 页)
冯恭定
墓在城南
康桥临潼县志在县北八十里明刘瑾陷李梦阳武功
康海救之有义声归里时潼令为桥于漆水渡之因名
(第 39a 页)
汧阳县东祀燕伋郭钦段秀实伋从
夫子适周钦肥遁于王莽之世秀实死难旧各祀于乡
天启元年始创此祠高攀龙撰记 冯从吾
篆额
金台观通志在宝鸡县东北一里许张三丰修道之所
  古迹(郊邑/)
凤翔府唐虞斄亭雍胜略在郿县境汉 (第 19a 页)
而其学焉而
最著则有薛胡王陈四君子至万历之末有高攀龙即
宋儒杨时遗址讲紫阳之学而世遂以东林名其时若 冯从吾
邹元标鼎分讲席与攀龙并推晚年一出卒遘
逆珰之祸以死幸皇上首表遗忠攀龙已日月争光而 (第 35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明儒言行录卷十
           安化县知县沈佳撰
  冯从吾 
少墟先生 (第 1a 页)
恭定公
  字 (第 1a 页)
仲好
陜西长安人万历己丑进士官至工部尚
  书
先生为庶吉士端静寡营不规规词章以圣人自期授
山西道御史视中 …… (第 1a 页)
善言本体者惟恐言工夫者之妨其悟不知欲修者
正须求之本体欲悟者正须求之工夫无本体无工夫
无工夫无本体也 仲好
之集至明至备至正至中非修
而悟悟而彻者不能真圣人之学也吾特于其集中示
人最切者揭而出之以见似是而非者 …… (第 5b 页)
一从绝学横渠倡次第斯文 仲好
(冯少墟先生关/中讲坛二首)
先生诗曰圣狂分足处善念是吾真若要中间立终为
蹠路人(善利/图诗)
姚 …… (第 15b 页)
都督同知驳寝之又忠贤等乞
请诸珰弟侄及保姆客氏男俱世袭锦衣卫官具疏封
还两敕告归明年太常邹德泳特请召 冯从吾
余懋衡
曹于汴置论思之地以辅圣学正士风乃起原官引疾
不赴丙寅珰矫旨削籍初公于新安建紫阳书院创兴 …… (第 17b 页)
理学及令永新善邹元标建明新书院按陜西与 冯从
阐明关学憙庙初年邹为总宪公与冯同为中丞复
开首善书院于都门至是魏党驱除正学御史张纳请
毁首善且言海内 (第 18a 页)
书院最盛者四东林江右关中紫阳
南北主盟互相雄长余懋衡 冯从吾
邹元标孙慎行为
四大头目并宜处分遂俱削夺一切书院皆毁
崇祯改元诏复官诰追叙川功赐金帛复推南吏部以
(第 18a 页)
  史
公举进士观政时辅臣张居正夺情视事编修吴中行
祭酒赵用贤刑部员外艾穆主事沈思孝上疏诏廷杖
公视四人杖毕而疏上越二日杖八十谪戍都匀卫(两/朝)
(名臣/记)
奏言居正才虽可为学术则偏志虽欲为自用大甚诸
所设施乖张者一曰进贤未广二曰决囚太滥三曰言
路未通四曰民𨼆未周即使有利社稷犹大坏纲常况

无利社稷若此而可留耶
越五年神宗亲政录言者拜公为諌官居一岁复以言
事罢是时吴门娄江四明山阴相继执政公尝一起为
吏部郎亦随以迁去自是栖迟林皋者三十年(陈子龙/撰忠介)
(奏议/序)
天启初始起刑部侍郎迁左都御史与关中 冯从吾

学京师科臣朱童蒙等媚珰劾之福清申救予告归未
几逆珰复矫旨削籍卒崇祯登极赠官太子太保谥忠 …… (第 41a 页)
  史

为诸生时与盱眙冯应京以圣贤之学相磨砺讲求兵
农钱赋边防水利之要订经世实用书成进士授淮安
府推官擢给事中论奏皆天下大计万历庚戍与高阳
孙承宗分试南宫所取多名士以吏垣掌内计佐太宰
富平孙丕扬斥小人之渠率其党相与磨牙争之久之
公与富平相继引去
泰昌元年以太常少卿起家屡迁都察院副都御史居
宪府双藤倚户外百僚肃然有顾太康之风迟重寡言

人或以衰晚目之及东警薄都城谕劄日数十下条对
商确不移漏刻诘奸警备旋至立应精强少年皆敛手
叹服旋晋吏部左侍郎公薄嗜欲勇辞让进礼退义不
失尺寸当推少宰时越关中 冯恭定
而用公小人藉是
两惎之公固让不可不旬月坚请去旋去逆阉之难作
而东林之党祸烈矣戊辰崇□改元召公为左都御 (第 53a 页)
也五月升太常寺少卿时御史邹元标 冯从吾
建首善
书院于京师攀龙时与讲会方郑之党憎而且惧给事
中朱童蒙因疏讦东林目为朋党于是元标等皆去位
攀龙 …… (第 18b 页)
秋孔义高子遗书编辑朱子要语皆本主敬格致之说
尝谓人曰善学孔子者无如朱子故所学为得其正与
顾宪成邹元标 冯从吾
辈齐名裒然东林之冠论者谓
有明理学名儒如陈献章之洒落胡居仁之主敬薛瑄
之实践王守仁之超悟攀龙殆兼有之 …… (第 20b 页)
焉迨光宗即位叶向高刘一燝执政邹元标赵南星周
嘉谟 冯从吾
辈皆班九卿一时清流稍有起色奈诸君
子持论太严于是争红丸争移宫而东林之祸炽矣及
夫熹宗委命阉寺熊王之狱 (第 23b 页)
十二斩罪疏劾忠贤
未奏而事泄适吏部侍郎陈于廷会推冢臣疏上逆贤
矫旨切责谓此次会推仍用赵南星私人乔允升 冯从
等显是陈于廷杨涟左光斗抗旨徇情钳制众正光
斗遂与二人俱削籍去自是铨司台省正人绝迹矣时 (第 6a 页)
纪满朝荐又斥矣邹元标 冯从吾
及文震孟又斥矣今
且欲并孙慎行盛以弘而逐之摘瓜抱蔓正人重足举
朝各爱一死无敢为陛下言者故巩横行愈甚奸 …… (第 8a 页)
者必受牵挽尊素
至宾尹辄自敛饬有大姓置私狱杀人尊素黥其僮客
六七人一郡股栗入为山东道御史请留用邹元标

从吾
刘宗周请复召对言御门讲筵徒循故事讲官未
尝献规主上未尝发问铺节文具以治忧患相并之天
下庸有济乎先是中 (第 9b 页)
  顾锡畴传
顾锡畴字九畴昆山人幼至孝颖悟异常年十二为诸
生申时行特加器重曰名位不在吾辈下十三应试南
闱魏国徐时雨一见惊异以女妻焉万历己未成进士
选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天启甲子典福建试时魏珰
方恣闱题以无父无君斥之发策首以人之贵贱为问
而谓色授气使者为甚贱不可昵及为程策曰朱紫杂

沓于貂珰金组艳奕于妇寺会内阁魏广微以请托不
从同邑顾秉谦以联宗不应傅成其罪遂与江西主考
丁乾学广东主考陈子壮同时被谴乙丑降调丙寅削
籍崇祯初召用升赞善历谕德迁国子监祭酒奏复积
分旧制釐正从祀位号有从祀议言十哲中宜进有若
南宫适而降予求先儒中宜进诸葛亮狄仁杰范仲淹
也有近儒应从祀议谓吕楠罗钦顺高攀龙顾宪成
从吾
也有梅福应从祀议以追封圣裔之论始于福也 (第 11a 页)
不敢肆而元标所引用
正类皆非佥人意尚书孙慎行王纪皆坐忤旨罢斥元
标力救不听亡何遂以讲学被谤矣元标之拜 御史冯
从吾
为之副二人同志创首善书院讲学于京师给事
朱童蒙攻之以为招摇门户盖奸党嗾攻正人意不在
讲学也元标奏曰臣 …… (第 6b 页)
位极人臣虚生浪死耳既不许京师讲会愿罢臣归田
以究所志陛下经筵日讲为诸臣先毋以臣等阻千百
世共学之心 冯从吾
亦屡疏乞与元标同罢阁臣叶向
高为之疏辩议留给事郭允厚郭兴治遂痛诋元标以
二氏之学元标六疏乞罢乃加太子 …… (第 7a 页)
恶诛戮贤良戕贼
方正不至夷灭沦丧而不止此岂天道使然欤余读南皋
梦白两先生传不禁涕泗滂沱而伤心也
   冯从吾
(第 12b 页)
冯从吾
(第 13a 页)
仲好
号少墟长安人好濂洛之学尝受业于
许孚远居父母忧哀毁尽礼中万历十七年进士改庶
吉士授山西道御史巡视中城 …… (第 13a 页)

之晏安为可恃勿以将来之危乱为可忽天下幸甚疏
入上大怒欲廷杖之会皇后长秋节阁臣救解得免大
计外吏命 从吾
司侦逻苞苴绝迹都给事胡汝宁者执
政私人也特疏论之汝宁遂斥外请告归起故官巡长
芦盐政洁己惠商盐政大饬二 (第 14a 页)
十四年春上怒南北言
官凡科道掌印者尽斥为民 从吾
预焉自是杜门不出 …… (第 14a 页)
也群小恶之时台长为邹元标相与
建首善书院集同志讲学其中益为小人所恶给事朱
童蒙郭允厚郭兴治遂相继疏诋 从吾
上言宋之不竞
以禁讲之故非以讲之故也我二祖表章六经天子经 …… (第 14b 页)
屡疏乞归又二年起为南京右都御史
未赴改工部尚书力辞予致仕既而魏忠贤益炽乃削
其籍同邑王绍徽为冢宰素与 从吾
不协使巡抚乔应
甲窘辱之不胜愤郁而卒崇祯改元复其官赐 (第 15a 页)
恭定

从吾
为学全在本原处透澈未发处得力而于日用常
行必事事检勘以求合其本体故所造光明纯粹卓然
为一代大儒所著有 (第 15a 页)
请而得报者如增
浮躁之条与降调郎中王允光议处饶州通判沈榜及
请建储行冠婚礼他如救顾宪成赵南星荐邹元标
从吾
等诸疏即不得报而事因以正者多也又如中使
诬抚臣魏允贞高寀妄荐陈性学为巡抚皆和悦而诤 (第 18b 页)
星于廷面拒之而会推乔允升 冯从吾
汪应蛟忠贤大
怒叱曰是三人者庸愈于南星乎于廷乃渠党不可不
急逐之于廷既罢与杨左同日出国门忠贤命骑四侦 (第 1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