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程复心” 相关资源

禮類
易類
四書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書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別史類
傳記類
正史類
藝術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幼而不学。则虽教不易入。故必自蒙始矣。 上曰。以杂说中语问之者。谓真有此言与否之义欤。对曰然。其时 程子见
此曰。某在。何必观此。又曰。观人之法。大抵皆然。醇善之人。虽任事不办。而终无大害。机关之人。虽任事能 …… (第 180H 页)
如或一为私意所蔽。则浩然者。馁而反为小矣。语类所谓却甚小者此也。至孟子有英气。曰。所谓英气。朱子曰孟 子见
梁襄王而出语人云云者。乃英气太露处。若孔子则无此等语矣。孟子有英气。故其工夫不能细密。所谓较粗些者此 (第 204H 页)
当用仪礼乎。亦摇首。然则以仪礼,书仪参用乎。乃颔之。)十一板○若理无动。(动下。恐脱静字。)十二板○ 程林隐。(名复心。字子见。作四书图。婺源人。仕元为徽州教授。)
十九板伥伥。(失路貌。)○潭水千尺。李白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沦(一作伦)送我情。二十板○设色 …… (第 426H 页)
贱。箪食万钟。辞受必辨云云。此上下疑问。即此赞中句语。戒惧谨独。上帝屋漏。四端子谅。亦皆赞中语。) 林隐(程复心。见上。)
五板○中庸明善(朱子曰经中所谓择善。即惟精也。固执。即惟一也。又如博学审问。谨思明辨。皆惟精。笃行是 (第 431H 页)
箪食万钟。辞受必辨云云。此上下疑问。即此赞中句语。戒惧谨独。上帝屋漏。四端子谅。亦皆赞中语。)○林隐 (程复心。
见上。)五板○中庸明善(朱子曰经中所谓择善。即惟精也。固执。即惟一也。又如博学审问。谨思明辨。皆惟精 (第 431H 页)
领得微旨。而但既以人左为阳。则其后北前南之次。自不可易。由人溯观。终似有碍。此未知取义何居。天命图及 程林隐
心统性情图。皆从图左右为主。而退陶之作心统中下图。特从人左右。中间亦疑其下际接之难便。既已改作而旋复 (第 584H 页)
乃从自下溯。观之位寘。似若倒寘不顺。此未知何义。若天命图及 程林隐
心统上图。故已易寘之矣。幸更考本目。重教之如何。龙汉。性本躁扰。又病畏沈思。于此等处。昏闇甚矣。每因 (第 609L 页)
欲忘者。卒不可忘。而心劳思苦。排遣不得。此无异于坐驰也。 上笑曰。然矣。虽然予则欲坐忘矣。又问曰。伯 程子见
长廊柱。以意数之。复令人数之者何也。贱臣曰。廊柱之数。本无增减。而初见而意数。则非出于计度之心。故自 (第 471L 页)
  别纸
言行总录中。尝见孙节度佳妓满前。语孙公曰。项籍

以匹夫图天下。何其壮也。垓下临死。乃反留情于一女子。贻讥千古。丈夫不必以是为风流也。尝得见孝述书。此一款。执事以为似当删去。窃意必以辞气太露棱角。有欠浑厚故也。然此吾先师最少时事。而天下之大欲。无如色界上。故平生用功。尤在于此。其于大欲关头。一刀两段。此事已为之兆矣。况 程子见
秦少游赠妓词。对面斥之曰。上穹尊严。不可易侮。是何等峻截。朱 (第 493L 页)
子见
胡澹庵赠妓诗。题壁戏之曰。十年身轻。归对有情。是何等贬薄。不以名誉之盛气节之高。有所假贷。岂不是棱角 (第 493L 页)

林隐程氏
曰。一心之中。人所禀受于天者。只有仁义礼智信而已。由其体之寂然不动则为性。由其用之感而遂通则为情。故 …… (第 580H 页)
(答奇明彦书。)又曰虚灵(在上。)是心之本体。知觉(在下。)乃所以应接事物者也。(己巳筵启。)又曰 程林隐
以性之本 …… (第 580L 页)
是乃以理御气之谓也。然则引此语以證七情之属气。何为而不相似乎。(答奇明彦书。)又曰四七分理气。近又见 程林隐
心统性情图。正用此说。录在别纸。可信鄙说非出于妄见也。(答赵士敬书。)○孟子论四端以为凡有四端于我者 …… (第 582L 页)
合之会于一而无间。析之极其精而不乱。然后方是周遍亭当。不落于一偏之弊矣。(大山四七说。)
 ○右上图 林隐程氏
作。自有其说矣。其下图野淳因其已成底而妄有增损于其间。窃看先祖之推原圣贤立言垂教之意。而更以中下二图 (第 583H 页)
 臣对曰。说者有以此章谓只是一句。不成一章。必有错简阙文。未详其是否。而其为承上而起下则明矣。上章既以不行不明。谓知愚贤不肖之过不及。而于此独以道之不行。别为一章。以引起舜之知。下又以道之不明。自为一章。以引起颜子之行。则此节之不属于上节。而必以此一句分章。果有分属之不得不然者。 程林隐
所谓因知之过行之不及。以叹道之不行者。其亦有见于是也。 (第 267H 页)
 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即二气之良能也。○太极动而生阳神也。静而生阴鬼也。鬼神者。其太极乘气而屈伸乎。○鬼神是合太极阴阳而言。
按太极动静。主理而言。鬼神屈伸。主气而言。今混而一之。得无与 程林隐
太极圈中著气字同病欤。所见如此。而反攻 (第 486L 页)
林隐。
同浴而讥裸裎也。(薛氏曰。 (第 486L 页)
程复心
将太极图中。著一气字。而释之曰太极未有象数。惟一气耳。乃汉儒函三为一。老庄指太极为气之说。其 …… (第 486L 页)
休。字余曰子强。呜呼敢不自省。
浮石小说
己巳春。北行游浮石寺归。客有诘之者曰寺名浮石。以有浮石也。 子见
所谓浮石者乎。余曰未也。客笑之曰入浮石而不见浮石可乎。余曰石以浮名。是浮空而不著地者耶。曰否。安有浮 (第 494H 页)
其理虚而其势逆也。苟非审思明卞之君子。其孰能无惑于此也。曰是则既详闻矣。子既以求放心为初下手工夫。则 程林隐
心学之图。置求放心于 (第 219L 页)
复心
在之下者何也。曰前 …… (第 219L 页)
如栗谷先生。以此图为未安。而退溪先生以为理趣脉络。自然分明。盖栗谷以为求放心。是始学者用工地头。非克 复心
在以后之事。故终始疑之。(大意如此。文则不然。)退翁以为求放心。固为始学之事。若推极而细论之。则大贤 (第 220H 页)
欲而言。林择之主一铭曰。有主则虚。神守其郛。无主则实。鬼阚其室。可谓善明理矣。昔余受学于尹素翁。言及 程林隐
心学图。先生曰退翁以为理趣脉络。自然分明。而栗谷则终始以此图为未安。吾亦就正于先师者。君可精看以来。 (第 229L 页)
 臣对曰人心道心。固是已发底心。而曰精曰一曰执中。又就其已发之心下工。则这所谓用上工夫之说。岂非不易之真诠乎。孔门教人。大抵就动处下手。而未发之训。至子思始发。则而况于尧舜授受之世乎。 程林隐
心学图。以人心道心惟精惟一。分排圈子。系之于心圈下面者。其意亦可验矣。虽然体用二字。为学之始终本末皆 …… (第 222L 页)
 臣对曰。戒慎恐惧。只是一事。不睹不闻。言其无时不然。若必曰不睹处只可戒慎。不闻处只可恐惧。则是以戒慎恐惧。为两件事。而亦有欠于无时不然之义。游氏所谓隐属不睹。微属不闻之说。饶双峰据此为分排说去。毕竟为转生葛藤之归。则戒慎于不睹。恐惧于不闻。各有攸当。互换不得者。臣不敢知。至若戒惧之工。不外乎持敬二字。 程林隐
心学图说固已说出。有曰学者熟究于主一无适之说。整齐严肃之说。与夫其心收敛常惺之说。则其为工夫尽而优入 (第 232L 页)
者。正指此个心也。纯善无恶之谓本然性。堕在形气之谓气质性也。则向所谓统乎心而具众理者。不出这个性也。 程林隐,
李先正之图说。可谓尽矣。既言本性而又言生性。既言气质而又言天命者。程夫子尝曰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 (第 286H 页)
故据本原特下存字。盖必此心存中不放。然后可以随事即在。而不失其正矣。然则心在心存。恐不无深浅精粗。故 程林隐
作心学图。而以心在一圈。特寘之遏人欲边。以操存一圈。特寘之存天理边。位寘分排。不无义例。是知传文及章 …… (第 273H 页)
象耶。故曰。圣人之道不行。而百世无善治。圣人之学不传。而千载无真儒。余每读至此。未尝不喟然兴叹也。 程林隐
心学图。以遏人欲存天理。分作两边工夫。自良心本心以下。至四十不动心。七十从心。莫不以类相从。排列左右 (第 281H 页)
而性则理也。以七情谓之理发。夫孰曰不可。但以七情对四端言。则四端理之发。七情气之发。老先生之作图也。 程林隐
一图。是大槩而已。初无分别于其间。故复设中图。以明性之有四德。情之有四端七情。比上图已详矣。复设下图 (第 337L 页)
。出入于立损之门。而极力磨砻。决意自进。勉焉孜孜。死而后已。若言其本来田地。则亶由于心学之真切。试以 程复心
心学图论。蔼然子谅之心。不失本心之正。纯然赤子之心。期造大人之心。人心之危。几乎精察而安。道心之微。 (第 606L 页)
宋文正公定论。以文纯之论不可从也。其专属下学无疑矣。 令曰然乎。吾未及见矣。谨行达曰文纯此说有来历。 程林隐
心学啚。以求放心置之克复心之上。而文纯深信此图。故有是论。先正李文成常谓此图有病。文正亦从文成之论矣 (第 134H 页)
古今人不相及也。顷得景元书。闻子裕令言善行甚多。令人不觉钦叹。昔范淳夫所编唐鉴。皆平日所闻于程子者。 程子见
而叹曰。淳夫乃能相信如此。今子裕书中所论。亦与载之所著医学说多相似。可知其相信。然程子有可信之实。而 (第 196L 页)
章句或问之意。而沙溪引 程林隐
章图为證。以为卢氏此说。乃或问之意也。若将与章句之意不合者然。章句所谓立教之本。固统论孝悌慈三者而言 (第 572L 页)
。而或问既曰事君之孝。事长之悌。亦何以异于此哉。既举其细则大者可知云。则亦非单指慈幼一事而言也。 程林隐
所谓或问与章句有异云者。窃恐未然。今卢氏亦曰即慈之道。以明孝悌之道云。则其意亦非单指一事者可知也。○ (第 572L 页)
  

退陶先生十图依本改摹序
十图即我退陶先生为判府事时。裒集先儒旧本。间附己意而摸写之。进戒于我 宣庙者也。第一曰太极图。濂溪周子之所自作而并有说。先生之首揭此图者。犹近思录以此说为首之意也。第二曰西铭图。铭即横渠张子所作。而图即 林隐程氏复心
所作也。图有上下本。上图明理一分殊之辨。下图论尽事亲之道。以明事天之道者也。第三曰小学图。此即先生之 (第 118H 页)
所以依本书目录。亲自模写。以对大学之图者也。第四曰大学图。此即 本朝权阳村近之所作。而论列三纲八条之义者也。第五曰白鹿洞院规图。规即朱夫子所作而后有叙。图即先生之所自摹写。而为观省之资者也。第六曰心统性情图。而图有上中下三本。上图即 林隐程氏
所作而并有说。中下二图。即先生之所以推本圣贤立言垂教之意而作之者也。第七曰仁说图。说与图皆朱夫子所述 (第 118H 页)
作。而发明仁道。无复馀蕴者也。第八曰心学图。即 林隐程氏
之所以掇取古圣贤论心学名言为图。而分类对置。多而不厌者也。第九曰敬斋箴图。箴即朱夫子所作。而自叙所谓 (第 118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