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年類
地理類
故事類
傳記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醫家類
雜家類
道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正一部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二十九幅倪中长歌行草书款署璜溪倪中下
有倪中印德中二印前有据梧吟子孙世昌二
印第三十幅 陈朴 跋楷书款云宁波陈朴识第
三十一幅赵棣五言律一首楷书款署山阴赵
棣前副页夏衡𨽻书钱谱二大 (第 50b 页)
有倪中印德中二印前有据梧吟子孙世昌二
印第三十幅 陈朴 跋楷书款云宁波陈朴识第
三十一幅赵棣五言律一首楷书款署山阴赵
棣前副页夏衡𨽻书钱谱二大 (第 50b 页)
一授辽进士刘操 操授宋张伯端 伯端授石泰
泰授薛道光 道光授 陈楠 楠授白玉蟾 玉
蟾授彭耜此南宗也 一授金王哲 哲授七弟子
丘处机 谭处端 刘处元 王处一 郝大通 (第 21a 页)
泰授薛道光 道光授 陈楠 楠授白玉蟾 玉
蟾授彭耜此南宗也 一授金王哲 哲授七弟子
丘处机 谭处端 刘处元 王处一 郝大通 (第 21a 页)
刘海蟾操操授张紫阳伯端伯端授石翠玄泰泰授
薛紫贤道光道光授 陈泥丸楠楠 授白海琼玉蟾玉
蟾授彭鹤林耜此所谓南宗也北宗自岩传王重阳
哲哲传马丹阳钰及妻孙不二钰传谭长真处端 (第 8a 页)
薛紫贤道光道光授 陈泥丸楠楠 授白海琼玉蟾玉
蟾授彭鹤林耜此所谓南宗也北宗自岩传王重阳
哲哲传马丹阳钰及妻孙不二钰传谭长真处端 (第 8a 页)
林复字端阳括苍人学问材具皆有过人者特险隘忍
酷略不容物绍兴中为临安推官有告监文思院常良
孙赃墨事朝廷下之临安狱久不得其情上意谓京尹
左右之尹不自安复乃挺身白尹乞任其事讫就煅炼
成罪当流海外因寓客舶以往中途遇盗无以应其求
盗取常手足钉著两船舷船开分其尸为二焉林竟以
劳改官不数年为郎出知惠州时常有姻家当得郡愤
其冤欲报之遂力请继其后林弗知也既知惠适有诉
林在郡日以酖杀人具有其实御史徐安国亦按其家
有僭拟等物于是有旨令大理丞 陈朴 追逮随所至置
狱鞫问及至潮阳遇诸道间搜其行李得朱椅黄帷等
物盖林好祠醮所用者乃就鞫于僧寺中林知必不免 (第 17a 页)
酷略不容物绍兴中为临安推官有告监文思院常良
孙赃墨事朝廷下之临安狱久不得其情上意谓京尹
左右之尹不自安复乃挺身白尹乞任其事讫就煅炼
成罪当流海外因寓客舶以往中途遇盗无以应其求
盗取常手足钉著两船舷船开分其尸为二焉林竟以
劳改官不数年为郎出知惠州时常有姻家当得郡愤
其冤欲报之遂力请继其后林弗知也既知惠适有诉
林在郡日以酖杀人具有其实御史徐安国亦按其家
有僭拟等物于是有旨令大理丞 陈朴 追逮随所至置
狱鞫问及至潮阳遇诸道间搜其行李得朱椅黄帷等
物盖林好祠醮所用者乃就鞫于僧寺中林知必不免 (第 17a 页)
未甚应作一
绝云祈雨精神尚未通浮云开阖有无中龙潭恐我羞
归去略洒些些表不空因写诗投潭中继即大雨随足 陈楠 待制绍兴中尝从诸大将为谋议官颇好修养
之方且自以为得道常题于所居曰神仙多是大罗客
我比大罗超一格有轻 (第 13a 页)
绝云祈雨精神尚未通浮云开阖有无中龙潭恐我羞
归去略洒些些表不空因写诗投潭中继即大雨随足 陈楠 待制绍兴中尝从诸大将为谋议官颇好修养
之方且自以为得道常题于所居曰神仙多是大罗客
我比大罗超一格有轻 (第 13a 页)
笔丛青严丛录今炼养服食其说俱在而全真之教兼
而用之全真之名昉于金世有南北二宗之分南宗先
性北宗先命正一之家实掌其业而今正一又有天师
宗乃掌南北教事而江南龙虎阁皂茅山三宗符箓又
各不同按录以全真之教昉于金世有南北二宗之分
似未详考盖南北二宗之分实自宋南渡后而皆始于
吕嵓嵓得道钟离权权得之东华少阳君南宗自嵓授
刘海蟾操操授张紫阳伯端伯端授石翠玄泰泰授薛
紫贤道光道光授 陈泥丸楠楠 授白海琼玉蟾蟾授彭 (第 4a 页)
而用之全真之名昉于金世有南北二宗之分南宗先
性北宗先命正一之家实掌其业而今正一又有天师
宗乃掌南北教事而江南龙虎阁皂茅山三宗符箓又
各不同按录以全真之教昉于金世有南北二宗之分
似未详考盖南北二宗之分实自宋南渡后而皆始于
吕嵓嵓得道钟离权权得之东华少阳君南宗自嵓授
刘海蟾操操授张紫阳伯端伯端授石翠玄泰泰授薛
紫贤道光道光授 陈泥丸楠楠 授白海琼玉蟾蟾授彭 (第 4a 页)
常清静经
老子所著唯道德五千文见正史而所谓常清静经者
通二章不能二百七十言然不尽见信于吾党大约谓
其文颇浅易往往掇拾经传之馀与道德若出二手及
称自葛仙公受之东华君东华君受之金阙后圣以上
溯西母而晋迨六朝诸公都不齿及之又道释之诤起
人主下明诏以道德为真西升化胡为讹而至于常清
静亦无及者遂以为后人之傅会然历考宋季南北登
真如王马刘丘辈多引其语以證至道而松雪诸君遂
精书而宝传之吾无所折衷姑乞公瑕书以附道德之
后备一家言而已虽然子思作中庸解之曰庸平常也
南泉禅师亦云平常心是道然则平常语固道也
许真人石函记后
石函记上下卷按此函既为许真君所载而中所搆撰
皆不类晋人语盖自张紫阳而后 陈泥丸 白紫清继之
俱以无碍之辨才发性命之宗旨一时门弟子模仿为
之末宗骪骳之气可掬乃至所为醉思仙歌亦托之真 …… (第 6a 页)
虚无得也嗟乎紫阳之旨愈显而
愈晦使天下有以悟真为误真者则三子哉
白紫清指玄篇
紫清白真人玉蟾师事 陈泥丸 泥丸之道亦得之于薛
紫贤矣而紫清所著辨惑论脩仙三等炼丹三成皆取
自身已不假西邻其它如谷神不死玄关显秘 (第 24a 页)
诸篇皆
妙合黄庭微旨又何尝不与悟真相发挥歌辞逸妙往
往有辨才无碍机用紫清之仙格所以独胜也第紫清
六十四岁卦气已满而始得道吾侪其庶可冀乎泥丸
化迹似不可晓
诗歌之横逸痛快无过于白紫清凡张紫阳 陈泥丸 之
什皆近真其它则不过陈上阳辈依仿而成虽纵横辨
博而实少精理乃托之许旌阳罗公远钟吕刘海蟾马
自然辈吾 (第 24b 页)
老子所著唯道德五千文见正史而所谓常清静经者
通二章不能二百七十言然不尽见信于吾党大约谓
其文颇浅易往往掇拾经传之馀与道德若出二手及
称自葛仙公受之东华君东华君受之金阙后圣以上
溯西母而晋迨六朝诸公都不齿及之又道释之诤起
人主下明诏以道德为真西升化胡为讹而至于常清
静亦无及者遂以为后人之傅会然历考宋季南北登
真如王马刘丘辈多引其语以證至道而松雪诸君遂
精书而宝传之吾无所折衷姑乞公瑕书以附道德之
后备一家言而已虽然子思作中庸解之曰庸平常也
南泉禅师亦云平常心是道然则平常语固道也
许真人石函记后
石函记上下卷按此函既为许真君所载而中所搆撰
皆不类晋人语盖自张紫阳而后 陈泥丸 白紫清继之
俱以无碍之辨才发性命之宗旨一时门弟子模仿为
之末宗骪骳之气可掬乃至所为醉思仙歌亦托之真 …… (第 6a 页)
虚无得也嗟乎紫阳之旨愈显而
愈晦使天下有以悟真为误真者则三子哉
白紫清指玄篇
紫清白真人玉蟾师事 陈泥丸 泥丸之道亦得之于薛
紫贤矣而紫清所著辨惑论脩仙三等炼丹三成皆取
自身已不假西邻其它如谷神不死玄关显秘 (第 24a 页)
诸篇皆
妙合黄庭微旨又何尝不与悟真相发挥歌辞逸妙往
往有辨才无碍机用紫清之仙格所以独胜也第紫清
六十四岁卦气已满而始得道吾侪其庶可冀乎泥丸
化迹似不可晓
诗歌之横逸痛快无过于白紫清凡张紫阳 陈泥丸 之
什皆近真其它则不过陈上阳辈依仿而成虽纵横辨
博而实少精理乃托之许旌阳罗公远钟吕刘海蟾马
自然辈吾 (第 24b 页)
(陈廷圭得龙门庐山陈汝秩得采香径宛丘陈/秀民得灵岩吴郡郑元得越公井钱唐范致大)
(得石湖江阴张端得林屋馆青丘刘堧得虎丘/太原王逢得剑池蓟丘聂镛得天平山四明 陈)
(朴 得白云泉会稽张宪得吴王井田明陈桱得/太湖石勾吴周砥得洞庭山晋陵张体得琴台)
(巴西邓德基得玩花 (第 7b 页)
(得石湖江阴张端得林屋馆青丘刘堧得虎丘/太原王逢得剑池蓟丘聂镛得天平山四明 陈)
(朴 得白云泉会稽张宪得吴王井田明陈桱得/太湖石勾吴周砥得洞庭山晋陵张体得琴台)
(巴西邓德基得玩花 (第 7b 页)
题秀野轩图 (明/)董 远
十年归向山中住每忆从容访隐居云气白霏檐外雨
竹光晴映案头书凭阑昼静听呦鹿凿沼泉香爱畜鱼
因忆轩中旧宾客江湖清梦未应疏
题秀野轩图 (明/) 陈 朴
四运无倚机生意恒相属兹轩俯林园长年得娱目灼 (第 13b 页)
十年归向山中住每忆从容访隐居云气白霏檐外雨
竹光晴映案头书凭阑昼静听呦鹿凿沼泉香爱畜鱼
因忆轩中旧宾客江湖清梦未应疏
题秀野轩图 (明/) 陈 朴
四运无倚机生意恒相属兹轩俯林园长年得娱目灼 (第 13b 页)
南宗者谓自东华少阳君得老𣆀之道以授汉
钟离权权授唐进士吕岩辽进士刘操操授宋
张伯端伯端授石泰泰授薛道光道光授 陈楠
楠授白玉蟾玉蟾授彭梠其北宗者谓吕岩授
金王哲哲授七弟子其一丘处机次谭处端次
刘处玄次 (第 20b 页)
钟离权权授唐进士吕岩辽进士刘操操授宋
张伯端伯端授石泰泰授薛道光道光授 陈楠
金王哲哲授七弟子其一丘处机次谭处端次
刘处玄次 (第 20b 页)
洪武癸丑礼佥宪广西分司梧郡是年至梧遍历所属
州县越明年甲寅春三月始克毕事复还至梧与宪使
何文通李源道同登谯楼阅郡志见前记郡厅者三人
焉曰莫日龙曰 陈楠 生曰思诚吕公在前代文章政事
籍籍可考其名楼曰南薰于兹郡甚称适时初夏薰风
南来仰圣德之如天嘉生民之休息 (第 10a 页)
州县越明年甲寅春三月始克毕事复还至梧与宪使
何文通李源道同登谯楼阅郡志见前记郡厅者三人
焉曰莫日龙曰 陈楠 生曰思诚吕公在前代文章政事
籍籍可考其名楼曰南薰于兹郡甚称适时初夏薰风
南来仰圣德之如天嘉生民之休息 (第 1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