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年類
地理類
故事類
傳記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醫家類
雜家類
道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正一部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化知县利宾以讨平之。二十年,李成贤倡乱,私造旗符,谋以八月入寇,两广元溪诸贼及武冈峒猺皆受约束,知府 陈楠
疏,闻诏楠以五属民兵讨平之。
二十六年,武冈寇首翟廷相据大凹等处杀掠,后七年始讨平之。
《宋志》:清
二十六年,武冈寇首翟廷相据大凹等处杀掠,后七年始讨平之。
《宋志》:清
洞东十三里。台高百馀丈,而其中空洞爽朗,外则嵯峨险峻,视之令人耸畏,由绝壁攀援而上。元至元四年,县尹 陈楠
建亭于巅,巅有飞泉绕崖而下,东又有龙井,遇旱祈雨,多应。
花石山 在县西南二十里。其巅有石,散布如花
花石山 在县西南二十里。其巅有石,散布如花
三载于兹。食其禄而弗敢怠其事。非敢以傲誉也。敦为来者必有继之劝云。时元峕二年岁在甲戌夏五月。前进士福 陈楠
生撰。 梧州路总管府题名记 至正三年夏六月。彭城王宗元。繇同知兰溪州事。倅苍梧郡。既莅事宽惠明敏。恪
檄诸将弁搜捕竹仔脚逸贼
据报:初九夜有奸宄一二百人,旗帜甚多,经过竹仔脚地方,戕杀塘兵苏天贵、 陈楠 等四名。竹仔脚去诸罗邑治不过咫尺间耳,何物奸徒,乃敢夜张旗械,抢杀塘汛!来莫觉其所自,去莫穷其所归; (第 22 页)
据报:初九夜有奸宄一二百人,旗帜甚多,经过竹仔脚地方,戕杀塘兵苏天贵、 陈楠 等四名。竹仔脚去诸罗邑治不过咫尺间耳,何物奸徒,乃敢夜张旗械,抢杀塘汛!来莫觉其所自,去莫穷其所归; (第 22 页)
。虚左迎之。○翌日。赴鹤来之邀。赋蜀茶诗四律。鹤来以白金五钱及金笺红扇二十柄赆行。及还杨坐营衙。衙客 陈楠。
闻公蜀茶诗曰。此律鍊尽其妙。○翌日。有秀才洪汝讷,洪汝让来见。皆妙龄端士。三揖三让而坐曰。闻足下 (第 204H 页)
古长夜。(张紫阳)
大电琅书。太乙金丹。畴将秘术。来授金丹。手里铁鞭。脚底箍笠。入海驱龙。风嘘雨吸。 (陈楠) 非鹊非银。掷练为桥。蹑以登云。翱翔紫霄。瑶海千重。蓬山万里。一轮明月。下照秋水。(武志士)
谁遗雷 (第 260L 页)
大电琅书。太乙金丹。畴将秘术。来授金丹。手里铁鞭。脚底箍笠。入海驱龙。风嘘雨吸。 (陈楠) 非鹊非银。掷练为桥。蹑以登云。翱翔紫霄。瑶海千重。蓬山万里。一轮明月。下照秋水。(武志士)
谁遗雷 (第 260L 页)
提孤军。拒战于才山小川之界。力战而死。公始闻之。大惊叹曰。二百年培养遗化。其未尽斩矣。于 启辞中。畅 陈朴
晋独专兵权。义士奋起者。必加沮抑。权应铢骁健有智虑。若令独当一面。成功可期。而上有兵使。不能行志。战 (第 76H 页)
诛。朴晋代领其众。在岭南东道。恐义兵功绩出已右。往往沮抑之。公乃上书招谕使鹤峰金文忠公。愿奉节制。且 陈朴
晋意忌不可将及诸镇帅怯懦可诛状。文忠公击节叹曰。非忠义内激。能如是乎。称赏不已。是年秋。贼屯据永川。 (第 416L 页)
荡涤居中。是亦 圣朝好贤礼士之意也。此意甚盛。但期于必致。俾任启沃之责。乃有实益。此又当加意处也。仍 陈朴
尹学行之详。泰辅亦陈尹情势。泳曰。情势固异于他人。而自 上怀以至诚。则亦无不立本朝之义矣。泳又曰。甘 (第 419L 页)
而韩峤则从交河逃去云。此时事。衿川县监李坦以夫马差员。在行间目见。为他人明言。府君追及 大驾于果川。 陈朴
孝立,韩峤罪状。请遣官拿究。 不允。盖孝立与贼潜通。初谓崔公曰。吾兵足防此滩。不必添守。及贼到西崖。 (第 444L 页)
曰。掌令即李镇宅也。铨官以未通纳言对。 上曰。虽未经献纳。不可为司谏乎。后又 启请李汝节滥杀之罪。继 陈朴
长卨谋陷重臣徐有防。请拿问定罪。 上优批允之。人或有谤议。蔡相奏曰李镇宅之所建白。实有感服于重臣秉执 (第 720H 页)
赠李性彦(志焕)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二
诗
阇山谩咏
寄呈崔勉庵(益铉)
丙申四月。同仲文 (陈朴) 致容(朴祥铉)。登头流上峰。
与子厚宿头流山中龟兔洞。陈仲文种藷所也。
绫州咏归亭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二
诗
阇山谩咏
寄呈崔勉庵(益铉)
丙申四月。同仲文 (陈朴) 致容(朴祥铉)。登头流上峰。
与子厚宿头流山中龟兔洞。陈仲文种藷所也。
绫州咏归亭
尔不受父母付畀之全乎。尔不涵 列朝培养之恩乎。尔不学尔师圣贤之传乎。全焉而尔不克保其全。恩焉而尔不克答其恩。传焉而尔不克绍其传。徒吃五十三光阴。尔非罪人乎。藉曰尔无时无命。直一草茅之士。犹是国家元气之所在。犹是天地阳脉之所寄。苟能笃实而展拓之。那无一半分艰彼而强此。何为而观居五十三人世。坐视变乱之至斯。呜呼。徐汧之苫藁。不于尔而谁宜。
寄呈崔勉庵(益铉)
低头莫学苏斋老。著脊须为后栗翁。四海沉沉风雨夜。金鸡何处报天东。
丙申四月。同仲文 (陈朴) 致容(朴祥铉)。登头流上峰。 (第 73L 页)
寄呈崔勉庵(益铉)
低头莫学苏斋老。著脊须为后栗翁。四海沉沉风雨夜。金鸡何处报天东。
丙申四月。同仲文 (陈朴) 致容(朴祥铉)。登头流上峰。 (第 73L 页)
改葬时柩过其家。而适当留宿。则当奉入于家云云。
礼固然矣。
寄子铉春(庚子)
比来家间安否何居。一雨虽晚。亦幸也。稼事何如。父此来尚留新安。将以数日后。转入头流计。还期尚未定耳。此有湖便。前所制松下墓铭及答黄书。讨便付之也。原礼所苦快愈。而日夕守书社。课诸子否。汝亦随隙看读勿懈也。
寄子铉春(乙巳十一月)
父廿六日到沃川长白。遣国道翼夫。升汽车入京。探其时象如何。将取路定山。见勉台计耳。家间凡百。须十分著心。勿令有佗忧。召东彦若而人。使之读书于廊舍。汝亦随隙读字。勿为出入。尔弟读字习画。亦时时检看也。吾归早晚。不可期耳。
答会稽讲社诸公讲目(丁亥)
权云焕曰。备四气之和。惟孔子为然。而何以称于东莱耶。 陈朴 曰。备四气之和。则是一边说。曰太和元气。则是全体说。 …… (第 554H 页)
闵圣镐问。沧洲精舍。谕学者文曰一跃跃出。用何工夫。可以一跃跃出。宋在洛曰。朱子所谓踏翻了船。通身堕在水中。与禅偈所谓得树攀枝未为奇。撒手向空丈夫儿。是跃跃出底气象也。
甚好甚好。极是极是。须常自激昂。
田中植问。孔子谓曾子章。先言法服而后言德行何也。 陈朴 曰。自外见者言。故先言法服。
人而后。可以责人理。中华而后。可以语中华之道。法服一变。则华而夷矣。又 (第 554L 页)
礼固然矣。
寄子铉春(庚子)
比来家间安否何居。一雨虽晚。亦幸也。稼事何如。父此来尚留新安。将以数日后。转入头流计。还期尚未定耳。此有湖便。前所制松下墓铭及答黄书。讨便付之也。原礼所苦快愈。而日夕守书社。课诸子否。汝亦随隙看读勿懈也。
寄子铉春(乙巳十一月)
父廿六日到沃川长白。遣国道翼夫。升汽车入京。探其时象如何。将取路定山。见勉台计耳。家间凡百。须十分著心。勿令有佗忧。召东彦若而人。使之读书于廊舍。汝亦随隙读字。勿为出入。尔弟读字习画。亦时时检看也。吾归早晚。不可期耳。
答会稽讲社诸公讲目(丁亥)
权云焕曰。备四气之和。惟孔子为然。而何以称于东莱耶。 陈朴 曰。备四气之和。则是一边说。曰太和元气。则是全体说。 …… (第 554H 页)
闵圣镐问。沧洲精舍。谕学者文曰一跃跃出。用何工夫。可以一跃跃出。宋在洛曰。朱子所谓踏翻了船。通身堕在水中。与禅偈所谓得树攀枝未为奇。撒手向空丈夫儿。是跃跃出底气象也。
甚好甚好。极是极是。须常自激昂。
田中植问。孔子谓曾子章。先言法服而后言德行何也。 陈朴 曰。自外见者言。故先言法服。
人而后。可以责人理。中华而后。可以语中华之道。法服一变。则华而夷矣。又 (第 554L 页)
撰先祖西亭先生碑阴记。(见文集。)
二月。撰幽窝权公墓志铭。(见文集。)
四月。登头流上峰。
门人 陈朴, 朴祥铉从之。
避地湖南。十月还。
时诸道义旅一齐被捕。先生遂避地湖南。盖以彼目先生为坐主也。○ (第 324H 页)
二月。撰幽窝权公墓志铭。(见文集。)
四月。登头流上峰。
门人 陈朴, 朴祥铉从之。
避地湖南。十月还。
时诸道义旅一齐被捕。先生遂避地湖南。盖以彼目先生为坐主也。○ (第 324H 页)
十一月。发西行至定山。与崔勉庵先生会于鲁城之阙里祠。图义举不谐。
与赵监役镛韶,郑冕圭,权云焕, 陈朴, 宋在洛,柳远重,宋镐完,郑龙圭,柳稚均,崔德焕,郑司果在镐,南廷瑀,李教文,郑在赫,闵致德,金景文诸 (第 331L 页)
与赵监役镛韶,郑冕圭,权云焕, 陈朴, 宋在洛,柳远重,宋镐完,郑龙圭,柳稚均,崔德焕,郑司果在镐,南廷瑀,李教文,郑在赫,闵致德,金景文诸 (第 331L 页)
门人录
郑冕圭字周允号农山。庚戌生。先生从弟。有文集。居勿溪。
权云焕字舜卿号明湖。癸丑生。安东人。有文集。居丹城牧溪。
李宅焕字亨洛号晦山。甲寅生。文正言。星山人。有文集。居晋州花溪。
权基德字子厚号三山。丙辰生。安东人。有文集。居山清樯洞。 陈朴 字仲文号起岩。壬子生。骊阳人。居三嘉考亭。
权秉锱字衡仲。壬子生。安东人。居丹城江楼。
郑致圭字毅仲 (第 361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