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書類
易類
春秋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故事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傳記類
職官類
雜史類
史評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法家類
譜錄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洞神部
續道藏
  刘阮洞记 宋郑志道撰(天台方外志)

  应心泉记 宋贺允中撰(天台方外志)

  习养瀑泉记  宋陈襄
(天台方外志)

  万年览众亭记 宋福建转运副使贺允中撰(天台方外志)

  清如堂记 马光祖建 (第 28b 页)
  石刻文字八十六

  西湖志碑碣

  孤山路

  石壁法华经 旧在孤山寺即广化寺见元稹孤山石
壁法华经记

   陈襄
竹阁题名 旧在广化寺熙宁七年立石咸淳四 …… (第 1a 页)
  乾祐凿佛赞(在石屋洞) 观音自在菩萨尊像一躯并装彩
龛室等因而赞曰大圣观音身现尘刹随声响应咸
见菩萨了兹宝相孰不解脱善哉净信本惠清豁命
乎鄙手倚岩镌割水月现前俨然生活乾祐二年岁
在己酉九月十(缺)日记 摩崖

   陈襄
等题名(在石屋洞) (第 6b 页)
陈襄
苏颂孙奕黄颢曾孝章苏轼同 (第 6b 页)
  刘挚字莘老永静东光人嘉祐中擢甲科元祐六年
拜尚书右仆射谥忠肃嗜书家藏书多自雠校得善
本或手抄录孜孜无倦(宋史)


  刘挚擅豪翰其迹见群玉堂法帖中(书史会要)

   陈襄

   (第 19b 页)
陈襄
字述古福州侯官人举进士调浦城主簿神宗
时知制诰以枢密直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兼侍读判
尚书都省赠给事中既亡 (第 19b 页)
友人刘寻视其箧得手书
累数十幅盈纸细书大抵皆民事也(宋史)

  刘克庄跋 陈述古
帖云古灵公字不多见此帖姿媚
如此可宝也(后村题跋) (第 19b 页)
  黄尚书子由帅蜀中阁乃胡给事晋臣之女过雪堂

行书赤壁赋于壁间改之从后题沁园春一阕其词
曰按辔徐驱儿童聚观神仙画图正芹塘雨过泥香
路软金莲自折小小篮舆傍柳题诗穿花觅句嗅蕊
攀条得自如经行处有苍松夹道不用传呼清泉怪
石盘纡信风景江淮各异殊想东坡赋就纱笼素壁
西山句好帘卷明珠白玉堂深黄金印大无此文君
载后车挥毫处看淋漓雪壁真草行书后黄知为胡
作厚有馈贶(张世南游宦纪闻)


   陈述古
女  (第 20a 页)
陈述古
诸女亦多有文有适李氏者从其
夫仕晋宁军判官部使者以小雁屏求诗李妇自作
黄鲁直小楷题其上红蓼淡芦欹曲水 (第 20a 页)
长编(兼会要)元丰六年六月十四日戊午编修天文书所
上所修天文书十六卷乞本监收掌仍颁降天文院从
(时 陈襄
总其事欧阳发刋修) (第 36a 页)
与浮漏景表不应 陈襄
奏旧浑仪坏不可用而后所造
新仪考之又不合愿付欧阳发详定从之发较三家考
古法先为定仪奏之(元丰五年正月 (第 44b 页)
讷以汉货泉度一寸依隋书定尺十五种上
(藏于太常寺长编载于景祐三年云云)宋祁独以周尺为本以考诸尺   陈襄
集载十
五尺(同隋志) 皇祐二年闰十一月丁卯(十四日)置局秘阁详
定大乐庚午(十七日)翰学承旨王尧臣 …… (第 14b 页)
 书(房庶谓以尺生律不合古法)五年四月二十六日(乙未)知制诰王洙
言镈钟特磬制度欲以皇祐中黍尺为法铸大吕应钟
钟磬各一 景祐二年乙亥九月十二日依新黍定律
尺每十黍为一寸景祐三年丙子诏臣逸臣瑗准古法
累秬黍以兴尺度监铸造臣保信 皇祐二年闰十一

月用乌圆小黍之广累百满尺(其二云中黍之广大黍之广)四年十
一月大乐所造新定中黍连三铁尺(三年五月大乐所造太府寺铁尺)
五年五月大乐所奉诏以景表尺均通为皇祐中黍尺
 又载胡阮二家所定十二律尺四清律尺分寸之异 (陈襄
集) 近岁司马备刻周尺汉刘歆尺晋前尺盖文正
公光旧物也 景祐二年四月八日李照言太守寺石
记云官尺每寸 (第 15b 页)
相国井西井金牛池方井白龟池小方井白乐天治
湖浚井刻石湖上本朝嘉祐中沈文通于六井之南为
南井熙宁六年春 陈襄
修六井元祐五年四月苏轼复
治六井与沈公井改作瓦筒又创为二井

唐上善泉 (第 10b 页)
随即记录二年三月丁卯令立侍谏官兼修注自熙宁
二年四月八日 陈襄
范纯仁始 元丰二年五月一日
王存兼修注存建言臣僚登对许记注官侍立(后不果行)
年四月二十五日改修注 (第 43a 页)
写求访所遗令 陈襄
蔡抗苏颂陈绎编定四馆书不兼
他局二年一代遂用黄纸写印正本以防蠹败又选京
朝州县官四人编校二年迁馆职阙 …… (第 38a 页)
嘉祐编定书籍 昭文馆书

嘉祐四年二月(丁丑)置馆阁编定书籍官以秘阁校理
蔡抗 陈襄
集贤校理苏颂馆阁校勘陈绎分史馆昭文
馆集贤院秘阁而编定之初右正言吴及言祖宗更
五代之弊设文馆以待四方 (第 45b 页)
 宁宗龙潜时亲书公著十事

元丰谏林

二年五月十四日辛巳太子少师致仕赵槩上所集諌
林一百二十卷(集古今谏争事)诏奖谕以劝为学老而无斁者

置诸坐隅间用究观

御集谏书

两朝志有御集谏书八十卷

建炎十议

元年六月庚申右仆射李纲入见上十议国是巡幸赦
令僭逆伪命战守本政久任修德

绍兴宣示 陈襄
章藁

熙宁经筵荐司马光至郑侠三十三人绍兴元年十一
月十九日手诏宣示百辟卿士令各举所知(襄所荐德行言 (第 29a 页)
右谏议集贤学士宋敏求上编修閤门
仪制十册

元丰郊庙奉祀礼文

元丰元年正月十二日(戊午)诏判太常寺 枢密学士陈襄
同修注黄履集贤校理李清臣王存详定郊庙奉祀礼
文太常簿杨全著作佐郎何洵直直讲孙谔为检讨官
先是手诏讲求 (第 23b 页)
凡宣德门出左仗主之景灵官入右仗主之太庙入左
仗主之南薰门入则勘出则否 熙宁四年王圭议罢
勘箭元丰元年 陈襄
请罢勘契

熙宁铜鱼符

熙宁五年六月十八日丙寅令西作坊铸造铜符三十
四副给左契付诸门右契付大内钥 (第 28a 页)
合祭是非熙宁十年十二月甲午诏黄履与礼
官讲求之元丰元年正月戊午置局详定郊庙礼文二
月六日详定郊庙礼文 陈襄
言谨按周礼大司乐以圜 …… (第 33a 页)
祖配始罢合祭天地(改曰冬祀)帝服大裘被衮冕以出自元
丰元年命 陈襄
等详定郊庙奉祀礼文大正历代典礼
之失至是祀天之仪粲然一新天下称庆赦文云斋戒
端诚之宫清肃礼神之囿陟配 (第 37a 页)
祏室礼仪使奏礼毕转仗赴南郊自元丰元年命 枢密
学士陈襄
等详定郊庙奉祀礼文正历代典礼之失至
是荐飨之仪粲然一新

宋朝庙制

东京太庙旧十六楹为七室东西二楹 (第 51b 页)
年正月庚申太常礼院言以庆历五年以后祠祭
沿革参酌编修成祀仪三卷(一云三本)诏行之三月己巳赐
判太常寺 陈襄
等银帛元丰元年复命编修元祐三年
书成崇宁二年三月六日太常少卿席旦请重加讨论
昭神考制作之盛以崇宁祀仪 (第 56b 页)
 治平三年五月壬申进铨曹格式十四卷(吏部流内铨进)
行之熙宁五年闰七月诏吏部南曹并入流内铨(从许将请)

三年二月七日命杨全编修条例(先是判铨 陈襄
请取铨曹所用例去其不)
 可行者编为策(治平元年四月知审官院王圭新编本院敕十五卷诏行之)元丰二年十一 (第 27b 页)
月十二日知审官东院 陈襄
请重定敕令式三年八月
七日改流内铨为尚书吏部六年八月九日吏部尚书
李清臣编集承务郎已上乡贯出身历行功 (第 27b 页)
 校理之职(绍圣二年四月三日诏易集贤学士为集贤殿修撰直院为直秘阁校理为秘书校理政和六年)
(四月十日诏集贤殿无此名改为右文殿修撰) 元丰元年十二月七日
秘阁校理苏棁言四馆书籍因置编校所借书校
證云云欲不许带出从之 通略嘉祐四年右正
言吴及请择馆职分校四馆书二月丁丑命蔡抗 陈襄
苏颂陈绎编定四馆书籍遂用黄纸写正本 (第 36b 页)
嗣明作皇子剃胎发文用克长克
君之语吏持以请曰内中读文书最以语忌为嫌既尅
长又尅君殆不可用也嗣明亟易之 陈述古
草明堂赦
文用奉祠紫宫语犯俗嫌陈去非草朱胜非起复制用 (第 14b 页)
 一郊真宗东封西祀往往率三年而一行大礼自仁
 宗以来三岁一郊始为定制其后分祭合祭之说议
 于元丰再议于元祐又再议于绍圣考之宋朝会要
 在元丰时 陈襄
谓汉元始附会周官大合乐之说谓 (第 4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