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類
四書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傳記類
史鈔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總集類
传》:少颖异,从朱熹学,《六经》,诸史百家、山经地志之说,无所不读。所著有《历代郡县地里志沿革表》。 《陆九韶
传》:所著有《州郡图》。
《王应麟传》:所著有《通鉴地理考》一百卷、《通鉴地理通释》十六卷。
《安德
《王应麟传》:所著有《通鉴地理考》一百卷、《通鉴地理通释》十六卷。
《安德
卷
吴曾著。曾崇仁人,高宗时献所著书,累官吏部侍郎奉祠。平生苦学,为文奇伟。
《梭山文集》 卷 陆九韶 著。 九韶 金溪人,其学渊粹,昼之言行夜必书之,自号梭山老圃,集因之名。
《南唐稿》 卷
邹斌著。斌临川人,博
吴曾著。曾崇仁人,高宗时献所著书,累官吏部侍郎奉祠。平生苦学,为文奇伟。
《梭山文集》 卷 陆九韶 著。 九韶 金溪人,其学渊粹,昼之言行夜必书之,自号梭山老圃,集因之名。
《南唐稿》 卷
邹斌著。斌临川人,博
祖谦。遂自中兴以前,崇雅黜浮,类为百五十卷,上之,赐名《皇朝文鉴》。诏除直秘阁,历著作郎。谥曰成。 陆九韶
字子美。其学渊粹。隐居山中。所著有《梭山文集》。
杨泰之,字叔正,眉州青神人,历直宝谟阁、知重庆府。
杨泰之,字叔正,眉州青神人,历直宝谟阁、知重庆府。
陆徽之
陆绾 陆筠
陆游 陆九龄
陆九思 陆九叙
陆九韶 陆九渊
陆同 陆世良
陆友 陆起
陆埙 陆峻
陆 ……寮以给家用,诸弟有四方游旅者,为治具或论事未决,出一语折衷之,无不允当,人高其行义,称为五九居士。 陆九韶
按《宋史·陆九龄传》:九龄弟 九韶, 字子美。隐居山中,昼之言行,夜必书之。其家累世义居。 九韶 以训戒之辞为韵语,晨兴,家长率众子弟谒先祠毕,击鼓诵其辞,使列听之。
陆九渊
按《宋史·陆九渊传》:
陆绾 陆筠
陆游 陆九龄
陆九思 陆九叙
陆九韶 陆九渊
陆同 陆世良
陆友 陆起
陆埙 陆峻
陆 ……寮以给家用,诸弟有四方游旅者,为治具或论事未决,出一语折衷之,无不允当,人高其行义,称为五九居士。 陆九韶
按《宋史·陆九龄传》:九龄弟 九韶, 字子美。隐居山中,昼之言行,夜必书之。其家累世义居。 九韶 以训戒之辞为韵语,晨兴,家长率众子弟谒先祠毕,击鼓诵其辞,使列听之。
陆九渊
按《宋史·陆九渊传》:
》:九龄,治家有法。阖门百口,男女以班各供其职,闺门之内严若朝廷。而忠敬乐易,乡人化之,皆逊弟焉。 《陆九韶
传》: 九韶
字子美。其学渊粹。隐居山中,昼之言行,夜必书之。其家累世义居,一人最长者为家长,一家之事听命焉。岁迁子弟分任家事,凡田畴、租税、出内、庖爨、宾客之事,各有主者。 九韶
以训诫之辞为韵语,晨兴,家长率众子弟谒先祀毕,击鼓诵其辞,使列听之。子弟有过,家长会众子弟责而训之,
》〈顺化〉
《张横渠集》〈西铭〉
《邵子渔樵问答》〈《论物我》三则〉
《朱子大全集》〈答 陆子美 答林择之 答黄商伯 与郭冲晦〉
物我部艺文
《与黄宗贤》 明王守仁
《寄希渊 ……。虽然吾不得而目见之,察其心,观其迹,探其体,潜其用,虽亿万年,亦可以理知之也。
《朱子大全集》《答 陆子美》
伏承示谕太极西铭之失,如《太极篇》首一句最是长者所深排,然殊不知不言无极,则太极同于一物,而不足为万
《张横渠集》〈西铭〉
《邵子渔樵问答》〈《论物我》三则〉
《朱子大全集》〈答 陆子美 答林择之 答黄商伯 与郭冲晦〉
物我部艺文
《与黄宗贤》 明王守仁
《寄希渊 ……。虽然吾不得而目见之,察其心,观其迹,探其体,潜其用,虽亿万年,亦可以理知之也。
《朱子大全集》《答 陆子美》
伏承示谕太极西铭之失,如《太极篇》首一句最是长者所深排,然殊不知不言无极,则太极同于一物,而不足为万
潘士鲲
按《海盐县志》:潘士鲲,字化鹏,邑庠生,祖姓韩。少有至性。父疾,盛暑昼夜不解带。母朱性严事之必极愉婉。与弟同爨颇有张公艺 陆九韶 遗风。
孙嘉谋子
按《海盐县志》:孙嘉谋之子,年十六。母范氏病笃,刲股肉以疗母。万历三十三年事也。县
按《海盐县志》:潘士鲲,字化鹏,邑庠生,祖姓韩。少有至性。父疾,盛暑昼夜不解带。母朱性严事之必极愉婉。与弟同爨颇有张公艺 陆九韶 遗风。
孙嘉谋子
按《海盐县志》:孙嘉谋之子,年十六。母范氏病笃,刲股肉以疗母。万历三十三年事也。县
何仙舟隐此中。和间始建。寺中有白云阁,后有一贤亭,宋曾巩有诗。
翠云寺 在县南四里,唐建。宋王安石、 陆九韶 皆有题咏。
望仙观 在县南。
宜黄县
宝积寺 在县北三十里。唐僧本寂驻锡处,宋赐今额。
妙常观 在县 ……宋枢密罗公点墓 在县南十里梅源。有神道碑树、长林、管桥。孙胜可记。
王仲山墓 岐公王圭子提学抚州。 陆梭山 墓 在罗首峰南麓。
陆后斋墓 在万石塘。
罗必元墓 在崇信乡杨桥。
俞廷椿墓 在库下村林头。
翠云寺 在县南四里,唐建。宋王安石、 陆九韶 皆有题咏。
望仙观 在县南。
宜黄县
宝积寺 在县北三十里。唐僧本寂驻锡处,宋赐今额。
妙常观 在县 ……宋枢密罗公点墓 在县南十里梅源。有神道碑树、长林、管桥。孙胜可记。
王仲山墓 岐公王圭子提学抚州。 陆梭山 墓 在罗首峰南麓。
陆后斋墓 在万石塘。
罗必元墓 在崇信乡杨桥。
俞廷椿墓 在库下村林头。
假借之言而未察父母之与乾坤虽其分之有殊而初未尝有二体。但其分之殊则又不得而不辩也论西铭首句之 义。答 陆子美。
此段谓古之圣贤只要人明义理之言行义理之实西铭之说。犹更分明今亦且以首句论之人之一身固是父母所生。然父
无极而太极。不曰无极即太极。而下而字。何也。
无极太极。虽只一理。既曰无极。又曰太极。则亦各有其义。岂合都无转折。而直曰无极即太极乎。而字正是转折之辞。熟观本注。则可以了然矣。必言无极者。朱子答 陆子美 曰。不言无极。则太极同于一物。而不足为万化之本。岂未详乎此耶。
太极之生阴阳。阴先于阳耶。阳先于阴 (第 422L 页)
无极太极。虽只一理。既曰无极。又曰太极。则亦各有其义。岂合都无转折。而直曰无极即太极乎。而字正是转折之辞。熟观本注。则可以了然矣。必言无极者。朱子答 陆子美 曰。不言无极。则太极同于一物。而不足为万化之本。岂未详乎此耶。
太极之生阴阳。阴先于阳耶。阳先于阴 (第 422L 页)
厓先生所为洪处士墓表而读之。处士盖实而无华之君子人也。曰如高子皋。曰如许孜。曰如庾衮。曰如缪肜。曰如 陆九韶。
曰如万石君石奋。且道自卿大夫士以下。至灶婢耘夫田更荛叟。莫不一辞诵公贤。余蹶然而作曰。可矣。先生尝为 (第 47L 页)
产似缪肜。教养弟子。不绝一息似邓攸。捐己财为宗族交游赡急。似侯华阴。不言人长短得失。责有过挞不悛。似 陆子美。
居家质行。似万石君石奋。割爱放妾。似李克。盖公以一身而集群贤之行若斯。以故岭南号邹 (第 464H 页)
阳善阴恶云云。
以象类言则阳善阴恶。固其大分。而细察其苗脉则阴阳各有善恶。然又须知阴柔之善。不如阳刚之善。阳沴之恶。不如阴邪之恶。所以君子扶阳而抑阴。来谕曰性无不善则阴亦善。恐做病。盖性之体。虽立于阴。不囿于阴。阴虽恶而性自善。何可谓阴亦善乎。情之用。虽行于阳。而气始用事。阴浊先动。(众人)阳被阴掩。所以多失。
答 陆子美 书。不言太极则无极沦于空寂。是固然矣。而虽不言无极。太极之为万化根。恐固自若。何必曰同于一物也。
极 (第 519H 页)
以象类言则阳善阴恶。固其大分。而细察其苗脉则阴阳各有善恶。然又须知阴柔之善。不如阳刚之善。阳沴之恶。不如阴邪之恶。所以君子扶阳而抑阴。来谕曰性无不善则阴亦善。恐做病。盖性之体。虽立于阴。不囿于阴。阴虽恶而性自善。何可谓阴亦善乎。情之用。虽行于阳。而气始用事。阴浊先动。(众人)阳被阴掩。所以多失。
答 陆子美 书。不言太极则无极沦于空寂。是固然矣。而虽不言无极。太极之为万化根。恐固自若。何必曰同于一物也。
极 (第 519H 页)
答陆子寿书。昭主祔庙则二昭递迁。穆主祔庙则二穆递迁。
新主祔昭庙则二昭迁而穆庙不动。新主祔穆庙则二穆迁而昭庙不动。盖祔必于祖庙。新主入祖庙则祖庙之上迁于高祖之庙。高祖则在主人。为五世而祧迁矣。祢庙曾祖庙则依旧不动。在主人则前日之祢为祖庙。前日之曾祖庙为高祖庙。前日之祖庙为祢庙。前日之高祖庙为曾祖庙。
答 陆子美 书。小己之私。却是实理。合有分别。
万物同一父母。天下之公也。人物只是父母所生。小己之私也。宏阔广大 (第 185L 页)
新主祔昭庙则二昭迁而穆庙不动。新主祔穆庙则二穆迁而昭庙不动。盖祔必于祖庙。新主入祖庙则祖庙之上迁于高祖之庙。高祖则在主人。为五世而祧迁矣。祢庙曾祖庙则依旧不动。在主人则前日之祢为祖庙。前日之曾祖庙为高祖庙。前日之祖庙为祢庙。前日之高祖庙为曾祖庙。
答 陆子美 书。小己之私。却是实理。合有分别。
万物同一父母。天下之公也。人物只是父母所生。小己之私也。宏阔广大 (第 185L 页)
右书订顽。(程子曰。订顽立心。则便达得天德。)小注。人之一身(止)某所论西铭之意。正为长者。(长者指 陆子美。
自人之一身以下。答陆书语也。)小注。吾身便是天地之性。(性。塞字。)小注。继天地之志。(志。疑事字。 (第 539L 页)
立己见。必欲胜人。则设使所言皆是。已非古人虚心逊志之道。况未必皆是耶。此实吾侪所当共戒者也。撤寝事。 陆梭山
闻朱子说而有负荆之语。我朝 仁顺王妃服制。退溪闻奇高峰之说而改之。然梭山事朱子称之。退溪之贤亦不以此 (第 242H 页)
今但下欲之一字。则初学之士有志于思诚者。皆可曰欲其真实。然则所存者实。亦浅之为知沧溪也。尝考张南轩论 陆梭山。
正以所见者大所据者实为辞。今农岩之论沧溪。未知处以何等地位。而陆氏兄弟皆染于禅旨。未见大道之要。则其 (第 84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