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五經總義類
易類
別史類
故事類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政書類
編年類
時令類
目錄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中觀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續道藏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无声乐赋(以区宇辑宁/时要为韵)    (唐/)张 楷
神既和而人不可诬化将兆兮道与之俱故圣人张乐
于无声之境以造化夫寰区乐之作焉所以节百事物
既忘矣于是奉三无其用秩秩其风于于发自灵府达
道枢
乐师盈庭政行于靡击靡考涓衣在御化成而 (第 18a 页)
  昭文不鼓琴赋       (唐/)吴 冕
息弦轸兮大朴玄同忘琴音兮至人守中道不缘情则
去声而外寂德惟抱素故含和而内融于是见高士之
心出常人之境其养贵默其伎尚静及卷怀而克顺反
不鼓而是逞蕴艺如何玄德靡他知迷则达用晦实多

虚张不弹俾指节而交畅全声入妙□心曲而同和且
人心静为常琴心虚为主将宁体于 道枢
亦守器于德
宇坏之无故常寂响而有馀用之则亏乃含音而莫吐
故自适于胸臆亦何用于角羽颜子所以如愚昭文由 (第 21b 页)
  求玄珠赋(以玄非智求珠/以真得为韵)   (唐/)白居易
至乎哉玄珠之为物也渊渊绵绵不知其然存乎视听

之表生乎天地之先亘古不改与道相全求之者刳其
心俾损之又损得之者反其性乃玄之又玄玄无音听
之则希珠无体抟之甚微故以音而求者妄以体而得
者非倏尔去焉将窅冥而齐往忽乎来矣与罔象而同
归是以圣人之求玄珠也捐明圣薄仁义索之唯艰失
之孔易将在乎以心忘心以智去智其难得也剧乎剖
巨蚌之胎其难求也甚乎伺骊龙之睡妙乎哉不皎不
昧至明至幽将致之于驯致岂求之于躁求性滑则遗

若合浦之徙去心虚潜至同夜室之暗投然则动为
静为心符至明不耀至真不渝察之无形谓有而非
有应之有信谓无而非无是以立喻将为至宝强名谓
之玄珠名不徒尔 …… (第 16b 页)
  老子犹龙赋        (宋/)范仲淹
昔老氏以观妙虚极栖真浑元握 道枢
而不测譬龙德
而弥尊孰可伺珠长存慈俭之宝全疑在沼不离清净
之源宣尼之启述嘉言发挥至圣谓此真宗之德若彼 (第 28b 页)
  虚舟赋(以浩然任触君/子之心为韵)    (唐/)樊阳源
玄理可得真宗可寻惟虚舟之不系同大道之无心每

悠悠而去住恒泛泛而浮沈寂虑为徒必澄淡而方息
在物无竞信风涛而莫侵体合 道枢
来凭积水本流谦
以处顺宁遇坎而斯止类善行之无迹似至人之虚己
或沿或溯非假功于楫师载沈载浮亦奚劳于舟子 …… (第 11b 页)
  筌蹄赋          (唐/)邵 说
至道玄默真宗朴素莫究其源孰知其故将假物以明
象乃忘言而立喻若筌在鱼若蹄在兔苟或薮泽之内
以时而肃设溪涧之间应节而周布乃凌岑壑忘蹄与
筌兴言薄狩命驾忘旋鱼发发以随波乐只兔爰爰而
得性怡然好之者徒发叹于终日观之者空起羡于临
川斯无虞于即鹿宁有望于烹鲜于戏道有兴废时有
通塞羡鱼如之何匪筌不得逐兔如之何匪蹄不克犹

蹄在兔兔既获而蹄可以忘犹筌在鱼鱼既烹而筌可
以息亦何异游道藩者挥郢匠之斤御 道枢
者削公输
之墨彼损之而又损故不得而有得是以圣人立教所
宝惟真勤求若丧之旨远索忘言之津还淳返朴求于
(第 25b 页)
  运斤赋(以上下相应/其志同为韵)     (唐/)独孤授
漆园傲吏志惬神王和而不唱或崆峒之间或濠濮之
上诚 道枢
之同体表人情之异状爰感激于惠施乃兴
之于郢匠嗟乎功有善价吾道之亚既出鬼而入神亦
千变而万化可以迎夫远 (第 12b 页)
  申臆赋          (明/)朱应登

炳哲灵以仪图兮靓人文之攸章溯终古以横视兮羌
姱美之鲜双纷总总之林府兮嗟要指之必同探宝航
于百济兮岂珍错之毕将吾形君之内熠兮表钻笮于
纵横傥神解以贯一兮虽襞裂其奚伤彼固拥彗以清
道兮俟尘躅于周行惟体裁变于异世兮嘻末流之滥
觞曾大雅之弗程兮日佌佌以叛经凿庞洪以颓靡兮
毖国运而不昌彼英蕤之夕霣兮曷椅梧之在冈握
于环中兮固匪夷之所思宁勃屑于徽纆兮卬超脱 (第 36b 页)
  三酌赋          (宋/)张 耒
出公门而偃私酌旨酒于良辰缅再酌而三釂恍如对
乎嘉宾畏局促之伤怀聊流畅乎心神惩荒湎乎无算
悠然合乎礼文荡志文史晤言读书世醉不足我醒有
馀颐妙物表韬精 道枢
冥会独应谁知我娱 (第 36b 页)
  转经藏疏


  最上具文甚深花藏具大法眼是真 道枢
惟运转之无
穷实皈依之有在圆机应物动化于一时善利循环幸
密于多福

  福应庙乞加爵化缘疏

  汉 (第 13a 页)
谟临书先起草点笔试研朱接要提文柄探元握 道枢
不煎冰作水肯买椟还珠极口篇章共殚心竹素俱情
缘涉世澹貌以苦吟癯直道青松在閒心白鸟孤英贤
如不弃欲絷食 (第 6b 页)
诸公奋起百世绾持 道枢
探穷渊源克绍绝学内有以
究圣贤规模之大外有以备践履节目之详故孔孟之
教复明斯文得归于正后学知所适从盖 (第 17a 页)
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
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
彼是莫得其偶谓之 道枢
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 (第 5b 页)
  蚝山
韩文公诗蚝相粘为山十百各自生按本草衍义云牡
蛎附石而生磈礧相连如房故名蛎房读如阿房之房
(音傍见/史记)一名蚝山初生海畔才如拳石四面渐长有一
二丈者一房内有蚝肉一块肉之大小随房所生每潮

来则诸房皆开有小虫入则合之以充腹宋翟忠惠焦
山诗僧居蚝山迷向背佛宇蜃气成吹嘘
  吉吊
龙生三卵一为吉吊上岸与鹿交或在水边遗精流槎
遇粘裹浮木枝如蒲桃焉号紫梢花 道枢
所谓龙盐有
益帷箔者也
  鰝须
尔雅以鰝为大虾出海中者长二三丈游行则竖其须 (第 14b 页)
   用昌黎会合联句韵送王艮斋先生归海虞

朔雪冻𢀩𢀩憯懔寒气重王鸣盛先生怀故园浩然归
计勇王昶冷雪武邱凝秀嶂虞山耸钱大昕装轻仆无
痡帆举浪犹涌曹仁虎养疴公志便问字我忱壅鸣盛
结添卜商衣履曳原宪踵昶叩钟聆噌吰带经锄亩垄
大昕游尝舁舆从学叹望洋恐仁虎鸣呼文教衰流传
多缪种鸣盛七略谁囊该九师空杂冗昶吊诡卜火珠
荒诞搜汲冢大昕衮衮逐颓澜纷纷博世宠仁虎先生
道枢
词林作梁棋鸣盛砭俗论必严匹古意未恟昶
覃思斡元造 籍损官奉大昕幽键启突奥铦斤斲拳
肿仁虎十道九域探三 (第 12a 页)
不悔也君精于医术候三部脉处方剂应手辄
愈愈后亦弗求报春秋六十以乾隆五十九年六月二
十八日卒有诗稿二卷 道枢
书屋随笔十卷又有续浯
溪志四卷则侍亲祁阳所葺也娶陆孺人淑懿有贤德
以乾隆三十九年五月十八日卒春秋四十 (第 9a 页)
在兹乎时则有若三十九代天师太玄辅化体仁应道
大真人臣张嗣成亲扬祖教妙斡 道枢
神仙演道大宗
师泰定虚白文逸明德真人臣孙履道以老成敦厚之
资深符真契特进上卿玄教大宗师崇文弘道玄德广 (第 5b 页)
  张宗师画像赞
维大宗师天锡耆年云风恒从不以世迁翼翼小心赫

赫盛服出入帝所长乐无极
  吴宗师画像赞
列仙之儒身为 道枢
舒卷经纶绰乎有馀宇宙名言河
海伟量冠服高明云汉之上
  道士小象赞 (第 17b 页)
光华自朝旋宫率职赞祠思用不渝
锡福予龄天子不有于民是敷维千万年至于亿世邈
哉永图敢述圣德刻以贞石式章 道枢
  玉笥山清真宫碑
玉笥山清真宫在临江之新淦其实录以为本名群玉 (第 19a 页)
   玄教大宗师返真朝元歌九章以前导
云飘飘丹台何岧峣中有授经之老颜不彫三光荡摩
四时代谢神来归灵承帝罔敢替   谒珠庭
寥阳空洞六圣俨思九垓熙春群黎受禧昔腾章阊阖
通金书俨在水旱功        朝重华
五岳奠形飞车扬铃翔鸾腾晃金精下视垢浊何沉冥
昔者之来运有遭今者之往清且邀  神虞娭

匪衢以乘匪车以征盖葺兮摩旌洞箫激兮泠泠磅礴
一气兮冥冥精思 道枢
兮跪頫聆   玄云驼
玉几差差文织成龙章凤翥相纬经大言鸿濛小言毫
铢道在瓦砾匪别区念昔人世我非娱 启 (第 23b 页)
  公子对
越诸公子问于方子曰窃尝闻之圣贤之道其广犹天
其深如渊微显咸该阴阳同玄太上得其全其次致其

偏见之于事功横被乎八埏则可以使蒸民各乐其性
鸟兽鱼鳖萌芽生植皆全其天苟不能然犹可以整齐
前古之坠典刮磨往哲之遗编开生民之锢蔽垂皇极
于千年故君子身无间于出处位无间于崇卑莫不欣
欣自适无往而不致其乐焉今吾子怀淑明之资循正
中之涂所准者莘尹叔旦攸师者仲尼子车谈经则融
成坐斥稽史则迁固受诛幽探神秘明执 道枢
洞烛千
古遐瞰九区由暴须鄙赐亿柴愚睨不嗛心恐受其污 (第 24b 页)
边此盖众阴之顺太阳手足之应心腹也
大通天下一气也圣人假以精真燮以和平则狼心易
慈鹗音变好混为一致还于 道枢
盖圣人法天天道不
可知善胜故也夫有苗弗率舞干羽而格之干虽为自
卫之兵未免乎执兵器以示人也氐羌之畏莫敢 (第 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