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類
目錄類
釋家類
類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史傳部類
法華部類
真觉寺(在新城县南二十里旧名南贤院南唐保大中建宋治平元年改真觉院今称寺)
南谷寺(在新城县北十五里南唐保大中建旧名龙安院宋治平间改安福院明弘治间 僧息庵 迁居
西坑南谷 本朝顺治戊子燬壬辰僧元谧建康熙元年墨历主法席改称今名)
宝慈寺(在新城县东四十 (第 33b 页)
南谷寺(在新城县北十五里南唐保大中建旧名龙安院宋治平间改安福院明弘治间 僧息庵 迁居
西坑南谷 本朝顺治戊子燬壬辰僧元谧建康熙元年墨历主法席改称今名)
宝慈寺(在新城县东四十 (第 33b 页)
倪仲权索予书所作诗文题其后
予幼时好作诗文而未得其要每一执笔如痿者之欲
行瘖者之思语不自知其力之弛而声之窒也年踰弱
冠从乡先生柳翰林游前后几十寒暑始觉笔底如意
无前二者之病然可指笑者亦多矣今五十馀岁而来
四明见先生所尝与游者曰倪君仲权一笑相顾年俱
老大而嗜好特未除索予向时所作予客处既久旧稿
俱已遗失姑手书近和陶靖节诗辞数篇以寄且戏之
曰昔 达观禅师 在宋初士大夫多以能诗善答称之师
笑曰解答诸方话能言五字诗二般俱好艺只是见钱
迟仲权览予所寄亦将指笑其 (第 10a 页)
予幼时好作诗文而未得其要每一执笔如痿者之欲
行瘖者之思语不自知其力之弛而声之窒也年踰弱
冠从乡先生柳翰林游前后几十寒暑始觉笔底如意
无前二者之病然可指笑者亦多矣今五十馀岁而来
四明见先生所尝与游者曰倪君仲权一笑相顾年俱
老大而嗜好特未除索予向时所作予客处既久旧稿
俱已遗失姑手书近和陶靖节诗辞
曰昔 达观禅师 在宋初士大夫多以能诗善答称之师
笑曰解答诸方话能言五字诗二般俱好艺只是见钱
迟仲权览予所寄亦将指笑其 (第 10a 页)
题东里诗集序
族孙挺来京师录余新旧诗为三卷且求引诸其首噫
余何足以言诗也古之善诗者粹然一出于正故用之
乡闾邦国皆有裨于世道夫诗志之所发也三代公卿
大夫下至闺门女子皆有作以言其志而其言皆有可
传三百十一篇吾夫子所录是已余蚤不闻道既溺于
俗好又往往不得已而应人之求即其志之所存者无
几也观水者必于溟渤观山者必于泰华央渎附娄奚
取哉国风雅颂诗之源也下此为楚辞为汉魏晋为盛
唐如李杜及高岑孟韦诸家皆诗正派可以溯流而探
源焉亦余有志而未能者也挺勉之哉
息庵禅师 语录序 (第 24b 页)
息庵禅师 吾庐陵胡忠简公铨之后名慧 (第 24b 页)
息庵 其别 (第 24b 页)
号也幼祝发于七祖思禅师青原兰若师虚白镜公自
童子而学儒释并进时乡先生陈宗舜春秋八十时来
山中居一再月 息庵 师事之甚谨旦暮受教于儒籍博
究既壮出游诸大方谒名师钜老以求进于释之道久
而沛然有所悟入力脩诸已而深造 (第 25a 页)
焉尝游湖南及两
浙所至善信归礼如云遂溯岷江登峨眉居蜀二十年
蜀献王嘉礼之甚厚曰此实真道人也时府中官僚多
老成名士皆折辈行与之交返而入闽以观于南海自
藩宪大夫而下皆相敬之正统初至北京敬礼者加众
遂合力建一刹于城之东北隅居之 息庵 止其中参谒
问道者中贵人及士庶常满户 (第 25b 页)
息庵 端坐不轻出虽
城中大刹未尝涉迹然岁中尝三四过余余以乡里故
亦尝一造之因睹其庭函香施供者相继踵戏之曰象 …… (第 25b 页)
吾素相知者于其卷首使观者知 息庵 平生所历之槩
与其实行决非苟焉如世之虚冒谈佛者所可同日语
也
赠韩道纪序
今天下内自天子都城外 (第 26b 页)
族孙挺来京师录余新旧诗为三卷且求引诸其首噫
余何足以言诗也古之善诗者粹然一出于正故用之
乡闾邦国皆有裨于世道夫诗志之所发也三代公卿
大夫下至闺门女子皆有作以言其志而其言皆有可
传三百十一篇吾夫子所录是已余蚤不闻道既溺于
俗好又往往不得已而应人之求即其志之所存者无
几也观水者必于溟渤观山者必于泰华央渎附娄奚
取哉国风雅颂诗之源也下此为楚辞为汉魏晋为盛
唐如李杜及高岑孟韦诸家皆诗正派可以溯流而探
源焉亦余有志而未能者也挺勉之哉
息庵禅师 语录序 (第 24b 页)
息庵禅师 吾庐陵胡忠简公铨之后名慧 (第 24b 页)
息庵 其别 (第 24b 页)
号也幼祝发于七祖思禅师青原兰若师虚白镜公自
童子而学儒释并进时乡先生陈宗舜春秋八十时来
山中居一再月 息庵 师事之甚谨旦暮受教于儒籍博
究既壮出游诸大方谒名师钜老以求进于释之道久
而沛然有所悟入力脩诸已而深造 (第 25a 页)
焉尝游湖南及两
浙所至善信归礼如云遂溯岷江登峨眉居蜀二十年
蜀献王嘉礼之甚厚曰此实真道人也时府中官僚多
老成名士皆折辈行与之交返而入闽以观于南海自
藩宪大夫而下皆相敬之正统初至北京敬礼者加众
遂合力建一刹于城之东北隅居之 息庵 止其中参谒
问道者中贵人及士庶常满户 (第 25b 页)
息庵 端坐不轻出虽
城中大刹未尝涉迹然岁中尝三四过余余以乡里故
亦尝一造之因睹其庭函香施供者相继踵戏之曰象 …… (第 25b 页)
吾素相知者于其卷首使观者知 息庵 平生所历之槩
与其实行决非苟焉如世之虚冒谈佛者所可同日语
也
赠韩道纪序
今天下内自天子都城外 (第 26b 页)
上清正一万寿宫提点鹤巢黄公遗像赞
缊金川之清参玄都之真其中也抱一而含淳其外也
和光而同尘盖尝簉仙班于彤陛奉清问于紫宸于靖
海若也化潮为陆于殄旱魃也叱霆驾云驱斥不祥显
厥威用具体自然凝寂不动八帙高年巢鹤飞骞遗像
俨然湛兮若存
息庵禅师 像赞
师既示寂其徒奉遗像求赞余素与师游为之赞曰
此吾庐陵忠简胡公之裔而得法于青原七祖禅师之 (第 23b 页)
缊金川之清参玄都之真其中也抱一而含淳其外也
和光而同尘盖尝簉仙班于彤陛奉清问于紫宸于靖
海若也化潮为陆于殄旱魃也叱霆驾云驱斥不祥显
厥威用具体自然凝寂不动八帙高年巢鹤飞骞遗像
俨然湛兮若存
息庵禅师 像赞
师既示寂其徒奉遗像求赞余素与师游为之赞曰
此吾庐陵忠简胡公之裔而得法于青原七祖禅师之 (第 23b 页)
他时后日。又何面目见老僧乎。万一老僧如
尔父母。恐尔此生亦无寄羞地也。念尔忠肝义胆。不
减古人。昨读 达观大师 语。以田光比尔。如此则老僧
何以报平生乎。所谓诸供养中。以法为最。今别复以
此作供养以酬生平。尔其再 (第 0484a 页)
尔父母。恐尔此生亦无寄羞地也。念尔忠肝义胆。不
减古人。昨读 达观大师 语。以田光比尔。如此则老僧
何以报平生乎。所谓诸供养中。以法为最。今别复以
此作供养以酬生平。尔其再 (第 0484a 页)
日录
门 人 炯 通 编辑
岭南弟子 刘起相 重较
* 序
** 刻方册藏经序
万历丙戌秋。 达观大师 密藏开公。远蹈东海。访清于
那罗延堀。具白重刻方册大藏因缘。方且订盟于堀
中。尔时清以荷法情深。心重 (第 0595c 页)
门 人 炯 通 编辑
岭南弟子 刘起相 重较
* 序
** 刻方册藏经序
万历丙戌秋。 达观大师 密藏开公。远蹈东海。访清于
那罗延堀。具白重刻方册大藏因缘。方且订盟于堀
中。尔时清以荷法情深。心重 (第 0595c 页)
局。愧不若浮
山之对欧阳公。因棋而说法也。
** 送坚音慈公住金沙东禅寺序
金沙东禅。古刹也。自 达观大师 重兴。弟子孙氏伯仲
创其始。太史王公成其终。先得浪崖耀公住持。庄严
毕备。乃联诸同志。结青莲社。背诵 (第 0615c 页)
山之对欧阳公。因棋而说法也。
** 送坚音慈公住金沙东禅寺序
金沙东禅。古刹也。自 达观大师 重兴。弟子孙氏伯仲
创其始。太史王公成其终。先得浪崖耀公住持。庄严
毕备。乃联诸同志。结青莲社。背诵 (第 0615c 页)
别求知识。余见此卷而笑曰。三禅者
持此卷行脚。如请上方剑讨贼。不知他时后日。何以
缴报。
** 题 达观大师 祭遍融大和尚文后
昔延陵季子。挂剑于徐君墓。谓心许于生前。报知于
身后。以为义高千古。世谛如此。况 …… (第 0688c 页)
喜。咸皆赞叹。唯
顾实甫歌。有萧梁求为佛家奴之句。盖标其能忘身
三宝。以略耻天下之自重。不若萧梁者。 达观 可禅师
见而异之。乃尽力奴状。声为歌以发之。余长歌三叠
而叹曰。藉令黄面碧眼触此。亦当捧腹绝倒。况奴 (第 0689a 页)
持此卷行脚。如请上方剑讨贼。不知他时后日。何以
缴报。
** 题 达观大师 祭遍融大和尚文后
昔延陵季子。挂剑于徐君墓。谓心许于生前。报知于
身后。以为义高千古。世谛如此。况 …… (第 0688c 页)
喜。咸皆赞叹。唯
顾实甫歌。有萧梁求为佛家奴之句。盖标其能忘身
三宝。以略耻天下之自重。不若萧梁者。 达观 可禅师
见而异之。乃尽力奴状。声为歌以发之。余长歌三叠
而叹曰。藉令黄面碧眼触此。亦当捧腹绝倒。况奴 (第 0689a 页)
孀居廿年。敬顺如一日。天生笃孝。虽产富贵之室。性
澹泊。不事铅饰。康母老年奉佛益谨。礼 达观大师。 安
人从事斋素喜舍。王太夫人命司马公兄弟。视安人
如已子。所分家资以万计。皆悉舍为福田。归心净土。 (第 0698b 页)
澹泊。不事铅饰。康母老年奉佛益谨。礼 达观大师。 安
人从事斋素喜舍。王太夫人命司马公兄弟。视安人
如已子。所分家资以万计。皆悉舍为福田。归心净土。 (第 0698b 页)
。其视昔也如粪壤。孰知公今之
乐。殊绝胜于畴昔耶。公既乐矣。余复何悲。呜呼哀哉。
尚飨。
** 祭 达观大师 文
维万历四十四年。岁次丙辰。十一月庚子朔。越十有
九日丙戌。前海印沙门辱教德清。谨陈香积之供。致 …… (第 0760a 页)
祭于紫柏尊者 达观大师 之灵曰。呜呼。惟师之生也
不生。乘愿力而来。师之死也不死。顺解脱而去。去来
不落常情。生死岂同世谛。 …… (第 0760b 页)
。皆生灭见也。
** 为达师茶毗举火文
性火真空。性空真火。狭路相逢。定没处躲。恭惟紫柏
尊者。 达观 大和尚。偶来人世。误落尘寰。赤力力脱尽
娘生布衫。光烁烁露出本来面目。荷担正法。纯刚炼
就肩头。彻底 (第 0761c 页)
乐。殊绝胜于畴昔耶。公既乐矣。余复何悲。呜呼哀哉。
尚飨。
** 祭 达观大师 文
维万历四十四年。岁次丙辰。十一月庚子朔。越十有
九日丙戌。前海印沙门辱教德清。谨陈香积之供。致 …… (第 0760a 页)
祭于紫柏尊者 达观大师 之灵曰。呜呼。惟师之生也
不生。乘愿力而来。师之死也不死。顺解脱而去。去来
不落常情。生死岂同世谛。 …… (第 0760b 页)
。皆生灭见也。
** 为达师茶毗举火文
性火真空。性空真火。狭路相逢。定没处躲。恭惟紫柏
尊者。 达观 大和尚。偶来人世。误落尘寰。赤力力脱尽
娘生布衫。光烁烁露出本来面目。荷担正法。纯刚炼
就肩头。彻底 (第 0761c 页)
之太史索楞伽经序
忆昔千华一对谈。珍衣脱却久㲯𣯶。楞伽山上摩尼
聚。何日重开百宝函。
** 读 达观大师 末后偈
一念从来绝覆藏。通身不落是非场。试看撒手轻拈
出。始信阿师热肚肠。
** 怀五台旧居 (第 0803c 页)
忆昔千华一对谈。珍衣脱却久㲯𣯶。楞伽山上摩尼
聚。何日重开百宝函。
** 读 达观大师 末后偈
一念从来绝覆藏。通身不落是非场。试看撒手轻拈
出。始信阿师热肚肠。
** 怀五台旧居 (第 0803c 页)
馀年。皆云曹溪一脉。如孔门之洙
泗。盖所系法门非轻也。予昔居东海时。每慨禅门寥
落。必源头壅阏。尝与 达观大师。 议欲往𤀹之。期于匡
庐。未几予弘法罹难。达师以予不果行。遂先独往。至
其山。见其僧皆田舍郎也。止于 (第 0825c 页)
泗。盖所系法门非轻也。予昔居东海时。每慨禅门寥
落。必源头壅阏。尝与 达观大师。 议欲往𤀹之。期于匡
庐。未几予弘法罹难。达师以予不果行。遂先独往。至
其山。见其僧皆田舍郎也。止于 (第 0825c 页)
乃化。寿七十二。夏
五十三。师嗣襄州谷隐山慈照禅师蕴聪。聪
嗣首山念。念嗣风穴沼。临济派也(续灯)。 达观
尝作性辩。其文曰。今古圣贤言性者只得
情也。脱能穷理不能尽性何也。不知三才万
物皆性也。天性上。地性 (第 0870a 页)
五十三。师嗣襄州谷隐山慈照禅师蕴聪。聪
嗣首山念。念嗣风穴沼。临济派也(续灯)。 达观
尝作性辩。其文曰。今古圣贤言性者只得
情也。脱能穷理不能尽性何也。不知三才万
物皆性也。天性上。地性 (第 087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