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小說家類
釋家類
類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經集部類
般若部類
洞真部
太玄部
續道藏
堂上客此生
应好悟无生次予坦邓居士放生偈韵拟
寒山子诗六章山中四威仪偈居山四咏
杖意次报恩修韵有高提 祖印
佩单传之
句复以故里行道先哲所难为辞众说偈
曰自知住处我无因一钵风流物外人蹋
破乾坤谁是伴草鞋藜杖逞 (第 0588a 页)

方丈师拈拄杖云据此室行此令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从他牙如剑树口似血盆到者里
也须吃棒为什么如此不曾得 祖印
难过此
关头便起。

结制上堂师至法座前云最初一步蹋著须 (第 0087a 页)
未遇几知音虚怀 祖印
全提旨遥望群贤造
诣深几度白云空聚影多番黄鸟乱啼声报
恩今日重拈出也道当生即不生。

冬至示众师云冬 (第 0164a 页)
僧又
喝师亦喝师乃云老汉居山三十年未曾轻
举到人间只因诸子寻踪迹不肯模糊放过
关大众今夜大尽佛法无剩 祖印
全提要行
正令若向壁立万仞处脑后一槌百尺竿头
时脚跟下铲适才二上座不顾危亡得失抑 (第 0182a 页)
示玉林琇徒掩关

#+BEGIN_VERSE
「 虚空关不住天地本无门一把无须锁深藏在玉林半肩担 祖印
双足蹋灵云入出原无碍休言定几春」
#+END_VERSE


** 示幻缘禅人 (第 0301b 页)
中」
#+END_VERSE


*** 赠印心澄上人

#+BEGIN_VERSE
「 教外自吾传 祖印
时中谁复问安心为言直下本无事留得阇𥠖立夜深」
#+END_VERSE


*** 寓隐山上人精舍二 (第 0636a 页)
头睡醒。犹见雪峰端坐。岩云。何不睡去。恰似七村里
土地。峰点胸云。某这里未稳在。岩云。我将谓尔高提 祖印。
犹作这个语话。据尔见处。一一通来。是则与尔
證明。不是与你刬却。峰乃历举见处。岩咄云。汝若如
是。果 …… (第 0120a 页)
。沧溟浪覆
济人舟。一灯乍灭波旬喜。双眼重昏道侣愁。纵是了
然云外客。每瞻瓶几泪还流。二曰。佛日西倾 祖印
隳。
珠沉丹沼月沉辉。影敷丈室炉烟惨。风送禅床松韵
微。只履乍来留化迹。五天何处又逢归。解空弟子绝 (第 0126a 页)
年嗣子法希绍其席云。

** 慧询

号月堂。永嘉陈氏。寓于明之胊山。梦僧求化而
妊。幼而杰异。从师 祖印
院授法华。数遍成诵。以披缁
省亲。祖母谕曰。汝既出家。当学吾乡忠。佛子无事勿
恋父母家。师因志学投澄 (第 0344a 页)
法师慧询。字谋道。号月堂。其先永嘉陈氏。
寓居四明昌国之胊山。母梦异僧至门求
化既而妊娠。八岁出家 祖印
院。初授法华
数遍。即能成诵。尝归省祖母谕之曰。汝已
去家。当学吾州忠佛子。初谒南湖澄照。
以卓立称 (第 0235a 页)
藏六祖秀禅师作欧阳外传。记 祖印
与永
叔论道。因录古人非韩者。略出王荆公
苏东坡龙先生嵩明教之说。荆公曰。人有
乐孟子之距杨墨而以斥 (第 0383c 页)
失言也。然退之问道
于大颠。自云得入处。故鲁直有云。退之
见大颠后。作文理胜。而排佛亦少沮。欧
阳见 祖印。
肃然心服。故东坡有云。永叔
不喜佛。然其聪明之所照了。德力之所
成就。真佛法也。今人徒知诵前时之抵 …… (第 0411b 页)
愿为衍圣公。仙源
县差庙户五十人。充洒扫。

五年。眉山苏洵赴汴京举进士不中。溯江
至浔阳。登庐山谒 祖印
讷禅师问法(东坡云。
庆历丁亥。先君问法于圆通。讷公得其旨)


六年丙戌。江宁府正觉禅院住持守暹。 …… (第 0411b 页)
事欧阳修知杨州。庐山 祖印
讷禅师遣僧问
讯。修与对食。偶曰。高丽遣使问。魏武注孙
子三处要义无注说。廷中诸贤无敢答者。有
诏问 …… (第 0412a 页)
后为注孙
子作序。有云孙武以不穷为奇。其文略而
意深。又为钱忠懿王赞曰。中有樗里不以
示人。皆有得于 祖印
之意也。

述曰。磐儿时侍师袁先生(名机。为郡学录絜斋正献公侄)
见与乡士阅孙吴兵书。闻其论曰。儒 …… (第 0412a 页)
父子至亲不能以告。
然则纸上之语。岂足以尽其意耶。闻此
语四十五年。今观东林录所载。益信袁
公之言与 祖印
同其旨。

(欧阳外传云。公至圆通。范文正公以书抵永叔。问孙子阙疑。魏武不注。师就览毕。即取别幅释之 …… (第 0412a 页)
是益知敬佛
(枢密副使吴充撰行状云。此事得于公之孙曰恕)

述曰。居士者西竺学佛道者之称。永叔
祖印。
排佛之心已消。故心会其旨。而
能以居士自号。又以名其文集。信道之 (第 0414b 页)
得无诤三
昧而已。又于无诤三昧之人之中最为
第一上首。宜之为亲制观音殿记。御书登
石。

景定四年诏 祖印
法师住上天竺。补右
街鉴义。退归旌德教寺。复诏妙铦法师
住上天竺。补左右街僧录。五年诏古源清
法师入 (第 0433b 页)
以师礼待益禅师。谥
大法眼。

宋太祖。敕韶州开视云门塔。真身如生。迎
赴阙供养○仁宗。眉山苏洵。谒 祖印
讷禅
师问法○大觉琏禅师乞归老山中进颂
(云云)○英宗。琏禅师乞归育王山。建宸奎阁。
奉先朝圣制。苏 (第 0467a 页)
明教嵩禅师。作非韩三十篇(云云) 祖印
讷禅师。与欧阳公。论退之排佛老
(见通塞志十二卷)

宋仁宗。谏议欧阳修著本论。谓佛法为中
国患。 (第 0474b 页)
又曰。今佛之法可谓奸邪。又曰。千年
佛老贼中国(云云)修左迁滁州。将归庐陵。
游庐山谒 祖印
讷禅师。与之论道。肃然心
服。平时排佛为之内销。 (第 0474b 页)
祖印
谓曰。退之倡
排佛老。足下今又和之。将使后世好名之士
援韩氏欧阳氏以为法。岂不为盛德之累。
足下所著 …… (第 0474b 页)
公卿
之前。岁时书问未尝绝。出知扬州。高丽遣
使问魏武注孙三处要义阙注。诏问修。不
知答。饰使者往问 祖印。
师曰。兵者机密之
事。不可以示人。使反命。以其言应诏。

欧阳外传云。欧子撰新唐书。如高僧玄奘
神秀 (第 0474b 页)
是白头儿(冬瓜夏放花)

师云。幽州盘山。宝积禅师。初参马祖。差充街坊。因肉
案头。丧车后悟道。马 祖印
之。无尽灯赞曰。肉案闻香。
孝口得味。道足学足。滔滔无滞。一日上堂曰。心若无
事。万象不生。意绝玄机 (第 0486a 页)
 旻古佛云。九年熊耳。空留只履。一花五叶。春风

四起。  祖印
明云。精进翻成怠堕。莫守痴禅兀坐。
少林面壁九年。巳被梁王勘破。 疏山如云。达磨
西来未足誇。少林捏 …… (第 0030b 页)
歌郎振铃云。红轮决定沉西去。未委魂灵往那方。幕
下孝子哭声哀哀。师忽身心踊跃省悟。归举似马祖。 祖印
可之。

文殊道颂云。歌声缭绕哭声悲。笑杀盘山老古锥。
历劫无明昏暗处。一时顿觉发光辉。 梦庵信云。 (第 0031b 页)
尚因甚对面不闻。

佛国白颂云。一生长唤主人公。不受人瞒迥不同。
今日惺惺何处去。满山松柏起悲风。  祖印
明云。
弯弯新月聚三星。谁信心王本自宁。可笑瑞岩方
丈老。夜深呼唤强惺惺。 鼓山圭云。一主人公死。 (第 0046a 页)
 无尽居士云。四序炎凉去复还。圣凡只在刹那
间。前人罪业今人贱。倒却前人罪业山。 天童觉

云。缀缀功过。胶胶因果。镜外狂奔演若多。杖头击
著破灶堕。灶堕破。来相贺。却道从前孤负我。

金刚经云。收衣钵。洗足巳。敷座而坐。

水庵一颂云。食讫跏趺坐石床。斗间剑气烛天光。
几多业识茫茫者。衲被蒙头在醉乡。

金刚经云。于是中无实无虚。

佛慧泉颂云。菩提无实亦无虚。几个男儿是丈夫。
丹穴不归金鸑鷟。碧潭空浸玉蟾蜍。

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
可得。

或庵体颂云。三清道士无仙骨。八教阇黎毁梵书。
黑漆昆崙舞华鼓。天亲无著暗嗟吁。

文殊所说般若经云。清净行者不入涅槃。破戒比丘
不入地狱。 祖印
明颂云。养就家栏水牯牛。自归自去有来由。
而今稳卧深云里。秦不管兮汉不收。 保宁勇云。
平生疏逸无拘 …… (第 0049a 页)
。负石黄梅众识难。 佛国白云。七百高僧梦
里时。三更月下独南归。卖柴舂米侬家事。底事亲
传六代衣。  祖印
明云。一偈投机一众降。㘅花百
鸟去双双。家山记得来时路。半夜传衣过九江。
 草堂清云。七百僧中选一人 (第 0051c 页)
。夜来依旧宿芦花。 投子青云。亲
伸端的向君言。莫比流沙少室传。昨夜雁回双岭
后。谢家人立月明前。  祖印
明云。杪秋时节水云
乡。千顷芦花未著霜。江景不将零碎卖。一时分付 …… (第 0053a 页)
 智海清云。国师三唤侍者。侍者三度应诺。若言
负汝负吾。真个可知礼也。 高庵悟云。宝剑连飞
急。透顶便通神。有时轻按处。惊动五湖宾。  祖印
明云。国师年老太多图。截鹤由来在续凫。彼此无
疮安乐甚。何劳伤损好皮肤。 (第 0055b 页)
 雪窦颂云。犀牛扇子用多时。问著元来总不知。无

限清风与头角。尽随云雨去难追。 白云端云。可
怜一柄犀牛扇。谩道曾遭巳破除。无限清风随手
处。卓然头角出寰区。 天童觉云。扇子破。索犀牛。
圈圞中字有来由。谁知桂毂千年魄。妙作通明一
点秋。 佛灯珣云。犀牛扇子用多年。历掌清机授
手传。头角十全收拾取。雨馀风月满长川。  祖印
明云。老师底死索犀牛。用处其谁得自由。侍者不
知头角具。鼻根绳索被他收。 草堂清云。明月冷
相照。清 (第 010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