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詔令奏議類
目錄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別集類
淨土宗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第九功德初发五事即是修也
乃是舍少从多去傍取正故以修證判其行德。

释德王名中初以自行化他释次约三德 释显
上自
他不出三德故有次释初云外化广者遍照十界故
内行深者位居等觉故是则位邻妙觉故称高贵證
过十地故号 (第 0539b 页)
释长老阿
难及诸大会天人阿脩罗乾闼婆等闻佛所说欢喜
奉行。」

【【钞】七奉旨者无名云阿难密奉圣旨帝 释显
受尊
教也。】

胜鬘经疏义私钞卷之六(终)
* No. 353-A

谨寄入 胜鬘疏钞一本。

(第 0975b 页)
念以成真不顺迷情独取
悟理实一部之指归众义之都会也然一实相无空
假中之异故妙玄通释标体则曰正指实相别 释显
体则曰即一实相印推原经文则曰诸法实相也唯
佛究尽法体本融依正色心莫不全是但此体上具
德而有三名当处绝 (第 0003b 页)
正说(二)

* 初长文(四)

* 初叹法劝信示佛语不虚(佛告)
* 二牒前略 释显
唯为一事(舍利)
* 三广明诸佛唯一佛乘(三)

* 初通明三世开显(舍利)
* 二 (第 0318a 页)
生无
生灭等。总明人法空故。生灭等三亦悉叵得。
故皆空也。非不因果者。例上荡立可知。如疏
引大品等具 释显
然。今不别解。烦恼下。别明
二空。此我人等本属见使故。以烦恼该之。若
论我所。即假名所托。本当实法。 (第 0306b 页)
△九 释显
法护国。

第九显法护国功德者。夫八部般若。总空诸法。唯仁
王一部。迥出群经。盖以扶危拯溺。实有海之 (第 0216c 页)
初立理标本(次明)
* 二互相摄属(若诸)
* 三结归观心(此中)
* 九 释显
法护国(第九)
* 十释部类品会(二)

* 初通示大部(第十)
* 二别显今经(三 (第 0193a 页)
则观乃无观也无观乃观也
观与无观一而巳矣未始而不相符也故曰镜十界
因等合释也又曰镜明性十界等约修性帖 释显

不二也或者不达以谓镜明性十界但可言性不可
言相者曾不知结文曰见明形象修性本如镜内外
一故显不二劫 (第 0582b 页)
言曰。十六观法解脱之要
津也。闻之有岁。究之粗勤。观道未明。造修安
寄。敢请开决。庶为准绳。予曰。疏 释显
然。夫
何惑矣。傥有所壅。试为通之。方随问而伸。徵
文以證。往复既数。旨趣稍彰。恐来者未闻。故
录之 (第 0865c 页)
通称此翻勤息勤行众善止息诸恶故又沙门复
以释为姓者始自晋安法师增一云四河入海同
一咸味四姓出家皆名为 释显
性录立四句料简
云一是沙门非释氏出家外道二是释氏非沙门
在家释种三是沙门是释氏两土之僧四非释氏
非沙 (第 0608b 页)
意。盖于三藏中宜闻常住故也。」

【【■记】此节料拣诸文说教。定与不定之有异也。据诸
天下之文。是 释显
露定教。指大论以證据。闻小證
大下之文。是 (第 0712a 页)
释显
露不定教。文中举玄签为證。若
曰密闻圆常下之文。是释秘密教。指别行玄记为
證。
【■备】又签。问。何 (第 0712a 页)
则泥团非微尘所成而实因微尘成
若不异则相应不别以相别明其非同以体一明
其不异故曰云云此譬之大旨也次帖 释显
法则
曰如是大慧等意显转识与藏识真相非异非不 (第 0141b 页)
种寂静故曰安住
心海以不同凡夫则六识波浪不起了一切境界
唯自心现则知外性非性即初意生相也觉法自
性文 释显
矣言如幻等法者谓了一切法如幻故
无所有而身心亦幻故能转变无碍是为如幻三
昧及无量相力自在明者即三昧所 (第 0184a 页)
属于天主耳今明所管乃是大将所领部从耳
于中为二初标次释又为二初准孔雀经管领等者
以由经云及二十八部故 释显
中散脂大将乃兼示
于所管领耳言六方者东南西北上下也方者正也
言四维者东南西南西北东北也维者隅也部谓部 (第 0459b 页)
名金。寂照名光。应益
名明。而且未示十种三法一一当体名金光
明。观心十法虽从当体。而非约教。是故今 释显
从教示。一一三法即贵义慧义及朝会
义。皆是当体名帝慧王。虽帝慧王与金光明
三义。稍同而前从譬喻今从当 (第 0040c 页)
身。非法身常住也。而不受今所释者荆
溪云。四时五时家所计并不以前四时三时
有常住理。是故不受今释。今 释显
荣。荣即大
故故违他解。三结二谤二。初分科。二随释二。 (第 0796c 页)
。勿以粗浮迷津耻问。以是因缘故。而作是
钞。

○复次。法界观法三重十门。前浅后深。隐含次第。
略疏 释显。
小异于彼。先释小乘疑。初明色不异空。破
蕴异于空疑。次明色即是空。破灭色方空疑。初乃是
空色无阂。次 (第 0764a 页)
一正历诸法释无显平等(二)

* 一历二法(二)

* 一历果 释显(二)
一正明二意(二)

* 一释实无所得(于意)
* 二释所得平等(所得) (第 0503a 页)
二结显二意(二)

* 一正结(所言)
* 二喻显(譬如)
* 二历因 释显(二)
一离相度生因(菩萨)
* 二无住庄严因(若菩)
* 二历三业(三) (第 0503a 页)
一历意 释显(二)
(第 0503a 页)
释显(二)
一出能照智(五眼)
* 二融所照境(二)

* 一约实无所得荡相(须菩) (第 0503a 页)
二约平等常住释明(所以)
* 二以施福贴显(若有)
* 二历身 释显(佛可)
三历口 (第 0503a 页)
释显(二)
一无所说法(汝勿)
* 二无能闻生(慧命)
* 二复疏所历释无显平等(二) (第 0503a 页)
一疏历二法(二)

* 一疏历果 释显(二)
一正疏二意(二)

* 一疏实无所得(佛得)
* 二疏所得平等(二) …… (第 0503a 页)
二结显二意(二)

* 一约善法结明(所言)
* 二引施福贴显(若三)
* 二疏历因 释显(二)
一标起(汝勿)
* 二释明(二)

* 一释度生(二)

* 一 …… (第 0503a 页)
一正释(如来)
* 二转释(凡夫)
* 二疏历三业(三)

* 一超疏历身 释显(二)
一直显中实平等(可以)
* 二双遮有无二著(二)

* 一遮著有(若以) (第 0503a 页)
二遮断无(汝若)
* 二追疏历意约施贴显(若菩)
* 三疏历口 释显(二)
一正约三法(三)

* 一所说果人平等(若人)
* 二所说器界平等(须菩 (第 0503a 页)
相之语。而正意重在是
法平等。不可因前后互出之言。以碍此经大旨也。
今初为二。
△一历二法二。一历果 释显
二。一正明
二意为二。一释实无所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
罗三藐三 …… (第 0514c 页)
慧般若。平等彼岸二
意。然以人身之浅事。以显佛法之深微。宛有二意。
至下约施福贴显中当明。
△二历因 释显
二。一离
相度生因。】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
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 …… (第 0515c 页)
庄严中最初布施一度。
其实意该六度。今言庄严佛土者。乃举六度之全。
缺具不同。义则一也。
△二历三法 释显
三。一历意
业二。一约境智 (第 0516a 页)
释显
二。一出能照智。】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
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 …… (第 0516a 页)
布施之心。犹不可著有。若一著有福。即非无
住般若。何况损人利巳五逆十恶之恒沙三际心
哉。
△二历身业 释显。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
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 …… (第 0516c 页)
相波罗蜜矣。故举一佛身。空。则佛身尚
空。何况九界不空。会。则佛身尚会。何况九界不会。

△三历口业 释显
二。一无所说法。】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
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 …… (第 0517a 页)
略二门释之。今之单复。或前略者后广。或前
广者后略。彼此互显。等义弥明。
△一复疏二法二。
一疏历果 释显
二。一复疏二意。二结显二意。初中
二。一疏实无所得。】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 (第 0517b 页)
复疏中约修
说。故结中亦约脩。而显中乃约施。脩不离性。性不
妨脩。脩性各出。互显弥明。
△二复疏历因 释显
二。
一标。】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
生。」

【众生著四相而轮回。虽 …… (第 0518a 页)
。上曰即非庄
严。即非众生。今疏通中云。即非有我。即非凡夫。一
义也。
△二复疏三业中三。一超疏历身 释显
二。一
直显中道平等。】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
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 …… (第 0518b 页)
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
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前正历意业 释显
中。以如来离相眼智。净尽恒沙
三际妄心。今云知一切无我不贪著福德。莫非离
相般若现前。而恒沙心息。三 …… (第 0519b 页)
经。应知前正历意中。能
所广明。故今复疏。但须略点。正彼此互显。令平等
义彰。法应尔耳。
△三疏历口 释显
中二。一正历三
法。二例通一切。初中三。一所说果人平等。二所说
器界平等。三所说诸见平等。前正历口业 (第 0519b 页)
【疏。由尊者。暂听探辞即领会佛意。非住乎身相而
见如来也。以了达相即非相。则见佛法体耳。
△三
释显
真。】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至)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佛又恐尊者。虽悟无相之旨未得彻净疑 (第 066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