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四書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春秋類
書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傳記類
詔令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醫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論集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终不成 或问义利之别曰只是为己为人之分才
 为己这许多便自做一边去义也是为己天理也是
 为己若为人那许多便自做一边去 须于日用间
 令所谓 义了
然明白或言心安处便是义亦有人安
 其所不当安岂可以安为义也 义利之辨初时尚
 相对在若少间主义功深后 (第 12b 页)
 不立一个字只管虚心读它少问自然推出那个道
 理所以说以此洗心便是以这道理尽洗出那心里
 物事浑然都是道理又曰大凡读书先晓得文 义了
 
只是常常熟读如看诗不须得着意去里训解但只
 平平地涵泳自好因举池之竭矣不云自频泉之竭
 矣不云自中四 (第 47a 页)
 盖天只教我饥则食渴则饮何曾教我穷口腹之欲
或问义利之别曰只是为己为人之分才为己这许多
 便自作一边去义也是为己天理也是为己若为人
 那许多便自作一边去
须于日用间令所谓 义了
然明白或言心安处便是义
 亦有人安其所不当安岂可以安为义也 (第 27a 页)
 处都鹘突无理会了这个须是去做到得熟了自然

 贯通到这里方是一贯古人由之而不知今人不由
 而但求知不习而但求察
思无邪一句便当得三百篇之 义了
三百篇之义大槩
 只要使人思无邪若只就事上无邪未见得实如何
 惟是思无邪方得思在人最深思主心上
思无 (第 3a 页)
 则行怪矣沮溺荷蓧亦非中行之士也(荅刘韬仲/○文集)

   子路从而后章
问不仕无义曰仕则可以行其义不仕则无以行其义
 便无这君臣之 义了
又问下文所谓君臣之义即是
 这义否曰然
问集注云仕所以行君臣之义故虽知道之不行而不
 可废末云亦非忘 (第 22b 页)
 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诸波罗蜜故)四信僧(能修行自利利它/乐亲近求学故)
四自在法(自在/王经)

 一戒 二神通 三智 四慧
四无碍
 一义无碍智(知诸法性 义/了
了通达)二法无碍智(诸法名字/分别无滞)
 词无碍智(辨说无碍/令各得解)四乐说无碍智(十二部经随 …… (第 29b 页)
 一欢喜地(证圣/位故)名忉利天 二离垢地(身心/清净)名夜摩

 天 三发光地(智已/生明)名兜率陀天 四燄慧地(妙解 廓然)
 名化乐天 五现前地(通达/真俗)名大梵天 六难胜地
 (功行/超越)名他化自在天 七远行地(随方 (第 44b 页)
 云遮迾清道遮迾字本可通用非专指车驾清道言
 也古今通韵曰迾遮也一曰车驾清道是又以李奇
 注而误矣
魏尧暄传暄字辟邪本名钟葵胡元瑞曰辟邪于葵

不相涉鲜不以终馗之讹
 按杜佑通典虢州岁贡终葵石砚二十枚苏易简文
 房四谱虢州岁贡钟馗砚二十枚史记吴 (第 6b 页)
志卢怀慎为疾暴卒及复生曰冥司有三十垆日夜为
张说铸横财称人德业益曰长进世说王长史与支公
语支曰君言 义了
不长进人解事曰晓事文选杨修与
曹子建书曰修家子云老不晓事与人议事曰计较三
国志孙坚传夜驰见袁绍画地计 (第 27b 页)
 是一个人不是两个人告子在心上用功似不可说
 他无事然不以集义为事便是无事他用功于心曷
 曾一刻忘然却念了集 义了
四句皆对告子以为无 …… (第 15a 页)
 之气孟子辨之言吾是如此非如彼与告子绝无相
 干后来陆子静亦以袭义诟朱子朱子辨之曰孟子
 夲文原是义袭所袭者是气如今所言却是袭 义了

 
今人又以集为事事而集袭为袭取一义不知大旨
 都不在此告子以义为外即使百行万事尽都是义
 亦是义袭而取 (第 17a 页)
 结当用上声之散不当用去声之散散则自散而省
 力散则分散而有为此先人备言所治之證颐但略
 言能治之因合能所生成则命名之 义了
然矣 (第 38a 页)
            明 黄道周 撰
甲戌八月朔二日乙卯为秋仲正会之期某又以省家
入郡于时在会者五十三人自愧寡陋藏匿不深拟先
一日为撤皋比奉诸长者请诸乡里先正左右辟咡至
期未有至者而秋水曹公业在坛次既谒圣及紫阳先
生毕某举圣门中要义数条请曹公提命曹公因举多

学而识章次及君子所不可及义诸贤坐定曹公便问
此章比参乎吾道孰为浅深某云圣人两说一贯对参
说道对赐说学学须悟头要与聪颖人参證道须实践
要与笃实人推求毕竟道在行边一贯易寻学在知边
一贯难悟也曹公云道之与学总繇心造贯得去者千
溪万山亦贯得去贯不去者一重故纸亦穿不出头某
顾诸贤云只是如此此外亦更无馀 义了
于时邹德基
坐近东头某谓德基云还可发挥者不德基云颜渊一 (第 1b 页)
  治历明时
易革之彖曰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
乎人魏晋而降凡及禅代者必据以为说案汉辕固与
黄生争论汤武于景帝前但评受命之是非不引易为
證卦之象曰君子以治历明时其 义了
不相涉偃孙颇 (第 8a 页)
  芒种
芒种知陇反音肿今人呼去声宜误解其义而不觉耳
周礼稻人泽草所生种(去/声)之芒种注云芒种稻麦也郭
璞江赋播匪艺之芒种挺自然之嘉蔬注云艺树也芒
种稻麦也观此二则其 义了
然又懒真子录云襄邓之
间多隐君子尝记陜州夏县士人乐举明远尝云二十
四气其名皆可解独小满芒种说者不一仆 (第 13a 页)
察之德性隐微之间审之言行枢
机之始则修身齐家平均天下之道其亦不待他求而
得之于此矣 大凡读书先晓得文 义了
只是常常熟
读如看诗不必著意去里面解释只是平平地涵泳自
好因举池之竭矣不云自频泉之竭矣不云自中吟咏 (第 9b 页)
  义就心上论则是裁制决断处宜字乃裁断后字裁断
当理然后得宜凡事到面前便须有剖判是可是否

文公谓义之在心如利刅然物来触之便成两片若
可否都不能剖判便是此心顽钝无 义了
且如有一
人来邀我同出去便须能剖判当出不当出若要出
又要不出于中迟疑不能决断更何义之有此等处
须是自 (第 29b 页)
故旧一枝藤乞食随缘过逢山任意
登相逢莫相笑不是岭南能此诗深静平实道眼所了
非世间文士诗僧所能髣髴也 僧义了
(第 70a 页)
廓然
本士族钟离氏事佛慈玑禅师为侍者
仆顷年迨见佛慈老 (第 70a 页)
廓然
与仆在嵩山游甚久颇能 (第 70a 页)

王荆公一日与郭功甫饭于半山宅食已忽有一僧名 义了
者自称诗僧投谒于公功甫大不平之曰于丞相
前自称诗僧定狂夫也不必见之公曰姑见之何害因
询以为诗且令即席 (第 29b 页)
奢迦仙草悬塔以缯缕神幡薰塔以须弥
瓶枣竖巨灵之双斧兮兜率天开抛鲁阳之双戈兮修
罗电埽莫不魔去心空花开 义了
直已證非想于项天 (第 37a 页)
   普首座     怀 清

   圆禅师     正 勤
   灵 源     怀 悟
   昭 符      义 了
   
正 宗     泉禅师
   信禅师     知 和
   显 万     圆 玑
   惠 洪   (第 112b 页)
  秋夕
又是听猿吟如何恨更深每因多病日减却少年心冻
鹤连岩雪愁人半夜砧故园阻兵革消息遣谁寻(宋高/僧诗)
(选/)
   义 了
   (第 28b 页)
义了
(第 28b 页)
廓然
嵩山僧
  句
百年休问几时好万事不如明日看(许彦周诗话/) (第 2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