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春秋類
別史類
地理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正史類
類書類
雜家類
詞曲類
別集類
總集類
正一部
(洗马魏徵中允王圭为谏议大夫矣斯事系臣子/之大节所当别白不得不详而辨之以告后之君)
(子/)
帝自称太上皇
书法 (贺善 赞曰唐取天下纲目书之虽与汉殊然/自即位以来书置学校立州县乡学释奠先)
(圣先师诏定雅乐诏沙汰僧道 (第 13a 页)
(子/)
帝自称太上皇
书法 (贺善 赞曰唐取天下纲目书之虽与汉殊然/自即位以来书置学校立州县乡学释奠先)
(圣先师诏定雅乐诏沙汰僧道 (第 13a 页)
(面割耳流/血洒地)集览(大行御马舆大行注见汉昭帝元平/元年御乘也言臣下所进御也万乘)
(称车舆以马驾/车故曰马舆)质实(辽东郡名注见/秦王政三年)
书法 (贺善 赞曰太宗令德善政相望于册莫难于/再书出宫女三千书聘郑氏为充华既而罢)
(之三事其失德亦不少莫大于 (第 60a 页)
(称车舆以马驾/车故曰马舆)质实(辽东郡名注见/秦王政三年)
书法 (贺善 赞曰太宗令德善政相望于册莫难于/再书出宫女三千书聘郑氏为充华既而罢)
(之三事其失德亦不少莫大于 (第 60a 页)
(上疾甚夜召裴炎入受遗诏而崩遗诏太子即位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中宗即位尊天后)
(为皇太后政/事咸取决焉)
书法 (贺善 赞曰高宗在位三十四年纲目书濮王/开府书罪献鹰犬皆予之也自书武氏为昭)
(仪而后其可予者惟幸凉州 (第 54a 页)
(为皇太后政/事咸取决焉)
书法 (贺善 赞曰高宗在位三十四年纲目书濮王/开府书罪献鹰犬皆予之也自书武氏为昭)
(仪而后其可予者惟幸凉州 (第 54a 页)
(僩下/板反)质实(程元振京兆三原人越州名注见汉和帝/永元元年会稽长生殿注见玄宗天宝六)
(载华清宫兖州名注/见汉献帝兴平二年)
书法 (贺善 赞曰肃宗趣取大物而子道悖制于张/后而夫道夺胁于辅国而君道失杀齐王倓)
(而父道亏纲目历书而深病之 (第 29b 页)
(载华清宫兖州名注/见汉献帝兴平二年)
书法 (贺善 赞曰肃宗趣取大物而子道悖制于张/后而夫道夺胁于辅国而君道失杀齐王倓)
(而父道亏纲目历书而深病之 (第 29b 页)
(上崩遗诏以郭子仪摄冢宰德宗即/位动遵礼法食马齿羹不设盐酪)集览(马齿羹马/齿菜名今)
(马齿苋也一名五行草以其/叶青梗赤黄花根白子黑也)质实(冢宰官名注见陈/宣帝太建九年)
书法 (贺善 赞曰代宗之篇所可录者谢裴谞召郇/模嫁怀恩女三事耳虽能罪三宦诛元载其)
(初亦由宠任之过而其末又皆 (第 2a 页)
(马齿苋也一名五行草以其/叶青梗赤黄花根白子黑也)质实(冢宰官名注见陈/宣帝太建九年)
书法 (贺善 赞曰代宗之篇所可录者谢裴谞召郇/模嫁怀恩女三事耳虽能罪三宦诛元载其)
(初亦由宠任之过而其末又皆 (第 2a 页)
(立胡亥杀扶苏事在秦始皇三十七年神器注见玄/宗天宝十载藩镇注见肃宗上元二年共主注见周)
(赧王三/十四年)
书法 (贺善 赞曰德宗初政清明有可纪者自任杨/炎卢杞遂致大乱要其终身大病则有三焉) (第 10a 页)
(赧王三/十四年)
书法 (贺善 赞曰德宗初政清明有可纪者自任杨/炎卢杞遂致大乱要其终身大病则有三焉) (第 10a 页)
(时纲目止曰暴崩所以深罪之也然则其与非弑/何别焉崩而书地异其文所以异其事也是故书)
(暴崩以著君臣之失书伏诛以正弘志之罪文宗/太和九年合而观之当时之狱具矣○ 贺善 赞曰)
(宪宗志平僭叛所向有功真中兴之主矣独以失/于承宗则以任承璀也盖帝有二病一任宦阉二)
(第 13b 页)
(暴崩以著君臣之失书伏诛以正弘志之罪文宗/太和九年合而观之当时之狱具矣○ 贺善 赞曰)
(宪宗志平僭叛所向有功真中兴之主矣独以失/于承宗则以任承璀也盖帝有二病一任宦阉二)
(第 13b 页)
(尾狐伊尹教祖甲之道伊尹商之圣臣祖甲即太甲/商之贤王注见梁武帝太清三年又详见商书伊训)
(篇绛州名注见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东雍诘朝注/见梁武帝大通二年劝进注见晋元帝建武元年)
书法 (贺善 赞曰帝在位五年间纲目所书三十一/事而予之者十三条所讥者六条而宴游居)
(其半可谓善浮于过矣而卒以 (第 10a 页)
(篇绛州名注见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东雍诘朝注/见梁武帝大通二年劝进注见晋元帝建武元年)
书法 (贺善 赞曰帝在位五年间纲目所书三十一/事而予之者十三条所讥者六条而宴游居)
(其半可谓善浮于过矣而卒以 (第 10a 页)
(公子各树党争立遂相攻以故宫中空莫敢棺者六/七十日盖桓公十月乙亥卒至十二月乙亥无诡立)
(乃棺赴辛巳夜始敛殡也注/雍巫即易牙古之知味者)
书法 (贺善 赞曰宣宗厉精求治乐闻正言用人惟/已往往有可来者然嫡母以暧昧而不令终)
(国本以贪吝而不蚤建纲目每 (第 34b 页)
(乃棺赴辛巳夜始敛殡也注/雍巫即易牙古之知味者)
书法 (贺善 赞曰宣宗厉精求治乐闻正言用人惟/已往往有可来者然嫡母以暧昧而不令终)
(国本以贪吝而不蚤建纲目每 (第 34b 页)
(官中岂无忠智之人闻此语亦必悚然更虑而宴安/宠禄了不预知至使僖宗踰越四兄蠢然尸位遂以)
(亡唐古人所谓焉用彼相/者其邺隐保衡之谓邪)
书法 (贺善 赞曰懿宗即位十四年自书禁科率外/他无一善可纪者纲目所书非崇奉异端则) (第 18a 页)
(亡唐古人所谓焉用彼相/者其邺隐保衡之谓邪)
书法 (贺善 赞曰懿宗即位十四年自书禁科率外/他无一善可纪者纲目所书非崇奉异端则) (第 18a 页)
(周世宗显德六年吉州名注见晋安帝元兴元年安/成寿州名注见齐主宝卷永元二年寿阳冢宰官名)
(注见陈宣帝大建九年/忻忻喜悦之貌与欣通)
书法 (贺善 赞曰僖宗之篇非盗贼无书者然有三/事自唐以来所未有杀三谏臣是也即此足)
(以决唐之/必亡矣)
夏四 (第 33b 页)
(注见陈宣帝大建九年/忻忻喜悦之貌与欣通)
书法 (贺善 赞曰僖宗之篇非盗贼无书者然有三/事自唐以来所未有杀三谏臣是也即此足)
(以决唐之/必亡矣)
夏四 (第 33b 页)
书法(弑君之贼或书爵或书姓恒也此其并不书/姓何全忠六月书讨既削其爵矣于是弑君)
(不可以不重贬也故冉削其姓 贺善 赞曰昭宗即/位首务强兵志张王室而性失卞急不审事宜是)
(以三命出师不惟无功益以长乱虽唐亡已决亦 (第 50a 页)
(不可以不重贬也故冉削其姓 贺善 赞曰昭宗即/位首务强兵志张王室而性失卞急不审事宜是)
(以三命出师不惟无功益以长乱虽唐亡已决亦 (第 50a 页)
(相得贤则其过举当又损矣其焚香祝天之言发于/诚心天既厌乱遂生圣人用是观之天人交感之理)
(不可/诬矣)
书法 (贺善 赞曰明宗不以位为乐纲目于其得国/无讥辞即位数年善多可纪是以有年自开)
(元以来未有书者于是两书五 (第 45b 页)
(不可/诬矣)
书法 (贺善 赞曰明宗不以位为乐纲目于其得国/无讥辞即位数年善多可纪是以有年自开)
(元以来未有书者于是两书五 (第 45b 页)
叔仲彭生(惠/伯) 叔仲带(昭/伯) 叔仲小(穆/子) (志附/)
叔仲彭生者亦叔牙孙别为叔仲氏是为叔仲惠伯初
公孙敖为公子遂(敖从父/昆弟)聘莒女敖见之美自为娶之
遂请攻之文公将许之彭生諌曰臣闻之兵作于内为
乱于外为寇寇犹及人乱自及也今臣作乱而君不禁
以启寇雠若之何公止之彭生平之使遂舍之敖反之
复为兄弟如初九年楚子越椒来聘执币傲彭生曰是
必灭若敖氏之宗傲其先君神弗福也十一年彭生会
晋郤缺于承筐谋诸侯之从于楚者十四年邾人伐我
南鄙彭生帅师伐邾十五年公孙敖之丧归自齐公子
遂欲勿哭彭生曰丧亲之终也虽不能始善终可也史
佚有言曰兄弟致美救乏 贺善 吊灾祭敬丧哀情虽不 (第 21a 页)
叔仲彭生者亦叔牙孙别为叔仲氏是为叔仲惠伯初
公孙敖为公子遂(敖从父/昆弟)聘莒女敖见之美自为娶之
遂请攻之文公将许之彭生諌曰臣闻之兵作于内为
乱于外为寇寇犹及人乱自及也今臣作乱而君不禁
以启寇雠若之何公止之彭生平之使遂舍之敖反之
复为兄弟如初九年楚子越椒来聘执币傲彭生曰是
必灭若敖氏之宗傲其先君神弗福也十一年彭生会
晋郤缺于承筐谋诸侯之从于楚者十四年邾人伐我
南鄙彭生帅师伐邾十五年公孙敖之丧归自齐公子
遂欲勿哭彭生曰丧亲之终也虽不能始善终可也史
佚有言曰兄弟致美救乏 贺善 吊灾祭敬丧哀情虽不 (第 21a 页)
且国故也葬视共仲声已不视帏堂
而哭襄仲欲弗哭惠伯曰丧亲之终也虽不能始善终
可也史佚有言曰兄弟致美救乏 贺善 吊灾祭敬丧哀
情虽不同毋绝其爱亲之道也子无失道何怨于人襄
仲说帅兄弟以哭之他年其二子来孟献子爱之闻于 (第 2b 页)
而哭襄仲欲弗哭惠伯曰丧亲之终也虽不能始善终
可也史佚有言曰兄弟致美救乏 贺善 吊灾祭敬丧哀
情虽不同毋绝其爱亲之道也子无失道何怨于人襄
仲说帅兄弟以哭之他年其二子来孟献子爱之闻于 (第 2b 页)
称纲目者数十家有美无刺至徐氏始疑其脱误盖
义理以渐而明有非众誉所能掩者益信予说非诬
而纲目诚未尽善顾可舍已而徇人违义以就例哉
或问 贺善 尝请于其师刘友益曰或者以是书为
门人作又或以为未脱稿之书刘氏力辩其误(刘/氏)
(曰胡不观篇 (第 35a 页)
义理以渐而明有非众誉所能掩者益信予说非诬
而纲目诚未尽善顾可舍已而徇人违义以就例哉
或问 贺善 尝请于其师刘友益曰或者以是书为
门人作又或以为未脱稿之书刘氏力辩其误(刘/氏)
(曰胡不观篇 (第 35a 页)
(寿毕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伯羽季父也)帝于项伯则
封之(封项伯为列侯赐姓/刘氏见追籍分注)于丁公则斩之其为私怨
杀人明矣温公乃谓断以大义虑事深远 (贺善 赞从/温公此说)
(非/是)宁不为高祖所欺邪○或曰布亦窘辱帝者帝赦
以为郎何邪朱家不云乎得天下而 (第 4b 页)
封之(封项伯为列侯赐姓/刘氏见追籍分注)于丁公则斩之其为私怨
杀人明矣温公乃谓断以大义虑事深远 (贺善 赞从/温公此说)
(非/是)宁不为高祖所欺邪○或曰布亦窘辱帝者帝赦
以为郎何邪朱家不云乎得天下而 (第 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