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編年類
地理類
史評類
職官類
目錄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雜家類
釋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史工草隶
王徽之字子猷凝之弟官至黄门侍郎善正草书
王操之字子重徽之弟历侍中尚书豫章太守善正行
草书 王涣之
徽之弟善行草书
王献之字子敬逸少第七子清峻有美誉尤善草隶兼
妙丹青幼学父书次习于张迩后改变制度别创其 (第 10a 页)

颍川庾友镇军司马虞说郡功曹魏滂郡五官谢绎颍
川庾蕴行参军曹茂之徐州西平曹华荥阳柏伟王元
之王蕴之 王涣之
前中军参军孙嗣一十六人诗不成
各罚酒三觥侍郎谢瑰镇国大将军掾卞迪行参军事
印丘旄王献之行参军杨模参军 (第 23b 页)
   落梅花折杨柳
乐府杂录载笛者羌乐也古曲有落梅花折杨柳非谓
吹之则梅落耳故陈贺彻长笛诗云柳折城边树梅舒
岭外林张正见柳诗亦云不分梅花落还同横笛吹李
峤笛诗逐吹梅花落含春柳色惊意谓笛有梅柳二曲

也然后世皆以吹笛则梅花落如戎昱闻笛诗云平明
独惆怅飞尽一庭梅崔橹梅诗初开已入雕梁画未落
先愁玉笛吹青琐集诗凭仗高楼莫吹笛大家留取倚
栏看皆不悟其失耳惟杜子美 王涣之
李太白不然杜
云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却尽生王云羌笛何须
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云黄鹤楼中吹王笛江城 (第 31a 页)
   兰亭序
王羲之兰亭曲水诗序所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者盖
谢安谢万孙绰徐丰之孙统王彬之王凝之王肃之王
徽之袁峤之郤昙王丰之华茂庾友虞说魏滂谢绎庾
蕴孙嗣曹茂之曹华平桓伟王元之王蕴之 王涣之

二十六人自羲之至袁峤之各为四言五言诗二篇郤 (第 39b 页)
昙至 王涣之
各为四言五言诗一篇而孙绰为之后序
   丛竹当封潇洒侯
张右史文潜竹诗袅袅墙阴竹数竿秋风尽日舞青鸾 (第 40a 页)
 邑官借出

王右军书家谱
 右在山阴县王氏家越州 教授王涣之
以书扺某具
 言有此书
虞世南书经
 右同上在越州上虞
晋中令王献之已复此莭帖
 右在朝请大夫新昌石 (第 18b 页)
以还王氏其帖在李玮家余同 王涣之
饮于李氏园池
阅书画竟日末出此帖枣木大轴古青藻花锦作褾破
烂无竹模晋帖上反安冠簪样古玉轴余寻裂掷枣轴 (第 2b 页)
 朝隮舆驭飙暮返光浮袂云盲有风驱蟾餮有刀利
 亭亭太阴宫无乃瞻星气兴深夷险一理洞轩裳伪
 纷纷夸俗劳坦坦忘怀易浩浩我将行蠢蠢须公起
   送 王涣之彦舟
 集英春殿鸣梢歇神武天临光下彻鸿胪初唱第一 (第 15a 页)
 淳化中太宗尝借王氏所收书集入阁中十卷内郗
 愔两行二十四日帖乃此卷中者仍于谢安帖尾御
 书亲跋二字以还王氏其帖在李玮家余同 王涣之
 
饮于李氏园池阅书画竟日末出此帖枣木大轴古 (第 40b 页)
 青藻花锦作褾破烂无存模晋帖上反安冠簪样古
 玉轴余寻裂掷枣轴池中拆玉轴 王涣之
加糊共装
 焉一坐大笑要余题跋乃题曰李氏法书第一亦天
 下法书第一也又晋谢奕桓温谢安三帖为一卷上
  (第 41a 页)
相张公齐贤孙汝钦处
唐僧高闲草书千文 楮纸上在承议郎李熙处
右目睹
王右军书家谱 在山阴县王氏家越州 教授王涣之

以书抵某言其有此书
逸少玉润帖 苏州教授闾丘吁云在承议郎建安王
实处有古跋令装书人背久不还及剪却半跋 (第 38a 页)
    婚姻荣盛
张说男女数人婚姻荣盛次子垍尚公主为三品夫人
次女适卢氏为舅卢公求官与徐坚徐安皆再召入禁
中谓之翰林待诏 垍供奉翰林以所得御赐誇其兄
兄曰此妇翁赐女婿非天子赐学士也

    友婿
张方平娶马氏大常少卿绛之女也女适王巩 子恕
娶滕达道第五女与何洵直 王涣之
并为友婿
    仙婚
张老种瓜园叟也下聘钱五百缗娶韦恕女后同归王
屋山夫妇成仙
    状元婚诗 (第 25a 页)
   四绝
滕宗谅字子京明道中以司谏谪守岳州重修岳阳楼
时称此楼子京作范文正记苏子美书邵(阙/)篆颇号四

 滕涉二十四贤中人
   婚姻
滕元发五女长适何洵直次适王炳卒又以第四女续
姻三适 王涣之
五适张方平之子恕 元发娶李氏 (第 32a 页)
    (两府以孙宝为可如彼斯何/百里非仇览所栖自此升矣)
    (难为弟难为兄正观竞秀/能令喜能令怒伫即蜚英)
     (王涣之
得仇览谓枳棘之栖鸾/杜甫之送封郎誇渥洼之出骥)
    (但欲识荆不愿封侯一万户/且将诣习胜读儒书三 (第 12a 页)
子又
称元微之诗往往播乐府旧史亦称武元衡工五言诗
好事者传之往往被于管弦又旧说开元中诗人王昌
龄高适 王涣之
诣旗亭饮梨园伶官亦招妓聚燕三人 …… (第 23b 页)
私约曰我辈擅诗名未第甲乙试观诸伶讴诗分优劣
一伶唱昌龄二绝句一伶唱适绝句 涣之
曰佳妓所唱
如非我诗终身不敢与子争衡不然子等列拜床下须
叟妓 (第 24a 页)
涣之
(第 24a 页)
涣之
揶揄二子曰田舍奴我岂妄哉以
此知唐伶妓当时名士诗句入歌曲盖常事也蜀王衍
召嘉王宗寿饮宣华苑命宫人李玉 (第 24a 页)
京谓客曰香须如此烧乃无烟气
八舅 王彦舟
侍郎尝跋周昉韩干画人马云天厩无瘠
马宫禁无悴容宜乎韩马周人皆肥
唐传载云时有鬻茶之家陶为陆羽之像置于 (第 77a 页)
十四日帖乃此卷中者仍于谢安帖尾御书亲跋二字
以还王氏其帖在李玮家余同 王涣之
饮于李氏园池
阅书画竟日未出此帖枣木大轴古青藻花锦作褾破
烂无竹模晋帖上反安冠簪样古玉轴余寻制掷枣轴 (第 2b 页)
池中拆玉轴 王涣之
加糊共装焉一坐大笑要余题跋
乃题曰李氏法书第一(亦天下法/书第一也)又晋谢奕桓温谢安
三帖为一卷上有 (第 2b 页)
 邑官借出

王右军书家谱
 右在山阴县王氏家越州 教授王涣之
以书抵某具
 言有此书
虞世南书经
 右同上在越州上虞
晋中令王献之已复此节帖
 右在朝请大夫新昌石 (第 15b 页)
本为他
人所托顾谓维曰子诚取解当为子力维起谦谢公主
则召试官至第遣宫婢传教维遂作解头而一举登第
   王涣之
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 (第 63b 页)
王涣之
齐名时风尘未偶而
游处略同一日天寒微雪三诗人共诣旗亭贳酒小饮
忽有黎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宴三诗人因避席 (第 63b 页)
隈映

拥炉火以观焉俄有妙妓四辈寻续而至奢华艳曳都
冶颇极旋则奏乐皆当时之名部也昌龄等私相约曰
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
所讴若诗入歌词之多者则为优矣俄而一伶拊节而
唱乃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
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昌龄则引手画壁曰一绝
句寻又一伶讴之曰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
寂寞犹是子云居适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

讴曰奉帚平明金殿开强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
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昌龄则又引手画壁曰二绝句 涣之
自以诗名已久因谓诸人曰此辈皆潦倒乐官所
唱皆巴人下俚之词耳岂阳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
因指诸妓之中最佳 …… (第 64b 页)
风不度玉门关 涣之
即揶歈二子曰田舍奴我岂妄哉
因大谐笑诸伶不喻其故皆起诣曰不知诸郎君何此
欢噱昌龄等因话其事诸伶竞拜曰 (第 65a 页)
高云此女子能诵得白学士长恨歌安可他比元稹连
昌宫等词凡百馀篇宫人咸歌之号为元才子王昌龄 王涣之
高适微服酒楼诸名妓次第而歌咸是其诗因
欢娱竟日李贺乐府数十首流播管弦李益与贺齐名
每一篇出乐人辄以重 (第 34a 页)
 上即束装计程既达且有命即大会僚佐中果被谪
 落职知随州拜命毕交州事通判主席复就坐终宴
 而罢明日遂行 王侍郎涣之
常言乘车常以颠坠处之乘舟常以覆溺
 处之仕宦常以不遇处之无事矣
东坡初欲为富韩公神道碑久之未有意思一 (第 6a 页)
 各欲遂其生耳张文潜庭草诗云人生群动中一气
 本不殊奈何欲自私害彼安其躯亦此意也观此则
 见周子窗前草不除之意 王涣之
曰乘车常以颠坠处之乘舟常以覆溺处之仕 (第 1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