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編年類
地理類
史評類
職官類
目錄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雜家類
釋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增饮噱(唐书刘伯刍传迁主客员外郎数过友/家丨丨为韦执谊阴劾贬虔州参军)欢噱(集异记诗人/王昌龄高适)
  (王涣之
齐名一日诣旗亭小饮俄有妙妓四辈续至奏乐昌龄等/私约曰我辈各擅诗名不能自定其甲乙今密观诸伶所讴诗人) (第 52a 页)
 (歌词多者为优俄而一伶拊节而唱昌龄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适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昌龄曰二绝句 涣之
自以为得名已久)
 (因指伎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脱是吾诗子等当拜吾为师须/臾双鬟发声 (第 52a 页)
涣之
即揶揄二子因大谐笑诸伶不喻其故皆起诣)
 (曰不知诸郎君何此丨丨昌龄/等话其事诸伶竞拜乞就筵席)(第 52a 页)
 虽良药若非对症难一槩取效常人酒色饮食不节
 脏腑下血是谓风毒若释子辈患此多因饮食久坐体
 气不舒而得之乃脾毒也○ 王涣之
舒州下血不止郡
 人朝议大夫陈宜父令四时取其方柏叶如春取东
 枝夏取南枝之类烧灰调二服而愈予既得此方 (第 17b 页)
(宣宗不悦及归其甥柳玭尤之澳曰主上不与宰辅佥/议私欲用我人必谓我以他岐得之何以自明 又曰) (王涣之
字彦舟未冠擢上第徽宗以日食求言大臣荐/涣之召对上欲任以御史辞曰臣实由大臣荐不可以)
(居是/官) 难 (第 8a 页)
(幡绰赞扬之两院人歌则幡绰辄嘲笑之旂集异记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 王涣之
齐名共诣 亭贳酒忽)
(有伶官十数人妙妓四辈登楼会宴奏乐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不自定其甲乙今 …… (第 54b 页)
画壁曰一绝句又一伶讴开箧泪满臆适引手)
(画壁曰一绝句又一伶讴奉帚平明金殿开昌龄又引/手画壁曰二绝句 涣之
自以得名既久谓二人曰此辈)
(皆潦倒乐官耳指诸妓中最佳者曰此子所唱如非吾/诗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矣因欢 (第 54b 页)
笑俟之须臾双鬟发)
(声则黄河远上白云间 涣之
即/揶歈二子曰田舍奴我岂妄哉) 庭前琪树 台上来
(太真外传上皇既居南内夜阑登勤政楼烟月满目/上自 (第 54b 页)
 同为薛婿(唐光韩愈俱娶卢贻府君女子宋王/拱辰欧阳修同为薛简肃公 婿) 友
婿四人 缔姻五女(唐牛僧孺长女适苗愔次适张洙/三适张希复四适邓叔四人为友)
(婿女宋史张方平子恕娶滕达道第/五 与何洵真 王涣之
并为友婿)
  翁婿四 (第 23b 页)
始繁)
(于丨丨之际终晞于日旰之时跃沈佺期奉和圣制幸/窦希玠宅诗丨丨翔凤转恩向 龙开 米芾送 王涣)

(之彦舟
诗集英春殿鸣梢歇神武丨丨光下彻安又元/史地理志丨丨路唐为潭州长沙郡宋为湖南 抚司)
(元至元十三年 (第 59a 页)
书集入阁帖十卷/内郤愔两行二十四日帖乃此卷中者仍于谢安)
(帖尾御书亲跋三字以还王氏其帖在李玮家余同 王/涣之
饮于李氏园池阅书画竟日末出此帖枣木大轴)
(古青藻花锦作褾破烂无竹模晋帖上反安冠簪样古/玉轴余寻制掷 (第 18b 页)
丨丨池中拆玉轴 王涣之
加糊共装焉)
(一坐大笑要余题跋乃/题曰李氏法书第一)
枣槊(宋史呼延赞传雍熙四年常献阵图兵要及树营 (第 18b 页)
  王文肃所藏淳化祖帖每卷有臣王著摹及汪俊陈

知古等名纸墨极新好每卷法帖第一第二下有臣
王著摹字汉章帝书遐迩下有二小字梁武帝下有
一十三三小字唐太宗书下有裂纹第二卷钟繇书
多戎辂帖诸帖少见王珣少伯远帖诸帖有张芝书
处字不分二断另作一行宣示表后多戎辂表十二
行张华书有横裂文谢安书安字是楷字诸刻皆草
字第三卷 王涣之
书反侧左之等下有陈知古三小
字又有三十八三小字山涛书有横裂纹羊欣书后 (第 10b 页)
  淳化中太宗尝借王氏所收书集入阁中十卷内
郗愔两行二十四日帖乃此卷中者仍于谢安帖
尾御书亲跋二字以还王氏其帖在李玮家余同 王涣之
饮于李氏园池阅书画竟日末出此帖枣
木大轴古青藻花锦作褾破烂无存模晋帖上反
安冠簪上古玉轴余寻掣掷枣轴 (第 27a 页)
池中拆玉轴王 涣之
加糊共装焉一坐大笑要余题跋乃题曰李
氏法书第一亦天下法书第一也又晋谢奕桓温
谢安三帖为一卷上有窦蒙审 (第 27a 页)
画侍郎谢瑰左持卷当膺右握翰抚膝上次画王凝
之颖川庾友 王涣之
凝之袒两肩左手垂砚侧右执
卷授友友袒如凝之方轴纸作卷卷末纸参差以掌
齐之 (第 29a 页)
涣之
袒如友两手抱膝微吟次画行参军邛邱
旄袒裼如 (第 29a 页)
涣之
伸一足坐举手取觞饮次画馀杭令
孙统琅琊王友谢安行参军曹茂之府主簿任凝统
翘左足交两手著膝安翘右足左手 (第 29a 页)
  松竹挺岩崖幽涧激清流萧散肆情志酣畅豁滞忧

  王蕴之

  散豁情志畅尘缨忽以捐仰咏挹遗芳怡神味重□

   王涣之


  去来悠悠子被褐良足钦超迹脩(一作超足循)独往玄契齐
古今

  已上一十五人一篇成

  侍郎谢 (第 10a 页)
  凝之字法最密(黄山谷集)

  王操之

  王操之字子重历侍中尚书豫章太守(晋书本传)

  操之工草𨽻(书断)

   王涣之


   (第 24a 页)
王涣之
羲之子黄长睿云王氏凝操徽 (第 24b 页)
涣之
四子书
与子敬书具传皆得家范而体各不同凝之得其韵
操之得其体徽之得其势 (第 24b 页)
涣之
得其貌献之得其源
(东观馀论)

  王世贞题琅琊法书墨迹云史称右军七子知名者
五人元之凝之操之献之 (第 24b 页)
徽之而不及 涣之
黄长睿 (第 24b 页)
涣之
为右军子长睿博精不减仓曹此当有的
据可补史传之漏(弇州续藁) (第 24b 页)
  米元章诸体诗卷

  拟古(二)吴江垂虹亭作(二)入境寄集贤林舍人

  重九会郡楼 和林公岘山之作 送 王涣之



  米元章此卷如狮子捉象以全力赴之当为生平合
作余先得摹夲刻之鸿堂帖甲辰五月新都吴太学
(第 22b 页)
 右闻绿绫所书丁谓孙倩处质在无锡民家士多因
邑官借出

  王右军书家谱

  右在山阴县王氏家越州 教授王涣之
以书抵某具 …… (第 14a 页)
  太宗皇帝文德化成靖无他好留意翰墨润色太平
淳化中尝借王氏所收书集入阁帖十卷内郤愔
两行二十四日帖乃此卷中者仍于谢安帖尾御

书亲跋三字以还王氏其帖在李玮家余同 王涣
饮于李氏园池阅书画竟日末出此帖余题曰
李氏法书第一亦天下法书第一也

  李玮有唐摹右军帖双钩蜡纸摹 (第 19a 页)
   王操之
王操之字子重(王氏谱云羲/之第六子)历侍中尚书豫章太守(晋/)
(书本传/)
操之工草隶(书断/)

    王涣之
(第 40b 页)
王涣之
羲之子黄长睿云王氏凝操徽 (第 40b 页)
涣之
四子书与
子敬书具传皆得家范而体各不同凝之得其韵操之
得其体徽之得其 (第 40b 页)
涣之
得其貌献之得其源(东观馀/)
(论/)
王世贞题琅邪法书墨迹云史称右军七子知名者五
人玄之凝之操之徽 (第 40b 页)
之献之而不及 涣之
黄长睿则谓 (第 40b 页)
涣之
为右军子长睿博精不减仓曹此当有的据可补 (第 40b 页)
 乃置澄清不揽采也(同上/)
王文肃公所藏淳化祖帖每卷有臣王著摹及汪俊陈
知古等名纸墨极新好每卷法帖第一第二下有臣王
著摹四字汉章帝书遐迩右有一二小字梁武帝下有
一十三三小字唐太宗书下有横裂纹第二卷钟繇书

多戎辂帖诸帖少见王珣少伯远帖诸帖有张芝书处
字不分二断另作一行宣示表后多戎辂表十二行张
华书有横裂文谢安书安字是楷字诸刻皆草字第三
王涣之
书反侧左之等下有陈知古三小字又有三
十八三小字山涛书有横裂纹羊欣书后有汪俊刻三
小字在欲何之左孔琳书 (第 50b 页)
 右真迹在越州僧正子文处尝通许借未果
褚遂良书黄庭经
 右闻绿绫所书丁谓孙倩处质在无锡民家士多因
 邑官借出
王右军书家谱
 右在山阴县王氏家越州 教授王涣之
以书抵某具
 言有此书
虞世南书经 …… (第 42a 页)
 化中尝借王氏所收书集入阁帖十卷内郤愔两行
 二十四日帖乃此卷中者仍于谢安帖尾御书亲跋
 三字以还王氏其帖在李玮家余同 王涣之
饮于李
 氏园池阅书画竟日末出此帖余题曰李氏法书第 (第 46b 页)
  (笛最宜丨丨丨岭/梅初得醉中看) 缥玉笛(幽怪录武游郎言昔见汉武/帝乘郁金楫泛横翠池吹丨)
  (丨长/丨) 怨杨柳 (王涣之
凉州词羌笛何须/丨丨丨春风不度玉门关) 一定调(晋书/律历)
  (志笛有丨丨丨故诸/弦歌皆从笛为正 (第 23b 页)
故相张公齐贤孙汝钦处
唐僧高闲草书千文楮纸上在承议郎李熙处
 右目睹
王右军书家谱在山阴县王氏家越州 教授王涣之

书抵某具言有此书
逸少玉润帖苏州教授闾丘吁云在承议郎建安王实 (第 73a 页)
  内欷愔两行二十四日帖乃此卷中者仍于谢安

  帖尾御书亲跋三字以还王氏其帖在李玮家余
  同 王涣之
饮于李氏园池阅书画竟日末出此帖
  枣木大轴古青藻花锦作标破烂无存模晋帖上
  反安冠簪样古玉轴余寻 (第 82a 页)
制掷枣轴池中折玉轴
   王涣之
加糊共装焉一坐大笑要余题跋乃题曰
  李氏法书第一亦天下法书第一也
  又云薛书来云购得钱氏王帖余答 (第 8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