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編年類
地理類
史評類
職官類
目錄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雜家類
釋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和林公岘山之作
皎皎中天月团团径千里震泽乃一水所占已过二娑
罗即岘山谬云形大地地惟东吴偏山水古佳丽中有
皎皎人琼衣玉为饵位虽列仙长学与千年对幽操久
独处迢迢愿招类金飔带秋威歘逐云樯至朝隮舆驭
飙暮返光浮袂云盲有风驱蟾餮有刀利亭亭太阴宫
无乃瞻星气兴深夷险一理洞轩裳伪纷纷夸俗劳坦

坦忘怀易浩浩我将行蠢蠢须公起
  送 王涣之彦舟
集英春殿鸣稍歇神武天临光下彻鸿胪初唱第一声
白面王郎年十八神武乐育天下造不使敲枰使传道
衣锦东南第一 (第 90a 页)
于卢亦不)
(减王耻居丨丨则信然/愧在丨丨则为误矣)旗亭画壁(薛用弱集异记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 (王涣之
齐名时风尘未偶而游处略同一日天寒微雪/三诗人共诣丨丨贳酒小饮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
(楼会宴三诗人因 …… (第 28a 页)
句又一伶讴曰奉帚平明金殿开强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昌龄则)
(又引手画壁曰二绝句 涣之
自以诗名已久因谓诸人/曰此辈皆潦倒乐官所唱皆巴人下里之词耳岂阳春)
(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因指诸妓之中 …… (第 28b 页)
师因欢笑而俟之须臾/次至双鬟散声则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
(山𦍑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涣之
即揶揄二/子曰田舍奴我岂妄哉因大谐笑诸伶不谕其故皆起) (第 28b 页)
适至子野指谓公曰试观之何物/可下饭乎生遍视良久曰此皆未可唯丨丨丨丨尔)
宦常以不遇处之(徐度却扫编 王侍郎涣之
尝言乘车/常以颠坠处之乘舟常以覆溺处之)
(丨丨丨丨丨丨/丨丨无事矣)常调官好做家常饭好吃(赵德麟侯 (第 16a 页)
 (惠/方)衄血不止(柏叶榴花研末/吹之 普济方)小便尿血(柏叶黄连焙/研酒服三钱)
 (急济/ 方)大肠下血(随四时方向采侧柏叶烧研每米饮/服二钱 王涣之
舒州病此陈宜父大)
 (夫傅方二服愈/ 百一选方)酒毒下血(或下痢嫩柏叶九蒸九晒/二两陈槐花炒焦一 (第 5a 页)
 王汉之(字彦昭常山人举进士知真州诏诸道经画财用汉之请先置都籍使能周知而校其登)

(耗以待用上从之寻擢礼部侍郎后连徙五州入为工部侍郎加龙图直学士)

  王涣之(字彦舟介子常山人未冠擢高第有司疑年未及铨格特补武胜军节度推官元祐中为)

(太学博士校对黄本秘书通判卫州入编修两国鲁卫信录徽宗立以日食求言涣之对曰国)


(家每下求言之诏而下之报上乃或不然以指陈阙失为讪上以阿䛕佞谄为尊君以论议趋)


(第 19b 页)
隋唐文帝金题玉躞锦质绣章破纸断麻取而
华国 书史太宗于谢安帖尾御书亲跋二字以还王
氏其帖在李玮家余同 王涣之
饮于李氏园池阅书画
竟日末出此帖枣木大轴古青藻花锦作褾破烂无竹
模晋帖上反安冠簪样古玉轴余寻裂掷枣轴 (第 20a 页)
池中拆
玉轴 王涣之
加糊共装焉 翰墨志建隆以后法书名
迹皆归秘府编𩔖真赝纸书缣素备成卷帙皆用皂鸾
鹊文锦褾褫白玉珊瑚为 (第 20a 页)
 年得此生为解头诚为国华曰巳承贵主谕托九皋
 主曰本为他人所托乃为维召试官传谕维遂一举
 登第
伶妓诵诗
 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 王涣之
共诣旗亭小饮有 …… (第 26a 页)
 开强将团扇更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
 影来一伶讴高适绝句云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
 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 涣之
曰乐人所唱皆下俚
 之词佳妓所唱如非我诗终身不敢与子争衡脱是 (第 26b 页)
 吾诗子等当列拜床下须臾佳妓曰黄河远上白云
 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
 门关 涣之
揶揄二子曰田舍奴我岂妄哉诸伶不喻
 其故竞拜曰俗眼不识神仙乞降就筵三子从之酣
 醉终日
张镒拜相
  (第 27a 页)
 (人各赋/诗两首)郗昙 王丰之 华茂 庾友 虞说 魏
 滂 谢绎 庾蕴 曹茂之 曹华 桓伟 王元
 之 王蕴之  王涣之
 孙嗣(十五人各/赋诗一首)谢瑰 卞
 迪 邱旄 王献之 杨模 孔盛 镏密 虞谷
  劳夷 后绵 华 (第 24a 页)
  晋碑帖

王右军兰亭记    笔阵图
黄庭经       金刚经(僧怀仁集/右军行书)
乐毅论       草书心经
集王圣教序     周府君碑
北岳醮告文     东方朔颂
洛神赋(较大令书稍大/) 集右军书牡丹诗
大草书兰亭(恐非真迹/) 告墓文
集右军书绛州重修夫子庙堂碑

集右军书摄山寺碑(智永集/)裴雄碑
兴福寺碑集书     临钟繇宣示帖
平西将军墓铭     集右军书梁思楚碑
杨承源碑(集羲之欧阳询/褚遂良等书) 改高楼碑 王涣之
陁罗尼经幢   羊祐岘山碑
集右军书建福寺三门碑 包府君碑
  宋齐梁陈碑帖
宋文帝神道碑      (第 59a 页)
 为散米饮调服二方寸匕 普济方治衄血不止柏
 叶榴花研末吹之 百一选方治大肠下血随四时
 方向采柏叶烧研每米饮服二钱 王涣之
舒州病此
 陈宜父大夫传方二服愈 又方以柏叶一斤捣令
 极匀加蜜丸如梧子大每五钱白汤空心吞治肠风
  (第 22b 页)
姥传谷数日绵驹王豹之流皆古歌之圣者然亦单歌
不合乐以后江南子夜前溪团扇懊憹之属是其遗响
唐妓女所歌 王涣之
高适及伶工歌元白之诗皆是绝
句宋之词今之南北曲凡几变而失其本质矣唯吴中
人棹歌虽俚字乡语不能离俗而得 (第 12a 页)
 谓偏傍点画之误仅为细故欤
太宗皇帝文德化成情无他好留意翰墨润色太平淳
化中尝借王氏所收书集入阁帖十卷内郗愔两行二
十四日帖乃此卷中者仍于谢安帖尾御书亲跋三字
以还王氏其帖在李玮家余同 王涣之
饮于李氏园池
阅书画竟日末出此帖枣木大轴古青藻花锦作褾破
烂无存模晋帖上反安冠簪样古玉轴余寻裂掷枣轴 (第 36b 页)
池中拆玉轴 王涣之
加糊共装焉一坐大笑要余题跋
乃题曰李氏法书第一亦天下法书第一也
薛书来云购得钱氏王帖余荅以李公炤家二 (第 37a 页)
 时亦良史也

右奚人习马见李王煜阁中集尔雅两目白为鱼杜子
赞备道之顷杨直讲家藏翰马样十八疋此第二名师
子骢公麟傅宝自先子于皇祐閒得之乡人马忠肃亮
家在江南时已无四足今缪补之强亏电雹之资而一
日天地亦不害于胸臆凝神之赏当能之元祐五年北
岸鱼乐轩题 绍圣丙子伯时为予摹韩马后为 王彦
取去又在此马后七年也王元规所得刘景文家紫
燕亦名世之画又败其足岂圉人太仆为祟乎二画真 (第 75b 页)
故相张公齐贤孙汝钦处
唐僧高闲草书千文楮纸上在承议郎李熙处
 右目睹
王右军书家谱在山阴县王氏家越州 教授王涣之

书抵某具言有此书
逸少玉润帖苏州教授闾丘吁云在承议郎建安王实 (第 70a 页)
 次至明日果效他方不及也蘧一作莒一名苦遮菜
 徽郡人当蔬性苦寒无毒其色赤如荞麦冬月不凋
 月令苦菜秀是也本草名败酱(洗/法) 王涣之
知舒州下血不止郡人朝议大夫陈宜父令其
 四时取其方柏叶如春取东方之类烧灰调二钱服
 而愈(方亦/妙) (第 35a 页)
   钱 端二  刘 总二  张 威三
   王 会三  李 景三  司马邺二
   周 抚二  张 瑁二   王涣之

   刘 璠二  毛 宝二  李 义三
   张 澄二  王 万二  刘 遐三
   邓 林二  (第 22a 页)
 杨杰书义居二字遗之
  王涣之二
晋王涣之琅邪人尝预右军兰亭宴集其诗云去来悠
 悠子披褐良足钦超迹脩独往真契齐古今 宋王涣之
常山人未冠擢第官至宝文阁直学士性淡 (第 40a 页)
   痔肠风脏毒
痔肠风脏毒一体病也极难得药亦缘所以致疾不同
虽良药若非对病固难一概取效常人酒色饮食不节
脏腑下血是谓风毒若释子辈患此多应饱食久坐体
气不舒而得之乃脾毒也 王涣之
知舒州下血不止郡
人朝议大夫陈宜父令其四时取其方柏叶如春取东
枝之类烧灰调二钱服而愈予得方后官赣上以 (第 8b 页)
   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与王昌龄高适饮于旗亭有伶人唱两词皆
昌龄词也昌龄夸其同游遂书壁以记曰二绝句矣涣

之指双鬟令唱曰脱是吾诗子等当拜床下鬟唱曰羌
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涣之辞也涣揶歈二
子东坡诗曰固知无定河边柳得共中原雪絮春岂采
其意耶然点换精巧踰涣之矣 (王涣之
语出薛用弱集/异记在诸家杂说中)
   会意
陶诗把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本只赏菊而山忽在眼
故为可喜也 (第 5b 页)
 帖有张芝书处字不分二断另作一行宣示表后多
 戎辂表十二行张华书有横裂文谢安书安字是楷
 字诸刻皆草字第三卷 王涣之
书反侧左之等下有
 陈知古三小字又有三十八三小字山涛书有横裂 (第 1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