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書類
詩類
易類
五經總義類
孟子類
小學類
經解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正史類
時令類
目錄類
雜史類
傳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譜錄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洞神部
洞玄部
太玄部
太平部
  华山   沈子   尧母  (礼殿碑)   亭碑   琚碑   碑    记 


礼器   老 子   武
梁   孔耽  (离周碑)   铭    祠    碑    憬碑 


曹腾   刘脩   郑烈  (第 8a 页)
  魏臣  老子  娄寿  (郭辅房)           碑    碑 


华山   华山  老 子  武
梁  (费汎庙)   亭             


刘宽   唐公  西狭  圉令  (侯成)  (第 4a 页)
 班庭听命
王曰呜呼疾大渐(进/)惟几(危/)病日臻(至/)既弥(久/)留恐不
(得/)(告/)言嗣(续/)(我/志)予审(详/)(教/)命汝
 此述顾命之意也
昔君文 王武
王宣(布/)重光(如舜言/重华)(定/)(民所依/附富之)(布/)
教则肄(习之久而/理事贯彻 (第 9b 页)
 俗革也
毕命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朏(三/日)越三日壬申王朝步
自宗周(镐/京)至于丰(告文/王庙)以成周之众命毕公保釐(安/治)
(洛邑/东郊)王若曰呜呼父师(毕公以太师作方伯/父者同姓之尊者也)惟文
王敷(布/)大德于天下用克受殷命(得之/难)惟周公左右
先王绥定厥家(安之/难)(谨/)殷顽民迁于 (第 1b 页)
流于后世者不止能如此乃是
周之君而可以为文王之子孙也子孙能勉勉不坠文
王之令闻则本与支皆可传于百世也 子武
王孙成王
也凡周之士不显亦世世之不显厥犹翼翼思皇多士
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者 (第 4a 页)
              扬之水
              右昭公
 修曰郑桓公以周宣王二十二年始封于郑立三十
 五年为犬戎所杀 子武公
立当平王时而郑之变风
 始作至于文公凡七君而有诗者五次于谱自穆公 (第 7a 页)
甚日至久留不去斋戒/致敬临之以鬼神是为誓言今病恐不获誓言嗣子事)
(故此审训命汝/审谓不乱也)昔君文 王武
王宣重光奠丽陈教则肄
肄不违用克达殷集大命(宣布重继光明也奠定丽附/肄习达通文武布继明之德)
(定民 (第 5a 页)
 (古人用字/简深若此)
严惟丕式克用三宅三俊(严惟者其难其慎之谓简择/于未用之前既用之必使为)
 (政于天下丕式者/信任于使用之后)
亦越文 王武
王克知三有宅心灼见三有俊心(宅俊皆/以心言)
 (恐无优劣深浅宅言克知/俊言灼见互文以并见尔) (第 35b 页)
德之臣下上帝敬致其罚乃使我周有/此诸夏用商所受之命而奄甸万姓焉甸者井牧其地)
(什伍其/民也)亦越文 王武
王克知三有宅心灼见三有俊心
以敬事上帝立民长伯(三宅三俊文武克知灼见皆曰/心者即所谓迪知忱恂而非谋) (第 43a 页)
昔君文 王武
王宣重光奠丽陈教则肄肄不违用克达
殷集大命(武犹文谓之重光犹舜如尧谓之重华也奠/定丽依也言文武宣布重 (第 10a 页)
   顾命礼

书顾命康王之诰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怿甲子王乃洮
颒水相被冕服凭玉几乃同召大保奭芮伯彤伯毕公
卫侯毛公师氏虎臣百尹御事王曰呜呼疾大渐惟几
病日臻既弥留恐不获誓言嗣兹予审训命汝昔君文 王武
王宣重光奠丽陈教则肄肄不违用克达殷集大
命在后之侗敬迓天威嗣守文武大训无敢昏逾今天
降疾殆弗兴弗悟尔 (第 30b 页)
  郑
郑氏谱曰初宣王封母弟友于宗周畿内咸林之地是
为郑桓公今京兆郑县是其都也又为幽王大司徒甚
得周众与东土之人问于史伯曰王室多故余惧及焉
其何所可以逃死史伯曰其济洛河颍之间乎是其子

男之国虢郐为大虢叔恃势郐仲恃险皆有骄侈怠慢
之心加以贪冒君若以周难之故寄孥与贿不敢不许
是骄而贪必将背君君以成周之众奉辞罚罪无不克
矣若克二邑鄢蔽补丹依畴历华(孔氏曰八国皆在泗/水之间韦昭曰八邑)
君之土也修典刑以守之惟是可以少固桓公悦其言
从之后三年幽王为犬戎所杀桓公死之其 子武公

晋文侯定平王于东都王城卒取史伯所云十邑之地
右洛左济前莘后河食溱洧焉今河南新郑是也(郑𤼵/墨守 (第 6a 页)
  八士
周有八士包氏注云四乳生八子其说本董仲舒春秋
繁露谓四产得八男皆君子雄俊此天所以兴周国周
书武寤篇尹氏八士注云武王贤臣晋语文王询八虞
贾逵云周八士皆在虞官以仲舒兴周之言考之当在
文武时(困学/纪闻)

逸周书云乃立 王子武
庚命管叔相乃命召公释箕子
之囚毕公卫叔出百姓之囚乃命南宫忽振鹿台之财
巨桥之粟南宫伯适史佚迁九鼎三巫 (第 43b 页)
 作曰笃不忘较明古字通用或传讹未可知也
管氏之世祀也宜哉 史记索隐曰世本云庄仲山生
 敬仲夷吾夷吾生武子鸣鸣生桓子启方启方生成
 子孺孺生庄子卢卢生悼子其夷其夷生襄 子武武
 
生景子耐步耐步生微
十五年卜徒父筮之 解卜人而用筮不能通三易之 (第 17a 页)
后稷文武之庙如故也则其时祖为稷而宗为文 王武
王及幽王乱亡平王迁洛不复如其旧制而即仍故有
之文武庙以为祖为宗下自恭王以至幽王增为六世
庙故西周之庙 (第 2b 页)
 湨梁之会齐人不至起师五伐我盖为我故伐之而
 曰同围齐天下共恶齐也(野/编)
曹伯负刍卒于师(成公卒 子/武公
滕立)
楚公子午帅师伐郑
 间晋之出(野/编) (第 24a 页)
   (兰穆公有疾曰兰死吾其死/乎吾所以生也刈兰而卒)魏颗梦结草之老
   人(宣十五年秋秦桓公伐晋次于辅氏壬午魏/颗败秦师获杜回秦之力人也初魏武子有)
   (嬖妾无 子武
子有疾命颗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及卒颗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
   (也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 (第 7b 页)
 于久任而小人得志之易也如此可胜叹哉

 黄曰郑桓公友厉王之子宣王母弟始封于郑幽王
 八年为周大司徒犬戎之难桓公死之其 子武公

 平王东迁故父子相继为周司徒国人爱武公而思
 桓公故曰以明有国善善之功焉予以为善善者以
 见桓公 (第 24a 页)
 于惠之四十五年伐翼弑昭公子孝侯翼人立其弟
 鄂侯隐五年庄伯又伐翼鄂侯奔随王立其子哀侯
 桓公三年庄伯 子武公
又伐翼侯而获之七年又诱
 小子侯杀之王命立其弟缗庄十六年武公遂获晋
 此则桓叔子孙并有晋国之事也君子 …… (第 1b 页)
 四十五年曲沃庄伯伐翼弑孝侯国人立其弟鄂侯
 隐五年庄伯又伐翼鄂侯奔随秋王命虢公伐曲沃
 而立哀侯于翼桓公三年庄伯 子武公
又伐翼逐翼
 侯而获之七年又诱小子侯而杀之王命虢仲立哀
 侯之弟缗庄公十六年武公遂获晋此所谓大乱五 (第 20a 页)
 其徂往亡逃而出境者则执之
呜呼天亦哀于四方民其眷命用懋王其疾敬德

 用懋谓太王王季文 王武
王懋即敬德周公行即归
 政故召公勉成王敬德
相古先民有夏天迪从子保面稽天若今时既坠厥命
今相有殷天迪 (第 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