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書類
詩類
易類
五經總義類
孟子類
小學類
經解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正史類
時令類
目錄類
雜史類
傳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譜錄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洞神部
洞玄部
太玄部
太平部
 (卑不以爵秩为高下陈氏曰序止言命/召公毕公盖序举其要经备其详也)
王曰呜呼疾大渐惟几病日臻既弥留恐不获誓言嗣
兹予审训命汝昔君文 王武
王宣重光奠丽陈教则肄 (第 2b 页)
 (成周之民众命毕公陈氏曰保釐保护而分理之也/吕氏曰保釐所谓旌别淑慝之类盖有恩意行其间)
 (非斩然割裂无复润泽也观此二字/一篇之治体可见东郊说见君陈)
王若曰呜呼父师惟文 王武
王敷大德于天下用克受
殷命惟周公左右先王绥定厥家毖殷顽民迁于洛邑
密迩王室式化厥训既历三纪世变风移四 (第 2a 页)
 (仁贤有空国之虞终至皇纲坠而辙不西/是以君子论世不能不痛愤于桓庄也)
(郑者宣王母弟桓公友之封地也本在西都畿内桓/公见王室多难寄孥贿于虢郐以为后图骊山之难)
 (桓公死之 子武公
随平王东迁遂奄有虢鄫之地谓/之新郑在济西洛东河南颍北四水之间有虎牢之)
 (险为中国襟喉于是南北之形 (第 42b 页)
  何氏(镐京/叔) (并昭武/)

  林氏(学蒙/正卿)
  林氏(夔孙 子武) (
并三山/)
  黄氏(士毅/子洪)
  郑氏(可学/子上)
  方氏(士繇/伯谟) (并莆田/)
  (第 21a 页)
 (姓姚氏国号有虞颛顼六世孙以土德王夏禹有天/下之号也以金德王商汤有天下之号也亦号殷以)

 (水德王周文 王武
王有天下/之号也以木德王揆度也)辑录(仲蔚问三皇所说/甚多当以何者为)
 (是先生曰无处理会当且依孔 (第 2a 页)
德故曰桀德受德者推)
(本言之也失吕氏曰论夏商之兴亡不出/于任用得 之间立政之体统端在此矣)亦越文 王武
王克知三有宅心灼见三有俊心以敬事上帝立民长
(三宅三俊文武克知灼见皆曰心者即所谓迪知忱/恂而非谋面 (第 79a 页)
此我)
(所以详审发训命汝/统言曰疾甚言曰病)纂注(夏氏曰恐其既死则不/得出誓以言嗣续之事)昔君
王武
王宣重光奠丽陈教则肄肄不违用克达殷集
大命(武犹文谓之重光犹舜如尧谓之重华也奠定丽/依也言文武宣布重 (第 20b 页)
 则化成天下矣柔谓二五也丽乎中正者贞也贞故
 亨此畜牝牛吉之义也
象曰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先人曰尧曰放勋舜曰重华君臣也而并文 王武

 宣重光奠丽父子也而继此所谓继明雍曰圣人立
 象以尽意意尽而止耳不必同也坎之险难明故象
 言水荐 (第 70b 页)
以知之且其说曰苟为善后世子孙
必有王者矣呜呼何其远大如此哉太王止能避狄
何足道也惟有为善之妙使王季文 王武
王尊为天 (第 9b 页)
  弑幽王襄公将兵救周送平王徙雒邑王封为
  诸侯于是始国与诸侯通使遂有岐丰之地卒
  子文公立卒孙宁公立卒三父废太 子武公

  立其弟出子后三父复杀出子而立武公卒弟
  德公立初居雍城中音仲潏古穴反(以上并/谱及疏)(第 2a 页)
    南有嘉鱼  崇丘     南山有台

    由仪    菁菁者莪
     右十七诗文 王武
王时诗盖夫子之删诗
     主于周而周之盛德莫如文王故四诗皆
     始于文王也况雅颂皆周公所定 (第 59b 页)
 (昭侯子孝侯为桓叔子庄伯所弑复立孝侯弟鄂侯/庄伯伐之桓王使尹氏武氏助之鄂侯奔随已而曲)
 (沃叛王王命虢公伐曲沃而立鄂侯子哀侯后为庄/伯 子武公
虏而杀之晋立哀侯子小子侯武公又诱)
 (杀之于是王又命虢仲立哀侯之弟缗此序所谓大/乱五世而诗所称王事 (第 22a 页)
 不辨题额戚字也
永元刻石  永元六年
 字原云在永康军蔡迨刻记云在范功平磨崖之西
 五十馀步去地数寸迨得磨崖后十日其 子武
仲始
 见此十六字而摹之 (第 5a 页)
 (兆汉华阴之郑县是也幽王之难友寄帑于虢郐之/閒因取二国地前华后河而食溱洧在济西洛东河)
 (南颍北四水閒谓之新郑友卒谥桓公友相幽王其 子武公
掘突孙庄公寤生皆相平王为司徒者三世)
 (庄公二十二年鲁隐公即位春秋作声公二/十年西狩获麟后一百四年 (第 36b 页)
 (年献公卒/子襄公立)
(景公二十年鲁襄公三十/年景公弑子灵公般立)
(成公六年鲁襄公十八/年成公卒 子武公
滕立)
(详见成/公元年)
(成公二十七年鲁襄公四/年成公卒子哀公溺立)
(桓公六十五年鲁襄公 (第 1b 页)
  闻音曰思新赍切佩蒲枚切
总闻曰秦康公在位晋文公出亡自文公下世秦晋交
恶当是有感其夙好而恨其不终也秦自秦仲庄公襄
公文公宁公出 子武公
德公宣公成公穆公康公以终
南可归襄公以三良可归穆公以渭阳可归康公其他
以车邻归秦仲以驷铁小戎蒹葭归襄 (第 30b 页)
  (三十/四)叔段糊口四方
庄公之弟逃于四方故知唯是共叔段也说文云糊寄
食也以此传言糊口四方故以寄食言之昭七年传云
饘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释言云糊饘也则糊是饘粥

别名今人以薄粥涂物谓之糊纸糊帛则糊者以粥食
口之名
  (三十/五)新郑河南旧郑京兆
地理志云河南郡新郑县诗郑国郑桓公之 子武公

国是知新邑于此谓河南新郑也且志又云京兆郑县
周宣王弟郑桓公邑是知旧郑在京兆也志又云本周
宣王弟友 (第 24b 页)
为周司徒食采于宗周畿内是为郑桓公桓
公问于史伯曰王室多故何所可以逃死史伯为桓公

谋取虢郐之地令寄帑与贿而虢郐受之后三年幽王
败桓公死其 子武公
与平王东迁卒定虢郐之地然则
传云先君新邑于此谓武公始居此也史记郑世家称
虢郐自分十邑献于桓公桓公竟国 (第 25a 页)
 已矣夫道心而已矣孟子曰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
 然尔
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于
缉熙单厥心肆其靖之
 纣大恶人心怨苦之文 王武
王有盛德人心归之则 (第 7b 页)
  (也地谱洛州春秋赤狄之地高氏曰见狄之族类/已分矣襄陵许氏曰楚侵其南狄侵其北天下楝)
  (挠之/时也)
  宋师围曹(左传曰宋文公即位三年杀母弟须及/昭公 子武
氏之谋也使戴桓之族攻武)
  (氏于司马子伯之馆尽逐武穆之族武穆之族以/曹师伐宋宋师围曹报武氏之乱也 (第 10b 页)
 成王拜以送之也周公不敢当此礼故即以禋于文

  王武
王惠笃叙以下祝辞也
戊辰王在新邑烝祭岁文王骍牛一武王骍牛一王命
作册逸祝册惟告周公其后王宾杀禋咸格王 (第 44b 页)